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復習用物理公式和高頻考點一、物理公式1、速度公式(用于求速度和平均速度),其中各字母分別代表2、變形公式(用于求路程)和(用于求時間)3、重力的計算公式G=mg,變形公式有: ,各字母分別代表: 。4、同直線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兩力之 ,即F=F1+F2,合力的方向跟兩力的方向相同。(如一人在前面拉車,一人在后面推車,合力為二力之和)5、同直線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兩力之 ,即F=F大-F小,合力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方向相同。6、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物體的合力為0牛。7、密度公式(用于求物質(zhì)密度和物體的平均密度),其中各字母分別代表 。8、變形公式(用于求質(zhì)量)、(用于求體積)9、計算浮力的四種方法:第一種:稱重法,又叫彈簧測力計法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在空氣中受到的重力G,把物體浸入液體中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則浮力F浮=G-F(兩次示數(shù)之差)第二種: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壓力差法)下表面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F下減去上表面受到液體向下的壓力F上,即浮力F浮=F下-F上(適用于規(guī)則物體且上下表面的壓力能算出來)第三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即有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液,各字母分別代表 ,由此可見,浮力的大小取決于 和 兩個因素,而跟其它因素無法。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第四種: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F浮=G物(二力平衡)V排=S·Δh(S是容器的底面積,Δh是液體增加的深度)10、壓強公式(其中F是壓力,不是重力,只有在水平面上壓力在大小上才等于物體的重力,S是受力面積,是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相接觸的共同面積)(這個公式適用于固體、液體和氣體,是壓強的定義公式)11、液體壓強公式P=ρgh(該公式用于求液體壓強,不能用于氣體,因為對氣體而言,密度ρ是變化的,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氣體密度越小,氣體壓強(氣壓)也越小)。強調(diào):h是深度,不是高度,是這一點到液面的距離(垂直距離)。12、杠桿的平衡條件(也叫杠桿的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13、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14、計算功的公式W=FS(即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若力跟距離垂直,則該力不做功。15、功率的計算公式(一般情況下,W是指總功),各字母代表 。P=Fv(v是速度,F(xiàn)是牽引力)在功率不變的前提下,汽車在上坡時,減慢速度,目的就是為了增大牽引力。16、機械效率對斜面而言W有=Gh(G是物體的重力,h是斜面的垂直高度)(FS )W總=FS(F是沿斜面的推力,S是斜面的長度)在水平面上時,A物體勻速運動時,W有=fS(f為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也是A物體受到的拉力,S為A物體前進的距離),W總=FS (F為作用在繩子末端的拉力,S 為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在本題中S =3S。17、熱學公式:①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公式Q吸=cm△t升(其中△t升=t-t0)②物體溫度降低時放出熱量的公式Q放=cm△t降(其中△t降=t0-t)③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公式Q放=mq(其中q是燃料的熱值,它的單位是J/Kg,m是燃料的質(zhì)量)或Q放=Vq(其中q是燃料的熱值,它的單位是J/m3,V是燃料的體積)18、電流的定義公式(I是電流大小,Q是電荷量,t是通電時間)。(1安表示1秒鐘內(nèi)通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的電荷量是1庫侖)19、歐姆定律(反映了電流的大小決定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自身的電阻兩個因素)(其中I為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U為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R為這段導體的電阻,注意三個量的同時性,以及對應關(guān)系,總對總,部分對部分,一一對應),另外這個公式對電動機不適用,對純電阻電路才適用。20、變形公式U=IR(用于求導體兩端的電壓或總電壓)(用于求電阻)21、電功的定義公式W=UIt(W為電流做的功,U為電壓,I為電流,t為通電時間)推導公式: W=Pt(P為電功率,t為通電時間)W=UQ(Q為電荷量,W=UIt,Q=It,所以W=UQ)22、電功率的定義公式P=UI(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W是電功,t是完成這些功所用的時間)推導公式:23、電流的熱效應(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時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R1R2SUU1U2II1I2)對純電阻電路而言,Q=W(何為純電阻電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于產(chǎn)生熱量(即電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而沒有轉(zhuǎn)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的電路))24、串聯(lián)電路①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I1=I2=…=I②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U2,串聯(lián)分壓。③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lián)電阻之和。即R=R1+R2④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之比、電功率之比、電功之比、電熱之比都等于電阻之比,即(R1R2S)25、并聯(lián)電路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的電流之和,即I=I1+I2②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即U=U1=U2③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即(其中R為總電阻)④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之比、電功率之比、在相同時間內(nèi)電功之比、在相同時間內(nèi)電熱之比都是電阻的反比,即有:(通電時間t相同時)26、頻率與波長的關(guān)系 ,各字母代表二、初中需要記住的幾個數(shù)值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2、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V3、光(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或3×105Km/s4、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1.5V,一個鉛蓄電池的電壓是2V,常用手機電池的電壓3.7V,家庭電路(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5、一標準大氣壓=1.01×105Pa 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 兩個雞蛋的重力約為1N7、水的的密度 ,水的比熱容三、高頻考試知識點1、二力平衡的判斷(同體、共線、等值、反向,重點看這兩個力的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物體,用排除法)一個物體在恒定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以下關(guān)于平衡力的判斷中正確的是A、物體受到的重力和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C、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體受到的拉力和物體對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2、家庭電路中各電燈之間、電燈與插座之間都是并聯(lián)的。開關(guān)與電燈串聯(lián),保險絲和開關(guān)要安裝在火線上,并且保險絲在開關(guān)之前。3、螺絲口燈座的螺旋套只準接在零線上,不準接在火線上。4、改變內(nèi)能的方法只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甲 乙 丙5、發(fā)電機的原理(如圖甲):法拉弟的電磁感應現(xiàn)象;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chǎn)生電流。導體中的電流方向跟導體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6、電動機的原理(如圖乙):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力運動;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通電導體在磁場里的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7、奧斯特實驗說明了(如圖丙):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電流的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guān)。8、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增加一對平衡力、撤去一對平衡力,物體的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9、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作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使用時物距應滿足什么條件;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焦點處不成像,在二倍焦距處成倒立、等大的實像。10、馬德堡半球?qū)嶒炗辛Φ刈C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首先測出了大氣壓的值約為760mmHg高產(chǎn)生的壓強,約為1.01×105Pa,能支持約10米高水柱。11、物態(tài)變化:霜(凝華)、露(液化)、霧(液化)、白氣(液化)、衛(wèi)生球變小(升華)、燈泡壁變黑(先升華后凝華的結(jié)果)。12、人工降雨的過程(升華、凝華、液化)13、功率與效率無關(guān)(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效率是在所做功里面有用功占了多少)14、在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同方向相加,反方向相減)15、慣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無論受力與否,運動與否。慣性的大小只跟質(zhì)量一個因素有關(guān)。16、氣壓與沸點的關(guān)系(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17、會識別汽油機、柴油機的四個沖程,記住做功沖程、壓縮沖程的能量轉(zhuǎn)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