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一)主題三地球的表層 課時4(原卷版+解析版)--【名師導航】2024年中考地理新課標總復習一輪培優學案(廣東專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一)主題三地球的表層 課時4(原卷版+解析版)--【名師導航】2024年中考地理新課標總復習一輪培優學案(廣東專版)

資源簡介

主題三地球的表層
課時4居民與文化、 發展與合作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世界的人口 ☆ 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種 、語言和宗教、聚落與文化遺產部分廣東屬于5年2考的常考點,發展與合作的考點5年3考,通常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考察。學生備考要會閱讀世界人口分布圖,世界人種和語言分布圖,描述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的分布狀況,分析聚落的形成條件的,了解世界的文化遺產,要能夠世界的發展與合作,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經濟問題。
考點2世界的人種 、語言和宗教 ☆☆
考點3聚落與文化遺產 ☆☆
考點4發展與合作 ☆☆☆
(另存圖片了(^v^)
【考點一】:世界的人口
一、衡量世界人口的指標
1.人口自然增長率= 率- 率
2. 世界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一般來說,發達國家人口增長較慢,甚至是負增長;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較快。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 洲,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2.人口密度=人口數/面積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疏密程度用 人口密度 表示。
人口密度 = 總人口/總面積,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地區 疏密原因 共同特點
人口 稠密區 亞洲東部 自然條件優越, 發展較早。 。
亞洲南部
歐洲西部 發展較早,經濟發達。
北美洲東部
人口 稀疏區 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自然條件惡劣 自然條件
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
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三、世界人口問題
1.人口增長過快:
問題:① 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② 短缺;③就業困難;④住房緊張;⑤就業困難
措施:
人口增長過慢:
問題:①人口 ;② 短缺;③ 不足
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2.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人類必須控制人口增長,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增長與 發展相適應,與 相協調。
【考點二】:世界的主要人種、語言和國家
一、世界人種的分類與分布
主要分布地區
白種人 歐洲、 洲;大洋洲、北非、亞洲西部
黃種人 亞洲 部和東南部;南北美洲
黑種人 ____ 非洲、大洋洲
二、世界的語言
1.世界語言的分布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東亞、 (新加坡、馬來西亞) 法語 ____ 、非洲的中部和西部
英語 歐洲的 部、北美洲、南亞、大洋洲 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 美洲的許多國家
俄語 俄羅斯、亞洲的中南部、 洲東部 阿拉伯語 西亞、
三、世界的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宗教 分布地區 起源地 經典 建筑
基督教 歐洲、 、大洋洲 西亞(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圣經》 教堂
伊斯蘭教 東南亞、 、北非、東非 西亞(沙特阿拉伯) 《古蘭經》 清真寺
佛教 東亞和 南亞(古印度) 《佛經》 寺廟、佛塔
2.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洲,伊斯蘭教的教徒稱為穆斯林
3.圖片識別
基督教-教堂 伊斯蘭教-圓頂房屋 伊斯蘭教-白色衣服 佛教-寺廟
【考點三】:聚落的發展變化
一、聚落
1.聚落:人們聚居的地方稱為聚落。聚落的基本類型包括 和 。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的景觀差異主要是由于 的差異導致的。
聚落類型 人口 交通 建筑 生產生活方式
鄉村 稀疏 不發達 稀疏、低矮 農業(農林牧副漁)
城市 稠密 發達 密集、高 非農業(工業、服務業)
2.鄉村與城市的區別
3.聚落演變過程:小村莊- -小城鎮- 。
二、聚落與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的優良條件: 平坦、土壤肥沃、 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聚落形成的影響因素:地形、河流、土壤、氣候、資源、交通)
2.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區,工農業比較發達;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或沒有聚落。
三、民居建筑與自然環境
建筑 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筑特點
北極的因紐特人冰屋 嚴寒 冰塊構筑,低矮墻厚,無窗門小,利于保溫。
黃土高原的窯洞 干燥,冬冷夏熱 黃土直立性強,容易開挖,冬暖夏涼。
東南亞的雙層竹樓 炎熱多雨 通風,散熱,防潮,防蛇蟲。
西亞房屋墻厚、窗小 炎熱干燥 墻厚,窗小。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熱風流動。
四、人類文化遺產
云南的 、山西的 ……
【考點四】:發展差異與國際合作
一、國家類型多樣
1.面積前五的國家: 、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餓加中美巴)
2.人口前五的國家: 、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
3.海陸位置的劃分:
沿海國:背陸面海的國家; 國:深居內陸的國家;島國:四面臨海的國家
二、地域發展水平各異
1.劃分標準: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人民生活水平等的差異
地區差異: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經濟收入、經濟結構、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狀況等多個方面。
2.劃分類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3.分布:發達國家: 、歐洲、 洲。主要國家有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要分布在 半球和東半球。
