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神奇的壓強》物理 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物理 八年級 第二學期 粵滬版 神奇的 壓強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認識壓強 第八章第一節2 研究液體的壓強 第八章第二節3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第八章第三節二、單元分析(一) 課標要求本章內容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2022 年版) 》中屬于“運動和相互作 用”這一主題。該主題課程內容包含較多的物理概念和規律,與生產生活密切相 關。本主題內容設計不僅要引導學生從物理學視角認識運動和相互作用,更要發 展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現代的相關 科技成就,體會中華民族的智慧,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 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體內容要求如下:(1) 壓力:要求知道壓力的概念、方向以及壓力和重力的關系(2) 壓強:要求知道壓強的概念,并通過實驗,理解壓強。(3) 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4) 探究并了解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5) 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6) 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活動建議:1估測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了解鐵路站臺上設置安全線的必要性(二) 教材分析1. 知識框架2. 內容內在邏輯分析本章主要學習認識壓強、液體壓強、氣體壓強的的基本知識。本章利用學生已有 知識,遷移學生已掌握的方法,認識、理解新的概念和意義,讓學生學會學習。首先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采用類比速度的方法引出壓強的概念。再通過“模擬帕斯卡 裂桶實驗”讓學生體驗到壓強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然后通過探究 液體內部壓強讓學生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最后把看不見的大氣壓轉換為看得見 的現象,讓學生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分析大氣壓的大小,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便 于學生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三) 學情分析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的知識,但學生比較陌生。因此采用課件展示圖片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同時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比較2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來應用壓強,讓 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發展他們的能力。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知道壓力的概念。2.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 4.掌握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5.知道液體內部存在壓強。6. 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7.知道液體壓強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8.認識連通器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9. 了解大氣壓的存在。10. 了解大氣壓的測量方法和估測方法,知道1個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約為多少。 11. 了解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12. 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其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單元作業設計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具有自主選擇性、不同形式的內容作業,注 重基礎性和評價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與挖掘。所設計的拓展 型作業與實踐型作業,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圖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體驗 由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學科特點。所設計的鞏固型作業以物理課程 標準為依據,在單元學習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教材系統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單 元的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確定本單元的 知識系統, 目的在于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與技能和有關物理概念理解程度,實現對 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統一提升,全面實現學科素養的目標。3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認識壓強(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每個同學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若干小磚塊、海綿。 (1) 分別將1塊小磚塊和2個小磚塊疊加放置在海綿上; (2) 將1塊小磚塊分別側放和水平放在海綿上。 分別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答案 (1) 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 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什么 是壓力”,可以了解學生對于“壓力”的一些前概念。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1至 圖3所示。 (1) 通過比較圖1和圖 2 ,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 (選填"越大"或"越小")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 (填序號) 和圖3 ,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 作用效果越明顯。4(2) 實驗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選填“控制變量"或"理想 實驗") 法。具體 內容 答案 (1) 越大;圖2; (2) 控制變量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對相關壓力現象提 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壓力現象分析,歸納出影 響壓力的因素。