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教材批注1.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插圖·阿爾及利亞壁畫]說明了農業和畜牧業起源于同一地區,后來逐步走向分離,不適合農業發展地區走向畜牧業發展。[特點·古代文明]多元文明并立。[補充·《吉爾伽美什》]反映了蘇美爾國家制度的基本情況,暗示了在國王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制度中仍存有一定的民主因素。[解讀·歷史縱橫]洪水傳說說明了文明之間相互影響。在傳播過程中,傳說會隨時間和地區的不同而被相應的改造。[補充·城邦]又稱“城市國家”。土地所有者、公民和戰士享有一定的經濟、政治特權。[理解·歷史]發生于過去的客觀存在,對于過去的記錄,如理解、選擇、組織、評論。2.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補充·城邦殖民運動]時間: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特點:沿海地區和相對獨立。意義:擴大了希臘人的統治范圍,使希臘人接觸到西亞、埃及和更廣大地區,對希臘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補充·帝國]前提條件:農業發展和農耕文明擴張。直接途徑:戰爭。[行省·波斯帝國]古代國家設置的一種范圍相對較大的地區性行政管理單位。[原因·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制度建設用力不多。[原因·羅馬征服維持統治]強大的軍隊和制度的繼承、發展;將被征服地區上層與羅馬統治緊密聯系,建立同盟體系;在被征服地區,推行行省制度和庇護制度等;廣泛輸出羅馬文化。[相同·亞歷山大帝國與羅馬帝國]跨洲和跨文明;原屬于古希臘、古埃及和西亞文明地區,因為武力,被納入一個單獨的政權統治之下;軍事入侵,武力擴張造成災難的同時,增進了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原因·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基督教性質發生改變,由反抗到順從羅馬,適應了時代新形式。[特點·古代帝國]依靠軍事征服建立,并依靠軍隊和官僚體系維持;最高統治者是專制君主;帝國的維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君主個人能力和制度運行效率;帝國內不同地區和不同階層之間的沖突,最終埋葬了這些帝國。3.中古時期的歐洲[插圖·羅馬人與日耳曼人]體現了羅馬人裝備精良和日耳曼人落后。[標志·封建社會]農奴取代奴隸成為社會的主要生產者。[表現·封建社會]封土代替薪俸、農民受奴役、人與人間保護關系、中央權力衰落。[解讀·學思之窗]儀式:宗教意味濃厚,上帝名義,上帝法則。[補充·莊園法庭]時間:14世紀—15世紀,走向衰落。[插圖·西歐莊園]基本的自給自足的生產單位;掌管著人類生活幾乎所有的方面。[影響·百年戰爭]戰爭加速了法蘭西民族意識的高漲,對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解讀·歷史縱橫]英國議會和法國三級會議并不能真正限制王權,而是國王與教俗封建主,市民尋求合作以統治國家的平臺。近代以來,議會作為民意代表組成的機關,成為限制王權的重要機構。[內容·城市自治]土地自由、人身自由、司法獨立。自由度取決于領主或國王賜予城市的特權證書。[插圖·“三種人”]特點:等級化明顯。僧侶:識文斷字之人。國王和封建主:第二等級,掌握國家權力。農民:社會地位低。手工業者和商人未被納入等級序列。[插圖·拜占庭帝國]反映了帝國疆土逐漸縮小的過程,說明了查士丁尼后帝國逐漸衰落。[插圖·伊凡四世]時間:1897年。作者:瓦斯涅佐夫(俄)表現了“伊凡雷帝”多疑、暴躁的性格。4.中古時期的亞洲[插圖·《一千零一夜》中文版]時間:1984年。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的特點。[插圖·阿拉伯商人活動]說明了阿拉伯人在東西方交流中的橋梁作用,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解讀·學思之窗]巴格達城市繁華;貿易范圍廣;物品種類多且深入社會生活;帝國實行奴隸制。[解讀·史料閱讀]蘇丹有意縱容劫掠行為;帝國都城依舊繁榮富有;蘇丹擁有絕對權威。揭露了戰爭給人類生命、財產、文化帶來的嚴重破壞。[插圖·德里蘇丹國]德里蘇丹國疆域范圍仍局限于北印度,有待進一步擴張。[補充·武士道]時間:16世紀產生。19世紀中葉,成為日本社會倫理教育的基礎。5.古代非洲與美洲[插圖·沙漠商隊]時間:19世紀,德國藝術家創作的版畫。表現了阿拉伯人與西非從事貿易。[插圖·中國瓷器]特點:中國畫風格。說明了古代非洲與中國貿易關系密切。[解讀·史料閱讀]畜牧業重要地位;城市人口眾多;工商業比較發達。[插圖·古代非洲的國家]非洲文明呈現出滿天星斗狀。[原因·廷巴克圖的衰落]新航路開辟后,貿易中心轉移,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失去了繁榮。[插圖·大津巴布韋遺址]說明了當時人已掌握了建筑學、幾何學和力學等方面的復雜知識。出土文物的多樣性,體現了其與外界世界保持了密切的交往。[插圖·神廟壁畫]時間:約公元8世紀創作。1946年,在墨西哥南部發現。內容涉及貴族、儀仗隊列、戰爭與凱旋、懲罰俘虜、交納貢賦等場面,反映了瑪雅社會的歷史及風俗。[插圖·美洲文明分布]體現了印加帝國范圍擴大,反映了美洲文明大致空間范圍。[補充·結論]印加人采取了和亞歐大陸上的古代帝國幾乎相同的措施。說明了人類在相同歷史背景下,有可能走上同樣的發展道路,體現了歷史發展的統一性。6.全球航路的開辟[插圖·新型航海圖]又名“波特蘭航海圖”。[補充·新航路開辟]歐洲內部產生了新的生產方式;中央集權政府為遠洋航行提供了物力和財力保障;地理知識、航海和造船技術水平的進步。[補充·大航海時代]時間:15世紀—18世紀。[補充·貨幣的需求]貴族→ 奢侈品;農民→ 地租;商人、工場主、農場主→ 擴大經營。[解讀·史料閱讀]藩王:介于獨立君主和地方長官之間的統治者,擁有封地和封國。[意義·發現新大陸]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結束了東西半球長期隔絕狀態。[解讀·史料閱讀]揭示了歐洲人遠洋航行的動機。[補充·香料群島]亦稱“東印度群島”。15世紀前后,歐洲國家對東南亞盛產香料的島嶼的泛名。7.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補充·新的變化]世界文明格局變化和西歐經濟社會變化。[影響·族群混合]人種的重新分布,逐漸改變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環境狀態。[影響·傳染疾病]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印第安人的社會文化和凝聚力。