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作業設計 (含答案)2023-2024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作業設計 (含答案)2023-2024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1)

資源簡介

物理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物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滬粵版 物質形態及其變化
單元組 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從全球變暖談起 第四章第一節
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 第四章第二節 ( 一)
3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 第四章第二節 (二)
4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第四章第三節
5 升華和凝華 第四章第四節
6 水循環與水資源 第四章第五節
二、單元分析
( 一) 課標要求
本章內容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2022 年版) 》中屬于“物質”這一主 題。這部分內容與日常生活、自然現象及科技發展前沿密切相關。這部分內容的設計 旨在引導學生從物理學的視角認識物質世界,了解身邊物質的形態和變化,初步形成 物質觀念;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提升科學探究能力,體會科學、技術、社會、 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關心環境、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會正確使用溫度計。
通過實驗或實例,能描述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規律。
能運用物態變化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活動建議
利用帶有橡皮蓋的小藥瓶自制一個簡易的溫度計。
(二) 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本章教材是按照“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來編排的。 第一節從全球變暖談起,以學生們熟悉的熱點問題——全球變暖,引人溫度,并讓 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操作學習溫度的測量。當溫度變化時,會引起物質形態之間 的相互轉化。接下來的幾節介紹6 種物態變化。其中,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最為 常見,教材先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認識蒸發,再通過探究活動認識沸騰,通過觀察 活動學習液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經歷比較完整 的科學探究過程。關于升華和凝華,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注意到,教材通過兩 個實驗,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物質在固態和氣態之間的直接轉化。“水循環與水資 源”是本章知識的綜合和延伸,從地球上水的三種狀態以及物態變化的角度,引導 學生認識地球上水循環的過程,并聯系當前全球面臨的缺水及水污染問題,提出 珍惜水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使本章教學內容在實際應用中得以融合與 升華。
(三) 學情分析
物態變化是我們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讓學生認識與物態變 化有關的常見熱現象,比如第一節從全球變暖談起,以學生們熟悉的熱點問題-- 全球變暖,引入溫度等等,學生對這些問題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為本章教學奠定 良好的基礎。對于基本概念學生還是掌握的比較好,學生只是對物態變化的判斷 以及熔化和凝固的特點把握得可能不是太好。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 質及其應用。
2.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溫 度計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3.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 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 現象。
4、用水的三態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 資源狀況,有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是熱學的入門知識,與生產、生活、自然現 象聯系緊密,本單元作業的整體設計思路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 會”,注重基本概念的鞏固,注重常見現象的辨識,注重學科素養的滲透。從題 型、題量、完成方式、評價方式等多方面考量和篩選,實現減負增效的目的,徹 底杜絕教師照搬教輔資料布置“習慣性作業” 。題型以填空、選擇、實驗探究、 現象辨析為主,輔以實踐探究。題量每課時控制在 12 小題以內,書面作業用時 不超過 20 分鐘,實踐探究型關注個體差異。完成方式分當堂反饋、課外書面作 答、課外實踐活動。評價方式分為教師課堂點評、書面批閱、小組互評、實踐報 告評閱、單元檢測等。
五、課時作業
4.1 從全球變暖談起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自主預習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下列關于生活環境中的一些常見溫度的說法,最符合實際的是 ( ) A.人的正常體溫約為 26℃ B.水的沸點約為 100℃ C.六安市夏季最低氣溫約為0℃ D.人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 37℃
答案 B
作業評價 1.學生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結合生活中常見溫度,了解溫度是反映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實際測量并記錄適合你洗澡的水溫。
答案 參考范圍:38℃-42℃
作業評價 1.學生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并通過親自實踐 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題目 如圖所示,下列對于利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操作正確的是 ( )
內容 A. B . C . (
D
) .
