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一、教學目的:1.知識與能力:區分天氣與氣候,理解并實際運用“氣候”這一術語,會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建立空間概念。2.方法與過程: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通過讀圖,分析某一地區氣候特征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思考,在教學中教師應采取鼓勵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3.態度、情感、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界豐富多彩,地區差異顯著,同時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從而激發學生認識自然的興趣和愿望。二、教學重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三、教學難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四、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列表對比為主的教學方法。五、教具準備:CAI課件。六、教學過程:(情景導入)今天的“氣候”好冷呀,溫度很低還刮著風。(問)同學們聽出我剛才的話語敘述中有什么不恰當的地方?學生回答。顯示幻燈片:氣候與天氣的比較。(講授新課)氣候與天氣不同,氣候是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它相對穩定,一般變化不大。(練習)幻燈片展示:根據以下描述,請判斷哪些是說天氣的,哪些是說氣候的。1.東邊日出西邊雨 2.昆明四季如春3.明天大風降溫 4.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5.南極地區全年嚴寒 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學生回答 并做簡單點評。(設問)我們常用陰晴、風雨、冷熱來描述天氣,那么我們描述氣候會描述大氣的什么狀況?(學生活動)幻燈片展示:三個地區自然景觀及其氣候描述學生思考并認知(承轉小結)在圖中,大家看到世界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觀差異,尤其是植被景觀的差異,實際上就是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各地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表現為各地不同的氣溫和降水組合特點。而世界氣溫和降水時空分布的差異,使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各氣候類型的命名也與植被相關。那么,世界共有多少種氣候類型,它們分布在什么地區,我們需要讀圖認識。(板書)一、氣候的地區差異1.氣候的兩大要素:氣溫和降水2.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學生活動)幻燈片展示世界氣候的分布圖,學生先對照圖例數出全球共有幾種氣候類型,熱帶有哪幾種,寒帶有哪幾種,溫帶又有幾種呢?如果學生回答不準,教師引導復習全球五帶的劃分界限,從而確定各帶氣候數量及名稱。學生找出,并完成課本59頁上方的表格。同時幻燈片展示以利于學生自我測評。(學生活動)再次呈現世界氣候的分布圖,在學生對氣候類型名稱熟悉的基礎上,首先引導學生找出熱帶氣候類型的分布。并根據各種氣候的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的組合,由學生介紹不同的氣候類型特征(熱帶氣候先看其名稱,再看其分布)。其次認識溫帶的氣候名稱及分布。在溫帶找出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名稱,出現在溫帶大陸東岸的氣候是什么,出現在溫帶大陸西岸的氣候是什么(溫帶氣候先看其分布,再知其名稱),并完成59頁中間的表格。寒帶氣候名稱及分布,學生容易得出。思考:高原山地氣候的分布和其所處的緯度位置是否有關?學生回答,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點評。(課堂總結)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課堂練習)學生指圖練習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