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泡泡飛呀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泡泡飛呀飛》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材中的一課。這一課是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泡泡為題材,通過欣賞、游戲、繪畫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泡泡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點,感受泡泡的美感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階段,他們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喜歡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繪畫技能,如線條、色彩、形狀等,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和豐富。他們對泡泡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了解泡泡的特性和美感。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感受泡泡,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了解泡泡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點,掌握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繪制泡泡的方法,學會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表現泡泡的質感和動感。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游戲、欣賞、繪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繪畫水平。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泡泡帶來的樂趣和美感,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了解泡泡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點,掌握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繪制泡泡的方法,學會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表現泡泡的質感和動感。2.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繪畫中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情感,使畫面富有童趣和創意。 五、教學方法 1. 講授法:通過講解和演示,讓學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知識和繪畫方法。2. 討論法:通過提問和討論,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和啟發。3. 游戲法:通過吹泡泡的游戲,讓學生親身體驗泡泡的美感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4. 欣賞法:通過欣賞優秀的泡泡繪畫作品,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泡泡表現形式和風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現力。5. 實踐法:通過繪畫實踐,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創作出自己的泡泡繪畫作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六、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泡泡水、吸管、彩色紙、剪刀、膠水、彩筆、油畫棒、水彩筆、畫紙等。2. 學生準備:彩色紙、剪刀、膠水、彩筆、油畫棒、水彩筆、畫紙等。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教師拿出泡泡水和吸管,邀請一位學生上臺吹泡泡,其他學生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點。2. 教師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樣的泡泡?它們有什么特點?你們喜歡泡泡嗎?為什么?3. 學生回答:看到了圓形的泡泡,有大有小,有透明的,有彩色的,有輕盈的,有脆弱的,喜歡泡泡,因為它們很漂亮,很有趣。4. 教師總結:泡泡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它們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驚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美術的方式表現泡泡。 (二)講授新課 1. 教師展示一些優秀的泡泡繪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和分析。2. 教師提問:這些作品中,泡泡是用什么形狀畫的?它們有什么顏色?它們的質感是怎樣表現的?畫面中還有什么其他的元素?3. 學生回答:這些作品中,泡泡是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畫的,它們有白色、彩色、透明等顏色,它們的質感是用線條、色彩、光影等表現的,畫面中還有人物、動物、風景等其他的元素。4. 教師總結: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畫泡泡,可以使畫面簡潔而富有變化,用白色、彩色、透明等顏色畫泡泡,可以使畫面生動而富有層次,用線條、色彩、光影等表現泡泡的質感,可以使畫面逼真而富有立體感,畫面中加入人物、動物、風景等其他的元素,可以使畫面豐富而富有故事性。5. 教師示范如何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繪制泡泡,以及如何用白色、彩色、透明等顏色表現泡泡的質感和動感。教師還示范如何用剪刀、膠水等工具制作立體的泡泡。6. 學生跟著教師的示范,在畫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泡泡形狀和顏色,并用剪刀、膠水等工具制作立體的泡泡。 (三)范畫欣賞 1. 教師展示一些不同風格和主題的泡泡繪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和評價。2. 教師提問:這些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你覺得這些作品有什么優點和不足?你能從中學習到什么?3. 學生回答:這些作品中,我最喜歡……因為……這些作品的優點是……不足是……我能從中學習到……4. 教師總結:這些作品都很有創意和個性,它們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表現了不同的泡泡形態和情感。我們可以從這些作品中學習到如何用想象力和創造力,繪制出屬于自己的泡泡繪畫作品。 (四)學生創作 1. 教師布置作業: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創作一幅以泡泡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可以用彩筆、油畫棒、水彩筆等工具,在畫紙上畫出泡泡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點,并添加一些人物、動物、風景等元素,使畫面更加豐富和有趣。2. 教師提出要求:畫面要整潔美觀,色彩要協調搭配,泡泡要有立體感和動感,元素要有合理的布局和比例。3. 學生開始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1. 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或展示在教室里。2. 學生互相欣賞和評價作品,說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和理由。3.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總結和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向。4. 教師評選出一些優秀的作品,給予表揚和獎勵。 (六)課堂小結 1. 教師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提問學生是否掌握了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繪制泡泡的方法,以及用白色、彩色、透明等顏色表現泡泡的質感和動感的方法。2. 教師提問學生是否體驗到了泡泡帶來的樂趣和美感,以及是否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3. 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觀察和描繪泡泡,發現更多的泡泡之美。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以泡泡為主題的美術課,通過讓學生觀察、游戲、欣賞、繪畫等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創新,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