答案 D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示意圖,幫助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如圖所示,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 ,示數是 。
答案 35-42℃ ,38.7℃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了解體溫計構造,掌握讀數方法。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5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如圖所示,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圖中使用 方法中,錯誤的是 ,其錯誤之處 是 。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的液 面 。
答案 甲、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相平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能分析、處理信 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鞏固溫度計的使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6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 ℃ ;水銀體 溫計是利用 性質工作的。
答案 0℃ ,水銀的熱脹冷縮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考查溫度數值的規定和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5 題 完成時長 5 分鐘
題目 1.某小組同學在練習使用溫度計: (1) 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的規律制成的。 (2) 如圖甲所示溫度計,讀數方法 是正確的,讀數方法 會使 結果偏大。(均選填“A”“B”或“C”) (3) 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 。
2.中國科興疫苗需保存在低于 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 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三支溫度計中圖 是溫度計。在 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人員? (選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 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表明疫苗? (選填“安全” 或“不安全”)。 3.關于實驗室溫度計和體溫計的用法,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用實驗室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 B. 用體溫計測量人的體溫,讀數時體溫計不能離開人體 C. 如果沒有用酒精給體溫計消毒,也可以把體溫計放在沸水中消毒 D. 實驗室溫度計和體溫計都能測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4.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復學期間學校堅持每天早中晚給同學們測量一 次體溫。下面屬于人體正常體溫的是 ( ) A.0℃ B.36.3℃ C.68℃ D. 100℃ 5.0℃的木塊和 0℃的鐵塊( ) A. 木塊比鐵塊冷 B. 鐵塊比木塊冷 C. 冷熱程度相同 D. 無法確定
答案 1 (1) 熱脹冷縮 (2) B,A (3) 1℃;2 乙,能,安全;3 A;4 B;5 C
作業評價 1.學生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效果;能將所學物理 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與答題規范性。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5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溫度概念的理解。通過示意圖, 幫助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和正確讀數、正確記錄溫度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2 題 完成時長 7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體溫計成為每個家庭必備的物品,請同學們課外 制作家庭成員體溫檢測表,連續 3 天用體溫計測量家庭成員體溫,并如 實規范記錄。 2.在“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實驗中: (1)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的 規律制成的。 (2)使用溫度計之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 。 (3)請指出如左圖所示的操作錯誤之處(寫出一 條即可): 。 (4)在測量溫水的溫度后,又用溫度計測量了從 冰箱中取出的冰的溫度,溫度計的示數如右圖, 應記為 ℃。
答案 2. (1) 熱脹冷縮 (2) 分度值 (3) 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或視線未與液柱上表面相平) (4) -9
作業評價 1 學生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效果,能仔細觀察實 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與答題規范性。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2 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增強疫情防控意識,練習使用溫度計。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4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用筆蘸一點酒精在課桌上畫兩筆,觀察酒精痕跡的變化,聞到了什么氣 味,桌子上的酒精哪去了?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 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創設物理情景,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物質的三種狀態,感受到液態 和氣態之間的變化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做好個人防護是抗疫的重要手段,就餐前需向雙手噴酒消毒酒精進行消 毒。噴灑在手上的酒精會很快變干,此過程中酒精發生了 現象(填 物態變化名稱) ,同時雙手感覺很涼,表明此物態變化過程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
答案 汽化 吸熱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結合生活實際的防疫要求,強化汽化 (蒸發) 的概念和特點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下列關于沸騰和蒸發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沸騰要吸收熱量,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所以蒸發時不吸收熱 量 B. 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不變 C. 蒸發時液體溫度降低,液體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D. 蒸發和沸騰時,液體內部都發生汽化
答案 C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學習掌握沸騰和蒸發的概念和特點,從而可以區分蒸發和沸騰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減慢的是 ( ) A.用電吹風的熱風吹濕頭發 B.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 D.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
