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1 從永磁體談起教學目標:1.物理觀念:知道磁極間有相互作用,會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以及磁體的磁極;知道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和磁場的強弱、磁場具有方向性;知道磁感線,會畫常見磁體的磁感線;知道地磁場及磁偏角是沈括發現的。2.科學思維:思考如何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以及磁體的磁極、磁場的強弱、磁場的方向?指南針的原理是什么?3.科學探究:會用小磁針和鐵屑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和磁場的強弱、磁場的方向。4.科學態度與責任:磁體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有重要應用。教學重點和難點:磁性、磁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感線、地磁場。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指南針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難道這指南針為何能指南?二、新課教學(一)、認識磁性與磁體1、演示實驗1:磁鐵能吸引什么?器材:條形磁鐵一塊,鐵塊、木塊、鋁塊、銅塊、橡皮各一塊,大頭針若干步驟:把鐵塊、木塊、鋁塊、銅塊、橡皮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條形磁鐵一一接觸你會發現什么現象:磁鐵只吸引鐵塊和大頭針。1)、磁性:吸引鐵、鈷、鎳的性質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2、演示實驗2:磁鐵各部位的吸引力大小一樣嗎?器材:條形磁鐵一塊,大頭針若干步驟:用條形磁鐵不同部位接觸大頭針,觀察比較各部位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你會發現什么現象:磁鐵兩端吸引大頭針數量多,中間少。結論:磁極----磁性最強的部位,每個磁體都有兩個磁極3、演示實驗3:磁鐵有指南北的性質嗎?先觀察小磁針的指向,再撥動小磁針,待它靜止后觀察小磁針指向是否較原來發生改變。現象:小磁針指向固定方向結論:磁體靜止時,總是指向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極(即N極),指南的一端叫南極(即S極)指南針就是利用這個制成的。4、演示實驗4:磁極間有作用嗎?步驟:分別把兩個條形磁鐵的不同兩端相互靠近,觀察其作用情況。現象:相同顏色兩端相互排斥,不同顏色兩端相互吸引結論: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5、磁化和去磁:鋼釘好像被傳染了一樣,也能吸引大半針,這種現象叫磁化現象需要隔離,人們發現隔離之后還能吸引大頭針,我們實驗用的磁鐵就是這樣制成的,屬于人造磁體。永磁體:能保持磁性的磁體叫永磁體。去磁:使原來的磁性消失的是去磁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加熱或敲打的方式實現。(二)、認識磁場1、條形磁鐵周圍小磁針的指向:觀察各個小磁針的指向。是什么讓小磁針改變了方向呢?磁場:在磁體的周圍存在著力的作用,而產生這個力的作用的就是一種叫磁場的物質。2、磁場的方向:把磁鐵的磁極反轉再放入小磁針中間,觀察小磁針的指向發生改變了嗎?說明磁場還有自己的方向,人們把小磁針在磁場中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這一點的磁場方向。如果我們把這些小磁針的指向全部連接起來呢?3、用鐵屑觀察磁體周圍磁場的分布情況:器材:條形磁鐵(或蹄形磁鐵)一塊,玻璃板一塊,鐵屑若干步驟:將玻璃板放在條形磁鐵(或蹄形磁鐵)上,再在玻璃板上均勻地撒一些鐵屑,輕敲玻璃板觀察現象。(三)、磁感線視頻演示鐵屑顯示磁體及同名磁極、異名磁極周圍的磁場分布圖。演示立體的磁感線分布情況,說明磁場分布于磁體周圍各處。磁場是個看不見摸不著且客觀存在的物質,為了形象表示磁場的存在,我們用帶箭頭的曲線來表示,這種曲線就叫做磁感線。用FLASH動畫展示畫出的不同情況下的磁感線,然后請學生黑板練習磁感線分布圖。(四)、地磁場為什么指南針總是指向南北呢?科學家發現地球原來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地球周圍的磁場叫做地磁場。地理上的北極是地磁的南極,地理上的南極,是地磁的北極。根據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我們可以看到小磁針的北極指的是地理上的南極,它的南極指的是地理上的北極。課件展示地磁場磁感線分布圖。磁偏角:宋朝沈括比西方早400多年發現。三、本課小結:抽簽請同學進行小節。四、板書設計16.1 從永磁體談起一、認識磁體二、認識磁場三、.磁感線四、地磁場五、課堂練習:課本P.8 1、2、3、6六、課外作業:課本P.8 4、5七、預習:16.2預習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