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1.3觀察葉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教材 分析 《觀察葉》這節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植物》的第三課。通過前面2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判斷哪些是植物并種植了自己的植物,還對植物進行了觀察,知道植物有根、莖、葉等結構。本節課要用科學方法研究各種各樣的葉,描述葉的特點,用畫圖的形式記錄葉。 聚焦板塊:通過認識多種樹葉激發學生觀察葉的興趣。 探索板塊:主要是通過學生觀察各種各樣的葉,了解葉的結構,發現葉的特點并用科學的詞語描述葉的特點。同時通過出示一根長有葉芽、嫩葉、老葉、黃葉的枝條,展示葉生長、發育、衰老的生命過程,指向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最后學生用畫圖的方式描述和記錄葉的結構。 通過研討活動,學生對本節課所學葉的特點進行總結歸納,并了解到葉是在不斷變化的,葉是有生命的。 拓展板塊:通過欣賞葉畫作品激發學生制作葉畫的興趣,了解葉畫制作的方法,課后完成葉畫作品。學情 分析 葉,學生是非常熟悉,對葉結構、外形也有一定的認識,通過觀察學生也能描述出葉的很多特點,并且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但是都比較的零散。同時,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不到三個星期,很多科學素養和行為習慣還沒有養成,例如:認真傾聽他人的回答,實驗開始、結束的時間把握,實驗結束要馬上整理好材料靜等交流等,這些科學習慣都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中慢慢滲透,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習慣。教學 目標 1.認識葉子的特點,學會分辨葉子種類。 2.通過觀察真實的葉子和圖片來認識葉子的特點。 3.通過對植物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以及親近自然的情感。教學 重點 通過對各種植物的葉子進行觀察,認識葉子的特點。教學 難點 通過觀察學會區分葉子的種類。教學 拓展點 觀看葉雕教學 考點 認識葉子的特點,學會分辨葉子種類。教學 準備 樹葉教 學 過 程 復備新課導入 出示一棵植物,仔細觀察并指出它的結構。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植物的葉子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葉柄、葉片、葉脈。 聚焦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的分析一下其中的一部分,共同走進《觀察葉》。 你見過哪些葉子呢?它們有什么特點? 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葉子。 3、探索 一、葉子的特點 1.出示櫟樹葉、楊樹葉、柳樹葉和芭蕉葉的圖片,觀察一下這些樹葉長什么樣子? 櫟樹葉 楊樹葉 柳樹葉 櫟樹葉:葉子數量比較密,葉片是嫩綠色的,細長的…… 楊樹葉:墨綠色,像桃形而且周圍有鋸齒,上面有一根粗粗的葉脈,旁邊有很多細小的葉脈,葉柄比較長…… 柳樹葉:嫩綠色,又細又長,中間的葉脈顏色比較深…… 芭蕉葉:葉面鮮綠色,有光澤,長圓形,比較厚,葉柄粗壯而且很長…… 2.這幾種葉子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總結一下,我們是通過哪些方面來區別它們的?(顏色、形狀、大小) 3.再分別從顏色、形狀、大小這三個方面分別描述一下下面這些葉子 雪松葉:像細細的針一樣尖尖的,長得很密集…… 槭樹葉:紅紅的,像五角星一樣…… 4.對比欣賞楓樹葉和槭樹葉,楊樹葉和桑樹葉有什么不同? (1)原來楓葉是槭樹葉的一種 (2)桑樹葉表面毛茸茸的,而且是嫩綠色的…… 5.出示楓葉和銀杏葉的圖片,觀察它是哪種葉子?它的形狀像什么? 楓葉像手掌 銀杏葉像扇子 二、同一棵植物的葉子,都一樣嗎? 6.仔細觀察長在同一棵樹上的葉子一樣嗎?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即使是同一棵樹上的葉子,因為光照、水分、營養、周圍環境等差異而有所不同。 4、研討 討論:葉有什么特征 它會怎樣變化 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不斷生長、發育、衰老。 隨著季節變化葉子都會經歷由嫩葉、老葉、黃葉到落葉的變化。 5、鞏固聯系 畫一片葉。 拿出你的畫筆,畫一片美麗的葉子吧! 做葉畫 工具:葉子、白紙、剪刀、膠水 (1)在白紙上畫出自己想要制作的圖形。 (2)在葉子背面抹上膠水并粘貼在圖片相應位置。 (3)等膠干后即可欣賞美麗的葉子了。 6、歸納總結 在一棵美麗的花朵面前,我們經常忽視作為背景的葉子,在一棵碩果累累的果樹面前,我們經常忽視給予養分的葉子,然而就是這些簡單而且普遍的葉子也有著它們自己的特點,綻放著自己的美麗。希望同學們在日后的生活中能更加仔細地觀察這些平凡而美麗的葉子!練 習 點 完成活動手冊板書設計 觀察葉 形狀、顏色、大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