[原因·人口增加]物種交流帶來新的糧食供給。[影響·三角貿易]對非洲:人口流失,造成了經濟凋敝和文明破壞。對美洲: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促進了美洲經濟發展。對歐洲:促進了西歐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工商業和城市的繁榮與興盛。[解讀·學思之窗]香料貿易由來已久、歷盡艱辛、依舊持續。[衰落·絲銀貿易]明末清初,戰亂動蕩。重農抑商、“海禁”、閉關鎖國政策;歐洲商業競爭,荷蘭、英國崛起與西班牙衰落;菲律賓敲詐勒索華商;美洲白銀產量下降。[原因·白銀產量]殖民掠奪、人口驟降、獨立運動。[補充·半島爭霸]西班牙和葡萄牙是16世紀最強大的商業殖民帝國,兩強并立。[補充·證券交易所]時間:1602年。地點:阿姆斯特丹。[影響·貿易中心轉移]地中海沿岸商業城市的衰落,大西洋沿岸新興城市的崛起。[標志·生產方式轉變]勞動力轉為商品;生產資料轉為資本;商品市場的發展。8.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插圖·佛羅倫薩]歐洲金融中心;反映了近代新興城市的面貌。[補充·城市共和國]封建時期,歐洲通商口岸或商業中心城市,通過贖買或武力獲得自治權。實行共和制,由封建貴族專政。[補充·理解“人”]新興資產階級的抽象化和人格化。[內涵·人文主義]崇尚科學、推崇教育、重視實踐、培養求知。[補充·兩個發現]“人的發現”:人文主義興起。“世界的發現”:地理大發現、近代自然科學。[補充·《神曲》]“新時代最早的偉大詩篇”;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補充·“人曲”]《十日談》(1350年—1353年)意大利方言創作,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評價·彼特拉克]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特點·拉斐爾繪畫]借世俗手法處理宗教題材,體現人文關懷和世俗理想。[影響·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自然權利、人民主權、社會契約。[性質·宗教改革]由新興資產階級發動,廣大農民和城市平民積極參與,個別國家君主大力支持的大規模的社會政治運動。[補充·加爾文]核心:全能上帝的絕對意志和榮耀。強調《圣經》對于整個教會和社會的“永恒真理準則”的意義,把其視為教義和生活的標準;注重上帝所揀選的集合之民;教俗同屬上帝的管轄,在世俗權力陷入不義之時,甚至可以用上帝的義取代它,故帶有革命性色彩。[目的·羅馬天主教改革]16—17世紀,天主教會為對抗宗教改革運動和新教而進行的改革運動。目的是為了應付宗教改革后出現的新局面,鞏固羅馬教會在歐洲的地位。[影響·羅馬天主教改革]羅馬教廷聯合封建勢力,特別是依靠西班牙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發動反宗教改革運動。利用異端裁判所加緊鎮壓新教徒和其他異端,加強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天主教在法國、比利時、南歐和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地位重新得到鞏固。天主教會內部,結束教義之爭,教皇權勢提高, 在歐洲事務中繼續占有一定地位。由于各修會競相向外擴展,使天主教勢力達到美洲、亞洲、非洲等地區。[影響·近代科學的興起]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改造了人們的世界觀,打破了以“神”為主宰的封閉世界觀,代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引發了工業革命與社會變革;現代文明在突飛猛進的同時,無法避免地帶上了破壞因子。[補充·宗教裁判所]時間:13世紀成立。職能:偵查、審判和裁決異端的法庭。[啟蒙思想·改革建議]自由放任、主權在民、信仰自由。9.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插圖·馬斯頓荒原戰役]又稱“約克角圍攻”。影響:英國內戰轉折點,扭轉了國會軍連連失利的局面。[子目·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性和復雜性。[補充·英格蘭共和國]克倫威爾領導議會軍打敗王黨軍隊后,于1649年處死了查理一世,建立了英格蘭共和國。1653年,克倫威爾宣布就任“護國主”,共和國名存實亡。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共和國覆滅。[補充·“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補充·《王位繼承法》]由威廉三世簽署生效,規定威廉死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繼承。安娜之后,由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一世女兒的后裔漢諾威選侯繼承。從而,排斥了信奉天主教的國王復位的可能性。[補充·《獨立宣言》]首次以法律文獻方式肯定“主權在民”原則,自由民主思想付諸實踐。[補充·1791年憲法]確立了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和三權分立原則。新的制度:君主立憲制。[解讀·史料閱讀]法國大革命的局限性:殖民擴張、奴隸貿易、民主選舉權。[補充·熱月政變]1794年7月,推翻雅各賓派羅伯斯庇爾政權的政變。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統治,宣告了市民革命的結束。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補充·霧月政變]1799年11月,拿破侖發動兵變。政變使拿破侖掌握了軍政大權,維護了大革命果實。同時,標志著拿破侖軍事獨裁的開始。[補充·反對黨的價值]在成熟的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中,反對黨發揮著對執政黨的監督作用,利于減少政府的決策失誤和腐敗現象。[補充·農奴制]15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俄國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解讀·史料閱讀]內戰時期發表,利于贏得人心;對整個美國黑奴解放運動具有促進性作用。[補充·軍國主義]概念:為了侵略擴張,瘋狂擴軍備戰,把國家置于軍事控制下的黷武思想政策和制度。特點:殘酷性、反動性。