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呵護花季 激揚青春課程 名稱 《心理健康與 職業(yè)生涯》 服務專業(yè) 授課班級授課 類型 授課教師 授課地點授課 內(nèi)容 第6課 呵護花季 激揚青春 學時 2授課 內(nèi)容 分析 1.授課內(nèi)容分析 本次授課內(nèi)容由課導語和兩框四目組成,其中課導語用以毛澤東主席《沁園春·長沙》一詞中的名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開篇,引出本課主題,點明本課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兩框內(nèi)容第一框“青春正當時”包含“青春的我”和“不一樣的你我他”兩目;第二框“萌動的青春情”包含“愛與責任”和“呵護花季健康”兩目。兩框內(nèi)容的邏輯關系是:第一框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青少年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個體差異,學會理解、接納和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第二框側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提高處理青春期情感問題的能力,學會呵護花季健康。從整體內(nèi)容上看,兩框之間相互聯(lián)系,逐步遞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引導學生在認識、接納青少年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學習愛與責任、性心理與健康生活方式等重要成長主題,有效落實思想政治課程“知、信、行、達”課程性質與任務所要求。 2.授課內(nèi)容創(chuàng)新點 根據(jù)我們提出的教育教學思路,在此次授課中,我們還是按照教材中“學以致用”活動任務四以“青春期成長的煩惱與美好”為議題活動設置要求,探討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與性心理特點。寓活動于課程內(nèi)容之中,不再單獨安排課時組織開展相應活動。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把握課程重難點與授課主題,豐富課堂教育教學方式,實現(xiàn)“課程內(nèi)容活動化”,“活動內(nèi)容課程化”。 3.學時安排建議 在學時安排上,第一框建議1學時,第二框建議1學時, 教師可根據(jù)自身教育教學要求適當進行調(diào)整。教學 重難 點分 析 1.教學重點 理解、接納和尊重個體的身心發(fā)展差異。2.教學難點 掌握科學的青春期性心理知識,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學情 分析 1.學生知識儲備分析 通過本單元第3課、第4課、第5課內(nèi)容的學習,學生基本能夠全面、客觀、正確地認識自我,并且掌握了應對挫折和管理情緒的主要方法,為處理青春期出現(xiàn)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可以說,這次課程內(nèi)容學習,也是對前面所學內(nèi)容的一次綜合應用與全面檢驗。 2.學生認知態(tài)度分析 (1)隨著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對異性產(chǎn)生好奇、渴望與異性交往是正常且自然的現(xiàn)象。但是,青少年期個體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對愛情懵懵懂懂,不能正確認識愛情,不能理解責任在愛情中的重要性, 分不清愛情與好感的區(qū)別、愛情與友誼的區(qū)別,對愛的理解是片面的、盲目的。所以,需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愛情, 謹慎地作出愛一個人的決定或承諾,始終要保持一份克制與理性。 (2)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部分學生對性心理知識存在缺失和誤解,存在性羞恥感等錯誤觀念,影響了性心理知識的學習效果。 3.學生興趣與發(fā)展需求分析 從學生整體發(fā)展過程來看,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從兒童走向成年的過渡期。這一時期,個體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fā)生巨大變化。引導學生認識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個體差異,正確對待與異性之間的交往, 掌握科學的青春期性心理知識, 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教學 整體 設計 思路 1.教學內(nèi)容設計 根據(jù)本次授課內(nèi)容,我們以“青春期成長的煩惱與美好”為議題,共設置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青春之旅從‘心’始”、“詩意愛情同心誦”和“美好純真用心護”。其中,教學環(huán)節(jié)1對應第一框(青春正當時)內(nèi)容;教學環(huán)節(jié)2和3對應第二框(萌動的青春情)內(nèi)容。 同時,我們將健全人格、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 使學生能夠認識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接納和尊重個體的身心發(fā)展差異。與萌動的青春情面對面,理解愛與責任的關系,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識, 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增強法治意識, 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2.教學方法應用 本次授課運用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要求,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寓活動于課程內(nèi)容之中,運用鮮活案例,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采用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活動體驗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青春期身心發(fā)展的普遍性和差異性,理智看待和處理校園戀情。在情境體驗、問題辨析、社會活動的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科內(nèi)容有明確的落點, 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為自身成長成才成人奠定良好基礎。3.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入策略 學科 核心 素養(yǎng) (1) 健全人格; (2) 公共參與; (3)法治意識。主要 融入 內(nèi)容 (1) 青春期的煩惱; (2)《致橡樹》; (3)青春期性心理知識。主要 融入 方式 (1) 實踐活動(主題班會); (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3)實踐活動(制作手抄報)。教學 目標 1.知識目標 (1) 正確認識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及個體差異; (2)學習并掌握科學的性心理知識, 了解過早性行為的危害; (3)了解性騷擾、性侵害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 2.