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11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目錄 每小節涉及考點 廣東考次 考查頻率5.2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點1 運動系統的組成 5年4考 ☆☆☆考點2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5年3考 ☆☆考點3 動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5年2考 ☆☆【重點】以選擇題考核動物的行為,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并且能夠識別動物的社會行為,了解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讀圖理解題、資料分析題考核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能夠學會觀察脊椎動物的骨、骨骼肌和骨連接的基本結構。考點一:運動系統的組成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骨與骨之間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稱為________。骨骼肌具有接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收縮時能引起________。在人體內,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神經傳來的________。2.關節的結構:關節包括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關節各結構的功能:(1)________(凸起)、________(凹陷)使關節具有牢固性,其上覆蓋一層光滑的________,可________和緩沖運動時的________。(2)________使關節牢固,且能分泌________從而使關節靈活。(3)________內部________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更靈活。4. 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腔內有大量積液,并伴有腫脹疼痛,其病變的部位是________。脫臼的原因是________從_______脫出。考點二: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1.骨本身不能運動,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2.當________時,肱二頭肌________,肱三頭肌________;當________時,肱三頭肌________,肱二頭肌________。3. 骨骼肌的________連在兩塊骨上,與骨連接的肌肉至少是________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4.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________如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統的配合。5.生物與環境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存在才成為了統一的整體。考點三: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________、各種生物的________和所占________總是維持在________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________。生態平衡是一種________的平衡,一種________的平衡。2.動物通過________和________來維持生態系統中的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________,其能力的大小依賴于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的多少。3.動物作為________,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動物攝取的有機物,有的參與構成動物的身體,有的在它們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動物的遺體或糞便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利用。由此可見,動物能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見的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和種子的動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題1】(2023·益陽)體育課上,小明因運動不當造成脫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劇烈運動前熱身可減少脫臼現象發生B.脫臼后無需處理,休息幾天即可康復C.經常運動的人關節囊增厚,不易脫臼D.脫臼時關節頭會從關節窩里滑脫出來【變式1】下圖表示關節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結構③中的滑液能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B.骨與骨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C.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D.結構②是骨骼肌【變式2】運動護膝可依靠緊實的包裹增加膝關節的牢固性,避免膝關節受傷。護膝的作用類似關節結構中的( )A.①④ B.② C.③ D.⑤【例題2】(2023·懷化)某同學在課外勞動實踐時,完成松土這一動作,包括以下步驟:①骨骼肌收縮,②骨繞關節轉動,③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④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變式1】如圖是人體伸肘動作圖,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依次是( )A.收縮,收縮B.舒張,舒張C.舒張,收縮D.收縮,舒張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伸肘動作的產生,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變式2】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如圖是某同學利用木板、松緊帶、螺絲等材料制作的一個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代表運動中的( )A.骨、骨骼肌、骨連結B.骨、肌腹、骨連結C.骨、骨骼肌、關節D.骨、肌腱、關節【例題3】(2023·臨沂)下列有關動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就無法進行B.不能隨意引進某種動物,否則可能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C.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D.太陽鳥在吸食花蜜的同時,也幫助植物傳粉【變式1】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時可以幫助植物傳粉B.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自然界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將不能進行D.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變式2】下列哪項不屬于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動物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專供人類食用B.多種多樣的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C.