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以亞洲、 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部和南半球。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4. 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抓住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機遇,通過改進生產方式、開發新型產品、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一些領域,有的發展中國家甚至超過了某些發達國家,例如印度的 產業、中國的航天業、核工業
5.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服務業
三、國際合作
1.合作原因:一般情況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條件(如資金、技術、資源、勞動力等)各有優勢,存在著一定的 性。而在解決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方面,一個國家的力量則顯得薄弱,這一切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合作: 。
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
亞太經濟合作主要通過 組織(簡稱APEC)來實現。
【易錯警示】
1.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0時,人口正增長,表示人口增加;
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時,人口負增長,表示人口減少;
當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0時,人口零增長,表示人口處于穩定狀態,既不增加,也不減少。
2.西亞、北非:白色人種、講阿拉伯語、信伊斯蘭教
3.印度:白色人種、講英語、信印度教(英國殖民)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考點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2022·廣西梧州·中考)下圖是“世界部分地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及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緯度的分布比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世界人口相對集中分布在( )
A.中低緯度高原地區 B.中低緯度平原地區
C.中高緯度丘陵地區 D.中高緯度沿海地區
2.圖中A所在地區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屬于( )
A.黑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白色人種 D.混血種人
變式訓練
3.(2022·黑龍江大慶·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地區中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的是( )
A.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B.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
C.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D.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考點二】:世界居民與聚落
(2023·廣東梅州·統考一模)騎樓為嶺南特色建筑,它的底層前部為公共走廊,后部為店鋪,二層以上則為住宅。廣東江門的梅家大院將騎樓與歐洲的廣場集市結合在一起,形成像四合院一樣的“集市廣場式牙鎮”。如圖為梅家大院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4.騎樓底層的公共走廊便于行人遮陽避雨,反映當地( )
A.夏季高溫多雨 B.終年陰冷濕潤 C.夏季炎熱干燥 D.冬季寒冷干燥
5.梅家大院的騎樓四面合圍形成中部廣場主要為了( )
A.供商販擺賣商品 B.提供緊急避險場所
C.節約土地資源 D.住宅采光通風
變式訓練
6.保護梅家大院的合理措施是( )
A.全部拆除重建 B.中部廣場新建騎樓
C.定期維護修繕 D.禁止開發,全面保護
(2021·廣東清遠·統考一模)讀“某國家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完成下列小題。
1.該國家最可能的是( )
A.巴西 B.英國 C.中國 D.印度
2.關于該國家人口現狀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
①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
②應支持和鼓勵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
③人口出現負增長,總人口在不斷減少
④少年兒童在人口占比例日趨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3·廣東梅州·梅州市梅縣區華僑中學校考二模)2022年11月15日,全球總人口正式突破80億。下圖為部分人口超1億的國家2021年的人口狀況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關于圖示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都是發展中國家 B.大部分位于南美洲 C.都是發達國家 D.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4.圖示國家中人口最為稀疏的是( )
A.尼日利亞 B.孟加拉國 C.俄羅斯 D.美國
5.從表格數據來看,當前尼日利亞、巴基斯坦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 )
A.勞動力短缺 B.養老負擔加劇 C.糧食供應緊張 D.國防兵源不足
(2021·廣東江門·統考模擬預測)著名學者邦奇等曾用人類大陸圖揭示世界人口分布問題,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的地區,人類密集區稱為人類大陸。下圖是“人類大陸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6.圖中Q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酷寒干燥 B.高溫潮濕 C.高溫干燥 D.空氣稀薄
7.圖中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是( )
A.高緯度比低緯度多 B.大洋洲比南美洲多
C.西半球比東半球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8.圖中以黃色人種為主的區域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2022·廣東揭陽·一模)2022年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主持人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主持,其主要說明英語具有( )
A.使用范圍最廣 B.使用人數最多
C.來自英國運動員多 D.隊員喜歡說英語
(2022·廣東揭陽·二模)《長津湖》在2021年國慶之際正式上映,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為題材的電影。長津湖位于朝鮮東北部的蓋馬高原,平均海拔高達1300多米。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們志愿軍在饑寒交迫、極端艱苦的環境將美國王牌軍陸戰一師為主的美韓軍隊完全趕出了朝鮮東北部,這次戰役志愿軍用鐵的意志和巨大犧牲給予了美軍記憶深刻的沉重打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1950年冬,中國人們志愿軍遇到了朝鮮半島50年一遇的災害性天氣。以下天氣符號符合當時情境的是( )
