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的折射》 教學設計課 題 《光的折射》課時安排 1 課前準備 課件教材內容 分 析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折射光線、折射角的含義,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玻璃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2)了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3)認識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規律進行解釋。設計理念 (1)能類比光的反射定律提出探究折射規律的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2)通過實驗觀察、認識折射現象,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3)經歷“光的折射規律”的探究全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實驗探究能力學情分析 (1)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物理規律形成感性的認識。 (2)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形成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折射光線、折射角的含義,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玻璃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2)了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3)認識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規律進行解釋。教學重難點 1.探究并了解光在空氣與水、空氣與玻璃中折射時的折射規律。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3、設計實驗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4、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現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實驗演示:往杯中加水呈現畫有櫻桃小丸子的精美石頭。 先讓同學觀察杯底,后往杯中加水,直到看到畫有櫻桃小丸子的石頭,為揭開其中奧秘,引出課題:光的折射。 仔細觀察杯底,加水后,看到畫有櫻桃小丸子的精美石頭,思考其原因。設計意圖 通過精美石頭在水中隱現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1、光的折射定義 什么是光的折射呢?引導學生觀察以下實驗現象并思考。 【演示實驗1】讓光從空氣中射向水中,引導學生觀察光路特點。 【演示實驗2】讓光從空氣垂直射向水中,啟發思考:光從空氣射向水中,怎樣射入才能發生偏折呢? 【演示實驗3】讓光從水中斜射向入空氣中,觀察光在空氣中是否會發生偏折? 得出折射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路發生偏折,叫光的折射。設計意圖 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讓學生得出光要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光路才會發生偏折,進而 引出折射定義教學環節 (三) 師生活動 1、引導學生對比光的反射定律,對光的折射規律提出合理的猜想。 2、教師提供器材,引導學生設計實驗 (一)探究一:探究三線共面 1.介紹教師演示器材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探究得出:三線共面設計意圖 應用對比的方法來啟發學生猜想折射遵循的規律。教學環節 (四) 師生活動 (二)探究二:探究兩線分居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兩線分居。 2、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兩線分居設計意圖 鍛煉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教學環節 (五) 師生活動 引導學生利用玻璃磚、激光筆設計實驗驗證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設計意圖 通過類比的方法說明折射光路可逆性板書設計 1光的折射 2光路的可逆性 3.光折射現象的應用教學反思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比較好,實際分析較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