能力目標 (1)能夠理解、接納和尊重個體的身心差異;(2)理解愛與責任的關系,形成正確的愛情觀,能夠理智面對和處理萌動的青春情; (3)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提高識別、防范與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3.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 健全人格 通過舉行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及個體差異,能夠理解、接納和尊重個體的身心差異,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青春期成長的煩惱,多體會青春期成長的美好,做到自尊自信自愛。 (2) 公共參與 通過進行詩歌朗誦《致橡樹》,引導學生分析什么是完美的愛情,由此讓學生真正理解責任是愛情不可或缺的部分,懂得完美的愛情以信任為基石,以性的吸引和欣賞為催化劑,以承諾為約束,既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又充滿熱情的活力。青春期是長身體、求知識、樹理想的關鍵時期,應該以學業(yè)為重, 不斷通過自身學習, 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提升自身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3)法治意識 通過舉行制作手抄報活動,使學生能夠學習并掌握科學的性心理知識,了解性騷擾、性侵害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過早性行為的危害,引導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法治意識,提高識別、防范與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教學實施議題:“青春期成長的煩惱與美好”(2學時)教學 導入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青少年期是個體生長發(fā)育的第二個高峰期,也是行為習慣的重要養(yǎng)成階段。這一時期,我們既能憧憬著未來的美好,又經(jīng)歷著成長的煩惱,可以說“痛并快樂著”。為此,本節(jié)課我們將以“青春期成長的煩惱與美好”為議題, 探討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與性心理特點,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揚起青春自信的風帆,駛向夢想的彼岸,讓青春因奮斗而閃光。主要 教學 內(nèi)容 環(huán)節(jié) 設置 1.青春之旅從“心”始(1學時) 教師活動: 【課前準備】 (1)組織班會, 確定主題 組織召開主題班會,確定班會主題,“共青春,話成長”或“與青春的不期而遇”。 (2) 課前分組, 匯聚問題 將學生按4-6人分為一組,教師分配小組任務,要求每個人在課前用匿名的形式寫下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相關問題,并嘗試搜集相關的科普知識。教師對學生交上來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挑選有代表性的問題用于課上討論; (3) 課前調(diào)研, 查找資料 教師可通過查閱資料、向其他老師了解情況,以及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了解本班、本年級、本校及整個中職學生群體在體貌、性格特征、性心理等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前搜集相關知識,以便在課堂上進行解答和引導。 (4) 準備教具, 設計流程 教師可準備一個盒子用來裝學生寫問題的紙條,并設計好活動流程。 【活動開展】 (1)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呈現(xiàn)課前調(diào)研結果,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在中職階段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問題上,以便學生明白自己遇到的問題是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并非是自己獨有的問題,從而放松心態(tài)參與活動。 (2) 宣布活動規(guī)則 教師給各組分發(fā)具有代表性問題的紙條,并強調(diào)規(guī)則:念出紙條內(nèi)容后,不得猜想紙條的主人,不得時候議論他人。并指出這些紙條都帶著寫作人的感情,問題不分輕重大小, 都要對其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 (3) 科學引導解答 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科學引導,將課程知識內(nèi)容運用其中,啟發(fā)學生找到正確答案。 【活動總結】 教師在學生分享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深化對知識的應用,能夠正確處理青春期遇到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從容面對青春期的各種變化,并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活動結束后,將學生上交的問題紙條、活動照片等放進“學生成長檔案”。 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 按照老師任務要求,在課前用匿名的形式寫下自己遇到的相關問題,按時提交,并嘗試搜集相關的科普知識先行查找問題答案。同時, 也可以嘗試與老師、同學或者父母進行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為課堂交流分享做好準備。 【參與活動】 根據(jù)自己拿到的紙條,與小組同學圍繞紙條上的問題,結合課程內(nèi)容進行討論,并派代表分享參與本次活動的感受和體驗。 【感受領悟】 落實主干知識, 深化知識理解應用。 設計意圖: 通過舉行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及個體差異,能夠理解、接納和尊重個體的身心差異,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青春期成長的煩惱,多體會青春期成長的美好,做到自尊自信自愛。2.詩意愛情同心誦(0.5學時) 教師活動: 【課前準備】 布置活動任務,讓學生課前熟悉《致橡樹》詩歌內(nèi)容,并查閱有關資料,加深對詩歌主題的理解與把握。 【引導理解】結合詩歌內(nèi)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何謂完美的愛情”,并通過重點講解愛情三角理論相關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只有同時具備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種成分的愛情才是完美的愛情,啟發(fā)學生理解愛與責任的關系,形成正確的愛情觀。 【活動總結】 全體學生朗誦《致橡樹》,并進行活動總結:當青春遇到愛情,懵懂的我們似乎有些措手不及。通過此次活動,我相信大家對愛情的認識已經(jīng)找到了心中想要的答案,對于青春期的我們而言,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想要擁有完美的愛情,得學會承擔、踐行承諾,將更多時間用于學習之中, 不斷培養(yǎng)自己愛的能力, 為自身未來成長增添愛的動力,才能收獲愛的果實。 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 按照教師任務要求,課前自行熟悉《致橡樹》詩歌內(nèi)容, 并查閱有關資料。 【參與活動】 參與關于“何謂完美的愛情”的討論與分享,并結合自身實際與詩歌內(nèi)容,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參與集體朗誦環(huán)節(jié)。 【感受領悟】 落實本次課程全部主干知識,深化知識理解應用。 活動結束后,將學生活動照片等放進“學生成長檔案”。 