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中國的主要產業》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度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中國的主要產業》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度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第四章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地理 八年級 第二學期 湘教版 中國的主要 產業
單 元 組 織 方 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農業 農業第一課時
2 工業 工業第二課時
3 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業第三課時
二、單元分析
(一) 課標要求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2 年版) 》的要求, 本章內容屬于“主題五認識
中國”中“認識中國全貌”部分,課標具體要求如下:
【內容要求】
認識中國全貌
借助地圖和相關資料,舉例描述中國農業、工業等生產活動的分布,并用實例說明科 學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中國交通運輸線的分布特征, 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 快速發展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二) 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2. 內在邏輯
按照課標安排,本章重點介紹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部門一農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第一節“農業”主要介紹農業的概念、我國農業發展概況、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以及畜 牧業的分布。第二節“工業”主要介紹我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我國工業的發展情況、
12
我國一些重要基礎工業部門分布和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情況。第三節“交通運輸業”簡 要地介紹了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概況、我國主要交通運輸網、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及選擇。
依據本章節新課標,要求學生初步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特征,就要了解我國的產業特征。 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產業的概念和基本屬性,豐富感性認識。然后了解三大產業的區域發展狀 況,用數字和事例說明我國三大產業發展成就,構造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多種情 感和價值觀。再次了解三大產業分布情況,在此基礎上,學會簡要分析三大產業在該區域(區 域的某部位)發展條件。其中涉及到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也有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培養學習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三)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學習了中國地理大部分知識,具備一定的地理學習能力和方法,會讀圖和分 析資料,具有學好本章節的良好基礎。只要教師啟發恰當,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基礎知識,合 作探究新知,突破重難點。本單元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在其他課程及其日常生 活中都有了解,具有生活性、實踐性,學生學習有興趣、有成效。但本單元圖表眾多,學生 在讀圖、析圖、憶圖中,很難挖掘圖表中隱含的地理信息,不由自主望圖生義,缺乏理性思 維。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依據課標,制定的本單元作業目標如下
1、第一節農業,通過讀圖和材料分析,了解農業的四個部門及特點,了解和分析我國 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分布及原因,兩類畜牧業的分布差異,認識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 重要意義。
2、第二節工業,認識工業的地位及影響因素,了解我國一些重要工業部門的分布及原
因,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巨大影響力。
3、第三節交通運輸業,認識交通運輸業的重要性和我國的發展成就,我國鐵路干線和 鐵路交通樞紐的分布,認識各類運輸方式的持點,學會合理選擇運輸方式,保障交通安全。
4、通過單元作業, 加強單元學習的整體性, 構建單元內各課時的聯系, 強化 區域 地理的學習方法。能夠觀察、描述、解釋家鄉、及其它區域生產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 表現出主動學習及問題探究的 意識和能力;能夠在生活、學習中積極參與相關的公益活動, 具有社會責任感。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本單元主題是中國的主要產業, 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2 年版) 》“認識中 國全貌”相關課標為基礎,結合其他部分課標要求。
共三個課題,主要介紹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部門---農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是 中國經濟地理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從學生身邊或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初步認識我國經濟發 展狀況。通過探究的學習方法,初步學會分析區域產業特征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討論、感 悟和理解農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對于家庭、國家的重要意義。學習生活中的地理,落實地 理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和人地協調觀四大核心素養。
本單元作業由課時作業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組成,本單元課時作業為三課時,以書面鞏 固性作業和實踐作業方式呈現。書面鞏固性作業以中國三大產業為主題,重在考查讀圖、填 圖、繪圖、析圖、用圖能力。實踐性作業,以鄉土地理和時事熱點為背景,學生在真實情境 中通過系列活動進行具身學習。本單元作業類型有書面作業和實踐作 業,書面作業有繪圖、 選擇、填空、判斷、簡答等題型,基于雙減的背景,本著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出發點,本單 元書面課時作業由 1-2 組選擇填空題和綜合題組成。單元質量檢測作業由 4-5 組題組成。 選擇題和綜合題均以題組形式 呈現,重在考查知識的整體關聯,對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
