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度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正確理解和描述溫度的概念。學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能正確讀數。理解溫度是熱力學系統的一個物理屬性,它與熱量和物體的狀態變化有關。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和討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總結溫度的規律。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驗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溫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義。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和讀數技巧。2. 教學難點:理解溫度與熱量之間的關系。理解溫度是熱力學系統的一個狀態參量。三、教學準備演示溫度計、學生用溫度計若干。熱水、冷水、溫水各若干容器。實驗記錄表。投影儀及相關課件。四、教學過程當然可以,以下是對教學過程的詳細展開:【導入】情境創設:教師展示一張冬季雪景圖和一張夏季海灘圖,并問學生:“這兩張圖片給你們帶來什么不同的感覺?”學生回答可能會提到“冷”和“熱”。問題引導:教師繼續提問:“我們如何準確地知道物體的‘冷’或‘熱’呢?”學生可能會提到用手摸或使用溫度計。教師借此機會引出“溫度”的概念,并說明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新課講解】1. 溫度的概念講解與演示:教師講解溫度的定義,即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舉例說明,比如冰的溫度比水的溫度低,沸水的溫度比溫水的溫度高。學生活動:教師讓學生列舉生活中與溫度有關的例子,如天氣預報中的氣溫、烹飪食物時的火候等。2. 溫度的測量溫度計展示:教師展示溫度計,并講解其構造,包括玻璃管、液泡、液柱和刻度等部分。同時介紹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即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來測量溫度。使用方法演示:教師演示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并強調“估、選、放、讀、記”五步法。在演示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設置一些錯誤操作,讓學生指出并糾正,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練習:學生分組進行溫度計使用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3. 實驗探究:溫度的變化實驗目的明確:教師說明實驗目的,即探究溫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規律。同時強調實驗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實驗步驟講解:教師詳細講解實驗步驟,并要求學生按照步驟進行實驗。步驟包括:(1)將三個溫度計分別放入熱水、溫水和冷水中;(2)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的示數;(3)分析比較三組數據。學生實驗: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并分析結果。教師巡視指導,確保每組學生都能正確進行實驗。結果分享與討論:學生分享實驗結果和發現。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溫度與熱量之間的關系,以及溫度作為熱力學系統狀態參量的重要性。【學生互動環節】小組討論:教師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在冬天會感覺冷,而在夏天會感覺熱?”學生分組討論并分享答案。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并引出溫度與人體感知的關系。溫度計制作比賽:教師提供材料,讓學生分組制作簡易溫度計。比賽誰的溫度計更準確、更美觀。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總結提升】知識點總結:教師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包括溫度的概念、測量方法和溫度變化規律等。同時強調溫度與熱量之間的關系以及溫度作為熱力學系統狀態參量的重要性。生活應用拓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溫度在生活中的應用,如天氣預報、烹飪、醫學等。并鼓勵學生舉例說明如何利用溫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情感價值提升:教師肯定學生在本節課中的表現,并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用所學知識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合作學習能力。五、課后練習選擇題:1. 關于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溫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 溫度是表示物體所含熱量多少的物理量C.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D. 溫度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2. 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確的是( )A. 測溫前先觀察溫度計的量程,估計待測物體的溫度,保證不超量程B. 測量前,需要用力將玻璃管中的水銀(或酒精)甩回玻璃泡內C. 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D. 以上說法都正確3. 下列關于溫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教室內的溫度大約是50℃B. 洗澡水的溫度大約是40℃C. 手感覺較舒適的溫度大約是70℃D. 人體正常體溫是39℃4. 下列現象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A. 水的沸點低于或高于100℃B. 濕衣服放在溫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溫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D. 一小塊5℃的冰塊放在一大盆0℃的水中,冰塊會熔化填空題:1. 溫度是表示物體 _______ 的物理量。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 _______ 性質來測量溫度的。2. 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 _______ 和認清它的 _______。3. 攝氏溫度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_______ 的溫度為0℃, _______ 的溫度為100℃。4. 某同學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實驗步驟為:①估計被測物液體的溫度;②取出溫度計;③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及分度值,選擇適當的溫度計;④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⑤讀出溫度計的示數,并記錄;⑥比較測量值和估計值的差別,形成對溫度的初步認識。則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應是 _______。六、教學反思1. 教學內容方面:確保了溫度的概念、測量方法等重點內容的清晰講解。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直觀地理解了溫度的變化規律。課后練習題的設計覆蓋了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內容。2. 教學方法方面:采用了情境導入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了講解、演示、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分組實驗和討論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3. 教學效果方面: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后練習完成情況,發現大部分學生對溫度的概念和測量方法掌握得較好。部分學生在實驗探究環節表現出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少數學生對溫度與熱量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夠深入,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引導。4. 改進措施方面:在實驗探究環節,可以增加更多的學生互動和討論環節,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對于溫度與熱量之間的關系這一難點內容,可以采用更多的生活實例或比喻進行解釋,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在課后練習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和應用性的題目,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