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湘教版 中國的疆域 與人口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知國 “中國的疆域”第一課時2 愛國 “中國的疆域”第二課時3 中國行 中國的行政區劃4 人多力量大 中國的人口5 愛我中華 中國的民族二、單元分析(一) 課標要求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1年版)》 的要求,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表 1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標準 活動建議1、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 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 是海洋大國。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 34 個省級行政區域單 位,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理解我 國的人口政策。 ·運用中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 ·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征。 開展拼圖游戲、學習交流 等活動。例如,開展我國省 級行政區域單位拼圖游戲; 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國一些 民族的風俗、服飾圖片和文 字資料,描述、講解這些民 族的風土人情。12、內在邏輯本章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第一章,主要對應課程標準中國地理部分的“疆域與人口”, 涉及“疆域與行政區劃”、“人口與民族”2 個方面的課程內容, 旨在使學生初步了解有 關我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國情與人口國策。本單元內 容是讓學生認識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環境特征,進而了解人類活動與地理 環境相互關系的基礎,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人口教育的最佳 素材和出發點。基于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章共安排了“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 人口”、“中國的民族”4 節內容。本章知識難度不大,但在全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是學習中國地理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學生只有掌握好我國國土和居民的基礎知識,并 形成對我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分布的空間概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 中國區域地理知識做好鋪墊。(三) 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地理學習方法和分析能力。在技能上,學生也具備了 一定的讀圖、繪圖、析圖、用圖的方法。本單元在學習內容上貼近學生生活,難度較小, 學生較感興趣。課堂教學可通過拼圖游戲,收集并交流我國一些民族的風土人情等方式 開展。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依據課標,制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如下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本章的學習目標為:1.運用地圖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了解我國的領土組成及領土面積,熟悉我國領土四至點。 3.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及隔海相望的國家,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4.說出中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5.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上,準確找出 34 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并記住它們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6.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7.運用中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8.了解中國的民族構成、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民俗風情。9.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的分布特征。在過程與方法方面,本章的學習目標為:1.通過不同地圖的讀圖、析圖及勾畫中國輪廓圖,培養生的讀圖分析能力與畫圖能力。2.通過中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學習,學會分析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3.通過利用歌訣法、游戲法、猜謎語等形式趣味性地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初步總結一些靈活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4.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表、有關數據或材料,培養學生獲取地理信息、歸納地理知識的能力。5.通過多渠道收集有關少數民族的服飾、風土人情和文化的圖文資料,然后進行 整理,分享,讓學生了解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2自我展示能力與合作競爭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本章的學習目標為:1.