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學科教師輔導講義學員姓名: 年級科目: 學科教師:授課內容 認識運動,運動描述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知識再現 同步知識梳理 1、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國際單位是 米 ,用符號表示為 m 。另外還有7個單位,設法記住他們的符號及換算倍率。 1k m= 1000 m,1m= 10 dm= 100 cm= 1000 mm= 106 um= 109 nm,。還有英尺、碼、光年等也是 長度 的單位。 (2)測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還有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也是測 長度 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測量前首先要觀察刻度尺的 量程 、 分度值 和零刻線是否磨損; (2)測量時的方法: “0” 刻線與被測物體對齊,且尺要沿著或平行于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與 刻度面 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緊貼被測物體,計數時要估讀到 分度值 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 數值 和 單位 組成 。多次測量取 平均值 作為測量結果。這樣可減少誤差。 3、一個 中學生的身高為1.58 m ,一本書的厚度為10 mm ,一張紙的厚度為100 um 。 4、小組同學用刻度尺測同一本物理課本的寬度,你的結果是 18.41cm 。結果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準確值、估計值、單位,你的結果的準確值是 18.4cm ,估計值是 0.01cm ,單位是 厘米 。 5、長度的一些特殊測量:累積法測一張紙的厚度、測細銅絲直徑;細線重合法測曲線的長度;滾動法:輪子滾動法測曲線的長度;配合法:三角板與刻度尺配合測立體物體的長度: 6、時間的測量:(1)、時間的單位有 秒 、 分 、 時 。其中國際制單位是 秒 。測量時間的工具是 鐘表 。你知道哪些類型的鐘表?答: 電子表、石英鐘、機械停表、電子停表 。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30min= 0.5 h (2)、機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 停 、三恢復 零 。外圈指針讀數表示多少 秒 ,內圈指針讀數表示多少 分 (分或秒) 7、誤差是 測量值 與 真實值 之間的差異。誤差與錯誤不同, 錯誤 能消除, 誤差 只能減小,不能消除。 (2)、減小誤差的方法有 多測幾次求平均值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 、 改進測量方法 。 其中取平均值時,平均值的位數與已知測量值位數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 位置 的變化叫做 機械運動 。 2、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 運動 的世界。 運動 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 3、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總要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 標準 的物體叫 參照物 。 一切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但人們通常選 地面 為參照物。 4、同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取決于所選的 參照物,選的參照物不同,判斷的結果一般會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 相對性 。也就是說: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相對 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 5、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__位置___發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運動的,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_位置_____沒發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_靜止__的。 二、 課堂達標 1.如圖12-1-4所示是特技跳傘運動員在離地面3 000 m的高空中表演時形成的一組造型。以A運動員為參照物,B運動員是_________的。(填“靜止”或“運動”) 2.李白在《望天門山》一詩中寫道:“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作者在這兩句詩中先后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岸邊和行船 B.行船和岸邊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邊 3.蒸汽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觀察者只聽到火車的聲音,卻看不見火車。已知當時的風向是向東,觀察者所見到的火車的煙囪中冒出的煙霧是豎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火車相對地面的運動方向是(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靜止不動 D.無法確定 4.我們描述某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總是相對一定的參照物的。以下關于“靜止”的說法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是( ) A.“亞洲一號”同步衛星看上去是“靜止”的 B.空中加油機的飛行員看到被加油的戰斗機是“靜止”的 C.法國飛行員在空戰中伸手抓到“靜止”的子彈 D.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飛船中的宇航員感覺飛船是“靜止”的 5.一輛汽車在馬路上向東快速行駛,一個人在便道上向東行走,如果以車為參照物,關于人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西運動 B.向東運動 C.靜止 D.無法確定 6.我們常說“旭日東升”、“夕陽西下”,對太陽這種東升西落的現象,我們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天空 B.云層 C.月亮 D.地平面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 A.