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簡單電路》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學科科學年級學期教材版本蘇教版單元名稱簡單電路四年級第一學期單元組織方式自然單元重組單元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1234第四單元第一課第四單元第二課第四單元第三課第四單元第四課點亮小燈泡導體和絕緣體電路暗箱生活中的電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學習內容3-4年級學習目標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描述某些材料的透光性、導電性,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知道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說明形成電路的條件,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知道有些材料是導體,容易導電;有些材料是絕緣體,不容易導電。電磁相互作用列舉電的重要用途,知道雷電、高壓電、家庭電路中的交流電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二)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本單元以手電筒為切入口,指導學生利用所給材料,讓小燈泡亮起來,制作一個簡易開關控制燈泡的亮和滅,從而知道形成電路的條件;指導學生做檢測物體導電性能的實驗,對檢測結果進行分類,總結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常見電氣電工材料和工具,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組織學生探測暗箱里的電路,指導學生用簡單電路檢測器判斷暗箱中的電路連接情況,同時鞏固解暗箱的方法;指導學生發現直流電與交流電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制作一個水果電池,最后達成安全用電的生活共識。(三)學情分析1.基礎知識:在二年級下冊的《它們是用什么做的》單元,對金屬材料的導電性能有了一點了解。2.能力水平:四年級的學生大多數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并能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問題。3.生活經驗:知道用電器必須通電才能工作,開關可以控制用電器的工作,但是還沒有形成對電路的科學認識,不清楚用電器必須形成一個閉合回路才能工作。不太懂得安全用電的常識。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知道組成電路的必要元件,了解電路形成的條件及控制電路的方法。2.能夠利用簡易的檢測裝置識別導體和絕緣體。3.能運用所學電的知識和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電路暗箱的秘密。4.知道電是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能源,能夠列舉電的重要用途。5.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1.研讀課程標準,理清教學內容,分析教學背景;2.制定單元學習目標和作業目標;3.作業設計基本流程: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任務、設計評價標準和方式。五、課時作業1.第一課時:點亮小燈泡(1)作業內容想一想畫一畫試一試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畫出連接圖你的設計是否可行呢?根據你的連接圖試一試吧,并記下你的實驗結果。路是一個( )電路,燈泡的一端連接電池的()極,另一端連接電池的(電流的()極,形成)路,燈泡才會亮起來。(2)時間要求:5--10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或提示:①閉合、正、負、通②提示:畫出的電路圖是不是一個閉合電路,能不能讓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并且用的導線最少。此題可以不考慮燈泡的亮度。(4)作業分析: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連接燈泡的導線兩端應分別連接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形成電流的通路,燈泡才會亮起來。課堂上學生已學習了在電路中加一個小開關,那么再加一個小燈泡,讓兩個小燈泡亮起來的作業,難度不大??赡軙霈F“串聯和并聯”兩種情況。(5)設計意圖:親手點亮一個小燈泡對學生來說是一件神奇的事,“讓兩個小燈泡亮起來”,更帶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學生會樂于完成這個挑戰。學生通過想一想、畫一畫、試一試,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獲得了探究問題的方法。2.第二課時:導體和絕緣體(1)作業內容:①自制檢測器檢測下列物品是導體還是絕緣體?(打√)檢測物品現象結論小燈泡亮小燈泡不亮導體絕緣體圖釘回形針干燥的小木板②根據實驗結論,請你評價一下我們上節課中做的簡易開關,它是合格產品嗎?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認為不合格,你認為可以怎樣改進呢?產品合格不合格理由:理由:改進:(2)時間要求:5-10分鐘(3)評價設計:①評價指標學生自評備注實驗操作規范每次檢測前要將檢測器進行自檢。(每自檢一次得一顆星)實驗結論正確實驗結論:圖釘和回形針是導體,干燥的小木板是絕緣體。(每對一個得一顆星)總體評價結果:②評價指標理由是否充分教師評價(4)作業分析:這個簡易開關是否合格,從能否控制電流的通和斷方面考慮,它是可行的;從用電安全角度考慮,它就是不合格的。