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切開的果實》課型:造型 表現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本課屬 “造型 表現〞學習領城,是前一課“水果大聚會”的延續。前一課是讓學生欣賞和感知水果的外形、表面的整體美感,本課則是讓學生發現切開的果實切面是由點、線、面、色組成的美麗的圖案,感妥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與美妙。教材中“看一看” 欄目,讓學生感受切開后的水果其表皮與果肉組成的花紋圖案:橫切的楊桃表面是平面的五角星形狀,由果肉、纖維、果核形成了對稱的星星圖案,青檸檬的橫切面呈現的是由線與三角形組成的圓形圖案,而縱切面則是由月牙形成的對稱圖案,縱切的草莓呈現的是由點:線、面、色形成的心形圖案,橫切的獼猴桃呈現的是由線和多個兇組成的放射狀對稱的圖案,還有級切的石榴呈現的是由一個個小的內置層粒重疊、無規則排列的均衡關感的圖案,非常吸引人。教材中的學生作業欣賞,展示了點、線、面、色的表現方法和以拓印的方法表現的果實切面。引號學生探討與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復、對稱等組合排列的美感。【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問、好玩,樂于探究,經過小學一年級的學習初步學握點、線、面、色的表現手法。但觀察能力及概括能力仍有欠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果實切面圖案的特點,鼓勵學生努力探究、大膽表現。【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感知觀察和欣賞切開的果實切面形成的形狀美、色彩美、紋理美。過程與方法目標:對比不同切法產生的不同紋理,用點、線、面、色或拓印的方法嘗試表現。觀察學習果實切面,找出果實切面的特點,運用點線面色進行繪畫及拓印的方法嘗試變現。運用點、線、面、色裝飾喜歡的果實的切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果實的切面,通過感受、體驗,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熱愛生活的生活情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感知果實切面的形狀和點、線、面構成的紋理。教學難點:運用繪畫或拓印的方法表現果實切面的紋理,鼓勵學生將觀察到的細節描繪出來。【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示范法、啟發談話法、對比教學法。【教學準備】課件PPT、課本、彩筆等工具。【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生活中,我們對果實已經非常熟悉了,但同學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果實的美呢?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切開它們,我們能發現一個美妙的新天地。環節二:新課講授瓜果含有豐富的營養,切開它們,里面還藏著美麗的秘密。聯想相似元素的果實,點:蓮藕、火龍果;線:甜椒、洋蔥;面:土豆、蘿卜。奇異果橫著切時,奇異果的點在中間圍成一個圈,向外放射狀。豎著切時,點從中間對稱。不同的切法產生不同的紋理。切開的果實紋理由點、線、面組成。想一想:怎樣運用點、線、面表現果實切面的形狀、花紋?讓我們仔細觀察切開的果實,一起來探討與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復、對稱等組合排列的美感。欣賞大師的作品《玻璃藝術》(工藝)現代 戴·威利(法國)引導欣賞:由點、線、面、色組成的不同圖案及其對稱美感,多個不同圓形圖案組合排列成的裝飾畫,透疊美,重疊美。運用“橙與紫”的對比色表現畫面。欣賞課本作品《各種水果切面的組合》學習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復、對稱等組合排列的美感。三:示范播放繪畫視頻,播放一些輕音樂來輔助拓寬學生的抽象思維,營造輕松的創作環境。先畫果實的外形和切面的紋理,涂上顏色,添加裝飾。強調構圖,突出主體,引導前后關系,可多種形式加以表現。環節四:創作說說切開果實的特點,能用點線面色畫出果實切面的圖案。比較不同水果切面的不同之處,用繪畫、拓印的方法表現出果實切面的圖片。注意色彩搭配、形狀多樣。環節五:展示與評價學生小組展示作業,簡談賞析體會,小組交流,運用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作業。與同學一起欣賞,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評一評:我的作品美在那里?同學作品美在哪里?評價線條美、形式美、個性美。環節六:小結拓展果蔬紋理拓印畫。除了繪畫的方式,我們還可以采用課下的時間嘗試蔬果拓印的表現方法。【板書設計】切開的果實美術造型元素:點、線、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