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2)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3)學會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體積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密度的測量難點:密度的測量教學過程密度的測量一.引入新課1.密度的公式?變形公式呢?2.在實驗室測量物體的質量的器材是什么?如何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3.在實驗室測量物體的體積的器材是什么?如何測量固體和液體的體積?二.新課教學1.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2.觀察量筒,思考課本 P117 [想想做做]中的問題。3.量筒上的標度單位: 毫升 mL (ml)1 mL = 1 cm3最大測量值:常用100 mL,200 mL分度: 1 mL, 2 mL,5 mL(一) 規則形狀固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刻度尺等測量工具來測量,液態物質的體積應該使用量筒來測量,不規則形狀固體物質的體積也可以使用量筒來測量。學生活動:想想做做 怎樣使用量筒?在學生觀察實物的基礎上,通過閱讀課本,回答課本中提出的幾個有關問題,并動手操作,學習使用量筒測量液體和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量筒上的單位刻度多是以毫升(mL),也有一些是用立方厘米(cm3)來標度的。2.與許多測量儀器(學過的電流表、電壓表、天平等)一樣,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測量值。實驗室中常用的有:50mL、100mL、500mL、1000mL等。3.量筒的分度值也各不相同,根據你測量精度的要求和被測物的尺度等因素來選擇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4.視線與液面水平,與刻度線垂直。5.怎樣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不規則固體物質體積的測量,需用量筒或量杯。另外,對于有余力的學生可在此基礎上提出這樣的問題:1.如果要測量的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過大或無法浸入現有量筒之內,你有什么辦法測量出它的體積?可采用“溢杯法”。即,將物體浸入盛滿水的容器內,同時將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讀取的數值便是該物體的體積。如果現有量筒一次仍不能盛取溢出的水量,可慢慢將物體浸入,并多次盛接和讀取數據,最后相加得到物體的體積。(二) 如何用量筒測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規則物體(石蠟)的體積?可采用“懸垂法”。先讀取懸掛重物浸沒于量筒中液體時對應的體積,然后將石蠟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讀取此時的體積。兩者的差值便是石蠟的體積。(三)探究怎樣測量物質的密度?以鹽水和形狀不規則的塑料塊為研究對象,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步驟:(1)調節天平;(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待測液體,用天平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總;(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余 ;(4)記錄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體的體積V;(5) 根據密度公式 計算鹽水的密度。數據記錄表格杯和液體的質量m總/g 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余/g 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g 量筒中液體體積 V/cm3 液體的密度 ρ/kg·m-3測量塑料塊的密度:1. 實驗討論:怎樣測形狀不規則的塑料塊體積?使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測體積。2.實驗步驟:(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石塊的質量m;(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錄水的體積V0;(3)用細線拴好石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錄水面到達的刻度V總;(4)根據公式計算石塊的密度。數據記錄表格塑料的質量 m/g 水的體積 V0/cm3 石塊和水的總體積 V總/cm3 石塊的體積 V/cm3 石塊的密度 ρ/kg·m-3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用于記錄測量鹽水和塑料塊密度時所用的數據及所得的結果。要讓學生明白需要記錄哪些數據。讓學生把所測得的有關數據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據測量數據進行數據處理,通過物理公式計算,間接得出被測物質的密度值。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五.布置作業:完成對應同步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