設計意圖: 通過進行詩歌朗誦《致橡樹》,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完美的愛情,由此讓學生真正理解責任是愛情不可或缺的部分,懂得完美的愛情以信任為基石,以性的吸引和欣賞為催化劑,以承諾為約束, 既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又充滿熱情的活力。青春期是長身體、求知識、樹理想的關鍵時期,應該以學業(yè)為重, 不斷通過自身學習, 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提升自身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3.美好純真用心護(0.5學時) 【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視作品。 (2) 教師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 (3)準備并打印手抄報評分表。小組 名稱 評價維度 總分內(nèi)容豐富 繪畫精美 知識正確 促進發(fā)展【活動開展】 (1)組織學生觀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視頻。(2)準備適量的小獎品,根據(jù)學生手抄報制作的整體情況設置不同的獎項,如“最佳設計獎”“最佳科普獎”等,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表彰。 【活動總結】 同學們,至此,我們本次課程就全部結束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現(xiàn)在,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 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希望同學們都能珍惜韶華,不負時代,勇敢面對青春路上的各種挑戰(zhàn)與困難,解決好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在人生最美的時光里,描摹出未來人生最燦爛的畫卷,新時代終將在你們手中,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活動結束后,將學生制作的手抄報、活動照片等放進“學生成長檔案”。 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 準備圖片、紙張、剪刀等制作手抄報需要的素材和工具。 【參與活動】 (1) 觀看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科普視頻; (2) 按照分組情況進行手抄報的制作; (3)各組學生輪流展示本組的手抄報,并按照已下發(fā)的評分表,對各個手抄報進行評分。 【感受領悟】 在觀看、制作與展示過程中,落實本次課程全部主干知識,深化知識理解應用。 設計意圖: 通過舉行制作手抄報活動,使學生能夠學習并掌握科學的性心理知識,了解性騷擾、性侵害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過早性行為的危害,引導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法治意識,提高識別、防范與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教學 小結 本次課程內(nèi)容通過按照課程內(nèi)容教學要求,共設置“青春之旅從‘心’始”、“詩意愛情同心誦”和“美好純真用心護”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理解、接納和尊重個體的身心發(fā)展差異,提高識別、防范與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詩歌朗誦、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主題班會等方式,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相互融合,讓學生在正確認識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及個體差異基礎上,正確運用所學知識, 理解愛與責任的關系,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始終做到自尊自信自愛,解決好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為個人成長成才成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基本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教學 評價 本次課程內(nèi)容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評價: 能夠真正理解并掌握此次課程相關知識,并能夠靈活應用課堂知識去認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 2.小組合作、分工充分; 3.課前能夠積極進行資料收集,認真填寫問題紙條, 制作手抄報; 4.善于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能恰當?shù)鼗貞渌瑢W的觀點;5.分享自己觀點時表達流暢,邏輯清晰, 語言優(yōu)美, 所提供論據(jù)例證恰當; 6.通過課程學習能夠進行反思,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教學 反思 此次課程內(nèi)容,聚焦青春期這一學生成長的特殊時期,尤其是面對青春個體身心發(fā)展出現(xiàn)的各種煩惱、如何與異形正確交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以及青春性心理這些學生較為敏感但又必須要正確加以引導的青春話題,確實對教師教育教學的開展也是一種挑戰(zhàn)。故在此次授課過程中,在課程內(nèi)容整體設計方面,我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聚焦青春問題 這是此次課程設計的切入點。此次課程內(nèi)容聚焦青春期的三個主要問題,共設置“青春之旅從‘心’始”、“詩意愛情同心誦”和“美好純真用心護”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通過寓課程內(nèi)容于活動之中的方式,避免學生在知識理解上不夠深入,不能很好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為學生成長成才成人造成一定的“心理隱患”。同另一個方面講,也不利于此次課程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2.敞開青春心扉 這是此次課程設計的關鍵點。因為學生對此次課程內(nèi)容中涉及的一些內(nèi)容,如對異性產(chǎn)生好奇、渴望與異性交往,但是對愛情懵懵懂懂,不能很好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原則;再比如部分學生對性心理知識存在缺失和誤解,存在性羞恥感等錯誤觀念。這些都需要教師能夠深入到學生中去,走進學生心理,通過課堂活動的設計,把更多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進行正確引導, 科學解答。只有把學生的心扉打開,他們才能正式這一時期他們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變得陽光自信,積極向上。 3.激揚青春風帆 這是此次課程設計的落腳點。在課程的最后,教師通過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身肩負的使命,“將個人的悲歡融入到時代的悲歡里”,努力向上,積極進取,在人生最美的花季,綻放青春最燦爛的光彩,不負夢想, 不負偉大時代。 正如人生沒有“停止符”,作為思政教師而言,必須與學生常溝通、勤交流,從他們身上, 激發(fā)自身更多教育教學的靈感,使思政課堂更能彰顯時代魅力、充滿青春氣息、碰撞思想火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