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1《古詩詞三首》知 識 清 單一、會認字。zá雜 lí籬 xú徐 shū疏 chú鋤 bō剝二、會寫字。zá 雜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Z 上下 ホ 6 雜費 夾雜 雜技xī 稀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X 左右 禾 12 稀少 稀飯 稀疏qīng 蜻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Q 左右 蟲 14 蜻蜓tíng 蜓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T 左右 蟲 12 蜻蜓dié 蝶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D 左右 蟲 15 蝴蝶 彩蝶 蛺蝶sù 宿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S 上下 宀 11 住宿 宿敵 寄宿xú 徐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X 左右 彳 10 姓徐 徐徐 徐緩shū 疏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S 左右 12 稀疏 生疏 疏林máo 茅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M 上下 艸 8 茅草 茅屋 茅房yán 檐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Y 左右 木 17 屋檐 房檐 茅檐wēng 翁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W 上下 八 10 老翁 漁翁 翁婿lóng 籠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L 上下 11 雞籠 鳥籠 囚籠lài 賴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L 左右 13 依賴 信賴 賴賬bō 剝音序 結構 部首 筆畫 組詞 組詞 組詞B 左右 刂 10 剝削 剝離 剝奪三、多音字。剝 bō(剝削) 籠 lóng(籠子)bāo(剝皮) lǒng(籠罩)宿 sù(住宿) 處 chù(住處)xiǔ(一宿) chǔ(處理)xiù(星宿)興 xīng(興奮) 樂lè(快樂)xìng(高興) yuè(音樂)四、課文初學。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1.注釋。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個時節。雜興:隨興而寫的詩。“興”,這里讀xìng。肥:碩大,茁壯。這里指果肉肥厚。稀:稀疏。日長:指白天變長了。籬落:籬笆。惟:只,只有。蛺蝶:蝴蝶的一種。2.解詩意。一樹的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夏天已近,白天越來越長了。安靜的農家小院無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繞著籬笆翩翩飛舞。3.創作背景。《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后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時田園雜興》(題意:四個時節田園的各種興致)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共五個篇章,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制了一幅田園農作動態圖。4.全篇賞析。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5.作者鏈接。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1.注釋。宿:住宿。徐公店:姓徐的人家開得酒店。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從上到下或從里到外的距離大。樹頭:樹枝頭。未:沒有。陰:樹蔭。急走:快速奔跑。走,跑。無處:沒有地方。尋:尋找。2.解詩意。在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樹枝上嫩綠的新葉還未長滿,沒有形成樹蔭。兒童奔跑著追逐一只黃色的蝴蝶,可那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3.創作背景。這組詩當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彼時楊萬里正任江東轉運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蘇南京)。詩題中的“新市”,是當時一處城鎮,在今浙江德清東北,位于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建康之間。這里水陸環繞,舟車通利,是作者離開臨安去建康任所,或從建康返回臨安述職的必經之地。作者途經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見景生情,有感而發,于是賦寫這組詩。4.全篇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頭二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點出兒童捕蝶時候快樂、天真的背景。畫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籬笆和一條幽深的小路,籬笆旁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飄落,嫩葉還未長出,春意盎然。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新綠未成陰”和結句中的“菜花”都說明這是暮春季節。末二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將彩筆轉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無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前二句寫農村景色,是靜態描寫;后二句寫兒童和蝴蝶,是動態描寫。這首詩除了運用動靜結合的寫法外,還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楊萬里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罷官后長期村居,對農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寫自然真切感人,別有風趣。此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與人物相結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早春風光。5.作者鏈接。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1.注釋。清平樂:詞牌名。“樂”這里讀yuè。村居:詞題。茅檐:茅屋的屋檐,這里代指茅屋。吳音:這首詞是辛棄疾閑居帶湖(今屬江西)時寫的。此地古代屬吳地,所以稱當地的方言為“吳音”。相媚好:指互相逗趣,取樂。翁媼:老翁和老婦。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中兒:二兒子。織:編織。亡賴:同“無賴”,這里指頑皮、淘氣。“亡”這里讀wú。蓮蓬:蓮花開過后的花托,側圓錐形,里面有蓮子。2.解詩意。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帶著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是誰家的呀?(老夫婦的)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里鋤雜草,二兒子在忙著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頑皮的小兒子,他正趴在溪邊剝著剛剛采下的蓮蓬。3.創作背景。此詞是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所作。由于辛棄疾始終堅持抗金的政治主張,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壓。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閑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4.全篇賞析。《清平樂·村居》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借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5.作者鏈接。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自 學 檢 測一、在括號里填寫加點字的正確讀音。1.剝( )離 剝( )殼 剝( )奪2.相處( ) 長處( ) 處( )境3.興( )盛 興( )趣 興( )奮4.宿( )舍 星宿( ) 整宿( )5.鴿籠( ) 牢籠( ) 籠( )絡二、看拼音,寫詞語。1.máo cǎo( )屋旁,孩子們快樂地嬉戲。2.qīng tíng( )在空中飛舞,給夏日午后的花園增添了一抹生機。3.秋天,樹葉逐漸xī shū( ),陽光透過枝葉間的空隙灑在大地上。4.花園里,一只hú dié( )在朵朵鮮花之間翩翩起舞,美不勝收。5.他一直以來都誠誠懇懇,因此贏得了朋友們的xìn lài( )。三、比一比,再組詞。蜓( ) 剝( ) 疏( ) 蝶( )挺( ) 綠( ) 梳( ) 碟( )四、用本課的生字將詞語補充完整,并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清風( )來 才( )學淺 地廣人( )抽絲( )繭 塞( )失馬 寄人( )下1. ,水波不興,置身于自然之中,讓人心曠神怡。2. ,焉知非福,這句話告訴我們,一時之失未必就是永久的損失,有時候不幸可能會轉變為幸運的開始。五、將古詩詞補充完整并回答問題。(一)【 】楊萬里,樹頭新綠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1.解釋下列詞語。疏疏:徑:陰:急走:2.本詩所描寫的 時節的景色。3.詩中“ , 。”兩句寫景,表現了詩人對寧靜、樸素的鄉村生活的贊美之情。4.將詩中的景物與特征連起來。籬笆 嫩綠、不茂密小徑 遠、長樹頭 稀疏(二)清平樂·村居【宋】,溪上青青草。 ,?,中兒正織雞籠。 ,。1.解釋下列詞語。翁媼:亡賴:2.詞中的老夫婦有 個兒子,他們都在做什么?3.結合上下文,你認為“臥”的意思是 。4.根據意思寫出對應的詩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參 考 答 案一、1.bō bāo bō2.chǔ chù chǔ3.xīng xìng xīng4.sù xiù xiǔ5.lóng lóng lǒng二、1.茅草2.蜻蜓3.稀疏4.蝴蝶5.信賴三、蜻蜓 剝削 稀疏 蝴蝶挺立 綠色 木梳 飛碟四、清風徐來 才疏學淺 地廣人稀抽絲剝繭 塞翁失馬 寄人籬下1.清風徐來2.塞翁失馬五、(一)宿新市徐公店 宋 籬落疏疏一徑深 飛入菜花無處尋1.稀疏小路樹蔭快跑2.春末夏初3.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4.籬笆 嫩綠、不茂密小徑 遠、長樹頭 稀疏(二)辛棄疾 茅檐低小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 最喜小兒亡賴 溪頭臥剝蓮蓬1.老翁和老婦同“無賴”,這里指頑皮、淘氣。“亡”這里讀wú。2.三 大兒子在豆田里鋤草,二兒子在專心編織雞籠,小兒子正趴在溪邊剝蓮蓬3.趴4.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