[影響·明治維新]經濟上,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了由落后農業國向先進工業國的轉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極性不斷顯現,農民的貧困影響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工業的發展。政治上,實現了由中央集權向君主立憲政體的過渡。憲法頒布后,藩閥長期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民主權利。文化上,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傳播,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國際上,擺脫民族危機,躋身于強國行列,為亞洲其他國家提供啟迪和經驗。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推動日本加入對外侵略的行列, 給亞洲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10.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背景·工業革命]政治上,重商主義、保護關稅、積極競爭。經濟上,農業革命、殖民擴張、技術革新。地理上,煤鐵資源、海岸線曲折、港口與交通。[背景·重商主義]新興資產階級的推動;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世界市場逐漸形成,貿易范圍和規模擴大;民族國家的興起;王室加強王權的要求;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補充·農業革命]時間:15世紀末16世紀初至18世紀。影響:農村資本主義發展是工業革命出現的前提。[補充·圈地運動]時間:15世紀末—19世紀。影響:采用新技術,改良農作物和牲畜品種。[補充·始于棉紡織業]生產工具相對簡單;資金周轉快,便于獲利。[內容·自由主義]反對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主張自由放任,倡導自由經營、自由貿易、自由競爭。[優點·工廠制度]帶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挖掘工人的勞動潛質,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變化·工業布局]傳統部門革新和新興部門出現。[補充·工業社會]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進入工業化社會。[解讀·學思之窗]實驗室是技術革新的孵化器,科技創新是企業盈利的基礎。[補充·壟斷組織]壟斷性經濟同盟,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產物,與工業生產集中程度呈正比。[插圖·就業人口]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和決定性力量。[表現·壟斷資本主義]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資本輸出、瓜分世界。[內容·世界體系]政治體系(19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體系和殖民體系 (19世紀末20世紀初)[補充·經濟體系]資本主義各國國民經濟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經濟整體。二戰前,以歐美列強為主導。二戰后,以美國為主導。二戰前,聯系比較松散,缺乏有效的機制保證。二戰后,聯系更加緊密,朝著體系化、制度化、法制化角度發展。[補充·殖民體系]指被資本主義列強壓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的總稱。始于新航路開辟;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終形成;二戰后,在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沖擊下迅速瓦解。1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補充·社會主義]1830年前后提出。十九世紀,社會主義思想形成時代思潮,出現了眾多流派。[插圖·童工]反映了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人階級的勞動情況。[補充·工人]由于婦女、兒童作為不熟練的工人進入工廠,工廠主迫切需要簡便實用的技術。[補充·盧德運動]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補充·“新盧德分子”]在當代,反對工業化、自動化、數字化或一切新科技的人被稱為“新盧德分子”。[無產階級·歷史舞臺]表現:工人形成階級意識,擁有初步的政治綱領和斗爭目標。[空想社會主義·來源]建立人人平等的社會。[空想社會主義·局限]未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寄希望于少數人采取和平方式改造社會,反對暴力革命和階級斗爭;沒有真正認識到無產階級的力量。[補充·“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6月,倫敦成立,是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的政黨。1852年11月,宣告解散。[補充·馬克思]唯心主義者 → 唯物主義者;革命民主主義者 → 共產主義者。[補充·古典政治經濟學]時間:產生于17世紀中期,完成于19世紀初。概念:代表英國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主張:經濟自由,反對重商主義和封建專制。[補充·《國富論》]內容: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同時,人又是理性的,作為理性的經濟人,人們能在個人的經濟活動中獲得最大的個人利益。如果經濟活動不會受到干預,經由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不僅會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會推進公共利益。影響: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標志著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補充·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補充·兩個發現]唯物史觀(研究和分析歷史的基本方法);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核心)[補充·唯物史觀]核心思想: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補充·《法蘭西內戰》]馬克思創作的一部科學社會主義著作和法學著作,出版于1871年6月。