通過對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評價,對我國遼闊疆域的介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 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通過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讓學生了解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知道 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強學生保衛祖國領土完整, 實現祖國統一的責任感。3.通過學習中國的人口,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生育觀,形成“適齡婚育、優生 優育、男女平等”等生育審美觀;遵循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是每一位公民的義務。4.通過學習中國的民族,讓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中國的少 數民族政策,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應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的正確觀點;培養 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本章的作業內容包括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人口及中國的民族等相 關知識,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單元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依據了以下單元作業目標:一是通過中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作業鞏固,學會分析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 位置的方法。二是通過作業中不同地圖的讀圖、析圖及勾畫中國輪廓圖,培養生的讀圖分析能力與 畫圖能力。三是通過作業中閱讀使用地理圖表、有關數據或材料,培養學生獲取地理信息、歸納 地理知識的能力。四是通過作業中利用歌訣法、游戲法、猜謎語等形式趣味性地鞏固中國的行政區劃相 關知識,總結一些靈活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五是通過作業中多渠道收集有關少數民族的服飾、風土人情和文化的圖文資料,然后 進行整理、分享,同時通過作業中的趣味地理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了解祖國豐富的民 族文化,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自我展示能力與合作競爭能力,讓學生更牢 固地掌握第一章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與愛國情懷。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單元的作業設計嚴格依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中國地理部分“第一章 中 國的疆域與人口”的課標要求,充分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國內外時事新聞、各 類地圖及相關地理統計圖表等作為作業素材,設計系列由淺入深的作業題目,層層遞進, 讓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思考、辨析。通過設計“閱讀材料完成相關作業題目”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準確 獲取相關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設計相關“讀圖分析題”,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 理解能力;通過設計“基礎題”、“選做題”、“綜合實踐題”,達到分層作業的目的,讓 所有學生都能及時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同時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得以提升自己;選做題部 分以玩游戲的形式或鄉土地理為切入點設計作業題目,增加了作業的趣味性,可以進一 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其學習熱情,同時加深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 情懷。本單元知識共分為五課時,作業設計分為課時作業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課時作業 相對獨立,所設計的作業題目以鞏固本課時知識為主,單元檢測作業綜合性較強,綜合 了本單元五個課時的知識點進行作業設計,以全面檢測本單元的知識掌握情況。3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知國作業 1一、作業內容第一題:填圖題。1.在圖中畫出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20°W 和 160°E 經線,并標注南半球、北 半球、東半球和西半球。2.在圖中標注亞歐大陸、太平洋。3.在圖中標注熱帶、北溫帶。第二題: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探究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聰明的你一起參與吧。 探究過程 1:將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探究中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國家 緯度位置 氣候俄羅斯、加拿大 緯度較 ,大部分地區位于 帶和 帶巴西 緯度較 ,大部分地區位于 帶中國 大部分地區位于 緯度;大部分地區位于 帶, 小部分地區位于 帶,沒有 帶 適宜探究歸納 1:中國緯度位置優越。 (1)氣候沒有俄羅斯、加拿大那么 ,也沒有巴西那么 ,氣候適宜,適合人類生存。 (2)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 ,有利于發展 。探究過程 2:將中國與蒙古、 日本相比,探究中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國家 海陸位置 交通蒙古 國 交通不便利日本 國 與鄰國無法進行 運輸中國 國 交通和 交通都十分便利探究歸納 2:中國海陸位置優越。