答案 C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認識蒸發的影響因素,認識到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5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題目 在足球比賽中常常可以看見當一球員被撞傷倒地不能起來時,一名醫生
內容 馬上跑過去在其受傷部位噴上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汽化后能使受傷部位 溫度下降,起到暫時止痛作用。這種液體的沸點最有可能為 ( )
A.12 ℃ C.40 ℃ B.32 ℃ D.100 ℃
答案 A
作業評價 1 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理解沸騰的特點,知道沸點的概念,了解常規體育運動傷害的應急處理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四)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5 題 完成時長 10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為了節約用水,園藝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給果樹澆水,如圖所示。他們 把細水管放入果樹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滲透到果樹的根部,減慢了水分 的蒸發,其原因是( ) A.減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氣的流動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溫度 2、如圖所示,把盛有少量水的試管放入一個盛水的大燒杯中,用酒精燈 對大燒杯加熱,當大燒杯里的水______ 沸騰 (選填“能”或“不能”) , 試管內的水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 沸騰,原因是______ 。 3、新冠疫情期間,進入教室時老師向我們的雙手噴灑消毒酒精進行消毒, 噴灑在我們手上的酒精很快變干,此時酒精發生了________ (填物態變化 名稱)現象,同時雙手感覺很涼,表明此物態變化是一個______熱過程。 4、下列做法中是為了加快蒸發是 (選填序號) A.給頭發吹 熱風 B.把盛有香水的瓶口蓋嚴 C.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 D.把 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5、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發________的緣故導致身體會感到冷,此 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其實是為________ (填“加快”或 “減慢”)水分蒸發。
答案 1、A 2、能 不能 達到沸點不能吸熱 3、汽化 吸熱 4、ACD
5、吸熱 減慢
作業評價 1.初步形成掌握、區分蒸發和沸騰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2.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3.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關 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這幾個簡單的題目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 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從而掌握蒸發和沸騰的相關知識。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長 6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室內溫度為 20 ℃ ,此時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 上,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圖中能正確反映溫度計讀數隨時間變化的是 ( ) 2、在燒瓶中注入剛剛沸騰的水,塞緊瓶塞,將燒瓶倒置,再用冷水澆燒 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騰起來,如圖.該實驗 現象說明了 ( ) A.沸騰過程需要吸熱 B.沸騰過程需要放熱 C.水的沸點與環境溫度有關 D. 水的沸點與水面上方氣壓有關 3、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醫務人員進入病房前必須要穿戴好防 護服、口罩、護目鏡等。護目鏡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起霧的現象。 這是由于 ( ) A. 護目鏡外側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附著在護目鏡外側形成的 B. 護目鏡外側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附著在護目鏡內側形成的 C. 護目鏡和面部之間的水蒸氣液化附著在護目鏡內側形成的 D. 護目鏡和面部之間的水蒸氣液化附著在護目鏡外側形成的 4、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1)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 (2)組裝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時,應按照____________ (填“自上而下”或 “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3)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__ ℃ ,這 時小明觀察到水中產生氣泡的現象如圖________所示。 (4)圖丁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描繪的水的沸騰圖像,由圖像可知,水的沸 點不是 100 ℃ ,這是因為____ (填序號)。
A.實驗操作錯誤造成的 B.實驗誤差引起的 C.當地氣壓低于 1 標準大氣壓
答案 1.C 2.D 3.C 4.停表 自下而上 93 乙 C
作業評價 1.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2.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 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3.能熟練掌握汽化和液化相關知識。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 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強化沸騰的特點和現象。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四) 課外實踐作業——觀察沸騰現象
材料 玻璃加熱容器、熱源:煤氣灶、電磁爐、適量的水
具體 內容 題目 利用周末在家用玻璃容器燒一次開水,并觀察記錄現象。 開始加熱時水泡上升時的特點: 加熱過程中水泡上升時的特點: 3、把加熱容器撤離和再次放上去觀察現象:
答案 水中有大量氣泡冒出,沸騰前越升越小,沸騰后越升越大,上方有大量 白色水霧 (合理就行)
作業評價 1.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良好 □合格
2.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
3.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感受生活,觀察沸騰現象,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激發學習欲望;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章節名稱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自主預習 完成時長 0.5 分鐘
具體 題目 我們在家里用水壺燒開水時,在壺嘴口處有一段看不見的部分,后面有
