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一、章節學習主題 本章內容屬于《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2022》)第二個學習主題“生物的多樣性”和第三個學習主題“生物與環境”,內容涵蓋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二、章節學習內容分析 1.本章內容的課標分析 本章內容屬于《標準2022》規定的第二個學習主題“生物的多樣性”和第三個學習主題“生物與環境”的內容。通過本章的教學,達成以下目標:(1)要幫助學生形成1個大概念:生物可以分為不同的類群,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2)要幫助學生形成2個重要概念:我國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生態安全。 《標準2022》對這一學習主題的學業要求:主動宣傳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生物多樣性;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實例,形成保護生物圈的社會責任意識。 2.本章教學內容分析 本章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生態環境”三節內容。第一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主要是自然資源的概念、自然資源的類型及如何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第二節《保護生物多樣性》主要是生物多樣性的范疇;我國生物物種的現狀;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關系;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及舉措。第三節《保護生態環境》主要是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從課本的編排上,本章內容是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態系統》的知識之后進行的,在完成本章的教學內容的學習之后,就可以對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的相關知識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和理解。三、章節學情分析 已有知識:之前學習過基因、生態系統等概念,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學生能初步認識到人類活動會對自然界造成影響,認識土地、水、煤、石油等自然資源。 已有經歷:生活中愛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經歷,對后面理性認識學習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有一定幫助。 已有技能:通過之前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的思維方法,具有一定的類比分析能力,可以分析人類開發自然方面、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等。 已有情感:通過之前的學習,初步具有一定的愛護自然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四、章節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理解人類活動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并可以通過防止環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等措施保障生態安全,形成生態觀。 科學思維:通過分析我國瀕危物種現狀,討論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發展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通過“捕魚”游戲分析討論哪種方法能捕到更多的魚,認識資源開發利用應注意適度的問題,培養科學探究意識。 態度責任:關注自然資源的重要作用,分析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時存在的問題,形成愛護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社會責任。深刻理解生物多樣性目前所面臨的危機及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社會責任。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實例,形成保護生物圈的社會責任意識。五、章節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概覽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章節學習概覽課時 內容 內容本質與研究方法第1課時 合理利用 自然資源 分析人與自然資源部分“成員”的對話和我國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儲量。進行“捕魚”游戲,確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的重要性。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認識到保護自然任重而道遠第2課時 保護生物 多樣性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內涵,分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第3課時 保護生態環境 分析沙塵暴的成因,理解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具有一定影響,簡述當今世界的環境問題和保護環境的做法六、章節評價與作業建議 本章作業整體設計體現以下原則: 實踐性原則:每課時作業嚴格按照《標準2022》設定針對性的作業,及時反饋學生的學業質量情況。 生活性原則:分析或研究身邊的生態系統,學習調查和觀察的方法,嘗試利用所學知識,對環境保護提出合理化建議。 根據以上原則,本章作業設置為三部分:基礎性作業、鞏固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 基礎性作業以課本當堂練為主。鞏固性作業以為主適當刪減。拓展性作業,制作有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手抄報,宣傳相關政策;各小組組織一次與環保有關的活動。7.3.1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課時目標 1.能夠概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道理。 2.能夠樹立愛護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 學習重點:認識人類與自然資源的關系。 學習難點:了解怎樣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課時活動設計 我國幅員遼闊,有著總量巨大的自然資源。結合表格分析我國的自然資源特征。我國是資源大國,由于人口眾多,因此人均占有資源量嚴重短缺。 設計意圖:學生初步了解我國的自然資源現狀,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培養學生保護自然資源的態度和責任意識。 閱讀課本P109“探究竟·資料分析”,理解對話內容,分析人類在開發自然資源時存在的問題。 人類在開發自然資源時存在為了個人利益,亂開發占用耕地、浪費水資源、過度開發煤炭資源等問題。 設計意圖:關注自然資源的重要作用,進而分析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時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形成合理保護自然資源的社會責任意識。 談論分類??梢园严铝匈Y源分為哪些類型 設計意圖:通過對資源進行分類,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按照課本中的方法,進行“捕魚”游戲,并討論哪種方法能捕到更多的“魚”。從中你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最后可以確定每次捕捉10條“魚”可以捕到數量最多的“魚”,可再生資源要節約使用、科學開發、合理利用和促進更新,如林木的砍伐、野生動物毛皮的采集、魚類的捕捉等;不可再生資源要節約利用、綜合利用,進而引出資源開發利用應保持適度的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進行“捕魚”游戲,分析討論哪種方法能捕到更多的“魚”,認識資源開發利用應注意適度的問題,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科學探究意識。 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保護自然資源呢 我們可以節約用水、節約用電、雙面使用紙張等方式保護自然資源。 設計意圖: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形成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社會責任意識。第三章 第一節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一、可再生資源:科學開發、合理利用和持續發展。二、不可再生資源:節約利用和綜合利用。 當堂練 鞏固性作業:知識鞏固、基礎通關、能力突破。綜合性作業:素養達標。實踐性作業:制作有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手抄報,宣傳相關政策。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