A. B.
C. D.
11.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愿軍曾換上韓國軍服,完成了一場漂亮的偷襲戰。敵對的荷蘭軍隊對這支“韓軍”沒有一絲防備,誤以為是自家人,結果不到20分鐘就被我軍擊潰。造成荷蘭人誤會的原因是( )
A.中、韓人種相同 B.中、韓語言相同
C.中、韓宗教信仰相同 D.中、韓文化相同
(2023·廣東·中考真題)【民居與環境主題】“A”形茅屋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傳統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圖(a)為巴布亞新幾內亞氣候資料圖,(b)為“A”形茅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氣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B.全年高溫多雨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D.全年溫和濕潤
13.“A”形茅屋的外形設計主要是考慮( )
A.保暖 B.防風 C.防潮 D.排水
(2021·廣東·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巴塔克式傳統居民景觀圖。房屋下層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欄,中層是竹林拼接的生活區,上層是一個倒扣的船形屋頂。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4.該傳統民居出現在( )
A.蒙古 B.沙特阿拉伯 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亞
15.這種傳統民居反映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冬暖夏涼,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 D.冬冷夏熱,全年少雨
(2023·廣東·中考真題)【國際發展與合作主題】未來20年,中國客機需求量將持續增長。2023年4月,中法兩國簽署了總價值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的民用飛機訂單。法國空客集團將在中國增設工廠。完成下面小題。
16.中法兩國簽署飛機訂單屬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經貿合作
17.法國空客集團在中國增設工廠的主要原因是中國( )
①消費市場廣闊②技術基礎良好③國家政策支持④閑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6.D 17.A
(2022·廣東·統考中考真題)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2022年生效。該貿易區包含中國等15個成員國,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貿易量。下圖為“RCEP成員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RCEP成員國( )
A.都處于亞熱帶季風區 B.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
C.多以白色人種為主 D.都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19.各國積極參與推動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
A.降低勞動力成本 B.促進區域經濟合作
C.提高本國教育水平 D.加強土地荒漠化治理
20.(2023·廣東江門·統考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在基建、能源、農業及制造業等諸多領域與非洲國家開展廣泛合作,幫助非洲國家擺脫貧困。2022年6月15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援中非光伏電站項目——薩卡伊光伏電站實現并網發電。
材料二:非洲擁有全球60%的太陽能資源,卻只擁有世界上1%的光伏發電裝置。隨著非洲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電力短缺嚴重影響著非洲民眾的日常生活。鄉村大量民眾還使用木炭、薪柴等傳統固體生物質燃料來作為生活能源。
材料三:下圖為非洲簡圖,D為薩卡伊光伏電站位置。
(1)圖示地區A是 海,B是 運河。
(2)C地為熱帶沙漠氣候,該地區的 能(可再生能源)豐富。為促進非洲經濟的發展,中國為其提供資金、技術與建設等援助,這種合作被稱為“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
(3)簡述薩卡伊光伏電站實現并網發電對當地經濟和生態方面的有利影響。
(4)分析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展廣泛合作的意義。
21.(2023·廣東·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南非擁有豐富的海洋、礦產等資源,但由于人口增長過多、文化素養水平較低等原因,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慢。為此南非政府推出了一個名為“國家發展計劃”(NDP)的社會經濟發展藍圖,以應對高失業率、低技術水平、特定區域基礎設施不完善、低文化水平及低工業產出方面的挑戰: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20年來,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活躍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2021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在非洲國家塞內加爾舉行。
材料二:南非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醫藥尤其受到南非人民的歡迎,南非有使用草藥的傳統,擁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2000年,南非政府直接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中醫的合法地位,并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西開普大學等著名大學的自然醫學院設立了中醫及針灸系,開設有中醫專業。我國某企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德班等城市開設了多家藥店。
材料三:圖1為南非氣候柱狀圖,圖2為南非人口密度分布圖,圖3為南非鐵路線分布圖。
(1)中非合作論壇是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在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范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2021年12月,南非正處于 (季節),此時降水 (多/少)。
(2)從南北半球看,南非位于 半球;從緯度位置看,南非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3)簡述我國企業選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德班等城市開設藥店的主要原因。
情景一:位于浙江省蘭溪市西部的諸葛八卦村,是諸葛之后痊的聚居地,該村地形中間低平,四周漸高,諸葛從寺料的中間是形如太極圖狀的鐘池,以鐘池為中心,有八條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莊平面酷似八卦圖。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樸而寧靜,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讀“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問題一:說出諸葛八卦村座落的地形。
問題二:近幾年來,來諸葛八卦村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針對其開發與保護,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情景二:2022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圖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分布圖(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問題一:說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主要分布的大洲名稱。
問題二: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有哪些意義?