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D.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1.(2023·海口模擬)運動員由于高強度的訓練,膝關節的軟組織容易損傷,軟組織附著在( )A.關節頭 B.關節腔C.關節囊 D.關節頭和關節窩2.(2023·南海模擬)北京冬奧會已圓滿結束,中國選手谷愛凌、蘇翊鳴等選手在競賽中大放異彩。結合右圖關節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時有⑤分泌的滑液進入③,減小摩擦B.運動時結構①從結構②滑脫的現象叫做脫臼C.運動時主要依靠大腦協調和維持身體的平衡D.運動員完成高難度的滑雪動作屬于學習行為3.(2023·東莞模擬)現代人都很注重鍛煉身體,用啞鈴鍛煉是一種增強上臂肌肉力量的方法(如圖)。下列關于運動系統各結構的特點及運動產生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①]肱二頭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構成B.當手舉啞鈴向上運動時,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肱三頭肌處于收縮狀態C.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牽引骨圍繞著關節運動D.[③]關節是運動系統中的重要結構,具有既牢固又靈活的特點4.(2022·東莞模擬)疫情期間,志愿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幫居家隔離人員運送生活用品。當志愿者垂臂提物品時,他手臂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分別是(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B.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5.(2023·寶安模擬)“亞洲飛人”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上進行100米短跑比賽,以9秒91的成績獲得金牌。關于其跑步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進入肺的路徑: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B.呼氣時,膈肌收縮,隔頂部下降C.運動時需要肌肉、骨和關節的配合,不需要其他系統、器官的協助D.跑步時呼吸頻率加快,有利于組織細胞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6.(2023·惠來模擬)研究發現,周氏嚙小蜂在殺滅美國白蛾方面,與其他鳥類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將受精卵注入美國白蛾的蛹內,利用蛹內的營養物質繁殖自身后代,從而殺死白蛾。這一事實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能夠( )A.維持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 B.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幫助植物傳粉 D.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7.(2023·河源模擬)“告別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級同學舉行了少先隊離隊儀式,敬好最后一次隊禮。下列關于敬隊禮動作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B.由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活動完成C.敬隊禮時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D.消耗的能量來源于細胞內有機物的分解8.(2022·虎門模擬)下列各項不能體現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A.狼捕食年老體弱的野鹿使鹿群趨于健壯B.利用蛙類捕捉農業害蟲,可以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C.飛鳥取食植物的花蜜,幫助植物傳粉D.雄孔雀依靠美麗的尾羽吸引雌孔雀9.(2022·東莞模擬)2022年1月26日,世界首個仿生鯨鯊震撼亮相上海鯊魚館,仿生鯨鯊應用的技術與下列一樣的是( )A.人造心臟 B.抗蟲棉C.中國空間站的控溫系統 D.試管苗10.(2022·東莞模擬)某人的膝蓋經常疼痛,醫生在他的膝關節腔內注射了玻璃酸鈉溶液,病癥很快得到緩解。玻璃酸鈉溶液的作用相當于關節內的( )A.滑液 B.血液C.韌帶 D.關節軟骨一、基礎鞏固1.(2023·惠東模擬)“運動演繹精彩,健康成就未來”。同學們體育課運動的動力來自( )A.骨 B.骨骼肌 C.關節 D.神經2.(2022·英德模擬)如圖是人體關節模式圖,人們在運動中從高處躍下,容易挫傷關節。這種情況最容易挫傷關節的部位是( )A.1 B.2 C.3 D.43.(2022·英德模擬)“引體向上”是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之一。關于被測試者完成標準引體向上動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A.骨骼肌牽引著骨繞關節運動B.肱三頭肌收縮,同時肱二頭肌舒張C.只有肘關節在起作用D.需要小腦軀體運動中樞的支配4.(2021·賀州模擬)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動物攝取的有機物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這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B.限制植物的過度生長C.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 D.維持生態平衡5.(2019·中山模擬)下列措施中,不屬于生物防治的是( )A.用寄生蜂防治美國白蛾 B.用黑光燈誘殺農業害蟲C.用青蛙消滅害蟲 D.用麻雀控制蝗蟲的數量二、能力提高6.(2023·南沙模擬)如圖,甲圖為關節結構模式圖,乙圖為杠桿原理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圖中關節的結構由1、2、5構成B.乙圖中7是杠桿的支點,它相當于我們運動系統中的關節C.甲圖中6能分泌滑液,減小骨與骨之間的摩擦D.乙圖中9是杠桿的動力,運動系統中的動力是由骨骼肌提供的7.(2023·增城模擬)圖為人體的關節和上肢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②及內外的韌帶使關節靈活B.c在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C.人在屈肘時,a收縮b舒張D.任何動作的完成至少需要兩組肌肉配合8.(2023·常平模擬)如圖是舉啞鈴時手臂動作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 )A.①正處于收縮狀態 B.②既有靈活性又有牢固性C.③的兩端連在相同的骨上 D.④在運動中起支點的作用9.(2023·廣東模擬)握手是人與人之間表示友好的一種禮儀。握手時,大拇指要向手心運動。題圖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拇短展肌兩端附著在同一塊骨上B.握住手時,拇收肌處于收縮狀態C.握手時,骨骼肌牽拉骨繞關節運動D.握手動作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10.(2023·惠來模擬)讀圖理解蘇炳添是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是中國田徑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人物。請據圖回答問題(括號[____]內填序號,____橫線上填文字):(1)蘇炳添勝利歡呼時,在 系統的協調和控制下,手臂作出屈肘動作,如圖乙所示,此時① 處于收縮狀態,②處于 狀態。(2)比賽時發令槍一響,蘇炳添如離弦之箭沖向終點,從行為類型上看這是 (填“先天性”或“學習”)行為;他的跑步運動是以 為杠桿,關節為 ,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的。