12
學生的綜合素養。 本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1。
表 1 “中國的主要產業”單元作業體例
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題量 農業 2—3組 選擇題1組 活動題 1組 綜合題 1組
工業 2—3組
交通運輸業 2—3組
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
繪圖、填圖、選擇題、綜合題、判讀題、活動題等
時間 15 分鐘以內 20 分鐘以內
本單元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 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 任務、評價 標準和方式設計。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農業
作業 1:
一、作業內容
◆鞏固性作業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宣城,我們的家鄉,魚米之鄉,三省通衢,人杰地靈。看敬亭詩徑,徜徉雅韻,桃 花潭水,洋溢深情。是美食天堂,也是夢里水鄉。
安徽省是全國重要的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主產區,也是棉花、油菜、大豆、茶葉 等經濟作物主產區。
材料二:安徽省農業發展戰略格局示意圖 (下圖)
(詩意宣城)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秋登宣城謝 脁北樓》是對宣城最有詩意的描述。詩意宣城多雅賦, 一城山水待君來。
(1) 宣城屬 于我 國四大地理 區域 中的 , 當地主要 的地形類 型
12
(

)。
(2) 在 圖 中適 當位置用 圈 出 “八 百里 皖江 ” , 其流經地 區 的主要氣候類 型是 氣候,適宜 (糧食作物)的種植,農作物熟制為 。
(3) 簡要說明地形差異對安徽農業生產的影響。
(美食宣城)
瑞草蝦仁將宣城郎溪縣貢茶瑞草魁茶飲與蝦仁融合,整體清新軟嫩,蝦仁選用河蝦,玉白鮮 嫩,茶葉清香, 色澤雅麗,食后清口開胃,回味無窮。
(4) 任選這款美食的一種食材,說出當地農業生產部門及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實踐性作業
1. 結合網絡熱門家鄉美食評選,上網搜集資料,想一想這些食材屬于哪些農業部門的產出? 與郎溪縣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如圖一)
2. 以小組為單位,查詢中國各地美食,思考這種食材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如圖二)
圖 二
(

)一
3. 查閱相關資料,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兩方面分析家鄉郎溪縣為什么能成為“中國綠茶 之鄉”?
4. 結合去“郎溪縣巨大生態農場”的研學活動,找一找,農場中有哪些新型農業?討論一 下在郎溪布局這項新型農業有什么優勢和不足?
12
5. 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去家鄉的田野看看有哪些主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作物的熟制
是怎樣?
二、時間要求:1-4 題 15 分鐘;實踐題沒有時間限制,可以根據興趣選擇。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 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礎知識鞏固
讀圖析圖繪圖能力
從材料獲取信息分析能力
綜合思維能力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2022 課標要求:借助地圖和相關資料,舉例描述中國農業生產活動的分布,并用實例 說明科學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農業的地位和分布是本節需要掌握的最基礎板塊。該組題目注重引導學生熟悉教材 基礎知識點,題目 1.2 結合學生比較關注的宣城鄉土地理,設問突出這一基礎知識的考察和 地圖的運用,注重強調讀圖析圖繪圖能力。
對本課時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以拓寬學生視野。題目 3,考查了學生從材料圖 中獲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的能力,建立了地理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題目4 綜合題以“郞川美 食”為背景。適當聯系學科內如中國自然環境等各部分知識進行初步的整合與拓展,既突破 中國農業的地區差異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這一本節的重難點。又達到鞏固學習內容、拓寬學 習視野的目的,逐步培養學生用地理的思維方式和學科邏輯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地理 學科綜合性特點。
第二課時 工業
◆鞏固性作業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該地區通江達 海,連南接北。
材料二 漢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基礎雄厚、氣候和生態條件優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 主產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材料三 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等九個珠三角城市鉏成, 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材料四 圖為我國東南部分地區簡圖。
(1) 在圖中適當的位置用 圈出“安 徽省的范圍”并標出其行政中心。
(2) 圖中區域分布有我國四大工業基 地中的兩大工業基地 ,___________和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兩地區經濟發展 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為此兩 地區都修建了核電站。
(3) 武漢是我國華中地區的第一大港,
是長江 “___________ ” 中轉站 ,還可
12
以通過___________ (鐵路線) 連接粵港澳大灣區 。澳門經濟主要以旅游業和 ___________為主。
(4) 在港澳和祖國內地的合作中 ,祖國內地主要利用港澳的___________。
①廉價的勞動力 ②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③豐富的自然資源 ④發達的金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長江三角洲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都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 ,兩地區經濟發展共 同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12
◆實踐性作業
郎溪經濟開發區于 2006 年 8 月正 式成立,總體規劃 22.44 平方公里分。
目前已有華菱電梯、動力源等科技工業 企業和眾多中小工業企業入駐。
1、郎溪經濟開發區緊靠我國的四大工業 基地中的哪個工業基地?
