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3俄 羅 斯設計說明本節課內容較多,包括三部分:面積最大的國家、發展中的經濟、人口與城市。我們首先要思考俄羅斯在哪里,進行位置和范圍的學習,了解到俄羅斯緯度較高,是面積最大的國家,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如何呢 給出地形圖、氣候圖等資料,總結歸納俄羅斯的自然環境特點。 俄羅斯地域遼闊,資源分布廣,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俄羅斯重工業發達,其發展與豐富的礦產資源關系密切,結合相關資料了解俄羅斯經濟發展特點,并且分析俄羅斯是如何發展經濟的。通過交通線路分布圖了解俄羅斯交通分布特點,這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聯系俄羅斯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了解俄羅斯人口分布特點及主要的城市。教學方法問題驅動法、讀圖分析法、交流討論法。資源與工具教材、地理圖冊、填充圖冊、、多媒體課件、俄羅斯地形分布圖。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 面積最大的國家【學習目標】1.閱讀地圖,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的領土組成和首都,描述俄羅斯的地理位置。2.運用地形分布圖、氣候類型圖和相關資料歸納俄羅斯自然環境特點。通過對比了解俄羅斯內部的差異,加深對區域特征的認識,提高關于自然要素的認知水平。【重點難點】1.俄羅斯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2.俄羅斯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導入:近年來,俄羅斯與我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俄羅斯的地理知識。設計意圖:俄羅斯作為我國的主要陸上鄰國,一直秉持著友好的態度,為兩國的友誼添磚加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學習內容。一、位置與范圍學生活動:閱讀俄羅斯地形分布圖,歸納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特征。1.描畫北極圈,判斷俄羅斯所處的熱量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北部部分位于北寒帶。2.找出俄羅斯所在的大洲及瀕臨的海洋。亞歐大陸北部,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西南臨里海、黑海。3.找出俄羅斯周圍的鄰國。南部鄰中國、蒙古、朝鮮、哈薩克斯坦等,西部鄰烏克蘭、白俄羅斯、芬蘭等。4.觀察俄羅斯的半球位置特點。北半球,東半球、西半球。5.通過與其他國家和大洲相比認識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小結:俄羅斯位于中高緯度地區,東西延伸很長,跨東、西兩半球;俄羅斯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跨兩大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西南臨黑海和里海;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亞、歐兩大洲和東、西兩半球的國家。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地圖了解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尤其是其緯度位置地處中、高緯度地區,通過與大洲和其他大國進行對比,了解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過渡:俄羅斯地域遼闊,其自然地理環境有何特征呢 二、自然環境結合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俄羅斯自然環境特點。1.學生活動:讀圖8-23“俄羅斯地形分布”,歸納俄羅斯的地形特征。(1)圈出俄羅斯主要的地形區。自西向東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2)找出主要地形類型及分布。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3)判斷俄羅斯的地勢特點。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南高北低。2.學生活動:閱讀俄羅斯地形圖,歸納俄羅斯的河流特征。(1)描畫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提示:注意描畫河流一般沿著河流流向。(2)標出河流流向、注入的海洋,說出判斷依據。歐洲部分:伏爾加河(母親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亞洲部分: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判斷依據為流經地區的地勢起伏特點。小結:俄羅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平原面積廣闊,地勢東高西低。俄羅斯河流眾多,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俄羅斯的母親河。3.學生活動:閱讀俄羅斯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總結俄羅斯的氣候分布特征。(1)找找俄羅斯有哪些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哪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 有何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有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緯度高,俄羅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2)結合上揚斯克、莫斯科的氣溫和降水資料,比較兩地的氣候特點。聯系地形分布圖分析影響兩地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相同: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降水比較少,集中在夏季。差異:與莫斯科相比,上揚斯克冬季更冷更長,夏季更短,降水更少,降水更為集中。影響因素:上揚斯克的緯度較高,位于東西伯利亞山地,受極地冷氣流的影響,氣候非常寒冷。莫斯科的緯度較低,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氣溫年較差較小,降水較多。(3)追問: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俄羅斯冬季嚴寒而漫長,這對俄羅斯有什么影響呢 拓展探究:俄羅斯的氣候特點對俄羅斯有什么影響 (植被、河流、衣食住行等方面)結論:小結:俄羅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各地氣候差異顯著,西伯利亞地區冬季非常寒冷,東歐平原氣候比較溫和。而俄羅斯的氣候影響著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們的衣食住行等。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讀圖、析圖了解俄羅斯地形、氣候和河流特點。并且利用小組合作探究氣候對其他要素的影響,降低學習難度,初步建立起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過渡:俄羅斯寒冷的氣候使得這里針葉林廣布,森林資源豐富,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哪些自然資源呢 4.學生活動:結合資料認識俄羅斯的自然資源。材料: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蘊藏量大,自給程度高。礦產資源中,石油、天然氣、煤、鐵、金、銅、鉛、鋅、鎳、鈷、鉀鹽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俄羅斯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2位。小結: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上少數資源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之一。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但是需要學生能夠根據前面自然環境的學習理解俄羅斯地大物博。三、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了解到俄羅斯緯度較高,氣候比較嚴寒,進而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我們通過讀圖了解了俄羅斯的地形、河流特點,知道了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通過思維導圖理解了俄羅斯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課下請同學們試著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加深對俄羅斯的認識。同時思考俄羅斯這樣的自然環境特點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我們下節課再繼續探討。五、作業布置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發展中的經濟 人口與城市【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提高學生的區域認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加深對因地制宜思想的理解。