(5)設計意圖:學以致用,用學到的檢測方法來檢測判斷一個物品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用學到的導體和絕緣體的知識來質疑課本教材上的簡易小開關是否合格,強化安全用電意識,啟發學生敢于質疑、不迷信權威。3.第三課時:電路暗箱(1)作業內容:“紅燈停,綠燈行”,路口紅綠燈的電路是如何連接的呢?看一看猜一猜試一試路口紅綠燈的亮滅有什根據現象畫出可能的電根據連接圖,用電池、導么規律?路連接圖。線、小燈泡和自制的開關進行實際操作。如果實際操作結果與實際不相符合,請記下你遇到的問題。(2)時間要求:8-10分鐘(3 )評價設計:評價指標自評教師評價完成作業的態度認真、積極畫出的連接圖是一個閉合電路記錄的問題是真實的(4)作業分析:紅綠燈的電路連接問題對學生來說可以算是一個身邊的電路暗箱,要想正確解開這個電路暗箱對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能正確解開暗箱,固然可喜,如果不能解開,只要能說出自己的困惑以及目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是值得可喜的。(5)設計意圖:通過紅綠燈的亮滅規律合理推斷電路連接情況,體驗解暗箱的方法(觀察現象---猜測--驗證),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判斷推理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暗箱不是一下就能解開的,科學探究是無止盡的。4.第四課時:生活中的電(1)作業內容:1、找一找你家中分別使用交流電和直流電的用電器,并記錄下來。類別用電器交流電直流電2、考一考你家長,讓家長說一說下面的做法安全嗎?為什么?(2)時間要求:8-10分鐘(3)評價設計:評價指標自評家長評價能準確辨別使用交流電、直流電的用電器能選擇家長的空閑時間和家長對話練習家長、孩子都已知道安全用電常識和家長活動交流融洽(4)作業分析:通過電池供電的用電器用的是直流電,通過插座供電的是交流電。高壓輸電線的電壓最高達上萬伏,風箏線雖然大多由絕緣材料制成,但在高壓下也可能導電。雷雨天氣時,空曠處的高大物體容易被閃電擊中。濕布是導體,擦燈泡時容易發生漏電危險。把許多用電器連接在同一個插座上,可能引起周圍絕緣體過熱而引發火災。(5)設計意圖 :①通過尋找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電,不同的用電器的供電方式也不同。②讓學生認識到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電也具有危險性。通過“考家長”這一親子活動,強化學生安全用電意識,讓學生把安全用電意識帶回家里,同時也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判斷。(1)在修理電器前拔掉插頭。()(2)當有人觸電時,用干燥的竹竿、木棍撥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3)在進行實驗時,只能使用電池實驗,不能從插座上接電。())(4)在野外遇見雷雨天氣,躲在大樹下避雨。()(5)把多個用電器連接在同一插座上容易發生危險。()2.連線。遙控器電腦電視手機洗衣機電熨斗玩具車石英鐘直流電交流電3.實驗探究。(1)探究“讓小燈泡亮起來”①用畫導線的方法畫出能讓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②通過實驗發現:燈泡的一端連接電池的_______極,另一端連接電池的_______極,形成電流的_____路,燈泡才會亮起來。開關的作用是________。③導線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各有什么作用?④如果將實驗中的小燈泡換成小電鈴或者小電動機又會怎么樣呢?(2)探究“電路暗箱”⑤解電路暗箱實驗中,我們 ______(能或不能)打開暗箱。在檢測前,我們要對檢測器進行________。⑥用電路檢測器解暗箱,連接 A-B時小燈泡發光,連接 B-A時小燈泡不發光,這說明暗箱中 A和 B之間可能________。⑦電路檢測器電池的正極與暗箱中電池的負極相連,電路檢測器的小燈泡________。⑧要檢測電路暗箱的時候,如果發現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箱里可能連著________。如果小燈泡亮度不變,可能連著的是________。4.實驗分析。如圖,這是《生活中的電》一課中的“水果電池實驗”,你認為實驗中的水果表示的是簡單電路中的_________。實驗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如果實驗失敗,你認為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判斷的根據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解決呢?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判斷的根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解決辦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類型對應單對應學元作業目標難度來源完成時間了解理解應用1234判斷5√√√√容易改編20--30分容易改編鐘容易改編連線4實驗探究實驗分析1、2、31、2中等改編(三)評價設計:參考答案或提示:1.(1)√(2)√(3)√(4)×(5)√2.電腦、電視、洗衣機、電熨斗→交流電直流電遙控器、手機、玩具車、石英鐘→3.(1)略(2)正極、負極、電流;控制電路的通和斷。(3)導線的內芯是導體,起導電作用;外皮是絕緣體,防止漏電。(4)電鈴會響起來;電動機會工作。(5)不能;自檢。(6)連接著電池(7)更亮(8)用電器(如小燈泡);導線。4.電池;可能的原因:電量不足;正負極接反;電路不通。判斷的根據:略。解決辦法:多個水果串聯;交換銅片、鋅片與LED燈的連接;更換導線、燈泡形成電流通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