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探究型實驗問題,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獨立思 考的能力,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壓力的影響因素”。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做一做:估測自己站在地面上的壓強答案 約為1.25×104 Pa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準確估算自己的結果。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估測計算,了解壓強大小的計算方法。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 原創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一條較寬的塑料袋和一條細棉線哪個更容易把肥皂切斷?答案 細棉線更容易把肥皂切斷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5作業評價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準確口述自己的理由。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實踐,歸納總結壓強的影響因素,激發學生探究的樂 趣,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 (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題目 1. 如圖所示是物體對斜面產生壓力的示意圖,哪種畫法是正確的 ()2. 幾塊同樣的磚按下圖所示的方法擺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較甲、 乙、丙三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強大小是()A.P甲=P丙>P乙 C.P甲3.在放假外出旅游時,小明發現所乘坐的汽車窗邊放置有在緊急情 況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錘。這種逃生安全錘有一端設計成錐形,這 樣做的目的是通過 的方法 (填“增大”或“減小”)壓強, 從而方便破壞玻璃窗逃生。 4.體重為475N的芭蕾舞演員,表演時單腳鞋尖觸地,鞋尖與地面 的接觸面積為9.5cm ,則此時她對地面的壓強為 Pa。答案 1.D; 2.B; 3.減小受力面積;增大;4.5×105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6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壓強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壓強、壓力概念的理解。 知道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指向受力物體 表面;理解壓強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并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 單的計算。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三) 課后作業 (B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題目 1.關于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壓力的施力物體一定是地球 B.壓力的大小總是等于重力的大小 C.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D.壓力的方向一定與受力面垂直 2.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的是 () A.相同形狀的實心銅塊和鐵塊放在同一海綿上,銅塊產生的效 果更顯著 B. 同一塊磚平放和豎放在沙面上,豎放時陷入沙中的深度較大 C. 同一個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會留下較深的腳 印 D.行駛在同一泥地上的載重汽車,滿載時在泥地上留下的痕跡 較深 3.在生產、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識的應用,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把書包帶做得扁而寬,是為了減小書包對人體壓強 B.滑雪板一般都有較大的面積,是為了增大壓力 C.菜刀鈍了磨一磨,是為了減小對被切物的壓強 D.在鐵軌下鋪設枕木,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力 4.一輛主戰坦克,質量為6×104 kg ,當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履 帶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6 m2 。求:(g取10N/kg)7(1) 坦克受到的重力; (2) 坦克對地面的壓強。答案 1.D; 2.B; 3.A;4. (1) 6×105N; (2) 1×105Pa.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4 道題,能夠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加深理解壓強的概念, 學會實驗控制變量法,運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體會知識之間的聯 系,養成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好習慣。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第二課時 研究液體的壓強(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模擬帕斯卡裂桶實驗 幾杯水的重力并不大,真會產生這么大的力撐破水桶嗎?請用如 圖所示的器材來做一做。想一想,飲料瓶壁上為什么要刻些細 槽?管子應該長些還是短些?怎樣保證瓶塞與瓶口之間的密封? 你在實驗中觀察到哪些現象?想到了哪些問題?8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主要以活動的形式展開,主要模擬裂桶實驗,使學生興趣盎 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4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如圖甲所示,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ρ鹽水>ρ水 ) ( 1)實驗中,將液體內部的壓強大小轉換為用U形管兩側液面的 來表示。 (2)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U形管中的液體最好用 (選填“有色”或“無色”)的。 (3)將探頭放在圖乙所示液體內部的A 、B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 液面的高度差hB>hA,經多次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這說明同種液 體內部的壓強隨 的增加而增大。 (4)將探頭放在圖乙中所示液體內部等深的B 、C位置,觀察到U形 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hC (選填“>”“<”或“=”)hB,這是為了研究液體 壓強與液體 的關系。 (5)由以上實驗可知圖乙所示液體內部A 、B 、C 、D四個位置壓強 最大的是位置 。9具體 內容 答案 (1) 高度差; (2) 有色; (3) 深度; (4) >,密度; (5) D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對液體壓強的影響 因素,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液體壓強現象分析,歸納 出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探究型實驗問題,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獨立思 考的能力,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做一做:用壓強計測不同液體壓強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準確計算自己的結果。