中國 兼備,東臨 ,海岸線漫長,海域廣闊,有利于海洋事業的發展以 及同海外各國的友好往來;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陸上交通便利,通過中亞可到達4西亞、南亞及歐洲,有利于發展國際貿易。二、時間要求:15 分鐘三、評價設計錯 0-2 個,評為“優”;錯 3 個及以上,評為“良”;由教師批改。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該作業依據課程標準“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進行整體設計。考 察了學生的讀圖、填圖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落實了地理核心素養的要求。第一題考察學 生對我國地理位置的掌握情況。第二題考察學生是否掌握具體分析與評價一個國家地理 位置的方法。第二課時 愛國作業 2一、作業內容閱讀材料完成第 1-4 題:材料一: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更有多達縱橫一萬里的疆域。 “一帶一路”更是奏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贊歌!材料二:為紀念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每年的 7 月 11 日被確立為“中國航海日”。今年航海日的主題是“開啟航海新征程,共創航運新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三:中國的疆域示意圖1.我國的陸地面積約為 。2.在圖中用●表示我國的領土四端位置,并標注名稱。3.在圖中標注我國瀕臨的四海名稱、兩大島嶼名稱、三大半島名稱、兩個海峽名稱及釣魚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4.在圖上按逆時針方向標注出我國的鄰國。55. 我能行!動手畫一幅中國疆域的輪廓圖,上交作品評優獲得獎品。二、時間要求:20 分鐘三、評價設計錯 0-2 個,評為“優”;錯 3 個及以上,評為“良”。由教師批改。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該作業依據課程標準“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進行設計,考察了學生的讀圖、填圖能力 以及推理能力,落實了地理核心素養的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與愛國情 感。第 1-4 題要求學生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既是陸地 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培養學生依據方位讀圖的習慣。第 5 題通過畫圖培養學生的愛國 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課時 中國行作業 3一、作業內容閱讀材料完成第 1-4 題材料一材料二 文明城市創建,有你有我。2020 年寧國市文明城市創建期間,小明同學作為志 愿者,參加了寧國市交通指揮站崗服務。站崗期間,小明發現除本地車輛外,路過的車 輛還有來自陜、甘、滇、粵等省份的。材料三 車牌號是標識車輛身份的號牌,車牌號對車的意義就像身份證號對人一樣。車 牌號皖 A 86982 中,皖代表安徽省,A 代表合肥市,皖 A 即是安徽省合肥市的車牌代碼。請根據材料完成以下各題:1.材料一中的“楊灘鄉”屬于我國三級行政區劃中的( )A.省級 B.地區級 C.縣級 D.鎮級2.材料二中,各省區簡稱所對應的全稱依次為( )A.陜西省、甘肅省、貴州省、廣東省 B.陜西省、甘肅省、云南省、海南省C.陜西省、甘肅省、貴州省、海南省 D.陜西省、甘肅省、云南省、廣東省3.材料二中,各省區簡稱與其輪廓、省級行政中心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① ② ③ ④6A.陜 — ② — 西安C.滇 — ④ — 貴陽B.甘 — ① — 蘭州D.粵 — ③ — 南寧4.依據材料三可推測,以下車牌號中,屬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是( )7A. 黑 A 86927C. 黑 B 53285B. 黔 A 35275D. 黔 B 182932019 年 12 月底,武漢市報告發現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 度重視,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組織各方力量進行疫情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讀圖,完成第 5-8 題。5.武漢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武漢是 (填省區全稱)的行政中心,圖中表示 該省區的是 (填字母),該省的簡稱為 。6. 疫情爆發后,各省迅速組織醫療隊馳援武漢。人民日報暖心地為各省醫療隊設計了 “專屬名片”,請將以下專屬名片的序號填在圖中相應省區中。①“湘”互扶持④“蜀”你最好②兵“桂”神速⑤力“皖”狂瀾③竭“晉”全力⑥國泰“閩”安7.2021 年 7 月,位于 A 省省會 市的祿口國際機場發生聚集性感染,導致疫情反彈,國家衛健委告誡我們疫情期間盡量少外出、不聚集,確保自身安全。8. [選做題]為更好地認識我國的 34 個省級行政區劃,貝貝提議同學們課后一起玩拼圖 游戲,以武漢市所在省區為中心依次拼接出各省區,先拼完者勝出。二、時間要求:除選做題外,其他題目在 15 分鐘內完成。三、評價設計課堂完成部分:錯 0-1 個,評為“優”;錯 2 個及以上,評為“良”。由教師批改。選做題部分:各位同學課后互相玩過拼圖游戲后,推薦拼圖游戲玩得又快又好者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展示,現場展示優勝者獲得獎品。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該作業依據課程標準“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 34 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記住它 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進行整體設計。課堂完成部分能較好地檢測學生對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劃的掌握情況,考察了學生的 閱讀材料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讀圖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落實了地理核心素養的要 求。