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應用》化學單元作業設計一 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化學 九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燃料及其利 用單 元 組 織 方式 √口 自然單元 口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燃 燒 的 條 件 3.1 燃燒與滅火;實驗活動 3 燃燒的條 件2 滅 火 的 條 件 3.1 燃燒與滅火3 燃 料 的 合 理 利 用 與 開發 3.2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二 課時作業第一課時課時目標:掌握燃燒的條件,并且能夠應用燃燒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會設計 分析實驗,掌握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作業 1】簡述燃燒需要滿足的條件,若只滿足其中一個條件,能否燃燒。1 參考答案 燃燒需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 著火點,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能燃燒。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對課堂所學理論進行簡單復述,加強理論記憶。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考察學生對燃燒條件的記憶,先從理論上將條件記性識記,從而幫助學生對理論的遷移應用【作業2】2022 年 2 月,北京冬奧會圣火在國內進行傳遞。若要使火炬順利點 燃,需要滿足哪些條件:①氧氣 ②溫度達到著火點 ③火炬使用金屬外殼 ④有 可燃物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 參考答案 D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 、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是否使用金屬外殼無關,故選 D 。需要注意的是:著火點是物質固有性質,一般情況 下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測評學生對燃燒三個條件的認識與理解。【作業3】某組同學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完成:(1) 燃料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2) 相對甲裝置,乙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 。若使乙中紅磷燃燒, 應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大試管中裝入某種氣體,試管口朝下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 (如圖丙所示) ,結果觀察到了“ 水火相容” 的奇觀 ,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1 參考答案 (1) 與氧氣接觸且溫度達到著火點,(2) 減少污染,擦干后 加熱,(3) 氧氣 (或空氣)2 時間要求 5 分鐘3 評價設計 (1) 對燃燒的三個必備條件進行識記 (2) 回憶磷燃燒現象, 對比實驗裝置,知道對于污染物的處理方式。觀察裝置,找到所缺少的燃燒的條 件,進行解題。(3) 燃燒條件三個必備條件與實驗具體對應,將缺少的條件補全。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測評學生對燃燒的三個必備條件在實驗中的應用, 培養實驗對比思維。第二課時課時目標:認識滅火的原理,運用原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易燃物與易爆物 的安全知識。【作業 1】簡述以下滅火原理(1) 油鍋起火:用鍋蓋蓋滅(2) 森林火災: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1 參考答案 (1) 隔絕氧氣 (2) 清除可燃物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學生應該知曉滅火只需要破壞燃燒中任意一個條件即可,(1)中,蓋上鍋蓋,使空氣無法進入,達到滅火效果。(2) 中,清除可燃物防止火勢 蔓延。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考察學生對滅火原理的應用,結合實例具體分析, 對于不同的起火選擇合適的滅火方法。【作業2】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A 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B 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C 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D 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1 參考答案 C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錯選 A,不了解易爆物燃放時現象與注意事項,火藥燃燒爆炸, 要遠離人群和可燃物。錯選 B ,對天然氣化學性質了解不夠,甲烷具有可燃性, 不純的甲烷點燃后可能發生爆炸。錯選 D ,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引起的火較小易控,用濕布蓋上以隔絕空氣,進行滅火。應選 C , 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如果用水澆滅,會造成短路甚至爆炸。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對滅火原理的具體運用,和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使 用結合,對不同著火情況,選擇合適的原理方法進行滅火。【作業3】選項中混合物,遇明火可能會爆炸的是 ()A H2 CO2 B CO O2C H2 CO D CO N21 參考答案 B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錯選 AD ,沒有意識到 CO2,N2 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錯選 C, 遺漏燃燒條件,必須要氧氣。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考察學生對爆炸的理解,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的混 合氣體遇到明火,在有限空間燃燒,可能爆炸。第三課時課時目標: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同時伴隨能量的變化;了解化石燃料; 了解甲烷,乙醇,氫氣等燃料。【作業 1】判斷下列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1) 高溫下碳與二氧化碳反應 (2) 氧化鈣與水反應1 參考答案 (1) 吸熱 (2) 放熱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反應 (1) 是初中階段唯一涉及的吸熱反應,要求學生識記。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要求學生知道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吸熱或者放熱,對典型反應的能量變化進行判斷。