14主題三地球的表層
課時4居民與文化、 發展與合作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世界的人口 ☆ 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種 、語言和宗教、聚落與文化遺產部分廣東屬于5年2考的常考點,發展與合作的考點5年3考,通常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考察。學生備考要會閱讀世界人口分布圖,世界人種和語言分布圖,描述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的分布狀況,分析聚落的形成條件的,了解世界的文化遺產,要能夠世界的發展與合作,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經濟問題。
考點2世界的人種 、語言和宗教 ☆☆
考點3聚落與文化遺產 ☆☆
考點4發展與合作 ☆☆☆
【考點一】:世界的人口
一、衡量世界人口的指標
1.人口自然增長率= 出生 率- 死亡 率
2. 世界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一般來說,發達國家人口增長較慢,甚至是負增長;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較快。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非洲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 歐 洲,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亞洲 。
2.人口密度=人口數/面積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疏密程度用 人口密度 表示。
人口密度 = 總人口/總面積,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地區 疏密原因 共同特點
人口 稠密區 亞洲東部 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 中低緯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
亞洲南部
歐洲西部 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
北美洲東部
人口 稀疏區 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自然條件惡劣 自然條件 惡劣
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
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三、世界人口問題
1.人口增長過快:
問題:① 環境 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② 資源 短缺;③就業困難;④住房緊張;⑤就業困難
措施: 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
問題:①人口 老齡化 ;② 勞動力 短缺;③ 國防兵源 不足
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2.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人類必須控制人口增長,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增長與 社會、經濟 發展相適應,與 環境、資源 相協調。
【考點二】:世界的主要人種、語言和國家
一、世界人種的分類與分布
主要分布地區
白種人 歐洲、 北美 洲;大洋洲、北非、亞洲西部
黃種人 亞洲 東 部和東南部;南北美洲
黑種人 ____撒哈拉沙漠以南 非洲、大洋洲
二、世界的語言
1.世界語言的分布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東亞、 東南亞 (新加坡、馬來西亞) 法語 ____法國 、非洲的中部和西部
英語 歐洲的 西 部、北美洲、南亞、大洋洲 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 拉丁 美洲的許多國家
俄語 俄羅斯、亞洲的中南部、 歐 洲東部 阿拉伯語 西亞、 北非
三、世界的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宗教 分布地區 起源地 經典 建筑
基督教 歐洲、 美洲 、大洋洲 西亞(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圣經》 教堂
伊斯蘭教 東南亞、 西亞 、北非、東非 西亞(沙特阿拉伯) 《古蘭經》 清真寺
佛教 東亞和 東南亞 南亞(古印度) 《佛經》 寺廟、佛塔
2.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亞 洲,伊斯蘭教的教徒稱為穆斯林
3.圖片識別
基督教-教堂 伊斯蘭教-圓頂房屋 伊斯蘭教-白色衣服 佛教-寺廟
【考點三】:聚落的發展變化
一、聚落
1.聚落:人們聚居的地方稱為聚落。聚落的基本類型包括 城市 和 鄉村 。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的景觀差異主要是由于 勞動生活方式 的差異導致的。
聚落類型 人口 交通 建筑 生產生活方式
鄉村 稀疏 不發達 稀疏、低矮 農業(農林牧副漁)
城市 稠密 發達 密集、高 非農業(工業、服務業)
2.鄉村與城市的區別
3.聚落演變過程:小村莊- 集鎮 -小城鎮- 城市 。
二、聚落與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的優良條件: 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 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聚落形成的影響因素:地形、河流、土壤、氣候、資源、交通)
2.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區,工農業比較發達;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或沒有聚落。
三、民居建筑與自然環境
建筑 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筑特點
北極的因紐特人冰屋 嚴寒 冰塊構筑,低矮墻厚,無窗門小,利于保溫。
黃土高原的窯洞 干燥,冬冷夏熱 黃土直立性強,容易開挖,冬暖夏涼。
東南亞的雙層竹樓 炎熱多雨 通風,散熱,防潮,防蛇蟲。
西亞房屋墻厚、窗小 炎熱干燥 墻厚,窗小。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熱風流動。
四、人類文化遺產
云南的 麗江古城 、山西的 平遙古城 ……
【考點四】:發展差異與國際合作
一、國家類型多樣
1.面積前五的國家: 俄羅斯 、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餓加中美巴)
2.人口前五的國家: 中國 、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
3.海陸位置的劃分:
沿海國:背陸面海的國家; 內陸 國:深居內陸的國家;島國:四面臨海的國家
二、地域發展水平各異
1.劃分標準: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人民生活水平等的差異
