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自覺抵制犯罪教案(教學設計)第二框 與犯罪行為作斗爭一、教學目標1、認知:了解犯罪的特征與構成要件。2、領會:認識犯罪的危害性,樹立法律意識;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同犯罪行為作斗爭。3、提高: 學會自覺依法律己,杜絕犯罪行為發生,同時做到見義勇為、見義智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二、教學重點了解犯罪的特征和構成要件教學難點有勇有謀應對恚法犯罪教學方法案例導入法、啟發法、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教學工具多媒體投影設備、PPT、教材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PPT顯示案例,提出問題:面對不法分子的勒索,你會選擇哪些方式?不同方式的解決結果會有何差異?會主義方向。(二)新課學習與犯罪行為作斗爭1、了解犯罪的特征和構成要件案例一:新聞速遞:因瑣事發生爭吵,花甲老人掏出刀捅傷鄰居,被法院判3年提問:觀看完視頻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我們再來看一看閱讀與思考。陳某與吳某因一件小事發生爭執,繼而動手扭打起來。陳某被吳某打倒在地后極為惱怒,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猛地向吳某腹部捅去,致使吳某脾臟破裂,后被法醫鑒定為重傷。聽了這樣的事想一想陳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除了上述材料中的內容外,我們還知道哪些也屬于犯罪。 閱讀課本115頁找出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我國刑法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 。注意: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來看一下我國刑法規定的十大類犯罪具體有哪些?116犯罪的特征: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最本質特征);應受刑罰處罰性。(三個基本特征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共同構成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4個方面的構成要件:犯罪客體:是指為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關系。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行為成立犯罪所必須具備的客觀事實特征。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并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行為人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危害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2、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案例二:一天晚上,幾名學生正在河邊散步,突然聽到不遠處的樹林里有人大聲呼喊:“教命啊!有人搶劫!”他們趕緊跑過去,發現有歹徒正在搶劫一位路人的財物。一名學生馬上撥打電話報警,其他學生則在路邊撿起了木棒和磚塊,一邊大聲呼喊路人幫助,一邊慢慢靠近逼退歹徒。最終,警察及時趕到,成功抓獲了歹徒。這幾名學生有勇有謀的見義勇為之舉,得到了公安部門和學校的贊揚和獎勵。看完案例你覺得他們的應急處理方式好嗎?好在哪里?分析:犯罪行為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嚴重危害,損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等,給被害人及其家庭帶來巨大傷害;犯罪者要為自己的犯罪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受到刑罰處罰,也會給家人帶來傷害。提問:那我們知道了犯罪行為的嚴重危害性,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總結:我們一定要認清犯罪行為的嚴重后果,增強預防犯罪意識,提高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遠離犯罪。當我們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時, 我國法律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當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進行正當防衛。當上述權利面臨危險時,不得已也可以進行緊急避險。因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不承擔刑事責任。案例三:一天晚上,田某從同學家歸來,路過一條偏僻的胡同時,遭到黃某持刀相逼,讓他交出錢和手表。田某扭頭就跑,結果跑進了死胡同,黃某持刀緊隨其后。緊急情況下,田某拿起墻角的一根木棒向黃某頭部大力揮去,黃某應聲倒下。田某立即撥打110報警,后經查驗,黃某已死亡。根據刑法規定,田某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分析總結:綜上所述,面對不法侵害時,我們要臨危不懼,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采取機智靈活的方法與不法分子展開斗爭,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三)拓展運用分組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如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有哪瞟方法和技巧?(同學們可集思廣益)(四)課后總結1、犯罪的特征: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最本質特征);應受刑罰處罰性。犯罪的構成要件:第一、犯罪客體:第二、犯罪的客觀方面:第三、犯罪主體:第四、犯罪的主觀方面:3、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學生】總結回顧知識點(五)課后作業犯罪有何特征?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中職生應如何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學生】完成課后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