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水蒸發溫馨提示:圖片放大更清晰喲!水蒸發是指液體轉變為氣體的過程,是自然界中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的特點:無色、無味、透明,無固定形狀,會流動,有一定體積。水蒸氣的特點: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水有三態:液態(水)、固態(冰)、氣態(水蒸氣)。水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的現象叫蒸發。水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蒸發。水蒸發時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因為水蒸發會吸收熱量。人剛從泳池出來會覺得冷,是因為水蒸發吸收了熱量。人剛洗完澡覺得冷,是因為水蒸發吸收了身體上的熱量。水蒸氣是氣態的水,無色無味透明,沒有固定形狀和體積,由于水蒸氣的微粒太小了,肉眼無法看見。夏天往地上灑些水能降溫,這是因為水蒸發時需要吸收周圍的熱量。10.探究水蒸發吸熱的實驗探究水蒸發吸熱實驗。實驗目的:探究水蒸發時是否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實驗材料:水溫計、紗布、杯子、水、支架、記錄表等。實驗步驟:(1)將溫度計的液泡用紗布包好、觀察溫度計的度數。(2)將包好的溫度計放入水中(水溫與室溫保持一致)。拿出溫度計,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實驗現象:將水溫計拿出水面后,溫度計的示數會降低。實驗結論:水蒸發會吸收熱量。11.當溫度升高之后,水蒸發的速度會大大的加快。12.在一定范圍內風速越大,空氣的流動越快,越有利于水汽和空氣的對流和交換,加快水的蒸發。13.水的面積越大,蒸發量就越大。14.水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空氣流動(通風).蒸發面積有關。15.實驗:加熱(溫度高)、蒸發面積大、有風可以加快蒸發。(1)在兩個瓷盤里分別加同樣多的水,把一個瓷盤里的水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另一個不加熱。現象:加熱的瓷盤里的水蒸發得快。結論:加熱(溫度高)可以加快蒸發。(2)把兩個面積不同的瓷盤加入同樣的水,把它們同時放在陽光下,觀察現象?,F象:面積大的瓷盤里的水蒸發得快。結論:蒸發面積大可以加快蒸發。把兩塊同樣大小、同樣濕度的毛巾,一塊放在通風處,另一塊放在室內。現象:通風處的毛巾蒸發得快。結論:有風可以加快蒸發。水與水蒸氣的聯系與區別:第17課 水沸騰思維導圖知識點1.借助圖表對數據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就是在處理信息。2.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會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并不停地翻騰起來。這種現象叫作沸騰。3.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各種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4.冷水變熱的過程是先快后慢,水沸騰后再加熱將繼續沸騰但溫度保持不變,不加熱的話將不再沸騰; 水沸騰時,水變成水蒸氣的速度較快。5.在高山的山頂和山腳下燒水,水沸騰時所需的溫度一樣嗎?答:在山頂和山腳下燒水水沸騰時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水的沸點和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越往山頂氣壓越低,山頂氣壓低,沸點低,山腳氣壓高,沸點高。6.高壓鍋是怎樣把飯煮熟的?答:因為用高壓鍋煮飯蒸發的水蒸氣留在鍋內,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氣壓,水的沸點高于100℃,食物的溫度在100℃以上,所以使用高壓鍋煮飯更易熟。7.【實驗名稱】水的沸騰實驗【實驗目的】認識水沸騰時的現象【實驗材料】鐵架臺、石棉網、燒杯、酒精燈、溫度計、筆、計時器【實驗過程】(1)在鐵架臺的上面和下面各組裝一個鐵圈,下面的鐵圈墊上石棉網,石棉網上放上少半杯涼水,下面放上酒精燈。(2)在鐵架臺上面的鐵圈上掛一只溫度計,溫度計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3)先記錄下溫度計的讀數,然后點燃酒精燈,開始加熱。(4)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溫度計的讀數,直至水冒泡翻騰。(5)水冒泡翻騰后,繼續加熱約二分鐘,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實驗現象】給水加熱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逐漸升高,水里會產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會很快從水里沖出。當將水加熱到一定溫度(一般情況下是100℃)時,水會不停地翻滾、冒泡,燒杯里的水不斷減少。水冒泡后繼續加熱,水溫不再升高。【實驗結論】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會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并不停地翻騰起來。這種現象叫作沸騰。冷水變熱的過程是先快后慢,水沸騰以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不會再升高。此時的溫度稱為水的沸點。