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一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教學目標:闡述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舉例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闡明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教學重難點:運用細胞學說,認識細胞生命系統;基于具體實例,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及其關系;【一區】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時間 科學家 貢獻 不足1543年 維薩里、比夏 從 、 水平研究生命 未深入到細胞水平1665年 用顯微鏡發現細胞并命名細胞 觀察到的是死細胞17世紀 列文虎克 用顯微鏡觀察到 未上升到理論水平17世紀 馬爾比基 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的 未用細胞來描述19世紀 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 未與動物界聯系19世紀 提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未搞清細胞的來源過程19世紀 耐格里 新細胞的產生是 的結果 未上升到理論1858年 細胞通過 產生新細胞 未考慮非細胞結構生命的繁殖習題1. 下表中有關科學家及其所做貢獻(或理論)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 羅伯特·虎克發現并命名了細胞B 施萊登、施旺建立了細胞學說C 魏爾肖指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D 維薩里發現器官由低一層次的結構——組織構成【二區】細胞學說的內容與意義一、細胞學說的內容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 都由________發育而來,并由______________所構成。細胞是一個__________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新細胞是由老細胞________產生的。二、細胞學說的意義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________,從而闡明了________的統一性。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________水平,并為后來進入________水平打下基礎為后來___________的確立埋下了伏筆。習題2. 恩格斯曾經把“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細胞學說、達爾文進化論”并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下列不屬于細胞學說建立意義的是( )A 將千變萬化的生物界通過細胞結構統一起來B 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C 為達爾文的進化論奠定了唯物主義基礎D 證明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存在著統一性和差異性【三區】合作探究1.19世紀建立的細胞學說,它的內容是否闡明了所有生物都以細胞為基本單位?2.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細胞的多樣性還是生物界的統一性?3.細胞學說中的“一切動植物”能改為“一切生物”嗎?請說明原因。新細胞只能通過老細胞分裂產生嗎?【四區】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1. 生物體與細胞的關系2. 生理活動與細胞的聯系(1)動植物的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________________。(2)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________________。(3)生物遺傳與變異的基礎:______________。知識拓展:(1) 病毒雖無細胞結構,但能在宿主細胞內增殖,產生子代,表現出生命現象,所以病毒屬于生物。(2) 病毒屬于生物,因為沒有細胞結構,所以不屬于生命系統習題3.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試分析做出此結論的理由是( )①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②病毒雖然是生物,但必須依靠活細胞才能生活③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自身各種生命活動④多細胞生物必須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五區】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1)寫出圖中各數字表示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⑥________。④種群: 。⑤群落: 。生態系統: 。(2)生命系統各層次的關系①最基本的生命系統:________。②最大的生命系統:________。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____________。④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既屬于 層次,也屬于 層次。⑤植物沒有 這一層次。習題4.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千古名句生動形象地勾畫出早春的秀麗景色。與其相關的生命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桃花屬于生命系統的器官層次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魚構成一個種群C.江水等非生物不參與生命系統的組成D.生物圈是地球上基本的生命系統【六區】習題檢測1.細胞學說揭示了( )A.人類認識細胞是一個曲折的過程B.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C.植物體和動物體結構具有統一性D.構成生物體的細胞具有多樣性2.下列屬于細胞產物的是( )A.花粉 B.酵母菌C.精子 D.甲狀腺激素3.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草履蟲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B.病毒的生命活動可以離開細胞C.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沒有生命D.單細胞生物的一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4.下列哪項不屬于生命系統的某一結構層次( )A.神經元 B.一個池塘中所有的魚C.一只小貓 D.生物圈5.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描述錯誤的是( )A.組織、器官、系統等生命系統層次都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在生命系統的層次中僅僅屬于個體水平C.草履蟲、變形蟲細胞均能完成攝食、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D.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上實現的6.有關病毒的起源及與細胞的關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觀點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細胞產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新陳代謝B.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的堿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D.病毒是目前發現的最簡單的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