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教學設計教材基本信息 統編教材《思想政治》必修2《經濟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框“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三版,2023年7月第三次印刷 課型:活動型 學時 2理論根據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把對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提到了新的高度。黨的十九大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黨的二十大上再次指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協同優勢,集聚一切有益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通過講述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正確看待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優勢、地位及相互關系,理解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必要性。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引導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內容與學情分析 課標 本課依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修訂)》必修2《經濟與社會》 1.1內容要求:“理解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教材分析 本單元圍繞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展開,著重探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介紹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闡釋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優勢——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第一課《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講述了公有制為主體的表現與原因,闡明了各種所有制經濟為什么要共同發展、如何共同發展,解析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內涵,闡述了如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學生須全面認識我國的所有制結構,了解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地位與作用,理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意義,樹立“四個自信”。學情分析 已知:本節課授課對象是本校高一年級的學生,學生通過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經濟與社會》第一課第一框題的學習,已經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初步具備分析社會現象的心智和能力,能夠通過搜集資料對比、歸納總結、歸因分析等方法對社會現象作出基本評價和理解。未知: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知識積累量增多,社會接觸面擴大,思維能力明顯提高,但是在宏觀把握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準確理解政策措施、深度探究制度優越性等方面,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仍顯不足,思維能力有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能提出問題,但不善于表達。需要教師進行專業指導。 發展點:教師通過情境材料的選取,知識的建構,問題的啟發,思辨能力的培養以及合作探究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度學習。從而拓展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全面考慮和理解問題,提升學生的總結與表達能力。學習目標 圍繞議題一“糧食大豐收”,明確糧食生產所需要的一系列生產資料歸誰所有,能說出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要性,認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圍繞議題二“糧食大安全”,說明糧食收儲離不開國有大型企業的大力支撐,理解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認同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圍繞議題三“人民大餐桌”,說出各類餐廳對人民生活的意義,理解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理解和認同我國當前的所有制結構。教學重點 重點: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 依據: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在主動構建全新的產業體系、帶動關聯產業和企業發展、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和國家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學難點 難點: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因。 依據:本節課授課對象是本校高一年級的學生,初步具備分析社會現象的心智和能力,能夠通過搜集資料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對社會現象作出基本評價和理解,但是缺乏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需要教師通過課前教學準備任務布置,課堂情境材料的選取,知識的建構,思辨能力的培養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度學習。教學流程 學習任務與教師活動 評價任務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非凡十年,糧食大豐收!》 學生談觀看視頻感受 取材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發學生興趣。環節一 糧食大豐收 教師展示: 議學材料1 播放視頻 夏糧旺季收購結束,秋糧收購陸續展開?!凹Z食大豐收更得多賣錢,趕緊把手里的糧食出手,賣完就省心了。我這200畝水稻,穩穩能賣30多萬元?!薄 〖Z食收購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售糧景象。肇源縣谷源糧食加工有限公司大院里,前來賣糧的種田大戶絡繹不絕,裝滿金燦燦稻谷的大車小車排隊進出,檢驗、過稱、卸車……沒多久,賣完糧食的農民們全都美得合不攏嘴,用他們的話說,錢到手、心踏實,能不高興嘛。 活動任務: 探究1.人們從事糧食生產離不開什么,所需要的一系列生產資料歸誰所有? 探究2.如何理解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及其地位? 探究3.結合視頻,思考公有制是如何確保我國糧食大豐收,實現共同富裕的? 學生分組探究,依次完成3個探究任務 一、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體現 1.物質資料的生產(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生產資料所有制 3.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1)內容 (2)堅持這一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原因 (3)指導思想 直觀感受我國的糧食大豐收,我國在糧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激發民族自信和愛國熱情。理解生產資料所有制及其重要性。 理解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理解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糧食大豐收,了解公有制經濟的構成,理解公有制的重要性及其主體地位的體現,初步理解如何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環節二 糧食大安全 教師展示: 議學材料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把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方面,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實各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將糧食生產列為市縣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三級聯片”“四級辦點”示范模式,由市、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聯片創建示范片,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落到實處。 活動任務: 探究4.探究糧食儲備事關糧食安全,糧食收儲離不開國有大型企業的大力支撐,你是如何認識國有經濟的? 探究5.結合糧食安全,談談你對國民經濟命脈的理解? 學生分組探究,依次完成探究4和探究5 5.國有經濟 (1)含義 (2)地位和作用 6.國有企業的地位 7.國民經濟命脈 (1)含義 (2)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國有企業對保護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國有經濟及其地位和作用,自覺樹立做大做強做優國有經濟的意識。 結合我國糧食安全,了解關系我國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分布,理解為什么國有經濟要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環節三 人民大餐桌 教師展示: 議學材料3 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民以食為天。”他強調:“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這再一次提醒我們,即便在已經吃飽飯、能夠吃好飯的今天,依然要銘記“民以食為天”的古訓和道理,務必謹守“民以食為天”的啟示與告誡。 議學活動: 探究6.民以食為天,請談談你們在哪里購買糧食、蔬菜、瓜果、水產、肉類等食材?或者外出就餐選擇在哪里?它們分別屬于哪種經濟類型? 學生進行探究6 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形式 (1)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外商投資經濟 (2)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國有成分和非集體成分 2.為什么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1)原因/地位 (2)意義/作用 3.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1)區別 (2)聯系 學生結合人民生活的需要,了解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理解為什么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理解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正確看待不同所有制經濟的優勢、地位及相互關系,比較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區別和聯系。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法律保護。關注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參與經濟生活奠定基礎。教學反思 本課從教學目標的設計來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有了認識,對擁護我國經濟制度有著較強的責任感,并能將所學知識提升為實際運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今后學習相關知識和生活的能力。從教學過程上看,本節課使用材料較豐富,課堂互動豐富,有利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在教師的啟發和激勵下,同學們通過自主思考問題和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點,回答教師的問題,并布置了相關的課后練習,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和能力提高的喜悅。今后會更加強化學生主體,讓學生在對公有和非公有的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深入理解中,感悟制度優勢,增強政治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