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嬌艷的花》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嬌艷的花》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正處于從簡單的彩墨游戲到對水墨學習的過渡階段,要引導學生既學習簡單的勾染方法,又不受固有程式化的影響,造型相對簡單又容易激發學生美好情愫的花朵無疑成為最適宜的學習媒介。本課的教學意圖是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畫的住要特點感受和體驗用筆、用色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寫意花卉最基本的表現方法,同時在創作時又不受表現方法、技法的限制,能大膽地將自已對花的美好感受表現出來。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創作中進一“緣物寄情步體驗中國畫特有的花鳥畫藝術表現形式,感受花鳥畫的樂趣,為第三學段學習《花鳥畫》打下基礎。本課與《彩墨游戲(一)》和《彩墨游戲(二)》形成了本冊教材中國畫系列單元。教學目標:1.了解表現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識,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畫法,感受、體驗中國畫用筆、用墨和用色的特點。2.能大膽地運用作畫工具和方法,表達色彩的變化效果,嘗試用中國畫的方法表現形象生動的花卉形象。3.通過對中國畫花卉的學習,進一步認識寫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意識,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教學重點: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以及教師的演示和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感受、體驗中國畫用筆、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藝術特色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顏色的濃淡關系,特別是水分的干濕對表現物象的作用。在實踐練習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創作。課前準備: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宣紙、調色盤、各種花的圖片或鮮花等。在教室里陳設不同品種的鮮花。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畫具準備情況。[設計意圖]課前檢查,有助于幫助教師了解課堂基本情況,掌控課堂。二、導入新課1.引導學生關注桌面上的鮮花,課件播放各種花卉盛開的延時視頻,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的花,并試著說出花名,感受花開瞬間震撼人心的美妙。2.引導學生談感想,感受花卉的嬌美。3.揭題板書:嬌艷的花。[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三、講授新課1.提出問題:(1)你喜歡的是什么花,并描繪出它的樣子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花朵樣子的描繪,引導他們關注花的形態。2.播放花卉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各種不同的花,關注各種各樣的花卉跟名字之間的聯系,(1)你們還認識其他的花兒嗎 請你把它們介紹給大家。(2)觀察花卉圖片,找出都有哪些不同的顏色 (3)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的顏色,嘗試用國畫工具表現出來。3.展示中國畫花卉,并提出問題:(1)生活中的花和藝術作品中花的顏色一樣嗎?藝術化的花卉是不是很美?介紹畫家作品中顏色的深淺變化、墨的濃淡變化以及色彩的藝術型搭配。板書:色彩搭配(2)觀察兩幅牡丹花的表現方法是否相同 教學勾和染的表現技法,教師簡單示范勾和染的用筆方法。板書:用筆技法:勾、染(3)學生嘗試表現簡單的花朵,教師加以強調。(4)指名學生匯報葉子的畫法4.觀看荷花的寬大葉子,講解用筆方法。5.欣賞郭怡孮的《秋光》,并提出問題:畫家是怎樣安排構圖的?6.欣賞學生作品,進一步了解構圖的技巧。[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層層深入的活動,逐步探究用中國畫表現花卉的藝術特色。四、教師示范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繪畫一幅完整的荷花圖,邊示范邊講解。五、藝術實踐學生作業,教師指導。作業要求:運用濃淡相宜的色彩,靈活多變的用筆方法,表現自已喜歡的花兒。[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實踐檢驗真知,教師同時因材施教,看看學生掌握的情況。六、展示評價評價要點:誰畫的花色彩搭配得好,誰把花的疏密、高矮、大小、前后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美中不足的畫,應該注意什么?七、總結提升今天我們學習了用中國畫的技法來表現自己喜歡的花。大家也可以嘗試生活中的其他事物,用來裝飾美化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課后反思《嬌艷的花》是三年級人美版的一節水墨畫課,屬“造型.表現”領域。學生能夠通過沒骨法和勾線法能畫出一副完整的花。于是在課堂開始階段,讓孩子們認識各種花的顏色、形狀,讓他們可以根據所看到的用國畫的方法來表達;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掌握兩種畫花的技法,于是本人示范了荷花、荷葉的畫法。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到畫畫時應注意構圖,讓他們欣賞學生作品,從觀察學生的作品中來發現應注意花的大小、疏散、前后遮擋關系。本節課有以下幾點不足:1.在認識各種花的時候,沒有抓住某個花的重點——它的形狀、它的顏色來說,以至于孩子們的腦海里沒有印象。2.孩子們在看教師師范時,只注重了個別花的畫法,沒有聯想到其他的花該如何畫,這時候教師可提問,你想畫什么花?你想用那種方法來表達?你會選擇哪些顏色?這樣通過學生的回答,可拓展學生的思維,讓畫花的范圍更廣闊。3.在最后欣賞學生作品時,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讓學生自主的去發現構圖問題,可記憶更深刻。4.沒有注重本科的德育滲透,學生創作前要求孩子們要注意衛生、愛護課本、保護環境,以至于后來有的學生將墨汁倒入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