2.根據地圖歸納俄羅斯交通運輸線路分布的特點,提高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3.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俄羅斯的種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語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提高學生人文地理的認知水平。【重點難點】俄羅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導入:2022年中俄貿易額為1900多億美元。我國與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有著極強的互補性,都有彼此需要的產品。從中俄合作貨物清單中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的經濟有何特點,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特點,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中俄進出口 貨物清單中國從俄進口貨物 70%是石油、天然氣、煤炭中國出口到俄貨物 服裝服飾、玩具、智能手機及配件、家電電腦、民用汽車等設計意圖:從中俄合作引入,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同時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熱愛祖國。一、工業發展讀圖8-26“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和工業區分布”,完成以下任務。1.讀教材總結俄羅斯工業特點。工業部門齊全,重工業發達,與生活相關的消費品工業相對滯后。2.據圖分析俄羅斯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資源基礎。3.從圖中找出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田、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舉例說明某工業區與資源分布之間的關系。工業區分布靠近礦產資源產地。4.追問:過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出口,導致經濟發展不夠持續穩定。俄羅斯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近年來,俄羅斯積極發展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消費品工業,工業結構得到改善。小結: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重工業發達,工業區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工業區分布靠近礦產資源。近年來俄羅斯積極發展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消費品工業,工業結構得到改善。設計意圖: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俄羅斯工業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活動設計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構建工業發展與資源的關系,形成有關工業發展的區域認知。過渡:俄羅斯充分利用本國自然資源的優勢發展工業,它又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呢 二、農業發展學生活動:閱讀俄羅斯主要農作物和農業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任務。1.找出俄羅斯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 小麥、馬鈴薯、甜菜、向日葵等。2.分析俄羅斯盛產喜溫涼的甜菜、生長期短的馬鈴薯、亞麻、向日葵的原因。俄羅斯緯度較高,熱量不足,限制了農業的發展。3.找出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在哪里。東歐平原南部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4.分析俄羅斯農業區分布在東歐平原南部的主要原因。東歐平原南部的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緯度較低,氣候較為溫和,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小結:俄羅斯緯度較高,氣候寒冷,使得熱量不足,限制了農業的發展。俄羅斯是一個農牧業并重的國家,主要的農業區分布在氣候條件較為優越的東歐平原南部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設計意圖: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通過活動設計讓學生了解到俄羅斯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光熱不足不利于農業發展。初步形成緯度、氣候與農業之間的聯系。過渡:前面的學習我們還發現俄羅斯主要的工業和農業生產集中在歐洲部分,那么如何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聯系和發展呢 這就需要交通運輸加強區域間的聯系,縮小差距,促進區域整體發展。三、交通運輸閱讀俄羅斯交通示意圖或利用地圖冊的相關地圖,完成以下任務。1.讀圖找出俄羅斯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總結俄羅斯交通運輸方式有何特點。俄羅斯各類交通運輸都很發達,以鐵路和公路為主。2.歸納俄羅斯鐵路干線的分布特點,舉例說明鐵路與城市在空間分布上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西伯利亞鐵路亞洲部分沿南部山區修建 分布:鐵路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歐洲部分鐵路線分布密集;亞洲部分鐵路線稀疏,呈東西向分布在南部地區。城市多分布在鐵路干線附近,如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大鐵路附近等。原因:俄羅斯南部緯度較低,熱量條件較好,人口、經濟與城市相對密集,礦產資源豐富。3.俄羅斯油氣管道的分布有何特點 形成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以秋明油田為中心,呈放射狀通向邊境和港口城市,管線經過各工業區附近。便于油氣輸出和輸往消費市場。4.找出圣彼得堡、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等港口城市。想一想,俄羅斯北部有漫長的海岸線,為什么港口卻相當少 結論: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海域結冰期長。小結:俄羅斯各類交通運輸都很發達,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鐵路以莫斯科為中心,歐洲密集,亞洲線路長,呈東西延伸分布在南部地區。交通運輸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俄羅斯經濟的發展,為俄羅斯資源的運輸提供了便利。設計意圖:通過完成本活動,讓學生在讀圖、找圖過程中熟悉俄羅斯的交通運輸特點,同時簡單建立起對資源、工業、交通運輸業之間的聯系的認識。過渡:盡管俄羅斯領土中有3/4在亞洲,但俄羅斯傳統上卻是一個歐洲國家,這是為什么呢 這與俄羅斯的人口、城市的分布有關。四、人口與城市1.閱讀俄羅斯人口分布示意圖,引導學生歸納俄羅斯人口及分布特點,并分析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口特點:俄羅斯地廣人稀,人口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影響因素:歐洲部分自然條件較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等。2.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等城市,了解其職能。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政治、經濟、金融、科學、藝術、教育、商業中心,也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重要的港口。3.閱讀教材第85頁圖文資料了解俄羅斯的民族、語言和宗教。小結:俄羅斯地廣人稀,人口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首都莫斯科,位于東歐平原,是全國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所以傳統上俄羅斯被認為是歐洲國家。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設計了解俄羅斯的人口和城市,理解俄羅斯被稱為“歐洲國家”的主要原因。五、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六、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了解了俄羅斯的經濟特點,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為經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促進了重工業的發展。俄羅斯緯度較高,氣候寒冷,農業主要集中在東歐平原南部,交通運輸線路歐洲比較密集,人口和城市也集中在歐洲,俄羅斯屬于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國家。七、作業布置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