(3)運動員在不當的劇烈運動中,容易造成脫臼,即圖丙中的[ ]關節頭從⑦ 中滑出,此時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復位。(4)圖丙中可以增加關節靈活性的是③ 和[ ]關節腔中的滑液。三、拓展訓練10.(2023八上·普寧期中)從地震廢墟中被救出的某女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動作,其原因不會是( )A.手受傷 B.肱二頭肌拉傷C.肱骨骨折 D.肘關節脫臼11.(2022八上·揭東期中)如圖是長骨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骨由骨膜、骨質、骨髓三部分組成B.⑤骨膜中不僅分布著豐富的血管和神經,還含有具有造血功能的成骨細胞C.①骨松質分布在骨兩端,屬于骨質且比較疏松D.骨含有比例適當的無機物和有機物,使骨硬而不脆12.(2023八上·濱江月考)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與骨連接的肌肉至少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B.如果你直臂提一桶水,易感到累,因為肱二頭肌收和肱三頭肌都處于收縮狀態C.當你端起茶杯喝水時,上臂肌肉所處的狀態是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D.把鉛球推出去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14.(2023八上·高州期中)讀圖理解慢跑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更是鍛煉心肺功能、強身健體、陶冶身心、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內填序號)(1)慢跑等運動依賴于運動系統,人體運動系統主要由 、關節和肌肉組成,其中能為運動提供動力的是 。(2)當人體處于圖一所示奔跑狀態時,左上肢的肱二頭肌處于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3)屈腿時,圖二的膝關節中[ ]內的滑液和 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運動更靈活;而[4] 則增加關節的牢固性。(4)圖三中A、B表示一塊肌肉兩端的 ,則B應連在 (填“1”或“2”)上。(5)運動并不足儀靠運動系統束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 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 系統和循環系統的配合。15.(2021八上·陽東期中)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新冠病毒到底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現在有許多科研人員將蝙蝠和穿山甲等動物作為重要研究對象。請依據如圖圖片,回答有關蝙蝠和穿山甲的相關問題:(1)蝙蝠類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如圖中的蝙蝠正在花叢中吸食花蜜的同時,其實也在幫助植物 ;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研制的雷達屬于 學的成果。(2)如圖中的穿山甲正在吃白蟻或螞蟻,說明動物在維持 中起著重要作用,還能促進生態系統的 循環。(3)有人捕殺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做成餐桌上的“美食”。對此,你的看法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11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目錄 每小節涉及考點 廣東考次 考查頻率5.2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點1 運動系統的組成 5年4考 ☆☆☆考點2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5年3考 ☆☆考點3 動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5年2考 ☆☆【重點】以選擇題考核動物的行為,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并且能夠識別動物的社會行為,了解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讀圖理解題、資料分析題考核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能夠學會觀察脊椎動物的骨、骨骼肌和骨連接的基本結構。考點一:運動系統的組成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主要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骨與骨之間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稱為骨骼肌。骨骼肌具有接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收縮時能引起運動。在人體內,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神經傳來的興奮。2.關節的結構:關節包括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關節囊和關節腔。3.關節各結構的功能:(1)關節頭(凸起)、關節窩(凹陷)使關節具有牢固性,其上覆蓋一層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小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蕩。(2)關節囊使關節牢固,且能分泌滑液從而使關節靈活。(3)關節腔內部的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更靈活。4. 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腔內有大量積液,并伴有腫脹疼痛,其病變的部位是關節囊。脫臼的原因是關節頭從關節窩脫出。考點二: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1.骨本身不能運動,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2.當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當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3. 骨骼肌的兩端連在兩塊骨上,與骨連接的肌肉至少是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4.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5.生物與環境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才成為了統一的整體。考點三: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一種相對的平衡。2.動物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維持生態系統中的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其能力的大小依賴于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的多少。3.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動物攝取的有機物,有的參與構成動物的身體,有的在它們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動物的遺體或糞便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由此可見,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4.常見的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和種子的動物有:蜜蜂、太陽鳥、松鼠等。【例題1】(2023·益陽)體育課上,小明因運動不當造成脫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劇烈運動前熱身可減少脫臼現象發生B.