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升華和凝華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和凝華是物質狀態轉變的兩種特殊現象。學生能夠掌握升華和凝華的條件,了解溫度和壓力對升華和凝華的影響。學生能夠列舉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例子,并解釋其原理。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科學思維。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及其條件。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及解釋。2. 教學難點:理解升華和凝華是物質微觀狀態變化的表現。掌握實驗操作中控制變量的方法。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升華和凝華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實驗器材:碘晶體、燒杯、酒精燈、熱水、冷水、溫度計等。實驗記錄表。四、教學過程【導入】(5分鐘)播放視頻資料,展示日常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如冰凍的衣服變干、霜的形成等。提問學生:“你們觀察到了哪些現象?這些現象與物質的狀態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升華和凝華是物質狀態轉變的兩種特殊現象。【新課講解】(25分鐘)1. 知識點詳細講解(15分鐘)講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強調升華是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凝華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師生對話:師:“升華和凝華需要什么條件?”生:“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師:“很好,那么溫度和壓力對升華和凝華有什么影響呢?”生:“溫度升高,升華加快;溫度降低,凝華加快。壓力對升華和凝華也有影響。”引入升華和凝華的條件,解釋溫度和壓力對升華和凝華的影響。展示實驗器材,講解實驗目的和步驟,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設計意圖:通過詳細講解和師生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和條件,為實驗探究做好鋪墊。2. 實驗探究(10分鐘)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實驗目的:通過實驗觀察升華和凝華的現象,探究溫度和壓力對升華和凝華的影響。實驗器材:碘晶體、燒杯、酒精燈、熱水、冷水、溫度計等。實驗步驟:a. 將碘晶體放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碘晶體的變化并記錄溫度。b. 停止加熱后,迅速將燒杯蓋上,觀察并記錄燒杯內壁的現象。c. 將燒杯放入冷水中,觀察并記錄現象的變化。d. 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探究不同物質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設計意圖: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加深對升華和凝華現象的理解。【學生互動環節】(10分鐘)小組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驗結果,分析溫度和壓力對升華和凝華的影響。每組選擇一個代表進行匯報,展示小組討論的成果。分享交流:教師點評和總結學生的討論成果,強調升華和凝華是物質狀態轉變的兩種特殊現象,并解釋其微觀原理。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和分享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學思維,加深對升華和凝華現象的理解。【總結提升】(5分鐘)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強調升華和凝華的概念、條件及溫度和壓力的影響。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升華和凝華現象,學會用所學知識解釋相關現象。布置課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提升,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形成對升華和凝華的整體認識,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五、課后練習(一)選擇題1. 下列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A. 冬天,湖面上的冰結成冰層B. 夏天,冰棒周圍冒“白氣”C. 秋天,草葉上出現露珠D. 用久了的燈泡燈絲變細2. 下列措施中,能使升華加快的是( )A. 增大壓強B. 降低溫度C. 提高溫度D. 減小壓強3. 關于凝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凝華是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B. 凝華是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且放出熱量C. 所有氣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凝華D. 凝華過程中,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4. 下列關于升華和凝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升華是物質由固態變為氣態,且溫度保持不變B. 凝華是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且放出熱量C. 升華和凝華都需要吸收熱量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二)填空題1. 升華是物質由__________態直接變為__________態,凝華是物質由__________態直接變為__________態。2. 碘晶體在加熱時會直接變成碘蒸氣,這是__________現象,需要__________熱量。3. 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冰凍衣服也會變干,這是因為冰直接__________變成了水蒸氣。4. 用久了的燈泡燈絲會變細,同時燈泡內壁會變黑,這是因為燈絲在高溫下直接變成氣態的鎢蒸氣,鎢蒸氣遇到較冷的燈泡內壁又凝華成固態的鎢附著在燈泡內壁上。這個過程包含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物態變化。六、教學反思1.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知識點的講解和實驗探究相結合,通過詳細講解、實驗演示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條件及溫度和壓力的影響。同時,我也強調了升華和凝華是物質狀態轉變的兩種特殊現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 在實驗探究環節,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和操作能力還有待提高。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存在操作不規范、記錄不準確等問題。今后需要加強實驗技能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3. 在學生互動環節,學生們的討論熱情高漲,能夠積極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但個別小組的討論方向偏離了主題,今后需要加強對小組討論的引導和監控,確保討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4. 課后練習的設計覆蓋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點,但難度適中。今后可以嘗試增加一些拓展性和挑戰性的題目,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我也需要對課后練習的完成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評價,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所在。5. 總的來說,本次教學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仍有改進的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反饋意見,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我也將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我將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此外,我還將注重與其他教師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討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和挑戰。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將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