地區差異: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經濟收入、經濟結構、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狀況等多個方面。
2.劃分類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3.分布:發達國家: 北美洲 、歐洲、 大洋 洲。主要國家有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要分布在 北 半球和東半球。
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以亞洲、 非 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南 部和南半球。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4. 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抓住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機遇,通過改進生產方式、開發新型產品、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一些領域,有的發展中國家甚至超過了某些發達國家,例如印度的 軟件 產業、中國的航天業、核工業
5.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服務業
三、國際合作
1.合作原因:一般情況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條件(如資金、技術、資源、勞動力等)各有優勢,存在著一定的 互補 性。而在解決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方面,一個國家的力量則顯得薄弱,這一切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合作: 南北對話 。
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南南合作 。
亞太經濟合作主要通過 亞太經濟合作 組織(簡稱APEC)來實現。
【易錯警示】
1.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0時,人口正增長,表示人口增加;
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時,人口負增長,表示人口減少;
當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0時,人口零增長,表示人口處于穩定狀態,既不增加,也不減少。
2.西亞、北非:白色人種、講阿拉伯語、信伊斯蘭教
3.印度:白色人種、講英語、信印度教(英國殖民)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考點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2022·廣西梧州·中考)下圖是“世界部分地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及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緯度的分布比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世界人口相對集中分布在( )
A.中低緯度高原地區 B.中低緯度平原地區
C.中高緯度丘陵地區 D.中高緯度沿海地區
2.圖中A所在地區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屬于( )
A.黑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白色人種 D.混血種人
【答案】1.B 2.C
【解析】1.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區,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低緯度平原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稠密,B正確;高原、丘陵、高緯度地區人口分布較少,ACD錯誤。故選B。
2.圖中A地區屬于西亞,該區域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以白色人種為主,主要信奉伊斯蘭教,C正確,ABD錯誤。故選C。
變式訓練
3.(2022·黑龍江大慶·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地區中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的是( )
A.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B.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
C.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D.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3.【答案】D
【詳解】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的稠密區,該地氣候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D正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水資源缺乏,人口稀疏,排除A;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氣候濕熱,人口稀疏,排除B;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人口稀疏,排除C;故選D。
【考點二】:世界居民與聚落
(2023·廣東梅州·統考一模)騎樓為嶺南特色建筑,它的底層前部為公共走廊,后部為店鋪,二層以上則為住宅。廣東江門的梅家大院將騎樓與歐洲的廣場集市結合在一起,形成像四合院一樣的“集市廣場式牙鎮”。如圖為梅家大院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4.騎樓底層的公共走廊便于行人遮陽避雨,反映當地( )
A.夏季高溫多雨 B.終年陰冷濕潤 C.夏季炎熱干燥 D.冬季寒冷干燥
5.梅家大院的騎樓四面合圍形成中部廣場主要為了( )
A.供商販擺賣商品 B.提供緊急避險場所
C.節約土地資源 D.住宅采光通風
【答案】4.A 5.A
【解析】4.題干中的公共走廊便于行人遮陽避雨,說明當地民居充分考慮了自然環境中夏季高溫多雨的特點,利于遮陽和避雨,A正確,BCD錯誤;故選:A。
5.由“集市廣場式牙鎮”可以推測出該廣場主要是集市,是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廣場,A正確;提供緊急避險場所沒有根據,因為騎樓都不如空曠的地帶更安全,B錯誤;騎樓四面合圍并沒有節約了土地資源,反而是更多地占用了土地資源,C錯誤;住宅采光通風也不對,因為合圍后,采光面更少,更不利于通風,D錯誤。故選:A。
變式訓練
6.保護梅家大院的合理措施是( )
A.全部拆除重建 B.中部廣場新建騎樓
C.定期維護修繕 D.禁止開發,全面保護
6.C