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計算,了解液體壓強大小的計算方法。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思考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閱讀并思考: 課本P73-P74“三峽船閘—— 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船 閘” ,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 連通器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閱讀,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準確口述自己的理由。 優秀 □良好 □合格10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相關信息,學會提取有用信息,分析處理有用的信息, 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三) 課后作業 (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題目 1. 如圖所示,瓶中的水分別從小孔A 、B流出,說明液體對容器 有 。水的落地點不同,說明液體的壓強隨 的增加而增 大。 2. 如圖所示,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處,U形管兩側 液面出現高度差。下列操作會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A.僅將金屬盒向上移動 B.僅將金屬盒水平移動 C.僅改變金屬盒面的朝向 D.僅在水中加入食鹽,食鹽溶解后 3. 某潛水運動員在水面下20 m處,此時該潛水員受到水的壓強是 Pa(ρ水 = 1.0×103 kg/m3 ,g = 10 N/kg) 。 4.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是利 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11答案 1.壓強,深度; 2.D; 3.2×105 ;4.D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液體壓強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液體壓強、連通器的 理解。理解液體壓強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并能夠用液體壓強公 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連通器的概念,會聯系生活實際,了解 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三) 課后作業 (B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1. 如圖,有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水和酒精,但 沒有標簽。小云采用聞氣味的方法判斷出無氣味的是水,小容則 采用壓強計進行探究。12題目 (1) 如圖甲所示,若壓強計的氣密性差,用手指不論輕壓還是重 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變化較 (選填 “大”或“小”) ; (2) 小容把金屬盒分別浸入到兩種液體中,發現圖乙中U形管兩 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小,認為圖乙燒杯中盛的是酒精。有同學認為 他的結論是不可靠的,因為沒有控制金屬盒 相同; (3) 小容還發現在同種液體中,金屬盒距液面的距離相同時,只 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 (選填“不 變”或“變化”) ,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 強 。 2. 如圖所示,小明用某容器來做“探究液體壓強是否跟深度、液體 的密度有關”的實驗。則下列現象中符合事實的是 () 3.如圖所示,一個“山”形連通器內裝有一定量的水,當把它放 到斜面上靜止以后,下列關于連通器內液面的情況,正確的是( ) 4.小聰放學回家,看見在面積為1 m2水平桌面的中央放著一個盛有 水的平底茶壺 (如圖) 。經測量發現,茶壺的質量是400 g,底面積 是40 cm2 ,內盛0.6 kg的開水。求:(ρ水 = 1.0×103 kg/m3 ,g取10 N/kg) ( 1)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強和壓力。 (2)茶壺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13答案 1. (1) 小; (2) 在液體中的深度; (3) 不變,相等; 2.D; 3.B;4. (1) 4.8 N, (2) 10 N,2.5×103 Pa.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能夠應用并理解控制變量法,加深理解液體壓 強,運用液體壓強公式進行計算,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養成將 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好習慣。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第三課時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將一個煮熟的雞蛋,剝去外殼,放置在一個瓶口小于雞蛋的瓶子 上,你有辦法讓瓶子把雞蛋整個吞下去嗎?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什么是 大氣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題目 小寧用輕質吸盤等器材估測大氣壓的大小,她設計的實驗方案如14具體 內容 下: A.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B.將沾水的塑料吸盤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擠壓吸盤; C.用彈簧測力計鉤著掛鉤緩慢向上拉,直到吸盤脫離玻璃板面; D.測出吸盤與玻璃板接觸面的直徑D; E.計算出大氣壓的大小p。 (1) 小寧由于疏忽,將前四項的順序寫顛倒了,正確的順序應為 ; (2)實驗中將沾水的吸盤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擠壓吸盤的目的 是 ; (3)要測出大氣壓的大小,你認為實驗中所選吸盤的面積應盡量 (選填“大一些”或“小些”); (4)實驗中計算大氣壓的表達式是 (用測得的物理量表 示)。具體 內容 答案 (1) BDCAE; (2) 盡量將吸盤內的空氣排干凈; (3) 小一些; (4) p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對生活中現象提出 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大氣壓現象分析,歸納出 大氣壓的神奇之處。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探究型實驗問題,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獨立思 考的能力,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大氣壓的估算”。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用注射器和彈簧測力計,橡膠帽等器材估測大氣壓的值。答案 約等于1*106 Pa15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準確估算自己的結果。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估測計算,了解大氣壓大小的計算方法。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 改編 □ 原創(三) 課后作業 (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題目 1. 