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2.2起點和終點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教材 分析 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對公平有了初步概念,知道了只有標準一樣,通過相互對比才能確立結果。從比較中也滲透了起點與終點的意識,這對于學生進行比較是有幫助的,也是對標準的統一這個規則概念的初步建立。 本節課的學習,需要讓學生意識到為了公平比較和準確測量,必須給每一次的比較和測量設置起點和終點。通過問題引入,調動一年級學生體育課跳遠比賽中比誰跳得遠的原有體驗,遷移到本節課需要探索的問題:比比誰的紙青蛙跳得遠。因為是比賽,所以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創設不同形式的青蛙跳遠比賽活動,從而讓學生學會確定起點和終點,并理解確定起點和終點的重要性。對于青蛙跳遠的距離可以用起跳點和落地點來標識,還可以用紙帶的長度來確定青蛙跳遠的距離,這無形中讓學生感受到紙帶的長度與青蛙跳躍的距離有關系的。學情 分析 現在的一年級學生在幼兒園中就已經開展過各項活動,而且在活動已經有了規則意識和確立比賽公平性的方法。通過第一單元對植物的觀察,也具備了一些基本的科學觀察方法和能力,同時在第一節課的學習中也掌握了物體比較的方法,及根據物體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進行比較等技能。但是這些方法和能力是支離破碎的,不成系統的。因此,本節課中教師應該通過有結構的活動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梳理出正確比較測量距離的步驟,習得正確測量的方法。教學 目標 1.明白公平比較的標準是共同的起始線;認識到起點、終點是測量的基本要素。 2.通過青蛙跳遠的游戲學習標記起點、終點的方法。 3.感受比較的作用,培養學生利用他們進行認識活動的興趣。教學 重點 通過青蛙跳遠的游戲學習標記起點、終點的方法。教學 難點 感受比較的作用和意義。教學 拓展點 測量紙飛機飛行的距離教學 考點 能夠分辨起點和終點教學 準備 尺子、紙帶、紙蛙教 學 過 程 復備新課導入 游戲導入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比跳遠。 2.思考:我們怎樣才能知道他們兩個誰跳的遠呢? 3.請同學說出自己的想法(看誰跳的距離遠,誰就贏了。) 聚焦 1.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再來進行一次跳遠比賽。(這一次請同學幫忙畫出他們跳的距離) 引導學生說出距離的兩端分別是起跳位置和落地位置 2.跳遠的起始位置叫“起點”,最終停留的位置叫“終點”,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起點和終點》 3、探索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彩紙,動手折一個小青蛙。 2.體驗紙青蛙跳遠的活動。 (1)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紙青蛙跳遠的活動計劃。 (2)小組匯報:畫出起點 青蛙跳遠 畫出終點 比較距離 (3)哪個地方是起點?哪個地方是終點呢? (起跳的位置是起點;落地的位置是終點) 起點選在青蛙頭的位置,終點選在青蛙尾部后面 (4)按照小組匯報的實驗計劃進行實驗。 3.我們通過剛剛的活動,能夠比較出相差較大的跳遠距離。但是這幾個距離誰遠誰近呢? 出示:幾個起點不在一起的跳遠距離圖。 4.請同學進行思考:劃線只能記錄但是沒辦法比較長短,怎樣才能比較出這幾個距離哪個遠哪個近呢? 5.在紙帶上記錄紙青蛙跳遠的距離,然后減下來,再進行比較。 具體步驟: 畫起跳線 標終點 在紙帶上標出紙蛙跳了多遠 注意:比較紙帶時,起點一端要對齊! 4、研討結果 哪只紙蛙跳的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1只跳的最遠,因為這段紙帶最長 5、拓展 請同學們用同樣大小的一張紙來折紙飛機,看誰的飛機飛得最遠。(用本課的方法進行測量) 6、歸納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明白在比較距離時,要標出起點和終點,再用紙帶 表示距離,最后通過紙帶的對比得出結論。練 習 點 完成活動手冊板書設計 起點和終點 起點 終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