脫臼后無需處理,休息幾天即可康復C.經常運動的人關節囊增厚,不易脫臼D.脫臼時關節頭會從關節窩里滑脫出來【答案】B【知識點】運動系統的組成【解析】AD、脫臼是運動時由于姿勢不當或用力過度,關節頭從關節窩中脫落出來,使關節失去運動能力。劇烈運動前做熱身運動,使關節各部分結構處于良好的狀態,可減少脫臼現象發生。A、D不符合題意;B、脫臼不能自行康復,應找醫生進行專業治療,使關節復位。B符合題意;C、關節囊對關節具有保護和固定作用,經常運動可以改善關節的營養,使關節囊增厚,不易脫臼。C不符合題意;【解題思路】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其中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 。(1)關節具有牢固性,原因是:關節面以關節頭和關節窩的形式結合,關節囊內外有韌帶;(2)關節還具有靈活,原因是:關節面上有關節軟骨,可以減少摩擦、緩沖震蕩。關節腔內有滑液,起潤滑作用。2、運動時由于姿勢不當或用力過度,關節頭從關節窩中脫落出來,使關節失去運動能力,叫脫臼。發生脫臼后,不要隨意活動和自行處理,應用夾板固定受傷關節,立即前往醫院,找醫生處理。【變式1】下圖表示關節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結構③中的滑液能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B.骨與骨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C.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D.結構②是骨骼肌【答案】D【解析】觀圖可知:①關節頭、②關節囊、③關節腔、④關節窩、⑤關節軟骨。結構③是關節腔,其中的滑液能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A正確;骨與骨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B正確;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C正確;結構②是關節囊,不是骨骼肌,D錯誤。【變式2】運動護膝可依靠緊實的包裹增加膝關節的牢固性,避免膝關節受傷。護膝的作用類似關節結構中的( )A.①④ B.② C.③ D.⑤【答案】B【解析】 圖中:①是關節頭、②是關節囊、③是關節腔、④是關節窩、⑤是關節軟骨。②關節囊、還有韌帶這些結構使關節既牢固性、又穩定性。運動護膝可依靠緊實的包裹增加膝關節的牢固性,相當于②關節囊的作用,故B符合題意。【例題2】(2023·懷化)某同學在課外勞動實踐時,完成松土這一動作,包括以下步驟:①骨骼肌收縮,②骨繞關節轉動,③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④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答案】C【知識點】骨、關節和肌肉的配合【解析】運動產生的過程是:神經傳來刺激,肌肉收到刺激收縮,牽引著骨繞關節運動,因此正確的順序為:④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①骨骼肌收縮,③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轉動。【解題思路】(1)當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時,肌肉收縮牽動骨繞關節活動,相應部位產生運動。(2)在運動過程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變式1】如圖是人體伸肘動作圖,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依次是( )A.收縮,收縮B.舒張,舒張C.舒張,收縮D.收縮,舒張【答案】C【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伸肘動作的產生,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雙臂自然下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雙手豎直向上提起重物或雙手抓住單杠身體自然下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收縮。【變式2】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如圖是某同學利用木板、松緊帶、螺絲等材料制作的一個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代表運動中的( )A.骨、骨骼肌、骨連結B.骨、肌腹、骨連結C.骨、骨骼肌、關節D.骨、肌腱、關節【答案】C【解析】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故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代表運動中的骨、骨骼肌、關節,C正確。【例題3】(2023·臨沂)下列有關動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就無法進行B.不能隨意引進某種動物,否則可能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C.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D.太陽鳥在吸食花蜜的同時,也幫助植物傳粉【答案】A【知識點】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A.生態系統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的全部生物。根據獲得的營養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指的是綠色植物,它們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并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消費者指的是各種動物,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的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機物,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但并不是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就無法進行;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參與了物質的循環,A符合題意。B.隨意引進某種動物后,有可能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環境中沒有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B不符合題意。C.松鼠將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適宜的條件下,埋藏的松子就會萌發,這體現了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幫助傳播種子,C不符合題意。D.太陽鳥在吸食花蜜的同時,雄蕊的花粉會粘黏在鳥的身體上,當它飛到另一朵花采蜜時,又會將劃分粘黏在雌蕊的柱頭上,完成傳粉,D不符合題意。【解題思路】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變式1】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時可以幫助植物傳粉B.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自然界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將不能進行D.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答案】C【解析】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A正確;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的一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這體現了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B正確;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但并不是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就無法進行。