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旅游文化特色設計說明本節課由“七子之歌”導入,學習澳門的地理概況、回歸及經濟發展,和香港的學習方法相似,主要以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為主,學完之后帶領學生總結香港和澳門的異同點。教學方法讀圖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學習資源與工具PPT、《七子之歌》視頻、地圖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學目標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澳門的地理位置與范圍。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澳門的地形和氣候特征。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澳門的經濟建設特點。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澳門的歷史文化傳統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5.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澳門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增強區域聯系的意識。重點難點1.澳門的氣候與環境。2.澳門的經濟建設特點。3.澳門與內地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導入:播放歌曲《七子之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澳門。設計意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出本課話題。一、地理概況1.讀圖7-15、7-16,歸納描述澳門的位置特征。(1)澳門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 回答:澳門特別行政區位于南海之濱,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北鄰廣東省珠海市,東隔珠江和香港相望,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地位于澳門半島。(2)澳門由哪幾部分組成 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2.讀圖7-18,觀察澳門陸地面積有什么變化,分析導致澳門陸地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澳門的陸地面積不斷擴大,主要是由于當地人民不斷填海造地、珠江口西側泥沙大量淤積。設計意圖:結合地圖,觀察圖例,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素養。二、澳門回歸播放1999年12月20日澳門主權交接儀式的圖片,讓學生講一講澳門的歷史故事。展示資料:澳門原屬廣東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在此晾曬漬水貨物,強行上岸定居,后來又侵占了整個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兩島。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介紹區旗:澳門的區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的綠色旗幟,五星代表統一的祖國,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蓮花象征澳門特別行政區是由三個島組成的吉祥之地,綠色代表祖國大地。三、“海上花園”1.讀澳門多年平均氣候資料圖,完成下列各題。(1)澳門屬于什么氣候類型 (2)澳門氣候有何主要特征 學生讀資料,自主歸納:(1)亞熱帶季風氣候;(2)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氣候資料圖,概括出澳門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問:你知道澳門有哪些名勝古跡嗎 介紹:大三巴牌坊、唐城、媽祖閣等。2.討論:議一議,澳門發展旅游業具有哪些有利條件 教師總結:(1)澳門素有“海上花園”之稱,環境幽雅,景色秀麗。(2)長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給澳門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獨特的文化風情。(3)澳門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四、經濟特征閱讀:澳門是自由港,主要經濟支柱有博彩、旅游、工業、房地產業以及服務業等。近些年來,澳門經濟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樣化特征,博彩業的比重有所下降,工業部門以服裝、玩具、電子、彩瓷和造船為主。1.自主學習:說一說,澳門的經濟有哪些特征 澳門博彩業至今已經跨越了三個世紀,成為澳門最古老的行業之一。然而,澳門越發意識到高度依賴博彩業單一模式的經濟格局存在著極大的危險,與此同時,東南亞國家紛紛開放賭業,澳門博彩業面臨著競爭帶來的壓力,經濟轉型對于澳門來說,變得越發的緊迫和重要。2.討論:香港和澳門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1)共同點:①都位于南海之濱;②都實行“一國兩制”;③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④與祖國內地關系都十分密切。(2)不同點:①香港經濟更為發達,對外貿易和金融業占主導地位;②澳門呈現經濟多樣化特征,博彩業比重有所下降,旅游、工業、房地產業以及服務業占較大比重。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香港和澳門的異同,加深學生對兩地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特點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和概括總結能力。五、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六、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澳門的地理概況、回歸及經濟特征等,知道澳門具有“海上花園”的稱號,主要經濟支柱有博彩、旅游、工業、房地產以及服務業等。七、作業布置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八、板書設計第二節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旅游文化特色一、地理概況二、澳門回歸三、“海上花園”四、經濟特征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