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國家是什么【教學目標】能夠理解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科學性,增強透過紛繁復雜的政治現象認識和分析事物本質的能力。能夠從國家的基本要素、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本質三個角度認識國家,通過查閱相關新資料或者親身參與政治生活,增強關心國家事物的意識,培養國家觀念,拓展國際視野,明確自己在維護國家統一、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中應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3、理解民主與專政的關系,辨析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明確我國是人民民主轉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的統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教學重點】國家的產生、性質、本質、構成要素;【教學難點】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準備】PPT課件、視頻【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溫故知新:思考:結合必修一學過的知識,回答國家是如何產生的?新課講授:一、國家的本質1.國家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國家觀)①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②國家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以后產生的。③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但是可以緩和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 國家的社會基礎;居民(主權國家的第一個基本要素)領土 國家的自然基礎,包括領水、領陸、領空政權 政治上實行統治的權力,也指體現這種權力的政權機關(國家權力的中心和體現)主權 最重要的要素,是指一國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外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事物的權力,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利。國家性質含義 國家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里,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國家性質又叫國體)決定因素 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國家的性質4.國家的本質從國家的本質看,所有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民主與專政的關系:階段小結:5.國家的職能政治統治職能 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是國家行使政治統治職能必不可少的工具。社會管理職能 管理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維護公共秩序,興建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等情境1:思考:辨別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 這兩種類型的國家的民主有什么區別情境2:思考:為什么各個國家領導人的稱謂不一樣?不同國家領導人的稱呼的不同是由什么決定?國體相同的國家政體一定相同嗎?為什么?二、認識國體與政體1.含義國體 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體 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就是國家管理形式。關系(1)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一定的政體服務于一定的國體。(2)政體對國體具有反作用。適當的政體能夠鞏固國體,不適當的政體會危害國體。3.政體的影響因素(1)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的變遷,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不斷變化(2)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政體是完全一樣的。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階段小結:4.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代議制含義 由選舉產生、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實質:間接民主)原因 ①只有公民廣泛參與,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體; ②不可能全體公民都經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國家事務。含義 代議制是公民與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這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板書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