宇宙中物體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B.機械運動中所描述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C.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是由所選擇的參照物決定的 D.究竟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以研究方便為原則 8.在一個無風的天氣里,當你騎車快速前進時會感到有風迎面吹過來,這時你所選的參照物是( ) A.空氣 B.路邊的樹 C.自己 D.沒選擇任何物體 9.在學了“運動具有相對性”這一原理之后,小剛同學自己動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器材:白紙、彩筆(或蠟筆)、鉛筆。 圖12-1-5 操作步驟:(1)找一張長方形白紙,用蠟筆或水彩筆在上面畫一些彩云。(2)將一枝鉛筆放在紙的前面如圖12-1-5,迅速向下移動畫有彩云的白紙,觀察鉛筆的運動情況。 請你根據小剛同學的操作步驟,親自完成這一操作,并開動腦筋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10.“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馳的列車里,靜靠在椅背上,欣賞著窗外的景物,只見路旁的樹木急速地向后退去……”請從上文中找出描述機械運動的詞,并指出它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什么。 11.電影《西游記》中有孫悟空“騰空駕霧”的特技鏡頭,這是利用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原理拍攝出來的。拍攝時,先拍出孫悟空在布景云朵上的表演鏡頭,再拍出天空中的真實白云,地面上的山河湖泊,然后將兩組畫面放到“特技機”中疊合,疊合時迅速移動作為背景的白云、山河湖泊,此時觀眾以__________為參照物時,感覺到孫悟空在“駕云飛奔”。根據這個道理,請你想一想,如何拍攝演員坐在奔馳火車上的鏡頭。 專題訓練 專題精講 題型一:刻度尺的使用 例1.如下圖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 (1)圖(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A長度為_________厘米.(2)圖(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A長度為________厘米. (3)如右圖所示是刻度尺測一木塊的長度是__________mm. 例2.如下圖是用厚刻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測量圖是:( ) 例3.一名粗心的學生在測量過程中忘了寫單位,請你選用恰當的單位填在橫線上 (1)一位同學的身高175 (2)一本物理書長2.67 (3)一元硬幣的直徑18.0 (4)萬里長城全長約6700 例4 某同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作出如下的記錄( ) (1)18.74厘米 (2)1.87X10毫米 (3)0.187米 (4)1.874X10毫米 A.(1)和(3) B.都符合要求 C.(2)和(4) D.(1)和(4) 題型二:機械運動和參照物的理解 例5.物理學中,把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機械運動。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擇___________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例6.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_為參照物的;夜晚,人們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亮,常常使人感到月亮在云中穿行,選的參照物是___________;如果以月亮為參照物,則________是運動的。 答案:地面 云 云 例7.坐在火車上的乘客從窗戶向外看,鐵路兩旁的樹木和建筑物迅速向后退,乘客選擇的參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地球的同步衛星相對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相對于太陽是___________的。它繞地心轉動一周所需時間為___________,繞太陽轉動一周所需時間為___________。 題型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例9.“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圖12-1-1所示,楚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___________這一物理知識所導致的。 圖12-1-1 例10.在下列關于物體的靜止和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是絕對的,而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B.我們說地球是運動的,那么選擇的參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靜止物體 C.甲以乙為參照物是靜止的,但以丙為參照物是運動的,那么丙以乙為參照物,丙一定是運動的 D.研究物體運動有時可以不選擇參照物 例11.如圖12-1-2,甲是小林同學在不同時刻對公路上的卡車和轎車所拍攝的兩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斷出卡車和轎車的運動狀態?若將照片拍攝為圖乙,你得到的結論又將怎樣?說明理由。 圖12-1-2 例12.如圖12-1-3所示,對于坐在小轎車里的乘客,司機說他靜止的;在路邊行走的學生說他運動得很快。司機和小學生誰說得對?為什么? 圖12-1-3 二、專題過關 1.一輛汽車沿河岸行駛,車上的人看到岸邊的樹木向西移動,而河上一艘船卻在向東移動,當以船為參照物時,最準確的描述是( ) A、車和地面都在向西運動,且地面比車運動得快; B、車和地面都在向西運動,且車比地面運動得快; C、車向西運動,地面向東運動; D、地面向西運動,車向東運動。 2.某人在公路旁沿公路由北向南行走,一輛汽車從他的后面向他前進的方向疾駛而過,若以汽車為參照物,那么這個人相對于汽車其運動方向是( ) A、向南 B、向北 C、靜止 D、不能判斷 3.下列所舉的事例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 月球繞著地球轉動 B. 魚在水里游動 C. 學生在操場上跳繩 D. 太陽光射到地球上 4.下面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以太陽為參照物,地球是靜止的 B. 月亮躲進云層里,是以地面為參照物 C. 地球同步衛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D. 坐在行駛的車上的人,相對于車站是靜止的 5.