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7.5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設計說明
播放極地景觀圖,引入中國科學家極地科考內容:確定位置—物品準備—選擇吉日—科考目的。整節課采用主題式教學,模擬科考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邊學邊用,樂學善學。“確定位置”過程中可以找出南北兩極之間的異同,從而確定具體的位置和范圍,“物品準備”則是讓學生更加準確的了解南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最后進行科考,讓學生在理解科考意義的同時,感悟科考團隊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方法
問題驅動法、讀圖分析法、交流討論法、邏輯思維導圖法。
資源與工具
教材、地理圖冊、填充圖冊、、多媒體課件、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示意圖、南極某地氣溫和降水統計圖、南極洲地形剖面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五節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學習目標】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認識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地理位置和范圍特點,通過區域對比加深對極地區域的認識。
2.結合圖文資料知道兩極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構建自然要素之間的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
3.認識兩極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理解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活動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以全球的視角學習極地地區,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了解人類對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的現狀,感悟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重點難點】
1.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范圍特點,區域對比加深對極地區域的認識。
2.兩極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兩極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導入:播放極地景觀圖,引入中國科學家極地科考內容:確定位置—物品準備—選擇吉日—科考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科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能力。
一、確定位置——極地位置
讀圖7-40“北極地區”和圖7-42“南極地區”完成以下任務。
1.區分南北極地區,說出依據。提示:可從重要的緯線、海陸分布、大洲和大洋名稱等方面分析。
南極地區是南極洲,北極地區是北冰洋。南極點所在的地區是南極,北極點所在的地區是北極。
根據地球自轉方向來辨別,南極上空是順時針旋轉,北極上空是逆時針旋轉。
2.極地地區突出的位置特點是什么
緯度高,大部分位于寒帶。
設計意圖:通過對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進行區分,既能加強學生對兩極地區地理位置和范圍的認識,也能鞏固通過對比進行區分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過渡:科考員需要準備什么物品呢 大家一起幫忙選一選吧。
二、物品準備——極地特殊的自然環境
1.學生活動:結合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確定前往極地地區需要準備的物品。
物品:唇膏、雨傘、鐵鏈帳篷、保濕霜、御寒棉衣、棉帽、雪地鞋、墨鏡。
2.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用箭頭表示南極地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并舉例說明。(教師根據課堂講授內容列舉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關鍵詞,如下圖,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箭頭建立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
小結:南極地區緯度高,獲得太陽的光熱比較少,氣候酷寒,所以這里冰川廣布,南極大陸覆蓋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余米,使得南極大陸形成一個穹狀的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海拔高更加劇了南極地區的寒冷。
3.北極資料:北極地區沒有南極地區那么嚴寒,年平均氣溫-18℃,大部分地區也是終年冰封。北極地區的降水量比南極地區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間。北極地區的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風速僅為10米/秒。
小結:北極地區沒有南極那么嚴寒,降水比南極地區多,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
4.合作探究: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加寒冷的原因有哪些
(1)南極洲是陸地,北極則是海洋——北冰洋。由于陸地的比熱容小,升溫和降溫都快,因此冬季的南極比冬季的北極更冷。這是兩極溫度差異的最重要原因。
(2)南極洲是高原大陸,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北極近三分之二的面積都是海洋,平均海拔僅與海平面相當。
相比之下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候更加嚴寒,所以南極地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常駐居民的大洲。
5.追問:南極地區沒有常駐居民,北極地區的氣候相對溫暖,這里有原著居民嗎 他們是如何適應極地環境的呢 結合教材第61頁閱讀材料“因紐特人”,回答以上問題。
北極地區的原著居民是因紐特人,因紐特人十分耐寒。
傳統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穿獸皮做的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實。
小結: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緯度最高,使得這里氣候惡劣,嚴寒、大風、干燥,冰川廣布,人跡罕至。相比之下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候更加嚴寒,稱為世界的“冷極”。
所以南極地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常駐居民的大洲,北極地區的原著居民為因紐特人。
設計意圖:利用真實情景,貼近學生生活,使教學有趣,引導學生由“學會”轉為“會學”,使教師“不教”而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過渡:物品準備充足,我們還要確定出發時間。
三、選擇吉日
請選擇合適的出行時間,并說出依據。選項:
A.6—9月  B.11月—次年3月
地區 時間 理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
小結:南極地區位于南極圈以南,11月—次年3月,有極晝現象,是南極地區一年的暖季;而北極地區位于北極圈以北,6—9月,有極晝現象,是北極地區一年的暖季。我國科學考察站建站時間也是遵循這個規律建站的。
過渡:極地地區自然環境比較惡劣,我們還需要在特定時間才能進行科考,路途遙遠還可能隨時會遇到危險,為什么科考人員還要進行科考呢
四、科考目的——科考站、科考意義
結合教材第64~67頁圖文資料簡要概括極地科學考察的目的。
1.極地的動物有何特性 它們是如何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的
兩極的動物有著濃厚的毛皮以抵御嚴寒,同時它們都善于游泳或潛水。
2.極地自然環境惡劣,為什么科學家還要冒險進行科學考察
極地地區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固體淡水資源和礦產資源。
3.閱讀教材第67頁“中國的極地科學考察平臺”,找到我國在極地地區成立了哪些科考站。認識科考站的位置,說一說昆侖站位于泰山站的什么方向 了解我國科考取得的重大成就。
長城站——1985.2,中山站——1989.2,昆侖站——2009.2,泰山站——2014.2,羅斯海新站——2018.2。
昆侖站在泰山站的正南方。
4.隨著人類對極地地區的影響日益廣泛,極地的環境也遭到了破壞,說一說極地面臨哪些主要問題,應采取什么措施保護極地
問題:生態破壞、生物銳減、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污染。
措施:減緩氣候變化,提倡低碳生活;減少碳排放量,綠色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
采取環保措施:禁止污染;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水域生態等。
加強國際合作:完善相關國際公約和法律體系,加強國際監管,防止非法掠奪和開發等。
小結:我國在北極建有黃河站,南極建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羅斯海新站。極地地區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固體淡水資源等。隨著人們對極地的影響日益廣泛,極地環境也遭到了破壞,捕殺野生動物、石油泄漏污染海域、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等。極地環境的保護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除了國家制定一些法律法規,我們作為中學生平時也可以通過綠色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行動保護我們的家園。
設計意圖: 通過活動設計讓學生了解我國科考的意義,感悟科考團隊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過程性評價
隨堂練習。
六、課堂小結
在地球南北兩端有兩個特殊的地區——南極和北極,由于它們所處的緯度最高,因此這里接受太陽輻射非常少,氣候十分嚴寒,酷寒、大風、干燥成為這里的標配,也正是由于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這里成為地球上人跡罕至的最后凈土,這里資源豐富,冰川廣布,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天然實驗室。極地地區環境的變化影響著全球的環境變化,保護極地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七、作業布置
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
八、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大同市| 黄梅县| 洛隆县| 德保县| 江西省| 苍溪县| 庆城县| 远安县| 锦屏县| 武隆县| 建始县| 巴塘县| 东港市| 贞丰县| 繁昌县| 宣武区| 连州市| 库车县| 武义县| 镇宁| 贵阳市| 达州市| 尖扎县| 泰来县| 新宁县| 拜城县| 凤冈县| 封丘县| 招远市| 饶平县| 勃利县| 铁岭县| 惠水县| 锦州市| 弋阳县| 青川县| 砚山县| 嘉黎县| 华坪县|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