因為腐生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促進了物質的循環,C錯誤;松鼠將松子儲存在樹洞里、地面下,貯食的過程中有利于幫助植物傳播種子,D正確。【變式2】下列哪項不屬于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動物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專供人類食用B.多種多樣的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C.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D.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答案】A【解析】動物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專供人類食用不屬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錯誤;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如果食物鏈或食物網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而動物在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B正確;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而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可見,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正確;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D正確。1.(2023·海口模擬)運動員由于高強度的訓練,膝關節的軟組織容易損傷,軟組織附著在( )A.關節頭 B.關節腔C.關節囊 D.關節頭和關節窩【答案】D【解析】關節面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組成,軟骨組織由軟骨細胞、基質及纖維構成,在膝關節結構中,軟骨組織主要附著在關節面表面.2.(2023·南海模擬)北京冬奧會已圓滿結束,中國選手谷愛凌、蘇翊鳴等選手在競賽中大放異彩。結合右圖關節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時有⑤分泌的滑液進入③,減小摩擦B.運動時結構①從結構②滑脫的現象叫做脫臼C.運動時主要依靠大腦協調和維持身體的平衡D.運動員完成高難度的滑雪動作屬于學習行為【答案】D【解析】題圖分析:題圖椒關節的結構示意圖,①關節頭、②關節囊、③關節腔、④關節窩,⑤關節軟骨。A、②關節囊分泌的滑液進入③關節腔,可減小摩擦。A 不符合題意。B、運動時①關節頭從④關節窩中滑脫的現象叫做脫臼。B不符合題意。C、運動時主要依靠小腦協調和維持身體的平衡。C不符合題意。D、 運動員完成高難度的滑雪動作,是通過嚴格的訓練才實現的,屬于學習行為。D符合題意。3.(2023·東莞模擬)現代人都很注重鍛煉身體,用啞鈴鍛煉是一種增強上臂肌肉力量的方法(如圖)。下列關于運動系統各結構的特點及運動產生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①]肱二頭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構成B.當手舉啞鈴向上運動時,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肱三頭肌處于收縮狀態C.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牽引骨圍繞著關節運動D.[③]關節是運動系統中的重要結構,具有既牢固又靈活的特點【答案】B【解析】A、①是肱二頭肌,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屬于結締組織),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細胞構成,里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A正確;B、當手舉啞鈴向上運動時產生屈肘動作,此時,①肱二頭肌收縮,②肱三頭肌舒張,B錯誤;C、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而完成的,C正確;D、結合分析可知,③關節是運動系統中的重要結構,具有既牢固、又靈活的特點,在運動在起支點作用,D正確;4.(2022·東莞模擬)疫情期間,志愿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幫居家隔離人員運送生活用品。當志愿者垂臂提物品時,他手臂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分別是(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B.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答案】C【解析】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后,就會收縮變短,才能產生一定的拉力,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減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因此在直臂提水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處于收縮狀態。因此C正確,ABD錯誤5.(2023·寶安模擬)“亞洲飛人”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上進行100米短跑比賽,以9秒91的成績獲得金牌。關于其跑步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進入肺的路徑: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B.呼氣時,膈肌收縮,隔頂部下降C.運動時需要肌肉、骨和關節的配合,不需要其他系統、器官的協助D.跑步時呼吸頻率加快,有利于組織細胞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 空氣進入肺的路徑: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不符合題意;B、呼氣時,膈肌和肋間的肌肉舒張,膈頂部回升,不符合題意;C、人和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關節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連接起保護作用,骨、關節和骨骼肌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統的協調下共同完成的,不符合題意;D、劇烈的運動時,由于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氣多,所以呼吸的頻率會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符合題意。6.(2023·惠來模擬)研究發現,周氏嚙小蜂在殺滅美國白蛾方面,與其他鳥類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將受精卵注入美國白蛾的蛹內,利用蛹內的營養物質繁殖自身后代,從而殺死白蛾。這一事實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能夠( )A.維持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 B.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幫助植物傳粉 D.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答案】A【解析】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作生態平衡。多種多樣的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周氏嚙小蜂能寄生在白蛾體內,從而殺滅美國白蛾。