甲、乙兩車以相同速度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以乙車做參照物,則( ) A、甲是運動的. B、甲是靜止的. C、甲、乙都是運動的. 6.某車站并排停著兩列待發的列車甲和乙.甲列車窗內的人看見窗外的樹木向東移動起來,然而乙列車內的人通過窗口看見甲列車未動.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上述事實說明( ) A、甲列車向西運動,乙列車不動. B、乙列車向西運動,甲列車不動. C、甲列車向西運動,乙列車向東運動. D、甲、乙兩列車以相同速度同時向西運動. 7.根據機械運動的含義,下面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 ) A、機械運動就是一切機械的運動,像空氣的流動不屬于機械運動. B、機械運動就是物質的一切運動. C、一個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的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 D、物體做怎樣的運動跟參照物的選擇無關. 8.有一氣球停留在空中,一位剛從飛機上跳下來的跳傘員,卻看到氣球在向上運動,他認定的參照物是 ( ) A、氣球. B、自己. C、飛機. D、地球 9.售票員和乘客都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不同的觀察者均以自身為參照物。( ) A、售票員認為汽車是運動的. B、售票員認為乘客是運動的. C、乘客認為售票員是運動的. D、乘客認為車是靜止的. 10.小明同學測某物體長度時,情景如圖,則物體長度________cm. 11.一同學測量一物體長度4次,測得數據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測量的結果是______cm 12.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鋼球的直徑,測得的四次結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則小球的直徑應取(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13.某學生測得物理書內150頁的厚度是5.4mm,則每張紙的厚度應是 mm 14.用拉長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是( ) A 偏大 B 一樣 C 偏小 D 無法確定 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勻速直線運動且方向相同,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運動,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乙車向________運動,且vZ______v甲(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業大廈建有室外觀光電梯,乘客在隨電梯上升時,能透過玻璃欣賞到美麗的湘江風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照物,乘客提靜止的 B以地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C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D以乘客為參照物,地面是向上運動的 17.一輛汽車在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汽車通過的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正確的是 ( ) (s/ms/ms/ms/mt/st/mint/st/mint/st/minDCBAt/st/min) 18.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當小車自斜面頂端滑下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是( )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 19.“五一”期間,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圖1所示動車。小明在行駛的動車上透過窗戶看到路旁的風景樹疾速向車后退去。這是因為小明所選的參照物是:( ) A.路旁風景樹 B. 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動車 D. 鐵軌 20.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21.圖為小明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過程,圖中的停表(停表每格為1s)分別表示小車通過斜面A、B、C三點的時刻,B點是全程AC的中點,關于小車通過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和平均速度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tAB<tBC B tAB=tBC C vAB>vB D vAB<vBC 22.小明騎著自行車上學,若說他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路旁的樹木 B 小明背著的書包 C 迎面走來的行人 D 從小明身邊駛過的汽車 技巧提煉 真題訓練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總要選一個________的物體作為參照物,研究行駛的汽車里的人的運動時,以路旁的樹為參照物,人是_______的,以汽車為參照物,人是_____的。 2.太陽、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衛星,如果以地球為參照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靜止,太陽和衛星運動 B、人、同步衛星和太陽都運動 C.人、太陽和同步衛星都靜止 D、 人和同步衛星靜止、太陽運動 3、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順流下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以橡皮艇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B.以 江岸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C.以人為參照物,江岸是靜止的; D.以橡皮艇為參照物,江水是運動 4、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如運動的火車上坐著一個人,以路軌為參照物,人是 ,火車是 ;以火車為參照物,人是 的。(填“運動”或“靜止”)。 5、航天飛機在太空于宇宙空間站對接時,兩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須 ,此時兩物體間彼此處于相對 狀態.