書中分析了巴黎公社的發展過程和歷史意義,總結了巴黎公社經驗教訓,提出了巴黎公社的原則即建設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軍隊、無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政權的一系列思想。[解讀·學思之窗]材料表明了政權為人民服務,人民當家作主的努力。巴黎公社為以后無產階級通過革命建立政權樹立了榜樣。[公社失敗·主要原因]公社領導人的某些失誤造成的,說明法國工人階級還不夠成熟,如:缺乏統一的軍事指揮,未建立工農聯盟、沒有形成權威的領導核心等。[公社失敗·根本原因]當時法國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時期,代表著歷史發展的主流。革命的發生,不是由于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阻礙了經濟基礎的演變的結果。[巴黎公社·歷史地位]巴黎公社是19世紀30年代以來國際工人運動的最高峰,也是這一階段國際工人運動的一個總結,它借鑒和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經驗,根據當時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利益和愿望,作了寶貴的嘗試。巴黎公社體現了以往工人運動的全部特點,具有自發性、暴力性和政治性三大特點,是以前工人運動的總結,又是有創新精神的革命運動巴黎公社革命具有重要的創新精神,這就是打破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這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核心內容。因此,巴黎公社在社會主義運動史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2.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補充·資本主義]要素:原料、資本、市場、勞動力。特點:開放性、擴張性。[補充·殖民體系]特點:殘酷性、不平等性、建設性。[子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資本主義國家綜合國力直接決定了其殖民統治特點。[解讀·學思之窗]殖民統治早期、價格革命、資本原始積累、掠奪殘酷等。[子目·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揭示了先進生產力對落后生產力的優勢。[原因·商站建立]亞洲國家經濟發達,有一定的實力。[宗教·澳門]天主教在東亞地區的傳播中心。[插圖·英國殖民者在印度]時間:19世紀晚期。[解讀·史料閱讀]今后:1884年后;本議定書簽字國:在非洲內陸殖民擴張的國家;原則:共同占領。[插圖·列強瓜分非洲]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子目·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分析其對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影響·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區客觀上受到了資本主義思想和工業文明的影響,推動了本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解讀·學習拓展]重建的使命:引入新的生產方式,促進了當地社會變革與發展。13.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補充·拉丁美洲]階段性:趕走殖民者,獲獨立;民主改革,鞏固成果,促發展。[補充·考迪羅主義]拉丁美洲特有的軍閥、大地主和教會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獨裁制度。經濟上,依靠大地產大莊園主;政治上,依靠軍人專政來維持統治;政策上,對外投靠外國勢力,對內殘酷鎮壓人民反抗。[影響·門羅主義]一定意義上,防止了已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再次遭遇列強侵略淪為殖民地。另一方面,加強了美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控制。[補充·大棒政策]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和實行武力威脅和戰爭訛詐的外交政策。政策主張以武力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國家聽命于美國。在該政策的指導下,美國憑借武力,多次公開干涉拉丁美洲國家的內政。[補充·金元外交]塔夫脫提出的鼓勵和支持銀行家擴大海外投資,以實現向外擴張的外交政策。實際上是一種資本滲透,通過對外投資來奪取更多的海外市場和殖民特權。[插圖·獨立后的拉丁美洲]時間:1826年前后。[解讀·史料閱讀]國家對××領域的所有權得到了法律保障。[子目·亞洲的覺醒]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補充·提拉克]發動下層群眾,推動民族獨立。[解讀·學思之窗]打擊了舊勢力,推動了歷史進步。[子目·非洲的抗爭]特點:反侵略,求獨立。[補充·馬赫迪]“被真主引上正道之人”。領導者:穆罕穆德·艾哈邁德。14.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補充·單元導言]特點:戰爭;革命;社會主義;國際體系、國際秩序與世界和平的關系。[插圖·美西戰爭]19世紀末,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補充·帝國主義]概念: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時代特征: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化。戰爭目的:掠奪別國領土;奴役別國民族;鎮壓革命運動;轉移國內階級矛盾;爭奪霸權。注: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帝國主義之戰:美西戰爭、英布戰爭、日俄戰爭。[補充·壟斷組織]代名詞:托拉斯、卡特爾、辛迪加、康采恩。卡特爾:同一領域,自己進貨,自己生產,統一定價。康采恩:同一領域,統一進貨,自己生產,統一定價。辛迪加:同一領域,統一進貨,統一生產,統一定價。