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偉大的改革開放》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第三課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組織教材,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是如何開辟的、制度是如何確立的、理論體系是如何形成的、文化是如何發展的,從而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本課涵蓋了改革開放發展的歷程和意義,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在整本書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分析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改革開放這項重大的國策有一定了解,但對改革開放發展歷程和意義還有待深入,學生辯證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高一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認同改革開放的必要性。課程標準闡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讓學生思考我國改革開放的原因,引導學生堅定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強政治認同。科學精神通過小組合作,展示改革開放進程的時間軸,分清我國改革開放的三個階段及水平,樹立科學精神。公共參與通過觀看視頻《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總結改革開放的意義;鼓勵青年學生要提高才能,為民族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培養公共參與。教學重難點重點:理清改革開放的歷程;理解認同改革開放的意義。難點:使學生樹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堅定信念。教學過程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社會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過程;懂得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今天我們將學習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進行了偉大的改革開放!議題式教學議題一為什么說改革開放是破局之招教師活動:播放文革后中國的經濟、政治、民生狀況的視頻,并追問為什么鄧小平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并思考改革開放的原因。(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看文革后中國的經濟、政治、民生狀況的視頻,分析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必要性,理解改革開放是破局之招。)議題二改革開放經歷了怎樣的進程教師活動: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知識,分析改革開放進程,并繪制改革開放進程軸,全班展示交流。要求:1.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來講述。2.按照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來整理。3.分清我國改革開放三個階段及水平。學生活動:分小組展示并講解改革開放進程(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從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兩個角度展示改革開放進程的時間軸,使學生明晰改革開放的三個階段和水平,科學認識改革開放的進程。)議題三為什么說改革開放是制勝之招教師活動:觀看視頻《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并給出文字材料,設置有梯度的問題。材料一: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材料二: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險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創造。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擺索的先鋒模范。2018年12月,在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斗志,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學生活動:根據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了解100名改革先鋒的具體事跡,說說改革先鋒體現了怎樣的精神?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3.運用所學“改革開放”知識,結合材料分析歸納我國改革開放的意義?4.面對改革困境、開放障礙,你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要不要“停一停、歇一歇”?請說明理由。(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列舉百名改革先鋒的事跡,總結改革先鋒體現的精神,分析改革開放的意義;思考面對改革困境、開放障礙,中國的改革開放要不要停一停歇一歇,明確青年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明白改革開放是制勝之招。)情感升華學生齊讀:改革開放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我們青年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才能,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今非昔比經典習題及板書設計經典習題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稱“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由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小明同學準備用手機拍攝一部反映“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微視頻。在他構思的鏡頭中,合理的( )①外景:村委會門口懸掛著“小平您好”的紅色橫幅 ②內景:村民聚集在村委會收聽收看建黨百年慶祝活動③特寫: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大包干”紅手印④近景:坐在炕頭上的村民老王聽說國家提高了養老金發放標準后笑得合不攏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有人在紀念改革開放44周年的征文中寫道:“在此后的40多年間,從半閉關鎖國狀態下蘇醒的中國快馬加鞭追趕世界。如果我們追溯中華人民共和國融入世界的歷史,那1980年打開的第一扇“窗'則需我們永遠銘記。”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設置深圳等經濟特區 B.開放沿海港口城市C.開辟海南為經濟特區 D.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答案】1.A 2.A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