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課前預習(一)市場調節1.合理配置資源含義 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必要性(原因) 人類的需要是多種多樣、不斷發展變化的,而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又是相對有限的。在資源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用于生產某種產品的資源增加,用于生產其他產品的資源就會減少。為了更好滿足人類的多方面需要,社會必須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2.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和 是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 如果計劃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政府部門集中決策)如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企業和消費者分散決策)3.市場配置資源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產品如何分配,主要通過 、供求、 等機制來調節。市場機制就像一只“ ”,引導和調節著資源在全社會的配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 ①市場價格及其波動,能夠反映供求狀況及其變化。 ②市場供求的變化也會影響市場價格。 ③市場競爭能夠引導資源流向效率高的領域和企業,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進步,實現優勝劣汰。拓展:供求,即供給和需求。在市場中,商品價格與供給、需求之間一般存在以下關系: 商品供不應求→商品價格上漲→企業增加產量、消費者減少需求→商品供求平衡 商品供過于求→商品價格下跌→企業減少產量、消費者增加需求→商品供求平衡市場缺陷市場調節不是萬能 ①“不能調”:對一些非商品性生產部門,市場不能調節,如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 ②“不讓調”:如槍支、彈藥、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不能由市場調節,教育、醫療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服務不能完全由市場來調節,否則就不能保障國家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人民生活,嚴重影響社會安定。 ③“調不準”:市場調節有局限性,它存在著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弊病。市場調節有局限性(弊端) ①自發性:在市場經濟中,為了自身 不正當利益和眼前利益,生產經營者可能會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和長遠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國家利益。 ②盲目性:由于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時掌握市場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決策必然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③滯后性:由于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到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市場調節往往具有滯后性。單靠市場調節的危害 ①單靠市場調節,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導致資源浪費; ②會導致經濟運行大起大落,社會經濟不穩定; ③會產生不正當競爭、壟斷,損害社會公平; ④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二)市場體系市場體系 含義 (是什么) 市場的基本要素:由交易雙方、交易對象、交易價格等基本要素組成。 市場體系:是由商品和服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等構成的相互作用、有機聯系的整體。(生產要素市場:如勞動力市場、土地市場、金融市場)為什么 要建設 (1)地位: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 。 (2)原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須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怎樣建設 (1)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像體育競賽離不開競賽規則一樣,良好的市場運行需要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來維護。要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 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健全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 ①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 ②政府定價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等方面。政府定價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相關鏈接:1.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公共物品的供給不能由市場來調節:公共物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概念,是社會成員可以共同享用的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一個人消費某物品時,并不會減少他人對該物品的消費。非排他性,是指一個人消費某物品時,無法排除他人也同時消費該物品。根據程度不同,公共物品分為:純粹型公共物品、混合型公共物品等不同類型。壟斷:一種是某一行業,只存在一家企業,完全處于壟斷地位,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另一種是某一行業,少數幾家大企業控制大部分產品和市場份額,雖然相互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它們通過協商或合謀決定市場價格。《中央定價目錄》是規范國務院有關部門定價權限和范圍的清單。2020年5月1日起,我國施行新修訂的《中央定價目錄》,目錄包括輸配電、油氣管道運輸、基礎交通運輸、重大水利工程供水、重要郵政服務、重要專業服務、特殊藥品及血液等7類16項。目錄中強調,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項目,自動進入本目錄;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項目,自動退出本目錄;根據價格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進展,定期修訂本目錄;本目錄不包括地方定價項目,地方定價權限和適用范圍由地方定價目錄確定。)歸納提升1.市場調節的過程(難點)2.市場規則及其作用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市場準入規則規定哪些企業、商品可以進入市場;市場競爭規則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市場交易規則主要對交易方式和行為作出規定。內容 對市場秩序的作用市場準入規則 凡不符合市場準入規則的企業、商品,均不允許進入市場市場競爭規則 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非法壟斷及其他非法競爭行為市場交易規則 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的交易規則,禁止強買強賣、巧取豪奪、牟取暴利、坑蒙拐騙等非法行為3.市場調節具有局限性(重點)自發性 盲目性 滯后性原因 在市場競爭中,為了自身不正當利益和眼前利益,生產經營者可能會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和長遠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國家利益。 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時掌握市場上所有的信息。 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到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市場調節往往具有滯后性。表現 為了眼前利益,不擇手段,屬于主觀故意。 決策盲目、盲目跟風、一哄而上、 調整滯后,造成損失;趕不上趟、社會產品積壓舉例 為了掙錢,不擇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騙、非法壟斷、走私盜版、欺行霸市 跟風生產 雞蛋漲價,某人還在賣活雞,當他“殺雞取卵”開始賣雞蛋時,活雞又開始漲價,最后“雞飛蛋打”解決 主要運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 三種皆可(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4.正確看待市場經濟的作用(了解)(1)既要肯定市場經濟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又要看到市場調節存在著局限性。絕不能因為市場經濟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忽視其問題的存在,放任市場經濟自由發展,否則,將會給社會資源造成巨大的浪費。(2)不能將市場經濟的兩個方面等同。市場調節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其弊端是次要的。要充分肯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能因市場調節的局限性而否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5.整頓與規范市場秩序(了解)(1)市場秩序混亂的原因:①從市場調節角度看,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局限性。②從國家角度看,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沒有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政府監督不力。③從企業角度看,有的企業不遵守法律法規,不遵守職業道德,誠信缺失。(2)整頓與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國家: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社會信用,打擊踐踏信用、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②加強政府信用建設,提高政府公信力。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強人們的信用意識。④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基礎。企業:①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誠信經營。②經營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遵守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形象。個人:①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既保護自己的經濟活動符合法律的規范,又能夠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②要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三、易混易錯區分市場調節的弊端:為了“吸引顧客”,在麻辣燙里加入罌粟殼( )。張三家養豬掙了大錢,全村看到后也跟風養豬,供大于求,導致豬肉價格下跌,沒有賣到好價錢( )。李四家發現今年石榴好賣,于是把桃樹砍了種石榴。沒想到等到石榴成熟時,桃子又開始緊俏( )。構建體系(畫一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