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選擇性必修3 第3章 第1節 教學設計第3章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1節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的影響目錄一、課程標準二、素養目標三、任務設定四、必備知識五、情景探究探究一:環境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第3章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1節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的影響一、課程標準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二、素養目標1.結合實例分析,理解環境安全的含義。(綜合思維)2.舉例說明環境安全問題的形成及主要的表現類型。(地理實踐力)3.結合具體案例,理解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應對環境安全問題、降低環境安全風險的途徑。(人地協調觀)三、任務設定1.什么是環境安全?有哪些主要表現?2.什么是環境安全問題?其主要的類型、表現是什么?3.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有何影響?4.降低環境安全風險的主要途徑有哪些?四、必備知識一、環境安全問題1.環境安全(1)含義:環境安全又稱生態安全,是指自然環境受到的破壞與威脅處于環境或社會經濟可承受的范圍之內。(2)環境安全的表現2.環境安全問題(1)界定: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超過某個臨界值,就會成為環境安全問題。不同的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服務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環境安全臨界值不同。(2)主要類型①突發性環境安全問題:是由超高濃度污染物排放、危險化學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發生的嚴重污染事件導致的。②累積性環境安全問題:是由污染物不斷累積或生態退化逐步加劇導致的,它們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累積才能達到產生重大危害的程度。[特別提醒] 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超過某個臨界值,就會成為環境安全問題,這里的“某個臨界值”主要是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產生了影響而沒有破壞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為標準來衡量的。[圖表點撥] 教材P59圖3.4,該圖展示出:(1)圖a中顯示突發性環境安全問題能夠在短時間內突破環境安全臨界點,造成重大危害,但隨著事件的結束影響會逐步消失,使環境重新回到安全狀態。(2)圖b中顯示累積性環境安全問題是經歷長時間的累積才突破環境安全臨界點,但其對環境的影響長期存在。3.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環境安全是指自然環境受到的破壞與威脅處于環境或社會經濟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2)不同的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服務的需求不同,但所要求的環境安全臨界值是相同的。 (×)二、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其應對1.環境安全的地位2.對國家安全的影響(1)通過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損害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影響國家安全。(2)成為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安全問題的觸發器和放大器,影響國家安全。3.應對環境安全問題、降低環境安全風險的途徑(1)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環境的調節功能,減少環境問題出現的概率,降低環境問題演變成為環境安全問題的可能性。(2)人類要盡量避免在高環境安全風險區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提高承受環境安全風險和應對環境安全問題的能力。[特別提醒] 環境安全問題在局地、區域乃至全球都可能發生。能夠威脅一國的國家安全的環境問題,可能產生于本國,也可能來自其他國家,還可能是全球環境問題導致的。4.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合理有效地應對環境安全問題,能夠化解危機,增強社會響應能力。 (√)(2)其他國家的環境安全問題不會影響我國的國家安全。 (×)(3)環境安全問題在局地、區域乃至全球都可能發生。 (√)五、情景探究探究一: 環境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020年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沙止漠 共護綠水青山”。據監測結果顯示,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廣大,約占國土面積的27.20%;據了解,我國每年因荒漠化問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40億元人民幣,將近 4 億人直接或間接受到荒漠化問題的困擾。因此,防沙治沙、國土綠化是遏制我國北方土地退化的重大舉措,是我國應對荒漠化的國家行動。但據專業人士介紹,雖然經過多年的治理,當前我國草原生態明顯改善,但草原生態保護與牧區經濟發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等問題還依然存在。曾經“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大草原是多么讓人心生向往。然而,如今草原美景在內蒙古的許多地方已再難以見到。有人調侃道現在的內蒙古高原“天蒼蒼,野茫茫,老鼠兔子沒處藏”。問題1 (綜合思維)引起草地退化的人為原因主要有哪些?提示:主要是超載放牧和對草原的盲目開墾。問題2 (地理實踐力)草地退化有哪些明顯的表現?提示:草群變得稀疏低矮,產草量減少,草質變劣,雜草、毒草增多。問題3 (綜合思維)草地退化會造成哪些危害?提示:使草地載畜量減少,影響畜牧業的產值,草地退化嚴重的地區,會使整個自然環境發生變化,使當地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問題4 (區域認知)我國的哪些地區應注意避免此類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提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青藏高原地區等生態環境脆弱區。歸納提升1.認識環境安全與環境安全問題的關系2.理解環境安全問題的成因及影響含義 如果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超過某個臨界值,就會成為環境安全問題。不同的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服務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環境安全臨界值不同成因 有些環境安全問題具有突發性,是由超高濃度污染物排放、危險化學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發生的嚴重環境污染事件導致的 有些環境安全問題是由污染物不斷累積或生態退化逐步加劇導致的,它們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累積才能達到產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影響 ①能夠在短時間內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應急響應措施。 ②大多數事件的影響隨著事件的結束而消失,環境重新回到安全狀態。 ③有些事件的影響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內都無法徹底消除,導致環境長期處于不安全狀態 這類環境安全問題一旦發生,其影響會長期存在3.把握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其應對項目 內容影響 通過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損害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影響國家安全成為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安全問題的觸發器和放大器,影響國家安全環境安全問題在局地、區域乃至全球都可能發生。能夠影響國家安全的環境安全問題雖然發生概率很小,卻能造成重大損害或威脅,影響范圍可能波及全國環境安全風險的影響因素 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人類及自然環境本身對環境問題損害或威脅的敏感程度及抵抗能力應對途徑 盡最大可能從源頭上防控環境問題的發生及時發現和治理環境問題,避免其惡化為環境安全問題積極應對已發生的環境安全問題,降低其損害程度避免在環境高危地區從事生活和生產活動提升人類社會對環境風險的承受水平增強人類社會對環境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與善后處理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