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4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設計說明本節課從臺灣省的概況、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狀況三部分來學習認識臺灣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區域地理學習的一般過程。大量的史實資料,使學生明確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學目標1.運用地圖及相關資料,說出臺灣省的位置、范圍,明確臺灣省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2.通過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臺灣省的地形和氣候特征,了解其豐富的資源及其分布特點,分析臺灣省自然環境與物產的關系。3.閱讀史實材料,使學生明確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以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重點難點1.臺灣省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2.臺灣省的自然環境特征及豐富的資源、物產。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小組合作資源與工具(一)資源視頻、圖片、歌曲、地圖、PPT課件。(二)工具1.數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網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 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美麗富饒的寶島第2課時 外向型經濟第1課時 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美麗富饒的寶島一、學習情境臺灣省有美麗的日月潭、阿里山,臺灣省是我國非常特殊的一個省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省,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二、預習檢查搜集有關臺灣的史實材料,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三、學習任務一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小組展示有關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的資料,說明自古以來臺灣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 指導學生讀臺灣省地形圖、臺灣島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圖和臺灣島人口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指圖,說出臺灣省的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和范圍。 2.找出臺灣島主要的地形區,總結臺灣島的地形特點。 3.說出臺灣省的氣溫與降水特點及河流特點。 4結合圖7.42,臺灣省人口分布有什么特征 【小組合作】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指圖展示。 1.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部沿海,南部被北回歸線穿過,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中東部多山地,西部以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3.臺灣島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臺風和暴風。島上河流短急, 水能豐富。 4.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區,西密東疏,因為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降水適中,河流眾多。 讓學生自己在展示的過程中感受臺灣省與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關系。 讓學生通過讀圖認識臺灣省,通過分析人口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四、學習任務二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過渡:臺灣不僅美麗,而且富饒。因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和水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閱讀教材第68頁,讀圖7.46“臺灣島主要農礦產品分布”,回答下面的問題。 1.說出臺灣省的農、林、礦產資源的種類及其分布地區。 2.你能快速說出并解釋東方甜島、海上米倉、水果之鄉、蘭花之鄉、植物王國這些美稱的含義嗎 這些美稱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有什么關系呢 第1題學生自主探究,第2題小組合作完成。 1.農產品: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森林資源:覆蓋率一半以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其中紅檜是臺灣特有的樹種,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主要分布在東部山區。 礦產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銅、錳等,銅、鐵、錳主要分布在東部山區;煤、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2.東方甜島:氣候濕熱,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產甘蔗。 海上米倉:水熱充足,土壤肥沃,適宜水稻種植,水稻產量大。 水果之鄉:水熱充足,水果品種多,水稻產量大。 蘭花之鄉:山區面積廣,氣候溫暖濕潤,蘭花種植種類多,產量大。 植物王國:山脈較高,氣候隨海拔升高呈垂直變化,植物種類多。 讓學生從情感上得到升華,了解臺灣物產豐富,是美麗富饒的寶島。 美稱與自然條件的關系的分析有一定的難度,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五、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六、課堂小結臺灣四面環海,是一個美麗的海島,再加上多山的環境,加重了環境的復雜程度,森林、礦產和水產資源等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七、作業布置全部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