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神奇的壓強》單元作業設計(含答案)2023-2024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神奇的壓強》單元作業設計(含答案)2023-2024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物理第八章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物理 年級 學期 單元名稱
八年級 第二學期 神奇的壓強
單元 組織方式 √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認識壓強 第八章第一節
2 研究液體的壓強 第八章第二節
3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第八章第三節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本章內容對于壓強的概念, 《課標》與原來的教學大綱要求相比有較大不同。知識 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但過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有很大提高。要讓學生“經歷”實驗 探究的過程,通過學生自己的實驗探究來學習。這對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和教師設 計、組織、指導科學探究的能力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對壓強計算的要求,屬于“理 解”水平層次,與原來教學大綱相比降低了。“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指的是 如果知道壓力、受力面積、壓強這三個量中的兩個,能夠計算出第三個,不要求與其
他公式綜合解決計算問題。 “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這項要求,屬于“了
解”水平層次,既能鞏固和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學生把知識應用于日 常生活。
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
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會估測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產生壓強的大小。知 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了解液體壓強的大小跟液體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初步認識大氣壓強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二)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本章教材大體按照“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的順序編寫,其中壓強是 貫穿本章的核心概念。第一節通過學生感到神奇的“大型載重車的許多輪子”和學生 十分熟悉“按圖釘”兩個例子,讓學生感受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后安排了一個比 較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建立壓強的概念。在學習壓強 的基本概念后,第二節通過兩個學生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液體壓強的“神奇”,接著 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隨后通過理論推導和例題介紹液體壓強的定量計算,并通過 “連通器”的介紹,使學生“從物理走向社會”。第三節首先安排了兩個學生活動,讓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日常生活現象,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 法,并通過“人對大氣壓變化的感受”、“日常生活應用”和“航天事業”三個側面的 介紹,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確實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使學生對壓強 的認識得以擴展。
(三)學情分析
壓強概念的建立是本章的難點,學生往往不容易理解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 力”來定量描述壓力所產生的效果,他們常常錯誤的把壓強和壓力混為一談。學習液 體壓強的知識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這方面的感性經驗又比較少,所以會形
(
2.內容內在邏輯
分析
)
成難點;
因為學生體驗不到大氣壓的存在,而需要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才能說明大氣壓 的存在,這會造成學生理解大氣壓的困難,尤其是測量大氣壓和利用大氣壓知識分析 解釋有關現象時,可能弄不清其中的物理情景,思路和表述語言都會出現混亂。本章 科學探究實驗較多,學生如何設計和描述實驗方法和過程、如何得出正確的結論等也 是教學的難點。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 能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理解壓強概念,認識 壓強公式和壓強單位; 了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了解壓強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 用。
2. 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液體內部壓強跟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 認識連通器,了 解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連通器。
3. 了解大氣有壓強, 能大氣壓強的數值的測量方法以及估測方法;
4.會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認識大氣壓的存在與變化對人類生活的 影響。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單元作業設計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具有自主選擇性、不同形式的內容作業,注重基 礎性和評價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與挖掘。所設計的拓展型作業與 實踐型作業,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圖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體驗由生活走進物 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學科特點。所設計的鞏固型作業以物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在單 元學習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教材系統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對教 學內容進行合理組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確定本單元的知識系統,目的在于檢查 學生對基本知識與技能和有關物理概念理解程度,實現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統一提 升,全面實現學科素養的目標。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認識壓強