選做題部分富有趣味性但稍有難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與合作能力, 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我國各省區的輪廓及其相對位置。第 1 題,考察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第 2 題,考察學生對我國各省區的全稱、簡稱 識記情況。第 3 題,考察學生對我國各省區簡稱、行政中心及省區輪廓圖的識記情況。 第 4 題,考察學生根據材料內容推測信息的能力。第 5-8 題,考察學生對我國行政區劃 的掌握情況及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第四課時 人多力量大作業 4一、作業內容閱讀材料完成第 1-4 題材料一 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及人口預測圖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政策經歷了多次調整。1980 年我國開始執行 “獨生子女”政策,2002 年陸續推行“雙獨二孩”政策,2013 年開始啟動“單獨二孩”政策,2016 年實行“全面二孩”政策,2021 年實施“全面三孩”政策。 1.由材料一可知, 目前我國的總人口約為 ( )A.10 億 B. 12 億 C. 13.7 億 D.14 億2.由材料一可知,下列有關我國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950 年至今,我國的人口總數持續增加 B.人口總數先減少后增加C.人口增長速度不斷加快 D.人口增長率始終大于 03.根據材料二可知,我國現階段實行的人口政策是 ( )A.鼓勵生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B.鼓勵生育,全面放開三孩政策C.計劃生育,全面放開三孩政策 D.計劃生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4.下面對“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緩解了人口老齡化 ②提升了社會消費能力 ③增加了勞動力儲備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讀“中國的人口分布圖”,完成第 5-7 題。 5.位于沿海地區且人口密度>500 人/平方千米 省區有 (填省區簡稱,至 少填出4 個省區) 。 6.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人口分布____ (均 勻/不均勻),大致以 A -B 一線為界, 東部人口 ,西部人口 。7.造成我國人口東西分布巨大差異的原因有 (寫出兩點)。8二、時間要求:15 分鐘三、評價設計錯 0-2 個,評為“優”;錯 3 個及以上,評為“良”。由教師批改。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該作業依據課程標準“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 運用中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進行整體設計。本作業設計能較好地檢測學生對我國人口的掌握情況,充分考察了學生閱讀材料獲 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讀圖分析能力,落實了地理核心素養的要求。第 1 題,考察我國目前的總人口及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 2 題,考察我國的人口增長情況及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 3 題,考察學生對我國人口政策的理解。第 4 題,考察學生對我國人口政策的理解。第 5-7 題,考察學生對我國人口分布的掌握情況及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第五課時 愛我中華作業 5一、作業內容家住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的初中生小明最近愛上了看紀錄片《邊疆行》,這部紀錄 片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用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從廣西防城港市出發到遼寧丹東,逆時 針勾勒中國版圖,為觀眾展示一個視覺化的地理中國。小明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對 我國邊疆城市及豐富多彩的民族產生了濃厚興趣。根據材料和圖一,完成下列題目。(④①③②)圖一 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 ⒈小明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產生興趣后,查閱了“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總結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是特點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B.少數民族地區沒有漢族居住C.大聚居,小散聚,交錯雜居 D.漢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部地區 ⒉小明收看新聞時,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 。其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擁抱在一起”9的喻意是 ( )①不論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②遵從漢族的生活生產方式 ③相互尊重各自風俗習慣④以儒家思想為信仰中心 ⑤相互尊重各自文化和信仰 ⑥都是中華文明的締造者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⒊小明就讀的學校最近舉行了“是真是假”競猜比賽,其中“真假”少數民族同胞的敘述難倒了小明,請幫他選出正確的一位 ( )A.朝鮮族同胞說:“龍舟競賽是我們傳統體育項目?!?br/>B.回族同胞說:“我們寧夏種植的香蕉今年大豐收。”C.維吾爾族同胞說:“潑水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br/>D.蒙古族同胞說:“我們每年七八月都要舉行那達慕大會。” ⒋小明計劃暑假沿著《邊疆行》路線到我國幾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旅游,它們依次是:① 自治區,② 自治區,③ 自治區,④ 自治區。