【解析】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與競爭力,所以全部拆除梅家大院重建不可取,因為失去了原來本來的面貌,A錯誤;中部廣場新建騎樓破壞原有建筑風格,B錯誤;將嶺南建筑與歐洲建筑融為一體,不僅是華僑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定期維護修繕,適當發展旅游業,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實現文物的可持續傳承,C正確;禁止開發,全面保護,相當于因噎廢食,太絕對化,應把保護與開發兩者結合起來,有利于傳揚中華文化,D錯誤。因此,答案選C。
(2021·廣東清遠·統考一模)讀“某國家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完成下列小題。
1.該國家最可能的是( )
A.巴西 B.英國 C.中國 D.印度
2.關于該國家人口現狀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
①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
②應支持和鼓勵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
③人口出現負增長,總人口在不斷減少
④少年兒童在人口占比例日趨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C 2.A
【解析】1.讀圖可知,2015年勞動人口的增長率為0,之前的勞動人口增長率為整正數,說明勞動人口是逐年增加的,之后增長率為負數,說明勞動人口是逐年減少的。在四個國家中,英國是發達國家,勞動人口增長率早已經為負,其它都是發展中國家,巴西和印度目前人口增長較迅速,勞動力人口還在呈正增長,而我國由于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下降,勞動力人口在幾年前已經出現負增長。故選C。
2.根據圖示推斷,該國勞動人口不斷減少,人口增長慢,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出現負增長,總人口在不斷減少,少年兒童在人口占比例日趨減少,所以應該鼓勵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①②③正確。故選A。
(2023·廣東梅州·梅州市梅縣區華僑中學校考二模)2022年11月15日,全球總人口正式突破80億。下圖為部分人口超1億的國家2021年的人口狀況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關于圖示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都是發展中國家 B.大部分位于南美洲 C.都是發達國家 D.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4.圖示國家中人口最為稀疏的是( )
A.尼日利亞 B.孟加拉國 C.俄羅斯 D.美國
5.從表格數據來看,當前尼日利亞、巴基斯坦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 )
A.勞動力短缺 B.養老負擔加劇 C.糧食供應緊張 D.國防兵源不足
【答案】3.D 4.C 5.C
【解析】3.圖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AC錯誤;只有巴西位于南美洲,B錯誤;大部分都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D正確。故答案為D。
4.由圖可知,縱軸代表人口密度,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低的是俄羅斯,尼日利亞、孟加拉國、美國的人口密度都大于俄羅斯,排除ABD,選C。
5.從數據來看,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的人口增長率都很高,人口增長過快會產生糧食供應緊張的問題,C說法正確;勞動力短缺、養老負擔加劇、國防兵源不足是人口增長率低,人口增長過慢產生的問題,排除ABD,選C。
(2021·廣東江門·統考模擬預測)著名學者邦奇等曾用人類大陸圖揭示世界人口分布問題,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的地區,人類密集區稱為人類大陸。下圖是“人類大陸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6.圖中Q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酷寒干燥 B.高溫潮濕 C.高溫干燥 D.空氣稀薄
7.圖中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是( )
A.高緯度比低緯度多 B.大洋洲比南美洲多
C.西半球比東半球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8.圖中以黃色人種為主的區域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6.C 7.D 8.A
【解析】6.由圖可知,圖中Q地位于非洲北部,北回歸線穿過大陸西岸,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干燥,人口稀少,C正確,A、B、D錯誤。故選C。
7.由圖可知,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低緯度比高緯度多,東半球比西半球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亞洲比大洋洲多,D正確,A、B、C錯。故選D。
8.由圖可知,圖中①亞洲東部以黃色人種為主,②亞洲南部、③歐洲、④北美洲東部都以白色人種為主,A正確,B、C、D錯。故選A。
9.(2022·廣東揭陽·一模)2022年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主持人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主持,其主要說明英語具有( )
A.使用范圍最廣 B.使用人數最多
C.來自英國運動員多 D.隊員喜歡說英語
9.A
【詳解】2022年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主持人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主持,其主要說明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故A正確,CD錯誤;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故B錯誤。
(2022·廣東揭陽·二模)《長津湖》在2021年國慶之際正式上映,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為題材的電影。長津湖位于朝鮮東北部的蓋馬高原,平均海拔高達1300多米。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們志愿軍在饑寒交迫、極端艱苦的環境將美國王牌軍陸戰一師為主的美韓軍隊完全趕出了朝鮮東北部,這次戰役志愿軍用鐵的意志和巨大犧牲給予了美軍記憶深刻的沉重打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1950年冬,中國人們志愿軍遇到了朝鮮半島50年一遇的災害性天氣。以下天氣符號符合當時情境的是( )
