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課程教案課題 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課時 1課時教學 目標 1、理解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的原因和意義,明白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的要求,樹立保護藍天碧水的環保意識。 2、理解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原因和意義,明白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要求;懂得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和打好凈土保衛戰作貢獻。教學重點 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意義和要求。教學難點 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意義和要求。思政融入 保護環境教學方法 教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教學準備 收集資料,制作課件教學過程【新課導入】 1、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并思考:這段公益廣告反映了哪個環境問題? 2、教師展示兩張地球圖片,學生思考:威脅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還有哪些? 3、教師歸納,引出主題——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由聯合國列出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十大環境問題包括:(一)全球氣候變暖;(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三)生物多樣性減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銳減;(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氣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新課教學】 打贏藍天保衛戰 1、教師展示北京霧霾照片,學生小組討論:為什么要打贏藍天保衛戰? 2、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因素。人類生存離不開清潔的空氣。空氣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總體向好,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降低,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人民的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但與人民群眾對空氣質量改善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并回答:細顆粒物(PM2.5)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PM2.5 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或可入肺顆粒物。2012 年 2 月,我國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增加了 PM2.5 監測指標。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 PM2.5 的年均值由 2015 年的46 毫克 / 立方米降至 2021 年的 30 毫克 / 立方米,我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4、教師播放《北京十年脫霾》,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北京是怎樣打贏藍天保衛戰? 5、生回答,師介紹打好藍天保衛戰的要求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需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加強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臭氧層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 打贏碧水保衛戰 1、教師出示材料,學生思考:這段文字向我們傳達了什么信息?——水污染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身心受害。 2、學生回答,教師介紹水資源的重要性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近些年來,在我國地表水中,水質整體情況趨于好轉,但水資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依然突出。地下水是重要的戰略水資源,部分污染存在呈點狀向面狀擴散的風險。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3、結合圖片小組討論:怎樣打贏碧水保衛戰? 4、案例:浙江五水共治成果 5、教師歸納打好碧水保衛戰的要求 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源頭治理、水陸統籌、河海兼顧,對江河湖海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治理,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 三、打好凈土保衛戰 1、教師展示4張的圖片,學生思考:這組圖片反映的是什么問題?——土壤污染 2、學生回答,教師介紹土壤資源的重要性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生存、興國安邦的戰略資源。萬物土中生,土壤污染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關系著家家戶戶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建設。 3、結合圖片小組討論:怎樣打好凈土保衛戰? 4、教師歸納打好凈土保衛戰的要求和舉措 要求:尊重土壤污染防治客觀規律,要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 舉措:要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強化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 四、課堂任務 圍繞主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展開討論,并寫一寫:作為學生,我們能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做些什么? 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我會這樣做: 。 【課堂小結,布置作業】詳見PPT課后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