這一事實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能夠“維持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7.(2023·河源模擬)“告別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級同學舉行了少先隊離隊儀式,敬好最后一次隊禮。下列關于敬隊禮動作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B.由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活動完成C.敬隊禮時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D.消耗的能量來源于細胞內有機物的分解【答案】C【解析】AB、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運動來完成的,A、B不符合題意;C、從題圖看出,敬禮時呈屈肘狀態,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C符合題意;D、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是由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提供的,D不符合題意。8.(2022·虎門模擬)下列各項不能體現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A.狼捕食年老體弱的野鹿使鹿群趨于健壯B.利用蛙類捕捉農業害蟲,可以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C.飛鳥取食植物的花蜜,幫助植物傳粉D.雄孔雀依靠美麗的尾羽吸引雌孔雀【答案】D【解析】A.狼捕食年老體弱的野鹿使鹿群趨于健壯,狼在維持該生態系統的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A不符合題意。B.利用蛙類捕捉農業害蟲,既能控制害蟲數量、又可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蛙在維持農田生態系統的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題意。C.飛鳥取食植物的花蜜,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體現飛鳥在自然界中的作用,C不符合題意。D.雄孔雀依靠美麗的尾羽吸引雌孔雀,表現出動物的繁殖行為,不能體現孔雀在自然界中的作用,D符合題意。9.(2022·東莞模擬)2022年1月26日,世界首個仿生鯨鯊震撼亮相上海鯊魚館,仿生鯨鯊應用的技術與下列一樣的是( )A.人造心臟 B.抗蟲棉C.中國空間站的控溫系統 D.試管苗【答案】C【解析】A.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團隊研究人員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體細胞、組織,人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心臟,A不符合題意。B.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這項技術叫做轉基因技術。培育抗蟲棉利用了轉基因技術,B不符合題意。C.科學家們受蝴蝶身上的鱗片會隨陽光的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制成了葉片正反兩面輻射、散熱能力相差很大的百葉窗樣式,這種技術屬于仿生;而“仿生鯨鯊,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111廠水下仿生團隊培育的大型水下觀賞仿生魚,均應用了仿生技術,C符合題意。D.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只需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大量的“試管苗”,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屬于無性生殖,D不符合題意。10.(2022·東莞模擬)某人的膝蓋經常疼痛,醫生在他的膝關節腔內注射了玻璃酸鈉溶液,病癥很快得到緩解。玻璃酸鈉溶液的作用相當于關節內的( )A.滑液 B.血液C.韌帶 D.關節軟骨【答案】A【解析】關節炎是由于關節囊發生病變引起的一種疾病,而關節囊的內層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關節面之間起潤滑作用,以減少摩擦,這位老人滑液分泌不足,所以醫生在他的膝關節腔內注射了玻璃酸鈉,相對于滑液,癥狀很快得到緩解。一、基礎鞏固1.(2023·惠東模擬)“運動演繹精彩,健康成就未來”。同學們體育課運動的動力來自( )A.骨 B.骨骼肌 C.關節 D.神經【答案】B【解析】運動系統主要由骨、肌肉、關節組成,在運動中骨起杠桿作用,關節起支點,骨骼肌的收縮提供動力。因此,同學們體育課運動的動力來自骨骼肌,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2.(2022·英德模擬)如圖是人體關節模式圖,人們在運動中從高處躍下,容易挫傷關節。這種情況最容易挫傷關節的部位是( )A.1 B.2 C.3 D.4【答案】D【解析】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人們在運動中從高處躍下時,最容易挫傷關節的部位是4關節軟骨。D正確,ABC錯誤。3.(2022·英德模擬)“引體向上”是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之一。關于被測試者完成標準引體向上動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A.骨骼肌牽引著骨繞關節運動B.肱三頭肌收縮,同時肱二頭肌舒張C.只有肘關節在起作用D.需要小腦軀體運動中樞的支配【答案】A【解析】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A正確;B、引體向上過程中產生屈肘動作,是因為肱三頭肌舒張,同時肱二頭肌收縮。引體向上動作產生前及動作完成時(身體懸在最高位置時)肱三頭肌和肱二頭肌都收縮,B錯誤;C、在“引體向上”運動中,除了肘關節起支點作用外,還有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骨骼肌收縮起動力作用,C錯誤;D、軀體運動中樞屬于大腦的神經中樞,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D錯誤。4.(2021·賀州模擬)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動物攝取的有機物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這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B.限制植物的過度生長C.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 D.維持生態平衡【答案】A【解析】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而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可見,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動物還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綜上所述,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的一部分有機物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可被生產者利用,這體現了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5.(2019·中山模擬)下列措施中,不屬于生物防治的是( )A.用寄生蜂防治美國白蛾 B.用黑光燈誘殺農業害蟲C.用青蛙消滅害蟲 D.用麻雀控制蝗蟲的數量【答案】B【解析】ACD、用寄生蜂防治美國白蛾、用青蛙消滅蝗蟲、用麻雀控制蝗蟲的數量,都是引用天敵等另外的一種生物來防治,屬于生物防治,不符合題意。B、用黑光燈誘殺農業害蟲,是利用了黑光,黑光不是生物,不屬于生物防治。B符合題意。二、能力提高6.(2023·南沙模擬)如圖,甲圖為關節結構模式圖,乙圖為杠桿原理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圖中關節的結構由1、2、5構成B.