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2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課時目標1.通過問題串引導學生分析圖片資料、觀看視頻、閱讀教材,層層遞進,得出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理解性狀的遺傳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結果,形成結構與功能觀,獨立與統一觀。2.運用分析、比較、歸納、建模等方法,建構概念,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隨配子由親代傳遞給子代;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掌握科學思維方法,提升科學思維能力。3.通過基因、DNA和染色體的模型建構,實踐物理學和工程學的學科融合,提升跨學科實踐能力。4.通過了解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再次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對生命的關愛。學習重點:描述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說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學習難點:說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課時活動設計經過上節課的課前調查及課上分析,我們發現自己的性狀與父母有相似之處,那么請同學們思考:①我們的性狀都是由什么控制的 ②父母是把自己的性狀直接傳給了我們嗎 ③回憶學過的昆蟲、青蛙、鳥和人的生殖,基因通過什么過程傳遞給子代 ④在基因傳遞的過程中,是什么作為“橋梁”來進行傳遞呢 展示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圖片,指出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與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提出問題:成千上萬的基因是如何通過這座“橋梁”的呢 答案: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②不是,父母把控制性狀的基因傳給了我們。③基因通過生殖過程傳遞給子代。④生殖細胞即精子和卵細胞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設計意圖:依據學生的認知現狀和生活實際,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興趣,引出本節課主題,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習欲望。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精子和卵細胞都屬于生殖細胞,基因應該就存在于細胞之中,那么基因存在于細胞的什么位置呢 給出細胞結構圖。展示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圖片,講述科學家在研究細胞分裂時發現,細胞核內有許多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染色體。①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30頁的“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提出問題:染色體是由什么組成的 ②展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視頻資料,提出問題:染色體中的遺傳物質是什么 ③總結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它們之間的關系。答案:①通過分析“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得出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兩部分組成。②通過觀看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視頻資料,分析得出染色體中的遺傳物質是DNA。③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遺傳物質DNA,基因位于染色體中的DNA上,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設計意圖: 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圖片、觀看視頻,在已有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構了概念,形成結構與功能觀,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體驗合作、交流,運用分析、歸納、綜合等方法發展科學思維,促進概念的辨析。(一)展示正常人(女)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排序圖,提出問題:①人體細胞內有多少條染色體 ②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還是成單存在 ③什么樣的染色體互為一對 組織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答案:①人體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②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③成對的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二)①提供果蠅、蝗蟲、大猩猩、洋蔥、玉米和番茄細胞內染色體排序圖,與人類體細胞染色體進行對比,找出異同。②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那么DNA和基因呢 ③不同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數各不相同,同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數是否恒定不變呢 答案:①相同點是染色體都是偶數,都成對存在;不同點是不同種生物染色體形態和數目各不相同。②DNA和基因都是成對存在的。③同種生物體細胞內染色體數應該保持恒定,否則會出現性狀差異。(三)展示21三體綜合征、13三體綜合征等染色體異常疾病,指出病因、癥狀,得出細胞內染色體數恒定的重要意義。設計意圖: 通過識圖、對比,歸納出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特點,并以此類推出生物體細胞中DNA和基因的特點,同時明確染色體數目恒定對生物有著重要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一)播放動畫: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提出問題:在生殖過程中精子、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怎樣分配 組織學生觀看動畫,討論得出: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數目減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二)提供比利時胚胎學家比耐登對馬蛔蟲的研究事例,提出問題:馬蛔蟲的受精卵中染色體有多少條、多少對 成對的染色體有什么特點 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對生物有什么意義 學生討論得出馬蛔蟲的受精卵中染色體有4條、2對;成對的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可以保證同種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恒定不變,保證物種遺傳的穩定性。(三)組織學生填寫教材第32頁“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圖,并在圖中畫出基因的變化。學生小組討論,完成圖表并展示,針對不足及時修正;學生在圖中染色體上標出基因的位置,描述在生殖過程中基因的變化。教師總結:基因隨著染色體通過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給后代,這樣子代性狀就既可能與母親相似也可能與父親相似。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討論、交流,學生分組合作完成“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圖,得出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傳遞規律。根據染色體的傳遞規律類推出基因的傳遞規律,分步完成繪圖,體驗科學發現的樂趣。第二章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一、基因、DNA和染色體 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體細胞 生殖細胞 受精卵 2n條染色體 n條染色體 2n條染色體練習。鞏固性作業:知識鞏固、基礎通關、能力突破。綜合性作業:素養達標。實踐性作業:制作體現“基因、DNA和染色體”三者關系的模型。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