內容 大量的水霧。水霧是________ (選填“氣態”“液態”“固態”)
答案 液態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認識到水霧的狀態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自主預習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物理學中把物質由________ 變成 ________的過程叫做液化
答案 氣態 液態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能否獨立回答;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初步形成液化的概念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梅雨季節空氣特別潮濕時,墻壁瓷磚上有一層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氣 ________形成的,開啟電風扇,經過一段時間小水珠消失了,這是 ________現象(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 液化 汽化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練習液化汽化的辨識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冬天,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時,眼鏡片上會出現“水霧”;夏 天,從電冰箱里取出一瓶飲料,飲料瓶上會出現許多小水珠。這些都是 物態變化中的________現象。
答案 液化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結合兩種生活中的液化現象強化對液化的認識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5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題目 被 100 ℃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被 100 ℃的開水燙傷嚴重,這是因為
內容 ( ) A.開水的溫度比水蒸氣的溫度低 B.水蒸氣液化時放出大量的熱 C.開水不易散熱 D.水蒸氣散熱快
答案 B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培養安全意識,鞏固液化放熱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長 8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對裝有水的燒瓶加熱一段時間 后,發現燒瓶中水量減少,這是由于水________造成的, 而瓶口上方的金屬盤底部出現水滴是由于水蒸氣發生 ________形成的,該變化過程需要________熱。 (前兩 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2、電冰箱是常用家用電器,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 它是利用制冷劑把冰箱里的熱“搬運”到冰箱的外面, 使冰箱內部溫度降低。請根據你對冰箱的認識及所學 的物理知識分析:冰箱里面溫度較低,而外殼摸起來 卻較熱。這是制冷劑在冷凍室內________________, 在冷凝器內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的打火機和液化石油氣都是通過 ______________的方式將氣體液化后儲存起來的. 4、醫學上針對運動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是氯 乙烷,它裝入瓶中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使用 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________ (填物 態變化名稱)同時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起到鎮痛 的作用。
答案 1、汽化 液化 放 2.汽化吸熱 液化放熱 3.壓縮體積 4.壓縮體積 汽化 吸收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串聯汽化和液化,復習液化放熱,提高學生對汽化液化在生活中應用的 認識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長 10 分鐘
具體 題目 1、寒假,小華一家人駕車出去旅行時,小華發現汽車的前窗玻璃出現了
內容 一層水霧。打開除霧開關后,不一會玻璃上的水霧消失了,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 A.水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水霧出現在前窗玻璃的外表面 C.水霧是空氣液化形成的 D.水霧消失是汽化現象 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 的兩壺水放在相同的電爐上都已燒 開,我們可以看到 房間里的 水壺壺嘴的上方“白氣”較多,從而 判斷出 房間的氣溫較高。 3、海水淡化可有效解決用水問題,海 水淡化的方法中有一種是“蒸餾法”,即在地上挖 一個水池,往池內灌入海水,按照下圖所示完成設 備的安裝.在陽光照射下,池內的海水 (填 “吸熱”或“放熱”) (填物態變化名稱) 變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塑料膜 (填物態 變化名稱) (填“吸熱”或“放熱”) 形成小水滴,小水滴沿 塑料膜滑到最低處滴入桶中,從而得到淡水. 4、如圖所示裝置中,A 為盛水的燒瓶,B 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水,C 為溫 度計,玻璃管由A 容器通入 B 容器的冷水中,對燒瓶 A 加熱并使其中的 水沸騰,隔一段時間會看到:B 容器中的水面會逐漸________,溫度計 C 的示數________。這個過程中,A 容器中的水沸騰時產生大量________, 通過玻璃管送入 B 容器的水中,發生________現象,同時放出 ____________,使 B 中的水量增加,溫度________。
答案 1、D 2、 甲 乙 3、吸熱 汽化 液化 放熱 4、升高 升高 水蒸氣 液化 大量的熱量 升高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這些題目強化對液化的認識,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 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四) 課外實踐作業——生活污水凈化
材料 熱源:酒精燈 蒸餾瓶 導管 冷卻收集裝置
具體 題目 結合本節所學的知識嘗試把生活中的洗菜、洗衣廢水轉變成可再使用的
內容 干凈水。簡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答案 設計裝置先汽化,再液化收集。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提高節水意識,培養動手能力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自主預習 完成時長 4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請同學們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關于熔化和凝固的現象。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讓學生更快的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讓 學生體會物理就在生活中。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如圖所示是 A、B 兩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時間 圖像,其中 物質是晶體,它的熔點 是 ℃;在第 8 min 時,這種晶體處于 態。
答案 B;80;固液共存
作業評價 1.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過程的專業性描述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圖像的描述,讓學生通過圖像找到相關信息并加以判斷,掌握晶體 和非晶體的圖像特點。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每次去火鍋店里,人們喜歡吃“凍豆腐”。那么“凍豆腐”是怎么做的呢? 原來光滑細嫩的豆腐,經冷凍后再解凍,會出現許多小孔。小孔是豆腐里 的水先 后 而形成的(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 凝固;熔化