2、建工業開發區有哪些有利條件?限制 性因素是什么?
3、了解家鄉,建設家鄉。如果你是回鄉的
華僑,你將如何打造家鄉的工業經濟開發區 呢?快來出謀劃策吧?
二、時間要求:15 分鐘,實踐題沒有時間限制,可以根據興趣選擇。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 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礎知識鞏固
讀圖析圖繪圖能力
從材料獲取信息分析能力
綜合思維能力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2022 課標要求:借助地圖和相關資料,舉例描述中國工業的分布,并用實例說明科學技術 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作業,鞏固學生對四大工業基地、四大高新技術密集區的掌握,進一步關注高新科
技,認識高科技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意義。認識到我們的高科技還存在一些短板,這 些急需我們的人才去補足這些短板。
實踐性作業的加入,讓同學將所學知識和我們生活的實際相結合,了解、關注我們周圍 的現實工業生產。
將工業知識和前面的自然地理相結合,對前面的自然地理知識起到復習和鞏固的作用。 結合鄉土地理,培養學生了解家鄉,建設家鄉的地理核心素養。
第三課時 交通運輸業
作業 1
一、作業內容
◆鞏固性作業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交通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0 日, 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 4 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運營總里程突破 15 萬 公里,穩居世界第二。
材料二:
1、主要的跌路干線
主要跌路干線 起止地點
________ 干 線 (五縱) ________線 北京—上海
________線 北京—香港九龍
京哈----________線 北京— 哈爾濱 北京—廣州
_______—焦柳線 太原—焦作—柳州
12
_______—_______線 寶雞—成都— 昆明
_______ 干 線 (三橫) _______—包蘭線 北京—包頭—蘭州
_______—_______線 連云港—蘭州—烏魯木齊一阿拉山口
_______線 上海一杭州一株洲一貴陽一昆明
2 、重要的樞紐
跌路樞紐 跌路干線
_______ 京廣線與隴海線
徐州 _______與隴海線
_______ 包蘭線、_______、隴海線
上海 京滬線與_______
_______ 滬昆線與京廣線
_______ 成昆線與寶成線
2018 年 12 月 25 日,杭黃高鐵開通運營。高鐵沿途分布著黃山、千島湖、西湖等數十個 5A 級與4A 級風景區, 串起了名城、名湖、名江、名山。這條全長287 公里的鐵路,一頭是西 湖,一頭是黃山,途經 7 個 5A 級景區、超過 50 個 4A 級景區、10 余個國家森林公園。坐著 杭黃高鐵,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3 、杭黃高鐵被稱為“顏值最高鐵路”的理由是 ( )
A.高鐵線路最長 B.沿途地勢平坦 C.運行速度最快 D.經多個旅游勝地
4 、杭黃高鐵在平原地區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 )
A.減少噪音擾民 B.較少占用耕地 C.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
郎溪,位于宣城市,綠水青山,境內 8 萬多畝茶園連綿起伏,有“中國綠茶之鄉”的美 譽。2020 年 6 月 28 日,伴隨著商合杭高速鐵路合湖段正式開通運營,郎溪南站正式投入使 用。郎溪站站房設計概念取“茶”字之形,“茶” 為會意字,由“艸” 、“人” 、“木” 三部分組成。商合杭高鐵開通后,郎溪南到合肥最快 1 小時 38 分鐘。結合下圖,完成 1—4 題。
12
5 、下列關于高鐵與普通鐵路、飛機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高鐵與普通鐵路、飛機相比,舒適度較低
B 、高鐵軌道造價成本低,而普通鐵軌的造價成本相對較高。
C 、高鐵運行速度快、能源消耗低
D 、相較于飛機,高鐵的價格較高,靈活性更好
6 、商合杭高鐵連接的省份有 ( )
A.浙、閩 B.冀、皖 C.蘇、徽 D.豫、浙 7 、商合杭高鐵經過的地形區主要有 、 、 。
◆實踐性作業
1 、繪制我國南北走向的主要鐵路干線 (五縱) 和東西走向的主要鐵路干線 (三橫) ,并熟 知它們相交的重要鐵路樞紐。
要求:
A. 以小組為整體,以同桌為單位,拿出一張紙,同桌之間互相合作,進行繪制。
B.繪出鐵路線的大致走向
C.標出鐵路線的起點和終點
D.觀察每條鐵路線的名稱
2 、設計旅游路線:
暑假期間,小寧的父母想去蘇浙皖周邊旅游,打算游覽中山陵、蘇州園林、杭州西湖、 錢塘江、千島湖、黃山,最后回到郎溪。請設計一條最便捷又經濟的旅游路線 (分組選優)
12
二、時間要求:鞏固性作業 20 分鐘,實踐題沒有時間限制,可以根據興趣選擇。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 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礎知識熟悉中國鐵路交通干線圖