【作業2】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氫元素外,還含有少量的硫與氮等。下列有 關石油的說法正確的是A 石油是不可燃物B 石油是可再生資源C 石油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D 油罐起火,用高壓水槍噴水,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1 參考答案 D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錯選 A,對可燃物不可燃物的概念不了解。錯選 B,對常見可再 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缺少認識。錯選 C ,混淆化石燃料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的產物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測評學生對三大化石燃料的了解,燃料燃燒條件的 理解程度,滅火原理的應用。【作業3】 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就可以得到乙醇汽油(1) 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2) 下列關于乙醇汽油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 . 乙醇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 . 乙醇汽油可以用作汽車燃料C .使用乙醇汽油無法減少大氣污染D . 乙醇汽油是純凈物(3) 汽車會排放出有毒氣體 CO 、 NO ,在某催化劑作用下,CO 與 NO 進行反應,生成兩種常見的無毒氣體,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1 參考答案2 時間要求 3-4 分鐘3 評價設計 (1) 正確書寫乙醇燃燒方程式 (2) 對題干信息進行提取,獲得 有效信息,選擇出正確答案 B ,而不是錯選 D 。(3) 考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根 據已知信息,確定反應物,生成物,與反應條件,以及方程式的配平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測評學生對乙醇化學性質的理解記憶,對化學方程式 的書寫,以及對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理解.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作業 1】簡述燃燒的條件,為了使煤充分燃燒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 參考答案 燃燒需要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使煤充分燃燒,可 以將塊狀煤制成煤粉,或者增大氧氣含量等。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對本章重點知識的識記與應用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鞏固燃燒條件,理解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并且應用。【作業2】 依據下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進行實驗。實驗過程:①通入 氮氣,再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a ,b 中均無明顯現象;②改通氧氣片刻后 b 中紅磷燃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霧B .實驗過程②的 a 中無明顯現象C .實驗過程①應先通入一段時間 N2 ,將裝置中空氣排盡,再點燃酒精(燈)。D .對比①②中 b 處的現象,證明燃燒需要氧氣1 參考答案 A2 時間要求 2 分鐘3 評價設計 A ,學生需要記住紅磷燃燒的現象,區分白煙與白霧。錯選其他選項,對燃燒的三大必備條件缺少認識,不能與具體實驗操作對應,對比實驗 思維認識不夠。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這是一道選擇型的實驗探究題,要求運用燃燒的條 件分析實驗操作及其目的,推測實驗現象,有一定綜合性。【作業3】 下列哪種做法,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 ()A 煤的燃燒B 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C 用氫氣作高能燃燒D 農藥、化肥的任意施用1 參考答案 C2 時間要求 1 分鐘3 評價設計 錯選 A ,不了解化石燃料對環境影響。錯選 B ,D ,對一些日常 生活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現象缺少認識。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測評學生對氫氣作為清潔能源,高效能源的理解, 及其燃燒的特點。【作業 4】某組同學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部分操作如下(1) 儀器①的名稱為_______(2) 實驗一,分別加熱棉球,發現蘸酒精的棉球燃燒,有淡藍色火焰。蘸 水的棉球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_____(3) 實驗二中, ______最先燃燒;將乒乓球碎片換成相同質量的煤粉進行 試驗,發現紙片先燃燒,則說明碎紙的著火點比煤粉______(4) 實驗三,如圖,使蠟燭在密閉裝置中燃燒,同時用氧氣傳感器記錄裝 置中氧氣含量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填字母)。A 蠟燭燃燒需要氧氣B 蠟燭燃燒前,密閉容器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為 21%C 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還有氧氣D 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的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為 84%1 參考答案 (1) 酒精燈 (2) 燃燒需要可燃物 (3) 乒乓球碎片,低 (4) B D2 時間要求 6 分鐘3 評價設計 (1) 常見儀器的識別與名稱 (2) 通過對比實驗,找到不相同因 素,與燃燒三大必要條件結合。(3) 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現象得到結論,以及要對著火點有明確理解。(4) 分析所給曲線圖,通過曲線變化,分析燃燒過程,燃 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氮氣不參與反應。4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是一道燃燒條件的探究題,再現書本上實驗,考 察實驗結論與實驗現象。同時還要求結合圖像分析實驗及相關結果。(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了解 理解 應用1 簡答題 (1) √ 易2 實驗型選擇題 (1) √ 中等3 選擇題 (2) (3) √ 易4 實驗題 (1) √ 較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