作業評價 1.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過程的專業性描述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在實際生活中的情景來考察,讓學生知道物態變化就在我們生活中。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交流討論 完成時長 10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有一種白色的固體物質,在 50 ℃時開始熔化,直到溫度升高到 80 ℃時, 熔化結束,這種物質一定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此物質 在熔化過程中 (選填“吸熱”或“不吸熱”)。
答案 非晶體;吸熱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引起學生對問題的重視。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給定物質的描述,讓學生從中找到描述的物質具體情況,反映的是 晶體還是非晶體的性質,可以考察學生對晶體和非晶體的掌握能力。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4 作業性質 課后鞏固 完成時長 7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在 0 ℃的環境中,把一塊質量為 1Kg 溫度為 0 ℃的冰投入到 0 ℃的水 中,將會發生的現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質量不變 2.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的凝固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種物質在 BC 段吸熱 B.這種物質在 60 ℃時開始凝固 C.在第 6 min 時,這種物質為固液共存態 D.在第 2 min 時,這種物質已全部凝固 3.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的冰熔化,向冰面上撒鹽成為 有效的輔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與鹽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 4.如圖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 中: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選填“自上 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實驗宜選用 (選填“較大的冰塊”或“碎冰”)。 (2)為了使試管中的冰受熱均勻,且便于記錄各時刻的 溫度值,小明應選用 (選填“甲”或“乙”)裝置來進行實驗。用 此裝置進行實驗時,冰的溫度上升較 (選填“快”或“慢”)。 (3)如圖所示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冰熔化 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冰開始 熔化時的溫度是 ℃,第 min 時全部熔 化成水,熔化過程持續了 min。 (4)通過實驗可知,冰熔化過程中溫度 ,
但要繼續 熱。
答案 1.D;2.C;3.熔點;4. 自下而上;碎冰;乙;慢;0;10;6;0℃;吸熱
作業評價 1.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2.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四道習題讓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熔化和凝固條件的認識,會 分析晶體凝固和熔化圖像,能通過實驗探究物質熔化和凝固特點。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3 作業性質 課后提升 完成時長 8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溫泉的開發是人們利用地熱的一種形式。冬天,溫泉水面的上方籠罩 著一層白霧,這是溫泉水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 花飄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見蹤影,這是雪花__________成水融入溫泉水中。 (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2.為了探究物質熔化的規律,小明同學所在的學習小組選取了冰與海波 兩種物質,并利用圖甲中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1) 在探究“冰的熔化規律”實驗中,宜選用 (選填“碎冰 塊”或“體積較大的冰塊”) ; (2) 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小明他們作出了熔化圖象,如圖乙、丙,他 們發現冰和海波在熔化過程中,雖然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 (選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由此他們判斷冰和海波都是 (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 。 (3) 根據現象可知,海波的熔化圖象是 (選填“乙”或“丙”), 它的熔點是 ℃。 (4) 小紅未對冰塊進行加熱,可是冰塊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紅認為冰的 熔化不需要吸熱.她的看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 的; 原因是 。 3.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象。
(1) 根據圖象可知該物質為 (填“晶體”或“非晶體”) ,它 從第 min 開始凝固,第 25min 時該物質處于 態。 (2) 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 (如圖乙) , 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 (填“變多” 、“變少”或“不變”) 。
答案 1.汽化;液化;熔化; 2.碎冰塊;不變;晶體;丙;48;錯誤;冰會從 室溫環境中吸收熱量熔化 3.晶體;10;固;變多。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 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3 道習題,考查學生對熔化和凝固的分析和晶體與非晶體的辨析, 通過實驗和記憶來鞏固課堂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四) 課外實踐作業----探究鹽水的凝固點
材料 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硬紙板、橡皮筋、燒杯、水、鐵架臺、鹽、溫度 計、停表、帶玻璃蓋的冰柜。
步驟 1.取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在燒杯中放置體積相同的水和鹽水,在室溫 下放置足夠長時間,使它們的溫度相同。 2.找兩個比燒杯口稍大的硬紙板,在硬紙板中央開孔。將纏繞橡皮筋的 溫度計插入硬紙板的孔中,然后將它們一起分別蓋在盛放水和鹽水燒杯 中。調節橡皮筋的位置,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待測液體充分接觸。 3.把兩只燒杯同時放進冰柜,同時啟動停表開始計時。 4.透過冰柜的玻璃蓋觀察兩只燒杯中水和鹽水的狀態變化情況和兩杯液 體中溫度計的示數,將數據填入下表中。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溫度/℃
水的狀態
鹽水溫度/℃
鹽水狀態
觀察分析 1.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的凝固點是 ,鹽水的凝固點是 。 2. 通過實驗數據,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
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
