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7澳 大 利 亞設計說明本節課是教材內容的最后一節,澳大利亞有其鮮明的地理特征,如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擁有古老特有物種,“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里”的國家。在課程設計上可以借助很多當地特色的景觀或者事物引入,啟發學生進行學習。本節課我們選取了澳大利亞的國徽,通過對澳大利亞國徽設計來源的探究,引入澳大利亞的古老物種眾多的特點,進而結合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分析為什么澳大利亞會有這么多古老物種,通過分析得出與澳大利亞長期孤立,海洋和自然環境比較穩定有關,接著深入認識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特點,完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教學。澳大利亞是后起的發達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里的國家,它的經濟發展之路與其他發達國家略有不同,帶著疑惑并且結合自然環境引導學生分析澳大利亞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教學方法問題驅動法、讀圖分析法、交流討論法。資源與工具教材、地理圖冊、填充圖冊、、多媒體課件、大洋洲政區圖、澳大利亞地形圖、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分布圖、澳大利亞礦產及工業分布圖。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第七節 澳 大 利 亞【學習目標】1.閱讀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說出領土組成和首都。2.結合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提高學生的區域認知素養。3.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澳大利亞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和工礦業的條件和特點,加深學生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理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4.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聯系氣候等相關資料,說出人口城市分布和氣候的關系,提升對人地關系的認識。【重點難點】1.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澳大利亞古老物種眾多的原因。2.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3.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和工礦業的條件和特點。導入:展示澳大利亞國徽,提問學生你知道這是哪個國家嗎 你能找到澳大利亞國徽中隱藏的秘密嗎 引入今天的學習內容——澳大利亞。設計意圖:澳大利亞國徽中有學生們熟知的袋鼠,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1.學生活動:讀圖8-62“大洋洲政區”,描述澳大利亞的位置和范圍。(1)結合地圖信息,描述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東半球、南半球。緯度位置——低緯度地區,地跨熱帶和南溫帶。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面和南面臨印度洋。(2)找出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說說澳大利亞的組成。澳大利亞面積居世界第六位,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及周邊島嶼。小結:澳大利亞地跨熱帶和南溫帶,它位于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過渡:距今幾千萬年前,澳大利亞就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在海洋上,這對澳大利亞的物種進化有何影響呢 2.學生活動:結合資料分析澳大利亞古老的動植物眾多的原因。(1)結合教材第107頁圖文資料認識澳大利亞古老物種。(2)運用大陸漂移假說的有關觀點,說明澳大利亞為什么會存在如此多的特有物種。長期孤立在海洋上,再加上這里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進化比較緩慢,有很多古老的動植物得以保存下來,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學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并且結合所學能夠理解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對其物種進化的影響,鍛煉學生讀圖析圖能力。過渡:我們了解了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特點,那么它的自然環境有哪些突出的特征 下面我們一起去認識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二、自然環境1.學生活動: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完成以下任務。(1)圈出主要地形區,判斷其海拔,從地形類型及分布、地勢等方面總結地形特點。地勢低平,起伏和緩,自西向東分為三大地形區,依次為高原、平原、山地。(2)描畫墨累河,判斷發源地、流向、注入地。發源地:東部大分水嶺;流向:自東向西;注入地:大澳大利亞灣。(3)閱讀教材第106頁了解大堡礁。資料: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亞,形成于大約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由于地球變暖,冰蓋融化,洪水導致海平面上升,大片陸地和山丘沉入水中,微小的珊瑚蟲從其他地方的珊瑚礁漂來,當海水變得足夠溫暖時,珊瑚開始在這片海域繁衍生長,最終形成寬闊而平坦的珊瑚礁,也就是大堡礁。澳大利亞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區。2.學生活動: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以下任務。(1)說一說有哪些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特點,找到分布較廣的氣候,歸納澳大利亞氣候特征。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氣候大致呈半環狀分布。(2)說出澳大利亞人口與城市分布特點,以及人口城市分布與氣候關系。受地理位置的影響,澳大利亞東部沿海降水多,內陸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氣候干旱,所以人口多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設計意圖:這一部分通過給出相關地形和氣候資料,讓學生根據已學習的方法總結自然環境特點,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舉一反三能力。過渡:澳大利亞地形平坦,氣候比較干燥,這樣的自然地理環境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澳大利亞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呢 三、后起的發達國家1.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108頁內容了解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現狀。后起的發達國家:農牧業發達——“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工業發達——“坐在礦車里”的國家;服務業發達——國民經濟的支柱。2.農業篇:結合地形、氣候、水源等資料分析,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地形——地形起伏和緩,草場廣闊;氣候——溫暖干燥,適合綿羊繁殖,且大部分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適合四季露天放牧;水源——中部平原地下水豐富,水源充足。追問:澳大利亞除了養羊業,還有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哪里 主要種植什么作物 沿海降水豐富的地區種植小麥、甘蔗、馬鈴薯等。小結: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小麥、羊毛、牛肉出口國之一。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3.工業篇:閱讀教材第108頁和資料,了解澳大利亞工業特點。閱讀“澳大利亞礦產及工業分布圖”找出澳大利亞主要工業中心及其工業部門,說出其分布特點及原因。工業特點:澳大利亞工業部門齊全,礦產品出口占比很大,采礦業中,鐵礦石、鋁土礦等開采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優質鐵礦石大量出口,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工業分布:工業中心 工業部門墨爾本 汽車、食品、紡織悉尼 有色冶金、汽車布里斯班 機械、木材從以上表格可得出澳大利亞工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因為礦產資源豐富,對外交通便利。小結:澳大利亞礦產豐富,煤炭、優質鐵礦石大量出口,而且在出口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設計意圖: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里”的國家,與其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關系密切,通過活動加深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理解,逐步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四、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五、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澳大利亞,了解了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知道澳大利亞是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了解了澳大利亞特有物種眾多,并且結合大陸漂移假說解釋了特有物種眾多的原因;澳大利亞是后起的發達國家,農業發達,以養羊業為主,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大量出口,因此也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六、作業布置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七、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