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精讀與跳讀:適用于章回體小說的導讀策略——以《西游記》為例(一)章回體小說文體特點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章回體。明朝初年,《水滸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等第一批章回體小說走進人們視野。明朝中葉之后,章回體小說日臻成熟,我們迎來了《西游記》等著作,到了清代,章回體小說依然延續了發展的命脈,其巔峰之作便可以鎖定《紅樓夢》。“講史話本”實際上是章回體小說的前身,它始見于宋元時期。說書藝人以“講史”形式將歷代興亡故事等進行講述。藝人唯有以多次講解才可以完整的展現所要講述的歷史。每一次講述就相當于章回體小說之中所言的一回。講說之前,藝人將以題目形式將基本內容展現于聽眾,這也是章回體小說題目的源起。常見于章回體小說中的“看官”或者“話說”等詞,就能折射出其與話本之間的秉承關系。若干章節構成了全書內容是章回體小說最為突出的特征,也就是“回”。各回前以對偶的兩句文字進行標目,也就是“回目”,可以將所對應回中的故事進行概括。因為章回體小說借助內容來導形式極具民族特點,所以也深深吸引了中國讀者。(二)作品解讀《西游記》是統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名著導讀中推薦的一本書,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作品,它是吳承恩這位明代小說家所創作可以稱為古代首部長篇神魔小說。所選取的歷史背景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描寫了唐三藏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及白龍馬的輔助下西天取經的故事,九九八十一難的歷劫中,攻克各種難關,順利抵達西天,最終取得真經。歌贊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斗精神,是人戰勝自然的凱歌。通過閱讀這部作品中,可以讓學生了解章回體小說,掌握閱讀章回體作品的閱讀方法,同時感受中華古典文學的魅力。(三)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通過收看家喻戶曉的《西游記》影視作品,已經對其中的人物和情節頗為熟悉。在指導閱讀《西游記》整本書時,需要教師激發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這本“厚書”,體驗閱讀古典名著的快樂,體驗紙質閱讀以及徜徉在文字間的快樂,強化他們在影視基礎上產生更加直接而深刻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對小說的語言的賞析以及是否能夠通過整本書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也是本次閱讀的重點目標,他們一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增加逐漸在解讀文本的同時解讀和領悟生命的意義。(四)《西游記》導讀設計環節一:導入閱讀《西游記》,設置通關文牒,每闖過一關發一張通關文牒。環節二:展示教學目標1.理清小說結構,了解小說內容。2.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3.學會精讀和跳讀閱讀的策略。4.將學生小說閱讀的興趣激發出來,激勵其在課外涉獵古今中外名著,不斷將學生人文素養提升,注重對其創新意識的塑造。環節三:第一關:石猴出世 大鬧天宮(精讀)1.閱讀強調:1到10回,拼讀悟空的誕生,拜師,大鬧龍宮、地府、天宮,凸顯悟空強烈的反抗精神及超凡的本領。2.分組:以小組形式劃分將班級學生,各組獲得“猴王出世”、“龍宮借寶”“三打白骨精”、“收伏白龍馬”、“悟空大戰二郎神”及“取經歸來”等圖片,規定學生根據故事內容排列順序。3.西游人物猜猜看,品味語言,猜猜人物。(幻燈片出示節選文字)例如:“穿上黃金甲,戴上紫金冠,蹬上步云鞋......”等(24頁)4.簡介作者生平、創作經歷、作品版本。(了解背景)5.引導學生讀閱讀目錄,根據目錄猜測書的大體結構,為制定閱讀計劃做準備。師生共同梳理出:(全書共100回)第1回~第7回:其一,悟空出世、拜師及大鬧天宮。在這一章節中可以知道學生精讀孫悟空這“上天入地”的情節,體會其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第8回~第12回:第二部分,介紹唐僧,交代西天取經這一中心事件的由來。第13回至第100回:第三部分,師徒幾人在九九八十一難的歷練下,取獲真經,修成了正果。(可跳讀)6.根據全書內容制定共讀計劃。計劃如所示上節表3-2-1所示。7.組織闖第一關,閱讀任務完成,可以選取小人書中,悟空作為美猴王,在花果山、水簾洞等自由生活的圖片,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對圖片順序進行排列,六個小組分別得到一張圖片,組內每人負責一個故事,六人合作完成即可通關,發放通關文牒。環節四:第二關:取經緣由·師徒來歷(精讀)1.閱讀范圍:第8回~第12回,第二部分,介紹唐僧,交代西天取經這一中心事件的由來。2.方法點撥:指導學生建構“圈點批注”的閱讀策略,及時交流、展示學生的階段性成果,以激發學生對本書持續閱讀的興趣。文中俗語、歇后語用橫線畫出來,人物的精彩描寫用波浪線畫出來,有疑問的地方打上問號,把自己有感悟的地方用一兩句話或幾個詞語批注下來。這一部分閱讀時關注每個取經任務的環節的外貌描寫,所在環境及人物相關武器等描寫。3.閱讀任務:請為唐僧撰寫一則100字左右的“人物簡介”;摘抄一段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描寫;簡述緊箍咒的來歷;請簡述唐僧鷹愁澗收白龍馬這一情節,概括100字左右。4.填寫表格,梳理豬八戒的前世今生。閱讀作業按時上交,質量合格者,獲得第二張通關文牒。環節五:第三關:可以利用“跳讀”法品讀“屢遭挫折·降妖伏魔”章節1.閱讀可以選取第三部分,師徒在九九八十一難的歷劫之后,最終得到了真經,修得正果。2.跳讀內容:挑自己喜歡的故事閱讀,不少于10個3.閱讀任務:可以借助抽簽的方式,將文本中的八十一難及二十個故事,分派到班級學生手中,學生在對抽取章節閱讀3到5分鐘之后,以脫稿形式復述內容,利用本學期設置的課前“三分鐘”來進行講解。學生唯有認真品讀有關章節之后,才可以精確的進行大概1000字上下的縮寫, 在進行課堂講解環節,也可以借助PPT等形式進行展示,力求在脫稿的前提下,闖關奪得該站的“通關文牒”。環節六:精讀第四關“走進取經團·品評人物形象”1.閱讀任務:統觀全書,品評最能打動自己的文學形象,要求參考著作主題予以探究,繪制一幅思維導圖。2.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①關注孫悟空稱呼的變化。②搜索能體現人物形象特點的典型細節,完成情節概括、細節摘抄與人物評價。這是一個跨越整本書的任務,在找全稱呼變化的前提下盡量多找細節以還原人物形象的多個側面,不妨給孫悟空制作一份“個人簡介”。檔案建立完者,贏取“第四站通關文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