大型運輸機長途飛行時,有時要進行空中加油,在空中加油的過程中,加油機和運輸機是相對________的。 6、“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鄭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識所致。 7、“烏云遮住月亮,月亮鉆出云層”。前句是以__________為參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 8、在行駛的火車中有一位乘客,他認為自己是靜止的,是以下列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的( ) A.路旁的電線桿 B.火車的車廂 C.迎面駛來的火車 D.火車路上的鐵軌 9、“地球又自轉又公轉”,是以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的。每天我們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這是以 為參照物;當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這是以 為參照物;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某處上空,這是 以 為參照物,若以月球為參照物,這個地球同步衛星是 的。 10.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一句中________是運動的,是以_________為參照物;后一句中________是運動的,是以_________為參照物 11.李白在《望天門山》中寫道:“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名詩中描寫“青山”與“孤帆”運動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 )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陽 D.青山、劃船的人 二、作業布置 1.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都相對于( ) A.參照物 B.太陽系 C.太陽 D.地球 2.在飛行的飛機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地面 B.高山 C.飛機 D.白云 3.坐在直升飛機上的駕駛員看見高樓樓頂在向上運動,若以地面為參照物,直升飛機( ) A.向下運動 B.已向上運動 C.靜止不動 D.水平運動 4.法國飛行員在天空中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子彈的條件是( ) A.飛機和子彈運動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兩者相對靜止 B.飛機和子彈運動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兩者相對靜止 C.飛機和子彈運動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兩者相對靜止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5、“月亮在云中走”,“魚兒在水中游”它們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 A.云、魚 B月亮、魚 C,云、水 D.星星、水 6.坐在直升飛機上的人看見樓房一棟棟向上升,則飛機正在( ) A.上升 B.下降 C.靜止 D.都有可能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謂參照物,就是指絕對不動的物體 B.研究物體的運動,選擇太陽為參照物是最合適的,因為太陽是真正不動的物體 C.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宇航員在飛船中的運動情況,選擇飛船作參照物較方便 8.我們通常所說的“車開了”是以( )。 A.開車司機為參照物 B.坐在車上的乘客為參照物 C.地面為參照物 D.沒有參照物 9.人們生活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這是因為( )。 A.地球根本沒有運動 B.我們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C.地球運動很慢,我們感覺不到 10.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輛汽車由他身后向他前進的方向疾駛而過,那么這個人相對汽車的運動是( )。 A.向南運動 B.向北運動 C.由北向南運動 D.無法判斷 11.在站臺前有甲、乙兩列原來靜止的火車,突然坐在乙車上的乘客發現站臺和甲車都在以相同速度運動,那么,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甲車 B.乙車 C.站臺 D.無法判斷 12.下列現象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 A.劃破夜空的流星 B.奔馳的駿馬 C.植物開花結果 D.地球繞太陽公轉 13.蒸汽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風向自東向西,路邊的觀察者看到從火車煙囪中冒出的煙霧是豎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對于空氣,火車的運動方向是( )。 A.自東向西 B.自西向東 C.靜止不動 D.無法確定 14.乙看到路旁的樹木在向北運動,甲看乙靜止不動,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參照物, 則它們應該是( )。 A.甲向南、乙向北運動 B.甲向北,乙向南運動 C.甲、乙都向北運動 D.甲、乙都向南運動 15.(多選)關于參照物,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做參照物 B.一切物體都可以被選做參照物 C.參照物就是絕對不動的物體 D.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由于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果可能不同 16.(多選)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著乘客,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岸為參照物,河水是運動的 B.以河水為參照物,小船是靜止的 C.以小船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D.以人為參照物,河水是靜止的 17.在一條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輛汽車依次向北行駛,甲、丙兩車快慢相同, 乙車較甲、丙兩車開得快。 (1)以什么為參照物,三輛車均向北運動? (2)以甲車為參照物,乙、丙兩車各向什么方向運動? (3)以乙車為參照物,甲、丙兩車各向什么方向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