A. B.
C. D.
11.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愿軍曾換上韓國軍服,完成了一場漂亮的偷襲戰。敵對的荷蘭軍隊對這支“韓軍”沒有一絲防備,誤以為是自家人,結果不到20分鐘就被我軍擊潰。造成荷蘭人誤會的原因是( )
A.中、韓人種相同 B.中、韓語言相同
C.中、韓宗教信仰相同 D.中、韓文化相同
【答案】10.A 11.A
【解析】10.朝鮮半島緯度較高冬季容易出現的災害天氣是暴雪天氣,故圖A符合,圖B表示小雨與霧;圖C表示晴天與沙塵暴;圖D表示臺風與霧霾。故排除,故選A。
11.中、韓人種相同都屬于黃色人種,頭發形狀、膚色相同,難以分辨。故選A。中國講漢語,韓國講韓語,語言不同,故B錯誤;中國信仰佛教,韓國信仰基督教、佛教、天主教,宗教信仰不同,故C錯誤;中、韓兩國由于地域不同,歷史發展不同導致文化存在差異,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2023·廣東·中考真題)【民居與環境主題】“A”形茅屋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傳統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圖(a)為巴布亞新幾內亞氣候資料圖,(b)為“A”形茅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氣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B.全年高溫多雨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D.全年溫和濕潤
13.“A”形茅屋的外形設計主要是考慮( )
A.保暖 B.防風 C.防潮 D.排水
【答案】12.B 13.D
【解析】12.依據圖示信息,全年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在15℃以上,全年高溫,依據降水柱狀圖,全年降水多,屬于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B正確;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和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ACD錯誤;故選B。
13.“A”形茅屋的外形設計主要是考慮是排水,因為當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保暖、防風,尖頂防潮作用不明顯,故A、B、C錯誤。故選D。
(2021·廣東·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巴塔克式傳統居民景觀圖。房屋下層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欄,中層是竹林拼接的生活區,上層是一個倒扣的船形屋頂。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4.該傳統民居出現在( )
A.蒙古 B.沙特阿拉伯 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亞
15.這種傳統民居反映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冬暖夏涼,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 D.冬冷夏熱,全年少雨
【答案】14.D 15.A
【分析】14.由民居的特點可知,該地竹林資源豐富,船是主要的出行工具,由此可推斷,該地熱量充足,適合竹林生長,河流眾多。印度尼西亞地處赤道附近,為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D正確;蒙古、沙特阿拉伯均氣候干旱,河流稀少,AB錯誤;加拿大氣候寒冷,不適宜竹林生長,C錯誤。故選D。
15.結合上題分析,當地熱量充足、降水多,河流眾多,可推測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A正確;冬暖夏涼,降水稀少或全年寒冷干燥,均不適宜竹林生長,BC錯誤;冬冷夏熱,全年少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而竹林適宜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生長,對水熱條件要求高,D錯誤。故選A。
(2023·廣東·中考真題)【國際發展與合作主題】未來20年,中國客機需求量將持續增長。2023年4月,中法兩國簽署了總價值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的民用飛機訂單。法國空客集團將在中國增設工廠。完成下面小題。
16.中法兩國簽署飛機訂單屬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經貿合作
17.法國空客集團在中國增設工廠的主要原因是中國( )
①消費市場廣闊②技術基礎良好③國家政策支持④閑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6.D 17.A
【解析】16.讀材料可知,2023年4月,中法兩國簽署了總價值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的民用飛機訂單。由此可知,中法兩國簽署飛機訂單屬于經貿合作,D正確,與文化合作、旅游合作、教育合作無關,排除ABC,故選D。
17.讀材料可知,未來20年,中國客機需求量將持續增長,說明中國的消費市場廣闊,①正確;中國是世界工廠,工業技術基礎良好,②正確;法國空客集團在中國增設工廠是中法兩國共同的決定,獲得了國家政策支持,③正確;故A正確;飛機制造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大概率會建在我國的東部地區,東部地區工業技術基礎良好,閑置土地不多,④錯誤,排除BCD,故選A。
(2022·廣東·統考中考真題)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2022年生效。該貿易區包含中國等15個成員國,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貿易量。下圖為“RCEP成員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RCEP成員國( )
A.都處于亞熱帶季風區 B.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
C.多以白色人種為主 D.都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19.各國積極參與推動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
A.降低勞動力成本 B.促進區域經濟合作
C.提高本國教育水平 D.加強土地荒漠化治理
【答案】18.B 19.B
【解析】18.讀圖可知,在圖中RCEP成員國中,中國大部分在溫帶,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在熱帶,故A不正確;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發達國家,其他都是發展中國家,故B正確;中國、日本、東南亞國家都是以黃種人為主,人數最多,故C不正確;日本、新西蘭、菲律賓、中國東部等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故D不正確。根據題意選B。
19.讀材料可知,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2022年生效。說明RCEP是為了促進區域經濟合作而建立的合作組織。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0.(2023·廣東江門·統考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在基建、能源、農業及制造業等諸多領域與非洲國家開展廣泛合作,幫助非洲國家擺脫貧困。2022年6月15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援中非光伏電站項目——薩卡伊光伏電站實現并網發電。
材料二:非洲擁有全球60%的太陽能資源,卻只擁有世界上1%的光伏發電裝置。隨著非洲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電力短缺嚴重影響著非洲民眾的日常生活。鄉村大量民眾還使用木炭、薪柴等傳統固體生物質燃料來作為生活能源。
材料三:下圖為非洲簡圖,D為薩卡伊光伏電站位置。
(1)圖示地區A是 海,B是 運河。
(2)C地為熱帶沙漠氣候,該地區的 能(可再生能源)豐富。為促進非洲經濟的發展,中國為其提供資金、技術與建設等援助,這種合作被稱為“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
(3)簡述薩卡伊光伏電站實現并網發電對當地經濟和生態方面的有利影響。