作業分析及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動手操作的探究實驗。通過實驗來探究鹽水的凝固點和純水凝 固點是否相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通過自己測 量的數據,能更加深刻理解不同物質的凝固點。
4.4 升華和凝華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自主預習 完成時長 0.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物質從______直接變為______的過程叫升華,物質從______直接變為 ______的過程叫凝華。
答案 固態 氣態 氣態 固態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自主預習 完成時長 0.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燈泡用久了變黑燈絲變細是因為燈亮時燈絲鎢的小部分在高溫下發生 ______現象,燈滅時鎢蒸氣______在燈泡壁上。
答案 升華 凝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熱現象,知道物質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0.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下列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 ) A.嚴冬,冰凍的衣服也能曬干 B.荷塘中荷葉上露珠的形成 C.風景區八里河上清晨霧的形成 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過程
答案 A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熱現象,知道物質的升華現象。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0.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如圖所示,這是熱播電影《長津湖》中的一幅畫面,趴在雪地上的中國 人民志愿軍巋然不動,以堅強的毅力、勇猛的戰斗精神取得了勝利!從 中國人民志愿軍口中呼出的水蒸氣在眉毛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霜”,“霜”
的形成是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 凝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熱現象,清晰的認識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 叫凝華。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2 題 完成時長 2 分鐘
題目 1.1 月 14 日,東營出現罕見的霧凇景觀,分外漂亮 如圖,“霧凇”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填物態 變化名稱)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形成的. 2.如圖所示,這是一種新型手拋滅火彈,彈內裝有干 冰(固態二氧化碳) ,將滅火彈投入火場,外殼破裂, 實現快速滅火。手拋滅火彈滅火主要是利用干冰( )
A 熔化吸熱 C. 升華吸熱 B. 汽化吸熱 D. 液化放熱
答案: 1.凝華;放熱;2.C.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2 道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六種物態變化及其特點,知 道凝華要放熱,升華需要吸熱。
作業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分析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2 題 完成時長 7 分鐘
題目 1.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 A. “冰花”是凝固現象,形成在窗玻璃的內側 B. “冰花”是凝固現象,形成在窗玻璃的外側 C. “冰花”是凝華現象,形成在窗玻璃的內側 D. “冰花”是凝華現象,形成在窗玻璃的外側 2.某同學在“探究物態變化”實驗中: 如圖所示,將碘錘放人熱水中,觀察到碘錘中固態碘逐漸消失,紫色的碘 蒸氣 充滿碘錘,此過程固態碘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填物態變化 的名稱). 在上述實驗中,小明同學猜想:固態碘可能是先變成液體,再 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碘出現的時間太短,因而他沒有觀察到. 為證實猜想,他查詢了一些資料:通常情況下,碘的熔點是 113.5℃,碘 的沸點是 184.35℃,水的沸點是 100℃ ,請你根據上述資料分析說明: 小明的猜想 (填“正確” 或“錯誤”),你判斷的理由 是 。
答案 1.C; 2.升華;錯誤;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2 道題,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六種物態變化 及發生物態變化的條件,認識凝華的條件是要放熱;知道碘升華時吸熱, 認識碘由固態熔化為液態的條件是溫度要達到熔點且要繼續吸熱。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四) 課外實踐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課后提升 完成時長 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古人有云:霜前冷,雪后寒。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
答案 霜是初冬季節空氣中的水蒸氣到了夜晚遇強冷空氣凝華成小冰晶,附著 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溫度必須足夠低(0℃以下) ,故感到冷。雪是 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強冷凝華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時氣溫本來就 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使地面上方空氣的溫度降低, 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覺。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或書面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作業分析及設 計意圖 此題考查學生能否靈活的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現象的能力。掌握六 種物態變化及其特點,會用物態變化解釋生活中的問題。
4.5 水循環與水資源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復習舊知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學生填寫物態變化圖表
答案
作業評價 1.學生回答的正確程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回答的熟練程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復習鞏固物態變化相關概念,為本節內容做好知識儲備。
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1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李白有詩云: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那么水是 不是從“天上”來的呢?奔流到海后是不是“不復回”了呢?
答案 自然界的水循環
作業評價 1.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過程的專業性描述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讓學生初步理清地球上的水循環過程
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當堂反饋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云雨雹雪霧露霜等現象的形成各自包含哪些物態變化過程?