從材料獲取信息分析能力
正確繪制簡易中國鐵路干線圖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以中國鐵路線 ( “三橫五縱”) 為基礎知識框架,學生在填寫基礎知識結構過程中, 容易初步構建基礎知識體系,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通過作業練習加強對基礎知識內容的 提升。考查學生能否將局部和整體的鐵路線結合起來,靈活的處理地理信息,提高分析問題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小組為單位來繪制鐵路干線圖。這更有利于熟記重要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形成“腦 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通過實際動手繪圖,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參與, 更好地達到短時高效的課堂效果。
通過郎溪南站和商合杭高鐵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關注家鄉文化和經濟發 展。該組題目注重綜合考查學生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中國地形圖”和“中國鐵路干線 圖”的掌握情況,判斷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相信你對中國的產業的認識會更加深入。以一個熟悉的區 域為案例,帶動其它區域的學習,是學地理的一個有效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快開動 腦筋,來一次舉一反三的活動吧。
白山黑水東三省,東北三省不僅是“中國飯碗”,也是“國之重器”。宣城郎溪某中學師生 開展了以東北三省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下圖為東北三省示意圖。依據小組活動資料,回答下 列問題。
12
第一小組:以“中國飯碗——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為主題進行學習。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 從昔日“北大荒”成為名副其實的“北大倉”。同學們收集資料探究了三江平原成為我國著 名商品糧基地的條件,并制作了框圖。
(1) 三江平原位于我國 (方位) 角,西鄰 (山脈) 東南端,東至烏蘇里 江,北起黑龍江,南抵興凱湖。地勢西高東低,南 北 。
(2) 在下面框圖內橫線上填寫適當詞語反映三江平原成為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的條件。
第二小組:以“國之重器——我國最大重工業基地”為主題進行學習。東北三省的很多工業 中心是依托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下圖為大慶、伊春、鞍山的工業結構圖。
(3) 在下表中寫出三個工業中心的工業結構特點和與當地自然資源的關系。
12
(4) 20 世紀 90 年代,由于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老工業基地 出現經濟發展滯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是 (選擇填空) 。
①推廣節能降耗、減污的綠色生產 ②弱化農業發展,扶持工業發展
③調整能源結構,進口煤炭等能源 ④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創新產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三小組:以“縱橫阡陌——發展的先行官”為主題進行學習。同學們了解到東北三省借助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把“冷資源”變為“熱經濟” ,成為促進其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5) “繪一繪”,暑假期間,同學們從宣城出發,開展了“穿越東北”的研學旅行,打算 游覽東三省的行政中心、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油田,最后回到家鄉。請為他們設計一條最便 捷又經濟的高鐵旅游路線。并根據所繪線路示意圖,歸納高鐵線路的形態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卓资县| 临夏县| 平乡县| 浪卡子县| 铁力市| 宁强县| 含山县| 宜黄县| 萝北县| 西乌| 高陵县| 睢宁县| 安国市| 浠水县| 义乌市| 南郑县| 靖江市| 红河县| 清水河县| 南澳县| 合作市| 清徐县| 云安县| 怀来县| 娱乐| 河北区| 博湖县| 龙陵县| 娄底市| 诏安县| 固阳县| 额敏县| 渝中区| 东安县| 秀山| 漠河县| 瑞昌市| 万宁市| 洛南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