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現代文閱讀第35講說明文的語言資料目錄目.錄一、考情分析..2【課標要求】..2【考查重點】2【命題趨勢】...二、知識建構…2考向1: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3考向2:加點詞能否刪去或替換.·..5三、方法總結...7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思路,,·7四、考場練兵.·8考情分析【課標要求】2022版課標中對于說明文閱讀的考查,有如下幾點。1.閱讀敘事性和說明性文本,發現、欣賞、表達和交流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熱愛生活,感恩生活。2.閱讀科技作品,欣賞人類的科學創造,關注祖國的科技創新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交流自己的發現與體會:學習為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貢獻的杰出人物的事跡,激發創造精神。3.閱讀說明性文字以及非連續性文本,能區分事實與觀點:能提取、歸納、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間的聯系,得出有意義的結論4.能通過對閱讀過程的梳理、反思,總結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閱讀經驗和方法【考查重點】1.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加點詞能否刪去或替換【命題趨勢】1.從選材上看,基本以科技說明文為主,多為社會熱點和新的科學發現。2從設題點看,由知識檢測向能力考查轉變,試題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尤其是學科思維。綜合性、探究性的試題越來越受到青睞與重視。3.從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題目直接引導學生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科學的關系,思考人的生存狀態,重在科學思想與科學精神。4.試題創新上,注重體現課程整合,強調人文精神。加點字詞有何作用一答題格式:釋義+…(詞語)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答題格式:①表態(不可以)。②原詞的意思加點詞能香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或內容。③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④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常考題型答題格式:①表態(還是不刪),②定性,如:比校”"幾“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說限制性詞語能否制去?計,“多”“有余”等表數量。若別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④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說明事物要求在時間、空間、數顯、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方面都要語準確無誤。要注意文中表示修飾限制等作用的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等詞。言準確性、嚴謹性1表限定時間已經、一直.早已、一向、新漸等2表估計或推測大約、可能.左右等3.表限定數量:多、有余、很少等4表限定范圍全、都、大部分、總共、少數等5表頻率屢次、往往、常常.經常。通常.。總是、有時”等,生動性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說得更加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啟發性和感染力,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文要適當運用比、擬人。描寫、抒情等手法作生動說明考向1: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1.考試題型句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xx詞好在哪里?本文的語言既準確嚴密又生動形象。任選一個方面,結合文章內容加以分析。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請舉例分析。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2.方法指導說明文對語言品味的要求,重在表達的準確嚴密和生動形象上,具體可從以下方面來把握:(1)體現準確性和嚴密性。①若是句子,則需分析句子的特點,看是否運用了某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等。若是詞語,則需體會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的具體限定作用,例如對什么事物做了修飾、限制、或者修飾、限制了事物的什么特點等。②總結說明,該句/詞整體上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性、嚴密性)答題規范:“xx”一詞(字)表示…(限制范圍、程度等),突出強調了特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