資源簡介 13《我們的衣服》一.教學目標:1、了解我們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了解不能穿的衣服可以做什么。2、解決科學問題:做衣服的天然材料來自哪里?二.教學重難點了解我們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了解不能穿的衣服可以做什么。三.教學過程:(一)猜謎語,揭示課題。展示:此物身上一件寶,冬天多來夏天少,冬天可以抵風雪,夏天可以扮美妝。出示課題:我們的衣服(二)提出問題。出示:原始人——古人——現代人的衣服圖片,引導學生提出科學問題:做衣服的天然材料來自哪里?(三)我會探究1.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帶來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溫馨提示:小聲交流,大聲展示。)討論指導:我的衣服是( )材料的,我是通過( )知道的。(溫馨提示:交流完立即坐端正。)小組匯報,全班交流、補充、總結。出示我會總結:看一看、摸一摸和找標簽都是辨別衣服材料的簡便方法,這就是觀察。2.出示兩個衣服吊牌學生說怎樣通過衣服吊牌找衣服面料的成分。同伴交流自己帶來的衣服吊牌中面料的成分。3.出示棉花——紡線——織布——衣服圖片學生說一說棉布衣服的工序。出示麻——麻布——衣服圖片學生說一說麻料衣服的工序。4.對比觀察摸一摸小組內的棉和麻兩種衣服,說一說感覺有什么不同?(溫馨提示:小聲交流,推薦1人匯報。)出示蠶——蠶繭——蠶絲——布料圖片,學生說一說蠶絲衣服的工序。5.滲透德育教育把絲綢視做天堂服裝的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都稱中國為“賽里絲”,意思是產絲的地方。古代西方國家稱乎中國為“絲綢之國”。6.我會總結做衣服的材料有的來自動物,如毛、絲;有的來自植物,如棉、麻;都來自大自然。(三)學以致用,運用學會的方法說一說毛料衣服和絲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溫馨提示:小聲交流,推薦1人匯報。)(四)了解科技的作用出示:原始人——古人——現代人的衣服圖片思考: 1.衣服布料的不斷改進說明了什么?2.衣服有什么作用?(五)德育教育作為一名小學生穿衣服要注意什么?(六)變廢為寶不能穿的衣服可以做什么?學生說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出示布藝圖片,變廢為寶的圖片。(七)課下作業:把你不能穿的衣服做成有用的物品,比比誰的手兒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