托拉斯:各個領域,統一進貨,統一生產,統一定價。[插圖·普林西普]青年學生、民族主義者。[補充·速決戰]“施里芬計劃”。制定時間:1891年—1906年。[補充·經典戰役]“凡爾登絞肉機”(1916年2—12月)索姆河戰役(1916年6月;英國;坦克)[標志·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一戰戰勝國在全球范圍內基本完成了對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補充·“全體一致”原則]又稱“普遍否決權”。國際聯盟所做決議需由全體成員一致同意方可生效,若有任何成員否決則決議無效。[補充·戰后國際秩序的矛盾和弊端]關于戰爭罪責問題,激起了整個德意志民族強烈的復仇心理;體系對領土的安排,引發新的民族矛盾,加強了德國地緣政治的潛在優勢;美國采取孤立政策,退出歐洲政治,拒絕加入國際聯盟;體系對蘇聯的排斥與敵對;體系加強了日本在遠東地區的潛在軍事戰略優勢;體系對中國問題處理極不公正,促使中國人民決心為恢復民族獨立與尊嚴,保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而斗爭。15.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插圖·彼得格勒]1917年,俄國革命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引言·引導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進到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建立布爾什維克領導的蘇維埃政權。[使命·工人運動]反抗沙皇專制和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目標·無產階級政黨]推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實現社會主義革命。[補充·蘇俄(聯)階段]俄共(布)1918年3月;聯共(布)1925年12月;蘇共1952年后。[補充·工人代表蘇維埃]時間:1905年首創。[補充·蘇維埃政權]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政權,簡稱“蘇俄”。[插圖·攻占東宮]十月革命勝利標志。[子目·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追隨理想的實驗”;“面對現實的實驗”;“回歸理想的實驗”。[補充·余糧收集制]時間:1919年1月—1921年3月。[內容·戰時共產主義]亦稱“軍事共產主義”。城市實施工業國有化,企業沒有自主權;流通領域和分配領域實行國家壟斷和非市場化,禁止私人商業和自由貿易;城鄉經濟關系和個人消費趨向實物化;采取普遍勞動義務制。[解讀一·學思之窗]脫離了戰爭條件繼續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違背經濟規律。[解讀二·學思之窗]“新經濟政策”是根據形勢變化糾正錯誤的過程。[解讀三·學思之窗]實質是尊重經濟規律,按照市場和商業原則在工業和農業之間建立正常的經濟聯系。[插圖·拖拉機廠]蘇聯工業化標志成就之一。引進了美國先進技術和設備,當時世界領先水平。[補充·農業集體化運動]時間:1930年1月—1934年。概念:斯大林時期,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措施,用“階級斗爭”方式,進行生產關系變革。影響:改變了農村的所有制結構,農業生產被納入“計劃經濟”體制;損害了農民利益,農民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農業長期處于落后狀態。[啟示·蘇聯模式]以國情實際出發,走自己特色道路;經濟政策的制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建設社會主義要保證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要不斷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建設社會主義要注重改善民生。[補充·學習蘇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俄為師”,中國革命遭受重挫。新中國成立初期,“以蘇為師”和“一切學習蘇聯”,迷信盲從。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以蘇為鑒”,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良好開端。改革開放初期,“走自己的道路”。20世紀90年代,“以蘇為戒”,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16.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補充·民族民主運動]又稱“民族解放運動”或“民族解放斗爭”。[子目·亞洲民族民主運動]新特點:出現了共產黨領導;斗爭具有更多民族獨立和民主要求。[補充·甘地主義]構成: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宗教傳統。核心:非暴力主義。影響:印度尼西亞蘇加諾斗爭;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意義·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二戰后印度獨立創造了條件。[解讀·史料閱讀]印英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影響·阿姆利則慘案]徹底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緒。[子目·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斗爭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社會改革,改革推動了社會進步。[補充·華夫脫運動]是一場愛國民族主義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補充·卡德納斯]任期:1934年—1940年。教育改革:創辦工人子弟學校,開展農村掃盲運動。[特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地區上普遍性;領導者層次性;參與者廣泛性;運動持續性和不平衡性;斗爭普遍訴求——“民族自決”。[補充·民族自決]概念:指處于外國奴役和殖民統治下的被壓迫民族有自由決定自己命運、擺脫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權利。