答案
作業評價 1.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過程的專業性描述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身邊的現象,學以致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交流討論 完成時長 4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學生交流回答: (1) 水資源危機的產生原因; (2) 水污染的原因; (3) 水資源缺乏的危害; (4) 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 (5) 日常生活中如何 做到節約用水。
答案 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引起學生對問題的重視。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讓學生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4 作業性質 課后鞏固 完成時長 4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1、以下現象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物態變化,在其物態變化過程中吸熱的是 ( ) 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2、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蒸餾法,即將海水 中的水蒸發而把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的淡水。此過程涉及水 的物態變化有 ( ) A.汽化、凝固 B.汽化、液化 C.液化、凝華 D.升華、凝華 3、在自然界出現的露、霜、電閃、雷鳴、沙塵暴等現象中,其形成過程 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__,涉及凝華的有__________。 4、云是飄浮在空氣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氣中的 水蒸氣上升到高空____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 形成的,此過程中水蒸 氣要_______熱。
答案 1、A 2、B 3、露 霜 4、液化 吸
作業評價 1.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2.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 題的能力,學以致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4 作業性質 課后提升 完成時長 7 分鐘
具體 題目 1、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與狀態隨環境和氣候經常發生變化,且
內容 循環往復。以下關于水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解釋錯誤的是 ( ) A.陽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熱汽化形成水蒸氣 B.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形成小水滴懸浮在高空形成 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 地面 D.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 地面 2、2022 年 3 月 22 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提高節水意識,培養良 好的用水習慣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下列現象發生過程中, 需要吸熱的是 (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變干 C.深秋,夜晚草葉上形成露珠 D.寒冬,樹枝上形成霧凇 3、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層中 的水不斷__________ (選填“吸收”或“放出”) 熱量,__________ 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 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了小水滴,與原 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后三空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 4、如圖所示,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圖。 (1) 組裝實驗裝置時,要根據 (酒精燈/酒精燈及其火焰/燒瓶) 高度,先固定好 (鐵夾/鐵圈) ,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2) 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當水沸騰時,往瓶口的上方傾斜放 置一金屬盤,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金屬盤的底部出現 ,這是 因為水蒸氣由于 而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 。
(3) 若要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在金屬盤內盛放適量的 (冰塊/熱水) 。 (4) 實驗時,握金屬盤的手明顯感覺到 金屬盤的溫度 (升高/降低) , 下列生活中的哪個事例與此現象原理 一致 (填序號) ①夏天飲料里加冰塊 ②北方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幾大桶水 ③蒸籠蒸饅頭 ④通過灑水,給地面降溫。
答案 1、D 2、B 3、吸收;汽化;液化;凝華; 4、 (1) 酒精燈及其火焰;鐵圈; (2) 小水珠;降溫;液化; (3) 冰 塊; (3) 升高; (4) ③。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 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 題的能力,學以致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團較難
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
(四) 課外實踐作業
題目編號 01 作業性質 課后提升 完成時長 10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小組合作對學校的用水情況做一個調查:了解學校每月用水多少,哪些 地方有浪費水的現象并向學校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答案 自定
作業評價 能合作完成調查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針對所發現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提高學生節水意識及主人翁意識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檢測內容 第 四 章 物 質 的 形態及其變化 題量 15 完成時間 40 分鐘
一、填空題 (每空 3 分,共 30 分) 1、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攜帶“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 星。火星極地附近的干冰 (固態二氧化碳) 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_____ (填物態變化 名稱) 形成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利用干冰來保鮮食品,這是因為干冰在常溫下 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 吸熱。 2、2022 年北京冬奧會滑雪障礙追逐賽賽道至少需要 107200 立方米的雪量,很難通過天