⒌除上題出現的自治區外,小明還想去被稱為我國少數民族博物館的云南省西雙版納 旅游,在這里,他可以感受 族的獨特風情,參加新奇有趣的 節,學習 美麗的 舞,見到如圖 的當地人。⒍ (選做題) 小明對寧國當地有沒有少數民族產生了興趣,如果有,他們有什么習俗? 請同學們 2-3 人一組,周末幫助小明搜集關于寧國當地少數民族的資料,了解他們的傳 統習俗,完成一篇 200-300 字的短文介紹,下個星期課上進行小組間的分享。二、時間要求:基礎題部分要求在 10 分鐘內完成;選做題部分搜集資料 0.5 天,書寫 30 分鐘內完成。三、評價設計基礎題部分,錯 0-2 個,評為“優”;錯 3 個及以上,評為“良”,由教師批改。選做題部分,小組代表上講臺進行分享后,各小組進行討論后打分,取平均分作為 小組分數,排名前 30%評為“優”,中間 40%評為“良”,后 30%評為“合格”。有創新性、示范性的作業,給予單獨表揚,并利用投影在班級展示。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該作業設計綜合考慮課程標準與核心素養要求,根據課程標準中“運用中國民族分 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征”進行整體作業設計,題目數量不多。基礎題部分能較好檢測學生對于我國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等的掌握情況,考察了學生讀圖分析、閱讀材料進行分析的能力,落實了地理核心素養 的要求。選做題部分稍有難度,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進行拔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更全面的對所有學生進行了檢測。題目始終圍繞著小明對于中國民族的興趣展開,創設了貫穿始終的情境,可以引起 學生共鳴和興趣,同時聯系鄉土地理,加深了學生對于家鄉的了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 的感情。10本作業在對學情認知基礎上,設計了不同層級要求的題目,便于學生選擇。作業整 體由簡到難,逐層遞進。基礎題部分:第 1 題考察學生讀圖分析我國民族分布特征的能力,第 2 題考察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并分析的能力及對民族政策的了解,第 3 題考察學生對于民族風俗的識記情況,第 4 題考察學生讀圖和對知識點的再現能力,第 5 題以傣族風土人情為例,考察學生學習情況。選做題部分:難度較高,考察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合作探究以及書面表達能力。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A.基礎題 (第 1-15 題為單項選擇題,第 16 題為填空題)“常回家看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尤其是在傳統節假日,父母們無不 期盼著在外工作的孩子們能夠回家看一看,共享天倫之樂。但由于各種客觀原因, 很多人甚至在除夕夜都無法回家,只能堅守崗位。據此完成第 1-4 題。1. 除夕之際,在哈爾濱工作的李先生發現哈爾濱一般會舉辦大型冰雕展,而家鄉 廣州卻會迎來新年花市,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緯度位置 D.海陸位置2.臘月期間,東海某漁民為遠在新疆工作無法回家過年的女兒寄送帶魚,當帶魚送達新 疆時,當地繁星滿天,而此時的東海正旭日東升。你知道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嗎? ( )A.季風氣候分布廣 B.南北跨緯度廣C.地形復雜多樣 D.東西跨經度廣3.當前,網購已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 年 12 月,小芳在淘寶網上買了一 些年貨,收件地址為: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育新街溫泉小區。請問地址中的“臨清市” 屬于我國三級行政區劃中的 ( )A.省級 B.縣級 C.鄉級 D.地區級4.除夕夜,在四川某工廠工作的四位朋友分別來自以下省區,關于他們的家鄉,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 ( )A.“黑河—騰沖”一線連接的是甲省和丁省B.我國領土最東端和最北端所在省區都是丙省C. 甲省與緬甸、老撾、朝鮮接壤D.乙省是我國緯度位置最低的省,其南鄰南海《綠水青山看中國》是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一臺大型演播室益智類文化節目。節目融 知識性趣味性于一身,以山、水、林、田、湖、生命為載體,展現人地關系,感念鄉土、 鄉情、鄉愁。節目緊扣時代主題,展現美麗中國、生態中國、文化中國。其中一個環節 是“猜猜我在哪兒”。下面是四位嘉賓的描述,據此完成第 5 題。11甲 我這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乙 我所在的省區集中居住著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丙 我所在的地方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省會城市被稱作“日光城”丁 我這里有美麗的阿里山姑娘,一年中會出現立竿無影的現象5.四位嘉賓與所在省區對應正確的是 ( )A. B.C. D.2020 年春節前后,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被發現并迅速傳播,逐步向全國蔓延,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支援武漢,各省區除向武漢派出醫療隊支援外,亦派專車為武漢人民送去了各類抗 疫物資。根據材料,完成第 6-10 題。6.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發現以來,全國各地運送緊急物資的車隊絡繹不絕地趕往武漢,其中車牌號為冀 H09958、閩 B90826、贛 F23586、晉 M07813 的四輛車分別來自 ( )A.河南、廣東、山西、湖南 B.湖北、廣西、河北、湖南C.河北、福建、江西、山西 D.湖南、陜西、浙江、內蒙古7.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人們的接觸和飛沫傳播,人口密集地區傳播性更強、更快,據此推斷:肺炎疫情最輕省份的簡稱和行政中心是 ( )A.湘—長沙 B.蘇—蘇州C.藏—拉薩 D.粵—廣州8.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網上一段暖心的視頻火了:武漢某方艙醫院,來自新疆的哈薩 克族女醫護人員,正帶著大家唱歌、跳舞、做操,她還把從家鄉帶來的葡萄干等特產 分發給患者。該女醫護人員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 )A .湘 B .鄂 C .贛 D .新9.