【注意事項】(1)酒精燈的用法分四步:拿開燈帽,放在一邊用火柴自下而上點燃酒精燈;用外焰加熱;使用完畢,用燈帽蓋滅酒精燈,蓋滅后打開,再蓋上。(2)觀察過程中,注意安全,最好佩戴護目鏡,觀察時保持安全距離,防止被開水燙傷。8.酒精燈的使用方法:①酒精燈的燈芯要平整,如已燒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②添加酒精時,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③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最好用火柴點燃;⑤使用酒精燈時,要用外焰加熱;⑥用完酒精燈必須用燈帽蓋滅(蓋兩次),不能用嘴吹;⑦萬一酒精撒出并燃燒,應立即用濕布或者沙子撲蓋。9.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大大增加。第18課 水蒸氣凝結思維導圖知識點1.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液態的水,這是一種凝結現象。2.用酒精燈給鋁片加熱時,要來回移動鋁片,讓鋁片均勻受熱。3.露珠一般出現在清晨或夜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附在葉上的水汽凝結成水珠。4.生活中的凝結現象:蒸蘢中散發“白氣”,碗內的開水散發“白氣”,水壺內水被燒開后壺嘴冒“白氣”。這些“白氣”都是液態的小水珠。5.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的視線。怎樣防止小水珠出現?(如何防止車窗起霧?)答:解決方法有四個:第一,開窗形成對流除霧。第二個開冷風除霧。第三個開熱風持續加熱除霧。第四個用除霧劑。6.【實驗名稱】驗證小水珠的形成原因【實驗目的】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實驗材料】火柴,酒精燈,燒杯,鋁片,試管夾。【實驗步驟】(1)將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倒入半杯等量溫水(不冒熱氣)。(2)用試管夾夾取一片鋁片在酒精燈上加熱,來回移動鋁片讓其均勻受熱,再加熱4到5分鐘;另一片鋁片不加熱,放在一旁備用。(3)將兩片鋁片同時蓋在燒杯上,觀察兩塊鋁片表面的變化。(相同條件: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溫度相同、鋁片相同、蓋鋁片的時間相同。不同條件:一塊鋁片是冷的,一塊鋁片是熱的。)【實驗現象】加熱過的鋁片表面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沒有加熱的鋁片表面有小水珠出現。【實驗結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會形成小水珠。在科學上,我們把小水珠叫作液態的水,水蒸氣遇冷,變成液態的水,這是一種凝結現象。第19課 水的三種狀態思維導圖知識點1.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2.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氣的形式存在。它們雖然狀態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水的三種狀態可以相互轉化。3.人們利用水的三態變化做了哪些事?(水的三態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答:冷凍保鮮,人工降水,曬衣服,海水曬鹽,水缸凍裂等,水的三態變化對人類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4.自然狀態下有哪些固態的水?答:冰、雪、霜、冰雹等5.【實驗名稱】測定水結冰時的溫度【實驗材料】小鐵桶、塑料杯、溫度計、冰塊、食鹽。【實驗步驟】(1)在小鐵桶內放少量的水和一層冰塊。(2)把裝有少量水的塑料杯放人小鐵桶中的冰塊上,將塑料杯放在小鐵桶中間部位。(3)在鐵架臺上掛一支水溫計,將水溫計的液泡完全浸入塑料杯的水中。(4)往塑料杯周圍繼續放入冰塊,讓冰塊包裹著塑料杯,注意冰塊的高度不要超過塑料杯杯口。(5)往冰塊上撒食鹽,注意觀察塑料杯中水的變化,每隔一分鐘讀取溫度計示數,記錄水的相應溫度。(6)記錄水結冰時的溫度,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實驗現象】塑料杯內水的溫度越來越低,水慢慢結冰。【實驗結論】一般情況下,水結冰時的溫度為0℃。氣態,液態,固態是水的三態。水由液態到氣態叫作汽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固態叫作凝固,是一個放熱過程。溫度引起了水的三態變化。冰、水、水蒸氣就是水的三態。水的三種形態,有著循環變化的關系。當水蒸發后會變成氣態的水蒸氣。如果把水加熱至攝氏一百度,水便會沸騰,迅速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凝結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卻至攝氏零度的低溫下,水便會凝結成固態的冰塊。冰塊受了熱,又會融化為液態的水了。水的三態變化對日常生活和自然界有著重要影響。冰具有浮力,可以使得在冬天結冰的湖泊和河流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水體過快蒸發。液態水作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植物、動物和人類的生命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蒸氣則是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蒸發和降水,維持著地球上的水平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