下列現象不能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 2. 如圖是用來測量大氣壓值的實驗裝置,實驗中使用水銀的原因 是水銀的 ,此時的大氣壓測量值等于 cm水銀柱所產生 的壓強。 3. 如圖是小明自制的一個氣壓計,瓶內氣體壓強 (選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氣壓。若拿著此氣壓計從29樓 下到1樓,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將 (選填“升高”或“降 低”) 。164. 有些登山運動員在進人高山地區后,會發生高山病,高山病的 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區的大氣壓 (選填“高”或“低”)。在高 山上煮飯要用高壓鍋,因為水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 (選填 “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 1.A; 2.密度大,75; 3.大于,降低;4.低,增大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液體壓強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液體壓強、大氣壓的 理解。知道大氣壓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加深理解托里拆利測量大 氣壓實驗。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三) 課后作業 (B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1. 如圖甲所示,將杯子里裝滿水,用紙片把杯口蓋嚴,按住紙 片 , 把 杯 子 倒 過 來 , 放 手 后 , 紙 片 不 會 掉 下 來 , 這 表 明: 。若把杯子如圖乙、丙所示放置,紙片也不會掉 下來,通過圖甲、乙、丙可以說明: 。17題目 2. 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 三個不同的是 () 3. 水沸騰后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水會停止沸騰 。迅速塞上瓶 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如圖所示。發現燒瓶內的水中 出現了大量的 ,迅速上升變大, 由此可知水重新沸騰起 來。這是因為燒瓶內水面上方的氣壓 (選填“增大”或減 小”)的緣故。 4. 在某星球表面,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約為3.8 N/kg,大 氣壓約為760 Pa。假設能在該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實驗,如 圖所示,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則經實驗測出的h約為 m;將 它從山下移到山上,管內外水面的高度差將變 (選填“大” 或“小”)。答案 1.大氣有向上的壓強,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C; 3.氣泡,減 小;4.0.2,小.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18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能夠觀察生活中的大氣壓現象,運用大氣壓計 算,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養成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好習 慣。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六、單元綜合作業(一) 單元綜合作業內容檢測內容 神奇的壓強 題量 12 題 完成時間 60 分鐘一、填空題 1. 1644年,托里拆利第一次精確測量了大氣壓強的值。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1.013 ×105Pa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2.茶壺、水塔是根據 原理制成的。 3. 自平衡電動踏板車,當人站上踏板車后,踏板車對地面的壓強 (選填“變 小”“不變”或“變大”) 。 4. 如圖是體重相同的小華和小明走過爛泥地時的情景,小明在腳下墊木板是為 了 ,減小對爛泥地的壓強。 5. 小敏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變癟了,其實牛奶盒是被 壓癟的。 6. 我國“88式”主戰坦克的質量為20t ,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 m2 ,該 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為 Pa (g= 10N/kg) 。 7. 如圖所示,一把裝有水的茶壺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若茶壺內部底面積為18 cm2, 則茶壺內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為 N(g= 10N/kg)。19二、選擇題 8.下列做法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A 、破窗錘的敲擊端做成錐狀 B 、壓路機的輪子和質量都很大 C 、運動員穿的冰鞋裝有冰刀 D 、螺絲帽下墊有墊片 9.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 的是 () 10.如圖所示, 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密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發現液面在 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甲乙兩種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 () A、 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11.如圖所示水面與油面齊平, ρ水> ρ油,則容器底部的閥門打開后,溶液內 液體的流動情況是 () A、不會流動 B、油向水流動 C、水向油流動 D、以上都有可能2012.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氣壓原理工作的是 () A、拖拉機的履帶又寬又大 B、水銀溫度計 C、吸塵器吸灰塵地 D、用注射器注射新冠疫苗到人體體內 三、計算題 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杯,質量為0.4 kg, 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2×10-3 m2(g取10 N/kg) 。求: (1) 玻璃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2) 玻璃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14.如圖所示,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重為10 N ,裝有重為40 N的水,水深為 0. 1 m ,底面積為0.02 m2 ,g取10 N/kg求: ( 1)水對容器底面產生的壓強; (2)容器對地面的壓強;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思考作業 了解鐵路站臺上 設置安全線的必 要性 完成時間 一周一、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鐵路站臺上設置安全線的原因; 二、探索安全線與壓強流速的關系; 三、了解鐵路站臺上設置安全線的必要性。答案 一、填空題 1、每平方米面積受到的大氣壓力為1.013×105 N;212、連通器; 5、大氣壓; 二、選擇題 8-12 DDCCC 三、計算題 13、 3、變大; 6、5×104 Pa; 4、增大受力面積; 7、2.7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