歷程:概念初倡于法國大革命時期,但當時并不具備國際法的意義。十月革命勝利后,《和平法令》譴責帝國主義大國強制合并弱小民族,宣布破壞自決權的行為為非法。二戰后,民族自決原則得到了普遍承認和迅速發展。17.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補充·法西斯]獨裁、暴政、戰爭。滋生(1919年—1923年)泛濫(1929年—1936年)法西斯與戰爭:帝國主義是法西斯國家發動二戰的根源。極端民族主義是法西斯國家發動二戰的內在動力。[評價·民族主義]凝聚民族精神,提高國家聲望;爭取民族利益,排外擴張傾向。[插圖·希特勒突擊隊]耀武揚威,顯示力量。[解讀·史料閱讀]法西斯主義是戰爭,是和平、人類的敵人,用戰爭手段稱霸世界。[補充·攫取]含義:強取豪奪,非法獲得。[補充·軸心國]含義:法西斯國家聯盟。時間:1940年9月,德、意、日同盟關系確立。[補充·綏靖政策]含義:妥協、讓步、出賣弱小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補充·戰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2年8月—1943年2月)阿拉曼戰役(1942年10月-1942年11月)[人物·董必武]時間:1886年—1975年。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建者和早期領導者、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卓越領導者、新中國的重要締造者和奠基人、新中國法制建設的重要開拓者。[補充·雅爾塔體系]大國謀求勢力范圍的產物。評價:雅爾塔體系提倡的和平、民主、獨立原則,對戰后世界和平民主和獨立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意義上,奠定了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補充·影響]經過二戰,歐洲在19世紀建立起來的世界霸權地位一去不復返。[認識·戰爭]戰爭對于人類而言,是一場深重的災難;我們應該珍惜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戰爭;我們要牢固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反對戰爭意識,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18.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補充·國際格局]演變:兩極走向多極趨勢。[補充·第一次柏林危機]發生于1948年,又稱“柏林封鎖”,其導火線為1948年6月蘇聯阻塞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蘇聯宣布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后,危機緩和。[補充·第二次柏林危機]發生于1958年,蘇聯發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后來以蘇聯讓步完結。[補充·第三次柏林危機]發生于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事件以蘇聯筑起柏林墻作結,美蘇關系以蘇聯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評價·柏林墻]反映了冷戰對抗的緊張激烈,是其自我控制機制的典型運用。[補充·冷戰的特征]大國間利益之爭;明顯地緣政治特點;強烈意識形態色彩;自我控制機制。[補充·地緣政治]19世紀末提出,將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解讀·史料閱讀]美國在二戰中后期,意識到戰后自己有力量、有條件、有機會領導世界;說明了美國領導世界的理由;表明了美國決心并采取行動。[補充·國家大戰略]最高層面的戰略。美國:全球擴張戰略;蘇聯:保障國家安全戰略。[補充·工農兵學員]時間:1970年—1980年。流程: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補充·“鐵幕”演說]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演說被認為是正式拉開了冷戰的序幕。[補充·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時間:1947年—1956年。歐洲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為交換經驗和協同行動而建立的聯合組織。[補充·經濟互助委員會]時間:1949年—1991年。由前蘇聯組織建立的一個由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合作組織,總部設在莫斯科。經互會從成立到其解散之前,是世界上貿易額僅次于歐共體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對經互會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經互會在客觀上加強了蘇聯對其他成員國的經濟控制,削弱了其社會主義成員國的經濟獨立性。[標志·德國分裂]歐洲冷戰的經濟、政治和地理界線基本落定。[意義·陣營之外]二戰后,非殖民化的進行和欠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蘇間最初對抗,在兩極格局基礎上不斷生長出多極力量。[補充·沙文主義]18世紀末19世紀初產生于法國,因法國士兵沙文狂熱擁護拿破侖一世的侵略擴張政策,主張用暴力建立法蘭西帝國而得名。它鼓吹法蘭西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宣揚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煽動民族之間的仇恨,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在帝國主義時代,沙文主義是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一種輿論工具。[補充·大國主義]國際關系中較大的國家對待較小的國家所表現出來的沙文主義傾向。主要特征:不尊重對方的獨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對方的內政,侵犯對方的利益,損害對方的主權。[解讀·史料閱讀]《講話》有效配合了基辛格秘密訪華行動;美國看到了世界發展大趨勢;面對中國發展,美國調整了對華政策,改善了對華關系。[補充·不結盟運動]成立于1961年9月,其宗旨是獨立、自主和非集團。