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短歌行》《歸園田居》早讀學案文學常識一、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統一中國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他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詩風慷慨悲涼他的詩歌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寫作背景: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鄴都,立刻著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將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時,孫權統一了江南,建立東吳政權,劉備在荊州積蓄擴展力量,伺機活動。曹操深感統一天下,必須廣招賢才,迅速擴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勝的把握。南征的戰事迫在眉睫,曹操的這層憂慮也日益加深。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當空,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設酒宴請諸將,飲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相關知識:建安風骨,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俊爽剛健風格。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并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后人尊為典范。“風骨”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學品評的主要標準。樂府詩,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的名稱,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長歌比較熱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二、隱逸的田園詩人——陶淵明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號靖節先生。東晉詩人、辭賦家、文學家。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自稱“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擔任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于63歲時貧困而死。作品有《歸園田居》《飲酒》《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轉》等。寫作背景:陶淵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青年時期,他曾有“大濟于蒼生”的雄心壯志。但是,他所生活的東晉時代,舉賢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權貴,門閥制度極其嚴酷,使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二十九歲時,為謀出路,開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辭職。四十一歲時,在親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令。任職八十余天,傳來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這時,又正逢郡派督郵來縣巡視,縣吏告訴他“應束帶見之”,淵明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小兒!”當天便解綬辭官回鄉。他終于同黑暗官場徹底決裂,拋棄功名利祿,歸隱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后的愉悅心情。課本中所選是第一首。相關知識:田園詩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農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漁夫等的勞動為題材。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第一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他的田園詩為中國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巧妙地將情、景、理三者結合起來描述農村風光和田園生活,詩歌風格清新、自然,描寫細膩,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他開創的詩歌傳統,被后代許多詩人繼承和發揚。如唐代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韋應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這一傳統的繼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棄疾、蘇軾等大詩人,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陶淵明的影響。三、常識:1、“阡陌”,田間小路。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間小路;"陌"是指東西走向的田間小路。2、杜康,據《史記》記載,夏朝的國君,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因杜康善釀酒,后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了醋。3、子,對對方的尊稱。4、青衿,青色交領的長衫。古代學子和明清秀才的常服。借指學子。 明清亦指秀才。課內字詞《短歌行》對酒當(對著)歌,人生幾何(多少)!譬如朝露,去日苦(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苦)多。慨當以(沒有實義)慷,憂思難忘。何以(賓語前置,用什么)解憂?唯有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青青子衿(jīn)(子,對對方的尊稱。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我心。但為君故,沉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里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至今。呦呦yōu)(鹿叫的聲音)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名作動,彈奏)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duō)(拾取,摘取)?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陌,東西向田間小路)度阡(,南北向的小路),枉用相存(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相,偏指動作的一方,我。存,問候,思念)。契闊(契是投合,闊是疏遠,這里是偏義復詞,這里指久別重逢)談 yàn)(通“宴”,宴飲),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zā)(周,圈),何枝可依?山不厭(滿足)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bǔ)(吐出嘴里的食物),天下歸(使動用法,使……歸順)心。《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適應世俗)韻(本性。氣質,情趣),性本愛丘山(山林)。誤落塵網(世俗的種種束縛)中,一去三十年()。羈(jī)(約束)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間),守拙(zhuō)(持守愚拙的本性 )歸園田。方(四周環繞 )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yìn)(蔭蔽)后檐,桃李羅(羅列)堂前。曖(ài)曖(迷蒙隱約的樣子 )遠人村,依依(隱約的樣子 )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頂端)。戶庭(門戶庭院)無塵雜,虛室(靜室 )有余閑(余暇,空閑)。久在樊(fán)籠( 關鳥獸的籠子。指束縛本性的俗世)里,復得返自然。三、藝術手法總結《短歌行》1、典故(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出自《詩經》)(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出自《管子》 )(4)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出自《史記》)2、比興(1)明明如月,何時可掇?(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3、比喻譬如朝露4、借代、設問何以解憂?唯有杜康。5、詩眼是“憂”6、情感:憂人生短暫;憂賢才難得;憂功業未就《歸園田居》1、手法情感:對誤入官場的痛心悔恨;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由衷喜愛;擺脫官場羈絆的欣喜愉悅四、名句默寫:1《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提醒人們要及時地建功立業。2《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識的人。3《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比喻賢士們還沒有歸宿,生動刻畫了他們猶豫彷徨的處境。4《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既顯示了詩人景仰渴慕賢才之迫切,又暗寓了賢才難求之痛苦。5《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周代讀書人的服裝指代有學識的人,表達了曹操對人才的渴望。6古人寫詩文善于從大自然取材,如以“星”作為重要意象來營造特定意境或寄寓感情,包含“星”意象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歸園田居(其一)》中透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我們可以看出詩人生活十分閑適,有很多空閑時間。8《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的住處雖簡樸,卻樹木蔥蘢,風光美好。9《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遠景鏡頭描繪出村莊朦朧、平靜和安詳的特點。10《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套用漢樂府《雞鳴》中的詩句,寫了極為平常又最富有農村生活氣息的雞鳴狗吠,一下子讓這幅美好的田園畫活起來了。11《歸園田居(其一)》中透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歸隱田園后寧靜、閑適的生活狀態。12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其一)》中描寫草屋屋后房前優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比喻和雙關表達厭惡官場,感嘆回歸田園后的喜悅心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也是本詩的主題詩句。14《歸園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隨波逐流,固守節操,回鄉開荒種地,過田園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繞樹三匝,何枝可依4明明如月,何時可掇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7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8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9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10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11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12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13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14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