然降雪積累如此之高的雪量,需要通過人工造雪獲得大量的雪,所謂的造雪是將液態 的水在低溫條件下轉化為固態形式,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 (填寫物態變化) ,該 過程是______ (填寫“吸熱”或“放熱”) 過程。 3、“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電視節目深 受觀眾的青睞,下列詩詞中涉及的物態變化分別是: “草木搖落露為霜”——霜是 ______形成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是______形成的。 4、如圖所示,在寒冷的北方的雨雪天氣中,路面極易結冰,人們為 了出行方便,常常向積雪的公路上撒鹽,因為鹽能盡快地融雪, 而鹽水在 ﹣ 20℃以下才能結冰,這說明晶體的熔點也會由于雜質 的存在等原因而______ (選填“升高”或“降低”) 。冬天,溫 度長時間低于 0℃時,積雪也會逐漸減少,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 5、奇了!客廳地板“冒汗”出水珠,異常潮濕。如圖所示的墻壁上都出 水珠了,主人想難道與樓下“酒窖”24 小時開空調有關?原來樓下空 調開的溫度低 ,樓上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地板或墻壁 ______形成的小水珠;開啟電風扇一段時間后小水珠消失了,發生的 物態變化是______。 二、選擇題 (每題 4 分,共 32 分) 6、以下是小明對常見溫度的認識,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 ) A.冬天北極的溫度約為 20℃ B.成年人正常體溫約為 36.5℃ C.洗澡時淋浴的水溫約為80℃ D.夏天,六安市區最高氣溫可達 10℃ 7、如圖所示,描述晶體熔化過程的溫度 ﹣ 時間圖象是 ( ) 8、下列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 ) A.秋天,掛在衣架上的濕衣服晾干了 B.北方的冬天,在樹上形成了霧凇 C.春天到來,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D.夏天的清晨,樹葉上的露珠 9、我國北方秋、冬兩季的清晨,樹枝上常出現霧凇,那么霧凇是怎么形成的? 小明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來進行探究,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 鹽,用筷子攪拌一會兒,發現易拉罐內有冰與鹽水混合物,底部出現 了白霜,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霧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白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C.霧凇形成過程中放出熱量
D.易拉罐內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高于0℃ 10、冬天在衛生間里洗過熱水澡后,室內的玻璃鏡面變得模糊不清,過了一段時間,鏡 面又變得清晰起來。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的物態變化是 (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華,后凝華 D.先凝華,后升華 11、下列現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 (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大霧彌漫 C.晚秋,霜打枝頭 D.嚴冬,冰封江面 12、如圖所示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 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t = 5 min 時,該物質處于固態 B.在 EF 段該物質吸熱 C.該物質的凝固過程持續了 5min D.該物質在 EF 段放熱,溫度不變 13、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與狀態隨環境和氣候經常發生變化,且循環往復。以 下關于水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解釋錯誤的是 ( ) A.陽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熱汽化形成水蒸氣 B.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形成小水滴懸浮在高空 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凝華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 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華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三、實驗探究 (每空 3 分,18 分) 14、“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華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 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 (1) 實驗中所用溫度計是根據測溫液體______的規律制成的; (2) 從圖中可知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______ ℃,說明此時實驗 室中的大氣壓______ (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1 標準大氣壓; (3) 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______ (選填“升高”、“降低” 或“不變”) ,并看到有“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液 化而產生的; 15、小紅同學在“探究晶體的熔化規律”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甲所示,所用物質為冰 塊。 (1) 根據圖乙描繪的圖線,該物質在第 3min 時處于 _____態; (2) 圖乙為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的圖像,通過 對圖像的分析,該物質在 2min 到 4min 需要不斷吸 熱,但是溫度______。
實踐作業 自制溫度計 完成時間 一周
16、 (20 分) 利用帶有橡皮蓋的小藥瓶等身邊的物體, 自制一個簡易的溫度計。 制作材料:
自作原理: 制作方法: 量程: 分度值:
第四章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單元質量檢測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凝華、升華 2、凝固、放熱 3、凝華、液化 4、降低、升華 5、液化、汽化 二、選擇題 6B 7C 8D 9D 10A 11A 12D 13C 三、實驗探究 14 (1) 熱脹冷縮 (2) 97、小于 (3) 不變 15、 (1) 固液共存、 (2) 不變
(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序號 類型 對 應 單 元 作 業 目 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
了解 理解 應用
1 填空題 1、3 √ √ 較易 選編 60 分鐘
2 填空題 1、3 √ 中等 原創
3 填空題 1 √ 較易 選編
4 填空題 1、3 √ √ 中等 改編
5 填空題 1、3 √ 較易 改編
6 選擇題 2 √ 較易 改編
7 選擇題 3 √ 較易 選編
8 選擇題 1 √ 較易 選編
9 選擇題 1、3 √ √ 中等 改編
10 選擇題 1 √ 中等 改編
11 選擇題 1、3 √ 較易 選編
12 選擇題 3 √ 較易 選編
13 選擇題 4 √ 較易 改編
14 實驗探究題 1、3 √ 較易 改編
15 實驗探究題 1、3 √ 中等 改編
16 實踐題 2 √ 較難 原創 一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尉犁县| 花莲市| 沛县| 襄汾县| 静安区| 中宁县| 云安县| 余庆县| 确山县| 宁城县| 哈密市| 莱州市| 中阳县| 阆中市| 武鸣县| 林甸县| 固始县| 桓仁| 锡林郭勒盟| 昌平区| 常山县| 凯里市| 常山县| 武汉市| 株洲市| 宕昌县| 天水市| 进贤县| 封丘县| 西林县| 安阳县| 克山县| 建宁县| 微博| 辽源市| 保靖县| 普陀区| 汤阴县| 西林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