成員國絕大部分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社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中國于1992年成為其觀察員國。[補充·第三世界]1952年提出,1973年正式使用。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區中的發展中國家。其絕大多數過去都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它們取得政治獨立后,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第三世界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補充·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之戰略防御計劃]俗稱“星球大戰計劃”,簡稱SDI。1985年,由美國政府立項開發,計劃于1994年開始部署。從局部上說,“星球大戰計劃”是一項國防高技術和國防經濟發展戰略;而從整體上看,它又是一項綜合而全面的國家總體戰略。[補充·冷戰啟示]與熱戰相比,冷戰是歷史的進步;冷戰雙方處理危機的自我控制機制,應成為人類處理危機的重要選擇;克服冷戰思維,堅持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和平共處、和平競爭、合作共贏。[補充·冷戰思維]冷戰結束后,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的保守勢力妄圖建立單極世界,推行霸權主義的一種意識與觀念。19.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教訓·第二次世界大戰]“自由放任”政策在危機和戰爭面前基本失效,資本主義不得不加強自我認知。[補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概念:國家政權與壟斷資本融為一體,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部分質變的結果。表現:國家所有并直接經營、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補充·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不足。結果:導致失業和經濟危機。[認識·資本主義國際協調]二戰后,形成和發展的大國間國際協調和干預機制,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合作與發展。[補充·科技發展]高潮期: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意義·“三論”]促進了學科間的相互交織和滲透。[子目·社會結構的新變化]角度:產業結構和社會階級結構。[原因·結構性失業]科技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更新,從業者無法適應新崗位要求;國際流動推動了產業轉移,造成了地區性結構失業現象。[補充·福利國家]實質:國民收入再分配。目的:縮小差距,減少因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內容:勞動就業政策、社會保障體系(救濟、保險、補貼)和社會服務。[補充·現代福利制度]時間:19世紀末;國家:德國。[補充·種族隔離制度]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使得各種族不能同時使用公共空間或者服務。歷史上最著名的種族隔離發生在南非和美國。[插圖·示威游行]目的:爭取婦女人工流產權利。[解讀·史料閱讀]美國黑人長期斗爭,爭取基本權利的結果,也是統治階級妥協的產物。[補充·2008年金融危機]原因: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教訓: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不是萬能。[觀點·學習拓展]科技促進了生產力水平提高,導致了生產關系變化,推動了社會發展;資本主義根本矛盾未改變,貧富差距仍存在;鑒于資本主義生命力,我國要處理好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世界進步。20.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插圖·社會主義陣營]廣大社會主義國家是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偉大力量。[得失·斯大林時期]成就:經濟恢復與發展。問題:工、農業比例和民主法治建設。[補充·赫魯曉夫時期]內容:平反冤假錯案上,恢復了“大清洗”時期遭迫害人的名譽。干部制度上,實施了輪換制與任期制。工業管理體制上,將部門管理體制改為地區管理體制,打破了部門間障礙,加強了企業間橫向聯系,擴大了地方權限。結果:農業領域,未觸及集體農莊制度。工業領域,改革收效甚微。[解讀·史料閱讀]蘇聯仍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總路線,蘇共已認識到農業落后,開始農業改革。[數據·年均增長]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補充·戈式改革]多元化:政治多黨制、經濟私有化、意識形態自由化。[插圖·獨立國家]蘇聯解體使亞歐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刻變化。[子目·東歐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劇變]模式束縛、改革迷失、社會劇變。[補充·南斯拉夫道路]工人自治(1950年—1962年)社會自治(1963年—1970年)聯合勞動自治(1971年—20世紀80年代)[辨析·劇變與巨變]劇變:通常是人們不希望或無法預料的情況突然發生。巨變:通常是人們有預料或認為該變化是合理或必然。21.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特點·獨立運動]時間長、范圍廣、成效大;民族解放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相結合;多采取和平方式。[補充·茅茅運動]20世紀50年代,肯尼亞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武裝斗爭運動。[插圖·“嫌疑犯”]反映出英國殖民者對肯尼亞人民反抗的無情鎮壓。[補充·印巴建國]印度時間:1950年1月;巴基斯坦時間:1956年3月。[補充·蒙巴頓方案]亦稱“印度獨立法案”。1947年6月,由英國駐印度最后一任總督蒙巴頓提出得名。二戰后,英國迫于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強大壓力,提出了“分而治之”方案。