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 科學 課題 空氣占據空間嗎課型 新授課課標分析 1.知道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空氣總會充滿各處。 2.在教師引導下,能夠用語言描述空氣占據空間的現象;能用多種感覺器官和簡單的工具,通過實驗認識到空氣占據空間。 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空氣占據空間的現象與實驗表現出探究興趣,培養探究精神。 4.能尊重事實,培養用事實說話的意識。教材分析 本課力圖讓學生通過一系列活動,認識到空氣確實存在的,讓學生認同空氣和其它物質一樣,能夠占據空間。由于組成空氣的粒子間的空隙較大可以隨容器的大小而變化,所以空氣既可以被壓縮,也可以膨脹擴張。 教材首先以烏鴉喝水的童話故事引入,認識水和石頭能占據空間,那么空氣能占據空間嗎?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實驗做一個初步的猜測后,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實驗驗證。之后,在學生對空氣占據空間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空氣占據空間是可以變化的。同時每一個探究活動都是按“猜測――解釋――思維論證――實驗驗證”的過程進行的。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科學學科的起始年級,在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等方面剛剛起步,很多時候對需要老師的啟發和引領。 同時三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很強,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培養科學的素質。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觀察能力,具有一些基本的科學概念,對每一個科學概念的建立是在已有認識、探究所獲得的事實和邏輯思維加工的基礎上的。能對證據的重視,理性的思考,大膽的質疑,是培養本階段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標志。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空氣占據空間 2、夠用語言描述空氣占據空間的現象評價任務&評價標準 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通過學生實驗,使學生知道空氣占有一定的空間能夠解釋空氣占據空間的現象 通過生活現象的解釋,使學生能夠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鞏固本節知識要點課堂環節 具體內容 設計意圖1.導入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手里的是什么 生:塑料杯、杯子…… 師:現在這個杯子裝滿了水,誰占據了杯子里的空間 生:水占據了空間。 2.師(水倒掉):那現在,杯子里還有東西嗎 生:空氣。 師:也就是說,我們的猜測是:空氣占據了杯子的空間。 (板書課題:空氣占據空間嗎) 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具有占據空間的意識活動 快速倒水,有什么發現 1.學生演示實驗:一個空的錐形瓶,瓶口處塞緊橡膠塞,漏斗從橡膠塞上的小孔插人瓶內,一名學生正在用燒杯往漏斗里倒水。 2.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實驗,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水沒有流進去。 3.教師出示思維導航: (1)水難以流進瓶內,是誰阻礙了水的流動 (2)要使水很快地流進瓶里,應該怎么做 (3)上述現象說明什么 學生分小組討論,展示。 4.教師總結:空氣總是占據一定的空間。 學生通過實驗,使學生觀察到水流不進去的原因是由于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3.探究 做空氣占據空間小實驗。 1.紙巾會濕嗎 出示方法指導: 把紙團緊緊塞在玻璃杯底部。 把玻璃杯倒立豎直壓入水槽里。 (3)把杯子豎直提出水面,用毛中擦干杯口外圍。 學生分組做實驗,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展示。 師生共同總結:杯子中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2.氣球能吹起來嗎 教師出示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礦泉水瓶和氣球。把氣球套在瓶口上,再把氣球塞入瓶內,試一試:用力吹氣球,氣球會鼓起來嗎 學生分小組做實驗。 小組展示。 師生共同分析氣球吹不大的原因。 學生以小組交流如何使瓶內氣球吹大。 學生展示。 師生共同總結:因為瓶內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所以氣球吹不大。在飲料瓶壁上扎幾個小孔,氣球就可以吹大了 學生分步操作,邊操作邊觀察便回答老師相關問題 在一系列的實驗中,學生能探究杯中紙不濕的原因,以及杯中水和空氣的所占空間變化特點4.練習 課堂練習:判斷下列說法正誤 1、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占有空間。( ) 2、氣體可以擠占固體、液體的空間。( ) 3、人們利用氣體占據空間的特征制作很多日常用品。( ) 4、杯里的紙不濕因為空氣把水隔絕。( ) 5、實驗時有水泡從杯底溢出,說明氣體排擠液體。( ) 6、烏鴉喝到水是因為聰明的烏鴉用石塊占據了水的空間。( ) 通過練習,鞏固課堂知識與能力5.小結 學習了本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談收獲。 通過學生回答系統總結本節的知識要點。板書設計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 空間:位置 空氣特征:占據空間 展現本節知識要點,便于學生掌握作業 科學探究無止境,課下請大家找一找生活中空氣占據空間的現象。小組合作搜集資料,做好相關的記錄。下節課,我們進行交流。 通過學生尋找生活中空氣占據空間的現象,鞏固本節的知識要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