乙圖中7是杠桿的支點,它相當于我們運動系統中的關節C.甲圖中6能分泌滑液,減小骨與骨之間的摩擦D.乙圖中9是杠桿的動力,運動系統中的動力是由骨骼肌提供的【答案】C【解析】A、甲圖中1為關節囊,2為關節腔,3為關節頭,4為關節窩,5為關節面,6為關節軟骨,關節由1關節囊、2關節腔、5關節面組成,A正確;BD、乙圖中7為支點,模擬的是關節,8為杠桿,模擬的是骨,9為向下的力,模擬的是骨骼肌,BD正確;C、甲圖中的1關節囊能分泌滑液儲存在2關節腔中,6關節軟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C錯誤。7.(2023·增城模擬)圖為人體的關節和上肢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②及內外的韌帶使關節靈活B.c在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C.人在屈肘時,a收縮b舒張D.任何動作的完成至少需要兩組肌肉配合【答案】A【解析】A、關節既牢固又靈活,牢固依靠關節囊及韌帶,靈活依靠關節腔中的滑液及關節軟骨,A錯誤;B、c為骨,骨在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B正確;C、人在屈肘時,a肱二頭肌收縮,b肱三頭肌舒張,C正確;D、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至少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D正確。8.(2023·常平模擬)如圖是舉啞鈴時手臂動作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 )A.①正處于收縮狀態 B.②既有靈活性又有牢固性C.③的兩端連在相同的骨上 D.④在運動中起支點的作用【答案】B【解析】A、①是肱三頭肌,②是肘關節,③是肱二頭肌,④是骨。舉啞鈴手為屈肘狀態,此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A錯誤;B、關節既靈活又牢固,靈活性跟關節軟骨和滑液有關;牢固性跟關節囊和韌帶有關。②是肘關節,B正確;C、③是肱二頭肌,骨骼肌的肌腱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C錯誤;D、軀體運動中,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④骨起的是杠桿作用,D錯誤。9.(2023·廣東模擬)握手是人與人之間表示友好的一種禮儀。握手時,大拇指要向手心運動。題圖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拇短展肌兩端附著在同一塊骨上B.握住手時,拇收肌處于收縮狀態C.握手時,骨骼肌牽拉骨繞關節運動D.握手動作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答案】A【解析】A、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可見,拇短展肌兩端不能附著在同一塊骨上,A錯誤;B、人在做握住手時,大拇指要向手心運動,拇收肌需要處于收縮狀態,B正確;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因此,握手時,骨骼肌牽拉骨繞關節運動,C正確;D、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可見,握手動作需要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D正確。10.(2023·惠來模擬)讀圖理解蘇炳添是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是中國田徑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人物。請據圖回答問題(括號[____]內填序號,____橫線上填文字):(1)蘇炳添勝利歡呼時,在 系統的協調和控制下,手臂作出屈肘動作,如圖乙所示,此時① 處于收縮狀態,②處于 狀態。(2)比賽時發令槍一響,蘇炳添如離弦之箭沖向終點,從行為類型上看這是 (填“先天性”或“學習”)行為;他的跑步運動是以 為杠桿,關節為 ,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的。(3)運動員在不當的劇烈運動中,容易造成脫臼,即圖丙中的[ ]關節頭從⑦ 中滑出,此時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復位。(4)圖丙中可以增加關節靈活性的是③ 和[ ]關節腔中的滑液。【答案】(1)神經;肱二頭肌;舒張(2)學習;骨;支點(3)⑤;關節窩(4)關節軟骨;⑥【解析】(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至少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所以,蘇炳添勝利歡呼時,在神經系統的協調和控制下,手臂作出屈肘動作,如圖乙所示,此時①肱二頭肌處于收縮狀態,②處于舒張狀態。故填:神經;肱二頭肌;舒張(2)比賽時發令槍一響,蘇炳添如離弦之箭沖向終點,從行為類型上看這是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人體能產生運動,是因為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而收縮,再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骨起杠桿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收縮產生動力。故填:學習;骨;支點(3)[⑤]關節頭從[⑦]關節窩中滑脫的現象,稱為脫臼。脫臼后,關節無法正常活動,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復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劇烈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可以減少脫臼現象的發生。故填:⑤;關節窩(4)關節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組成,關節面由關節頭和關節窩組成。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腔內有少量關節囊內表面分泌的滑液,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所以,圖丙中可以增加關節靈活性的是[③]關節軟骨和[⑥]關節腔中的滑液。故填:關節軟骨;⑥三、拓展訓練10.(2023八上·普寧期中)從地震廢墟中被救出的某女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動作,其原因不會是( )A.手受傷 B.肱二頭肌拉傷C.肱骨骨折 D.肘關節脫臼【答案】A【解析】當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牽引前臂骨圍繞肘關節活動,從而完成屈肘動作;當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時就完成伸肘動作。手與完成屈肘和伸肘動作無關,從地震廢墟中被救出的某女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動作,其原因不會是手受傷,A符合題意。11.(2022八上·揭東期中)如圖是長骨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骨由骨膜、骨質、骨髓三部分組成B.⑤骨膜中不僅分布著豐富的血管和神經,還含有具有造血功能的成骨細胞C.①骨松質分布在骨兩端,屬于骨質且比較疏松D.骨含有比例適當的無機物和有機物,使骨硬而不脆【答案】B【解析】A.長骨的基本結構包括⑤骨膜、骨質和④骨髓三部分組成,A正確。B.長骨表面的⑤骨膜內有成骨細胞、豐富的神經和血管,對骨的生長,營養及其損傷后的修復具有重要作用,成骨細胞無造血功能,B錯誤。C.骨兩端內部的骨質比較疏松,稱為①骨松質,C正確。D.骨中的無機鹽主要成分是鈣鹽,因而骨質堅硬;骨中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它使骨具有韌性,骨的成分主要是水分、無機鹽、有機物。其中無機鹽使骨質堅硬,有機物使骨具有彈性,D正確。12.(2023八上·濱江月考)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與骨連接的肌肉至少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B.