[原因·印巴分治]印度次大陸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之間矛盾沖突;殖民者利用矛盾實行分而治之政策。[補充·次大陸]概念:大陸中相對獨立的較小組成部分。[人物·尼赫魯]時間:1889年—1964年。尼赫魯致力于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與周恩來總理一起提出了處理國際關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中印關系的基礎。尼赫魯是不結盟運動和萬隆會議的倡導者之一,為第三世界國家的聯合斗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補充·蘇伊士運河]時間:1869年修筑通航。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線。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意義·阿爾及利亞獨立]為北非及其他法屬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斗爭提供有益經驗,創造有利條件。[解讀·史料閱讀]阿爾及利亞獲得了獨立、主權,可選擇自己的政府和制度;法國放棄了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但通過協議,法國保留了重要利益;兩國仍將進行技術交流合作。[補充·《埃維昂協議》]又稱“阿法協議”,即由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的協議。[插圖·非洲獨立進程]運動的勝利改變了非洲面貌,標志著20世紀初形成的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獨立的非洲成為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補充·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補充·亞洲四小虎]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原因·非洲困局]殖民地時期形成的單一出口自然資源的畸形經濟,成為其獨立后發展民族經濟的障礙。22.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補充·單元導言]冷戰后,世界歷史發展的四大特點:多極、全球、信息、多樣。[補充·理解“極”]國際關系中,具有關鍵影響力的政治、經濟力量。[主題·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意義·杭州峰會]中國代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發聲,與更多國家進行良性互動,實現多方共贏。[補充·G7]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個主要工業國家,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舉行的年度首腦會晤機制。七國集團峰會旨在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從整體上協調政策,緩解內部矛盾。[補充·政治多極化]時間:萌芽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補充·經濟全球化]時間:1985年提出。[補充·理解全球化]各國國內經濟規則趨于一致;世界各國經濟聯系逐漸加強,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國際經濟協調機制不斷強化,經濟組織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協調和約束加強。[補充·“逆全球化”現象]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形態之一。[補充·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實現和諧,則萬物即可生長發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則無法發展、繼續。[補充·“和”觀念]含義由音樂之和,到人際關系之和,到國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補充·文化表述]詞匯:交流、對話、學習、碰撞、前行。[意義·進博會]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23.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關系·和平與發展]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挑戰·和平與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如生態惡化;對世界和平的挑戰,如恐怖主義。[補充·方興未艾]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意思是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影響·內部戰爭]社會保障不足、食物短缺、大量人口被迫流亡海外等。[補充·中東戰爭]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五次大規模戰爭。[影響·NTS]威脅中國的和平發展;考驗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對策·NTS]化解矛盾,重視國內不穩定因素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主動預警,及時處理好敏感問題。[補充·提升國際地位]在全球自然災害救援中提升;在全球反恐任務中提升;在全球疾控中提升等。[補充·SCO]簡稱“上合組織”,成立于2001年6月。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其宗旨是“和平、友誼、進步、發展”。[補充·協和萬邦]源于《尚書》,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戰后,國際秩序和改革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無法完全適應新發展;和平與發展潮流下,中國方案的提出成為解決全球問題的新思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