疫情期間小陳同學在超市購買了一瓶醫用酒精,該酒精注冊商標為“浙衛消證字(2017)第 004 號”字樣,于是他判斷此酒精注冊省份的行政中心是 ( )A.福州 B.杭州 C.鄭州 D.廣州10.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武漢某方艙醫院內,四位醫生這樣介紹自己的家鄉,他們的介紹搭配完全正確的是 ( )12A.①-蒙-住窯洞,唱信天游 B.②-滇-跳孔雀舞,吃竹筒飯C.③-新-地形平坦,舉行那達慕大會 D.④-吉-全年氣候炎熱,喜歡跳蹺蹺板“大國點名,沒你不行”,2020 年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啟動,2021 年 5 月國 務院公布了普查結果,我國人口增長出現了新的特點。結合下表,完成第 11-15 題。全國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數據對比表總人口 年齡構成 (占比%) 地區分布 (占比%) 城鄉人口 (占比%)數量(萬 人) 年增 長率 (%) 0~14 歲 15 59 歲 60 歲 以上 東部 中部 西部 東北 部 城市 鄉村第六次 (2010 年)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第七次 (2020 年)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變化狀況 +7206 -0.04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11.表格數據反映出我國人口增長的新特點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C.勞動人口持續增加 D.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12.有關兩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差異,分析正確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的狀況得到改善 B.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并未取得成效C.人口性別結構失衡的現象加劇 D.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13.為應對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產生的社會問題,需要 ( )A.增建養老設施 B.增加就業機會 C.擴大城市規模 D.完善產業結構14.2021 年 6 月起,我國開始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這是新時代國家人 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調整,其主要目的是 ( )A.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B.解決城市人口過多問題C.解決人口分布不均問題 D.解決人口基數過大問題15.此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與 2010 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 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長 10.26%。下列有關我國民族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②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具有平等地位③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④各民族全面發展進步,少數民族人口穩步增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16.暑假,琳琳的爸爸準備帶著她乘船沿我國大陸海岸線游覽。出發前,爸爸給了琳琳 一幅“中國疆域示意圖”,并提出了一些問題讓她解答,聰明的你,一起來幫忙吧。(1) 我國的陸地面積約為 960 萬平方千米,形狀非常像一只大公雞,大公雞頭頂① (國家),背駝② (國家)。(2) 出發地 A 為 海,途經 B 海、C 海峽、D 海、 E 海峽, 目的地位于中國與③ (國家) 交界處。(3) 從海陸位置看中國是一個 (填“臨海國”“島國”或“內陸國”)。 與②國比較,我國的海陸位置具有哪些優越性? (至少寫出兩條)。B.綜合實踐題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一年一度國慶節到來之際,我?!疤睦婊ㄩ_”文學社決定面向八年級學生舉辦“趣味地理— 中國 的疆域與行政區劃、人口與民族”知識競賽活動。為提高活動競爭力,要求八年 級學生課后自行復習相關已學知識,并自主查閱相關補充資料。比賽時,以小組 (5-10 人) 為單位進行知識競答,限定時間內說出相關知識 越多的小組為優勝組,優勝組將獲得由學校頒發的榮譽證書及精美禮品。二、時間要求:基礎題部分要求在 30 分鐘內完成;綜合實踐題部分要求 0.5 天內完成。三、評價設計基礎題部分:錯 0-3 個,評為“優”;錯 4 個及以上,評為“良”;由教師批改。綜合實踐題部分:各位同學課后自行復習相關知識,并自主查閱相關補充資料后參 加現場知識競賽,優勝組獲得由學校頒發的榮譽證書及精美禮品。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該作業設計依據課程標準進行整體作業設計。課堂完成部分以題組的形式綜合考察 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也考察了學生閱讀材料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讀圖分析能力 以及推理能力,落實了地理核心素養的要求。綜合實踐題部分富有趣味性、競爭性與合 作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與合作能力,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第一章相 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與愛國情懷。基礎題部分,含單項選擇題和填空題,通過閱讀相關資料綜合考察中國的疆域與行 政區劃、人口與民族等知識。綜合實踐題部分:通過參加實踐活動的形式,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相關所學知識, 并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拓展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與愛國情懷。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