(4)分析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展廣泛合作的意義。
20.【答案】(1) 地中 蘇伊士
(2)太陽 南南合作
(3)當地經濟的有利影響:可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生態方面的有利影響:清潔無污染;保護植被,減輕土地荒漠化
(4)中國與非洲國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發展經濟的潛力巨大,和中國保持合作,可以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詳解】(1)讀圖可知,圖中A是地中海,B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2)結合所學知識和讀圖可知,C地為熱帶沙漠氣候,該地區的太陽能(可再生能源)豐富。為促進非洲經濟的發展,中國為其提供資金、技術與建設等援助,這種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3)讀題干可知,電力短缺嚴重影響著非洲民眾的日常生活。鄉村大量民眾還使用木炭、薪柴等傳統固體生物質燃料來作為生活能源。2022年6月15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援中非光伏電站項目——薩卡伊光伏電站實現并網發電可提高當地居民收入,使用現代的電器來代替傳統的木炭、薪柴等,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生態方面的有利影響:傳統的木炭、薪柴等傳統固體生物質燃料來作為生活能源,會污染環境,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4)中國與非洲國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發展經濟的潛力巨大,中國在基建、能源、農業及制造業等諸多領域與非洲國家開展廣泛合作,幫助非洲國家擺脫貧困。非洲國家和中國保持合作,可以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21.(2023·廣東·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南非擁有豐富的海洋、礦產等資源,但由于人口增長過多、文化素養水平較低等原因,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慢。為此南非政府推出了一個名為“國家發展計劃”(NDP)的社會經濟發展藍圖,以應對高失業率、低技術水平、特定區域基礎設施不完善、低文化水平及低工業產出方面的挑戰: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20年來,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活躍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2021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在非洲國家塞內加爾舉行。
材料二:南非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醫藥尤其受到南非人民的歡迎,南非有使用草藥的傳統,擁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2000年,南非政府直接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中醫的合法地位,并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西開普大學等著名大學的自然醫學院設立了中醫及針灸系,開設有中醫專業。我國某企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德班等城市開設了多家藥店。
材料三:圖1為南非氣候柱狀圖,圖2為南非人口密度分布圖,圖3為南非鐵路線分布圖。
(1)中非合作論壇是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在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范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2021年12月,南非正處于 (季節),此時降水 (多/少)。
(2)從南北半球看,南非位于 半球;從緯度位置看,南非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3)簡述我國企業選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德班等城市開設藥店的主要原因。
21.【答案】(1) 南南合作 夏季 多
(2) 南 南溫帶
(3)①南非有使用草藥的傳統,歷史悠久;②人口較多,市場需求大;③交通便利,便于運輸藥材;④當地草藥資源豐富,原料豐富;⑤有較多中醫專業的大學,人才眾多;⑥政府政策的支持,擁有合法地位。
【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中國和非洲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中非合作論壇是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在南南合作范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南非位于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因此12月時,南非正處于夏季,又因南非屬于熱帶草原氣候,此時為南非的濕季,降水較多。(2)由圖可知,南非位于南回歸線以南的南半球。南非地處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南溫帶。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線。(3)由題可知,根據材料二可以判斷出,我國企業選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德班等城市開設藥店的主要原因有:①南非有使用草藥的傳統,歷史悠久;②人口較多,市場需求大;③交通便利,便于運輸藥材;④當地草藥資源豐富,原料豐富;⑤有較多中醫專業的大學,人才眾多;⑥政府政策的支持,擁有合法地位等。
情景一:位于浙江省蘭溪市西部的諸葛八卦村,是諸葛之后痊的聚居地,該村地形中間低平,四周漸高,諸葛從寺料的中間是形如太極圖狀的鐘池,以鐘池為中心,有八條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莊平面酷似八卦圖。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樸而寧靜,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讀“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問題一:說出諸葛八卦村座落的地形。
參考答案:盆地
問題二:近幾年來,來諸葛八卦村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針對其開發與保護,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①傳承好古村落的歷史文化;②保護好古村落的原始風貌及古建筑等。
情景二:2022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圖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分布圖(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問題一:說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主要分布的大洲名稱。
參考答案:亞洲、歐洲
問題二: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有哪些意義?
參考答案:促進互利共贏;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等。
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左权县| 习水县| 安丘市| 新建县| 孟州市| 三原县| 宜君县| 本溪| 内江市| 齐河县| 通榆县| 徐州市| 木兰县| 理塘县| 大石桥市| 中西区| 三门峡市| 卓资县| 宝清县| 绵阳市| 日土县| 大化| 北京市| 英超| 雷山县| 莫力| 札达县| 白水县| 万山特区| 格尔木市| 宁津县| 山阴县| 崇州市| 明水县| 工布江达县| 尼木县| 千阳县| 宕昌县| 浪卡子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