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3《電阻的測量》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掌握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2.加強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3.學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加深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過程與方法1.通過測量電阻的實驗加深電阻是導體一種性質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2.通過選擇儀器、設計實驗、制訂實驗操作方案等,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科學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2.通過了解科學家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學習科學家探求真理的偉大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和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根據(jù)實驗原理設計電路圖。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完成電阻的測量。教學難點:掌握電阻的特性。三、教學方法實驗法、觀察法、比較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提出問題:在我們每組同學的實驗桌上都有一個定值電阻,它沒有標簽了,你能幫老師重新貼好正確阻值的標簽嗎 大家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來想個間接測量未知電阻阻值的方法。它的測量原理是什么?(二)新課教學【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1.設計實驗提問:a.設計實驗電路,在電路中要想測量未知電阻兩端電壓、電流,選用哪兩塊電表?如何接入電路?b.一組數(shù)據(jù)能否準確得出這個定值電阻的阻值?為什么不能?c.如何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和電流?d.測量電阻實驗要用到哪些實驗器材?e.實驗電路圖要怎么設計?歸納總結:1.實驗原理: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出電阻的電流和電壓之后,可以用歐姆定律公式的變形式R=U/I求出電阻,這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2.實驗電路圖:2.進行實驗:(1)斷開開關,根據(jù)電路圖連接電路。(2)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來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并記下三次電壓表示數(shù)和電流表示數(shù)填在表格中。(3)斷開開關,整理器材,結束實驗。(4)算出待測電阻的阻值大小及電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3.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次數(shù)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123電阻的平均值R/Ω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改變時通過它的電流也隨之而改變,但電壓和電流的比值不變,即電阻不變,同時證明了電阻是導體自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由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與電壓和電流無關。4.交流和評估(1)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保護電路;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2)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實驗的誤差。(三)作業(yè)布置(四)板書設計電阻的測量1. 原理:R=U/I(伏安法測電阻)2.電路圖:數(shù)據(jù)記錄:次數(shù)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123電阻的平均值R/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