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風箏的魅力》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了解風箏的分類、造型、色彩、特點、結構、制作步驟等。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任務單的形式,分小組探討風箏的造型、色彩、特點、結構、制作步驟等。在制作過程中,小組共同分工合作,大膽嘗試,選擇繪畫、剪刻、粘貼等多種制作方法來制作一只獨一無二的風箏。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以世界上最早的航天器——風箏和濰坊風箏節的風箏為例,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制作風箏過程中體驗設計樂趣,領悟設計魅力,培養學生設計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小組探究風箏的分類、造型、色彩、特點、結構、制作步驟等。教學難點運用繪畫、剪刻、粘貼等多種制作方法,制作出一只菱形風箏。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明確學習任務1、以學校“弘揚傳統,放飛夢想”學校首屆風箏節的活動通知導入。提問:你們愿意得獎,為班級爭光嗎?生:表達愿意得獎,為班級爭光的情感。師:好,我們班的班級榮譽感非常強。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制作一只風箏。2、美國航天航空博物館(圖1),陳列的一件物品,是什么?圖1 圖2生:風箏。師:對,是風箏,而且是中國的龍風箏(圖2),這是1876年中國贈與美國的龍風箏,并在它的旁邊寫“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生:民族自豪感然而生!師:中國的古人真是太智慧了,不過現代人也很牛。世界風箏之都是哪里?生:濰坊。師:對,就是咱們山東的濰坊。據說沒有濰坊人放不了的風箏。請同學們來看濰坊風箏節視頻。生:太壯觀了。師;滿天的風箏各式各樣,造型獨特,無不反映出中國風箏手藝人高超的技藝。中國的風箏有魅力嗎?生:有。師:而且是魅力無窮!這節課一同走入《風箏的魅力》(板書)風箏的魅力(二)風箏的起源與發展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風箏的起源與發展。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鷂”,北方稱“鳶”。風箏的前身是春秋戰國時期墨翟用木頭制作的一只木鳥。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了墨子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后,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隋唐開始,由于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的時候,放風箏成為了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由此推斷,中國的風箏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三)風箏的分類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只風箏,你們喜歡嗎?喜歡它的什么?生:圖案、色彩、造型等等。(1)硬翅風箏師:老師的這只風箏叫沙燕風箏,是北京的經典風箏,特點剪刀似的尾巴,骨架四周都固定箏,我們稱這一類風箏為硬翅風箏。(2) 軟翅風箏師:我們平時放的是軟翅風箏,中間有骨架,下面沒有骨架支撐著。它的造型以禽鳥或昆蟲居多,經典的有蝴蝶風箏。(3)板式風箏師:結構簡單,形狀是軸對稱的幾何形狀,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風箏種類之一,飛升效果很好。(4)串式類師:像冰糖葫蘆似串在一起,這是龍風箏,龍頭蜈蚣身體,身體很長,所以很考驗放飛人的技術。(5)桶形(立體)風箏師:它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放飛時,身體里充滿了空氣,鼓鼓的,所以又叫立體風箏。師:剛才有的同學說喜歡風箏的造型,有的喜歡它的顏色,下面小組探究有關風箏的造型、色彩、特點、結構、制作過程?(四)風箏的造型、色彩、特點、結構、制作步驟1、造型組你知道或喜歡的風箏圖案是什么造型?生:蝴蝶,小狗,燕子、飛機等等。師: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都可以用來裝扮,美化。我們來它分分類,主要有動物、植物、人物、抽象紋樣、傳統紋樣,其它(創意)的。師:我們來看看這個風箏的造型怎么樣?視頻播放空間站對接風箏的視頻。生:不由發出感嘆,太震撼了!師:老師覺著此刻應該有掌聲,一個是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再創輝煌而自豪,另一個是為民間手藝人高超的技藝點贊!2、色彩組風箏的顏色有什么特點?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全面,色彩豐富鮮明,對比強烈。一般以紅黃為主,其他顏色做點綴。不用大面積的藍色,因為藍色會與藍天的顏色相融。3.特點組:各式各樣風箏骨架的有什么共同點?師:老師在風箏的中間畫一條中心線,骨架左右是對稱的。有誰知道為什么骨架要對稱?生:骨架對稱才會平穩,不對稱會掉下來。師:說的非常好!只有骨架對稱,風箏才會平穩飛行。再來考考同學們,骨架對稱,風箏的圖案也必須對稱嗎?生:有的說是,有的不是。師:不需要對稱的來說說你的想法?生:圖案不會影響風箏的穩定和平衡。師:這個同學非常有探究能力,掌聲送給他。對,圖案不會影響風箏的平穩飛行。所以風箏的骨架一定是對稱的,但是風箏圖案就不一定對稱。4.結構組:風箏由哪幾部分組成?生:拿著風箏,指出各部分名稱。師:風箏由骨架、風箏面、尾巴、提線、放飛線五部分組成。5.制作步驟組:你們認為制作風箏的過程有幾步?師:這個問題有難度,鼓勵學生發言。生:學生根據手里的風箏,翻一翻,看一看,說出自己的想法。師: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扎、糊、繪、綁,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綁風箏。師:剛才通過同學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探究出了風箏的造型、色彩、特點、結構、制作步驟。下面我們就可以來制作風箏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制作一只菱形風箏。(六)教師示范學生仔細觀看視頻。師:你們學會了嗎?老師是怎么制作出來的?生:第一步,扎骨架。第二步,裱糊風箏面。第三步,關系提線。第四步,綁風箏線。師:老師這里直接打印的風箏圖案,同學們在制作時可以運用剪貼,繪制多種方法結合。今天老師也把自制的風箏帶到了這里,一只小巧的風箏,造型是2022年殘奧會的吉祥物——雪容融,我給我的風箏起名叫“超越自我”。有的孩子說老師你的風箏跟視頻中的風箏不一樣,對,我給它加上了長長的尾巴。這個想法來自于我上三年的兒子。視頻展示孩子做的風箏。師:他的作品是不是比老師的風箏更有創意?生:對,更有意思!師:借機鼓勵。同學們,可見你們兒童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比我們大人強很多很多,老師期待你們更優秀的作品。(七)實踐創作根據所學知識,發揮想象力,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一只菱形風箏,并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讓它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箏!(課堂只做扎骨架,裱糊和繪制圖案步驟。)要求:1、造型獨特,色彩醒目,注意骨架對稱。 2、注意用刀安全和保護環境衛生。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八)作業展評請小組長帶著小組作品上臺展示,我們的班級風箏展評選馬上開始!自評:班級風箏展開始,小組長拿著各組風箏上臺展示。介紹風箏的名字,造型,創意等。互評:出示校園風箏節作品評價標準,學生根據標準選擇喜歡的作品。師:這些風箏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并說說你的理由。生:學生根據評價標準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說明理由。師評:有針對性的選取作品進行肯定和表揚,對有問題的作品提出指導建議。肯定學生的心靈美,鼓勵團結互助的精神。老師非常喜歡你們的風箏,每個小組做的都很用心,造型不一,各具特色,而且賦予了它們不同的名字和含義。老師希望咱們班在這次校園風箏節中大放異彩!(九)擴展提升師:其實制作風箏并沒有老師講的這么簡單,我們來了解一段視頻。學生觀看視屏,說出共同心愿,學生齊讀:希望中國璀璨的風箏文化可以傳承下去,讓中國的風箏在世界飛得更高更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