如果你直臂提一桶水,易感到累,因為肱二頭肌收和肱三頭肌都處于收縮狀態C.當你端起茶杯喝水時,上臂肌肉所處的狀態是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D.把鉛球推出去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答案】C【解析】A、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A不符合題意;B、雙手豎直向上提起重物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收縮,易感到累,B不符合題意;C、當你端起茶杯喝水時,上臂肌肉所處的狀態是肱②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C符合題意;D、在擲鉛球時,處于伸肘狀態,因此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D不符合題意。14.(2023八上·高州期中)讀圖理解慢跑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更是鍛煉心肺功能、強身健體、陶冶身心、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內填序號)(1)慢跑等運動依賴于運動系統,人體運動系統主要由 、關節和肌肉組成,其中能為運動提供動力的是 。(2)當人體處于圖一所示奔跑狀態時,左上肢的肱二頭肌處于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3)屈腿時,圖二的膝關節中[ ]內的滑液和 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運動更靈活;而[4] 則增加關節的牢固性。(4)圖三中A、B表示一塊肌肉兩端的 ,則B應連在 (填“1”或“2”)上。(5)運動并不足儀靠運動系統束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 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 系統和循環系統的配合。【答案】(1)骨;肌肉(2)收縮(3)3;關節軟骨(4)肌腱;2(5)神經;呼吸【解析】(1)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關節三部分組成。運動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肌肉收縮為動力而形成的。運動要消耗能量,能量來自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所以能為運動提供動力的是肌肉。(2)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會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例如,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圖一中左上肢屬于屈肘動作,此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3)第一空、關節結構中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運動更靈活的是3關節腔中有滑液和1關節軟骨。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能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1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第二空、4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增加關節的牢固性。(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組成,肌腱位于骨骼肌的兩端,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圖三中A、B表示一塊肌肉兩端的肌腱,則B應連在2上。(5)人體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關節三部分組成。運動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肌肉收縮為動力而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縮要受神經系統的協調和控制。運動要消耗能量,能量來自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所需要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進行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原料和代謝產生的廢物則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才能完成。15.(2021八上·陽東期中)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新冠病毒到底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現在有許多科研人員將蝙蝠和穿山甲等動物作為重要研究對象。請依據如圖圖片,回答有關蝙蝠和穿山甲的相關問題:(1)蝙蝠類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如圖中的蝙蝠正在花叢中吸食花蜜的同時,其實也在幫助植物 ;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研制的雷達屬于 學的成果。(2)如圖中的穿山甲正在吃白蟻或螞蟻,說明動物在維持 中起著重要作用,還能促進生態系統的 循環。(3)有人捕殺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做成餐桌上的“美食”。對此,你的看法是 。【答案】(1)傳粉;仿生(2)生態平衡;物質(3)人類應該保護動物的多樣性,不能破壞動物的多樣性,隨意捕殺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做成餐桌上的“美食”的行為破壞了動物的多樣性,是可恥的,同時是違法行為,我們青少年在發現周圍有人使用野生動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動物時,要加以勸阻或向有關部門舉報【解析】 (1)蝙蝠吸食花蜜時會碰到花粉,這只蝙蝠取吸食其他花的花蜜時就幫助了該植物傳播花粉;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研制的雷達屬于仿生學的成果。(2)動物是消費者,通過捕食關系保持著各生物種類和數量相對穩定,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動物的消化分解吸收,復雜的有機物變成簡單的無機物回到自然環境中,被生產者利用。由此可見動物還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隨意捕殺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做成餐桌上的“美食”的行為破壞了動物的多樣性,是可恥的,同時是違法行為。故答案為:(1)傳粉;仿生;(2)生態平衡;物質;(3)人類應該保護動物的多樣性,不能破壞動物的多樣性,隨意捕殺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做成餐桌上的“美食”的行為破壞了動物的多樣性,是可恥的,同時是違法行為,我們青少年在發現周圍有人使用野生動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動物時,要加以勸阻或向有關部門舉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11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3-2024學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輪復習(廣東專版)(學生版).docx 專題11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3-2024學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輪復習(廣東專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