(一)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用手抵住圓珠筆的筆尖和筆帽,感受兩處不同的壓力作用效果,思考 原因。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影響 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 改編 √ 原創
(二)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觀察以下各圖如①向墻面按圖釘,墻面受到的壓力;②向天花板上按物 體,物體對天花板的壓力。組織學生觀察壓力的示意圖并討論問題: “這些力 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特征?”讓學生通過歸納概括得出壓力的概念。,思考討論 下面的問題:
答案 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優秀 良好合格
能獨立思考, 對相關力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
對;力現象分析,歸納出力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力現象, 壓力產生條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而且有相互擠 壓。 方向總是垂直于受力物體表面(即接觸面),并指向被壓物體。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將一個壓力小桌放在泡沫上,觀察不同的放置方法對泡沫產生的 凹陷程度;在小桌上加一重物,比較哪種情況凹陷得最深。
答案 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在受力面 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合格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實踐,總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力可以改變物 體的運動狀態。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
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做一做: (1)用刀刃和刀背去切橡皮,看一看壓力作用效果和受力 面積的關系。 (2) 分別將一塊和兩塊磚怎樣放在泡沫上,改變泡沫的凹陷程度。
答案 增大壓強的方法:壓力F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受力面積S一定 時,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力;
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親自感受力,認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
(三)課后作業(A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
題目 1.質量相同的雞和鴨同在濕稻田里走動。鴨的腳印比雞的淺.這是 因為鴨與雞相比,鴨腳掌接觸地面的面積較________,對地面產生 的壓強較________。 (填“大”或“小”) 2.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甲圖位置勻速運動到 乙圖位置。在此過程中, A對桌面的壓力將______,A對桌面的壓強 將______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 用手向豎直墻上按圖釘時,手對圖釘帽的壓力_____圖釘尖對墻的壓力; 圖 釘尖對墻的壓強______手對圖釘帽的壓強(均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 于”)。 4. 如圖所示,物體A重30N,用50N的水平推力F將A壓在豎直墻上靜止不動, 則 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N,已知它與墻面的接觸面積為2cm2,此時物體 對墻面的壓強為________Pa。
答案: 1.大 小; 2. 不變 變小; 3. 等于 大于; 4. 30 2.5×105;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5
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相互作用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引導 學生根據壓強公式,對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實例進行討論分析。
作 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 引用 √ 改編 原創
(三)課后作業(B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
題目 如圖所示,聰聰用兩只手指擠壓鉛筆時手感到疼,說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的;當鉛筆靜止時, 左手受到壓力______右手受到壓力, 左手受到壓 強______右手受到壓強(后兩空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小明在沙灘上行走時, 發現雙腳在沙灘上會留下一串腳印。若他在沙灘 上行走對地面的壓強為p1,在水泥地上行走對地面的壓強為p2,則p1______ p2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圖所示, 質地均勻的長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 它與桌面部分接觸, 豎直 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 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會___________ (選填 “變小” 、“不變”或“變大”)。
7
4.如圖所示, 圖釘尖的面積是5×10-8m2,圖釘帽面積1×10-4m2,木塊能承 受的最大壓強是6×108Pa。如果要使圖釘的尖端能進入木塊, 問手指作用在 圖釘帽的壓強至少要多大?
答案 1. 相互 等于 小于 2. 等于 3. 變小; 4. 3×105 Pa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4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學以致用。
作 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 中等 √ 較難
來源 √ 引用 √ 改編 原創
(四)實踐作業----勇敢的氣球
材料 氣球、 牙簽、磚塊、泡沫板
步驟 1.將大量牙簽插滿在泡沫板上,將充好氣的氣球放在牙簽上,用磚塊壓在氣 球上,觀察現象; 2.將一根牙簽拔起, 高出其它的牙簽, 再將充好氣的氣球放在該牙簽上, 用 手稍用力,觀察現象;
觀察分析 1.充好氣的氣球放在很多牙簽上和放在一根牙簽上,哪種情況氣球 受到的壓強大。 2.通過這個現象說明:
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
作業分析及設 計意圖 這是一個實踐類作業。通過實踐,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 欲望;同時,通過更加深入的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第二課 研究液體的壓強
(一)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讓一個學生手拿一盛水的礦泉瓶,另一個學生不同高度開三個相同的小孔, 水從各個小孔射出,哪個小孔的水射出越遠;
答案 水深度越深的小孔射的水出越遠。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液體的壓強的 特點。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 改編 √ 原創
(二)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A、B 兩個內徑相同的玻璃管內盛有同種液體,當 A 管豎直, B 管傾斜放置 時,兩管液面等高,則( ) A.A、B 兩管中液體的質量相等 B.A 管中液體對管底的壓強比 B 中大 C.A 管中液體對管底的壓強比 B 中小 D.A 管中液體對管底的壓強與 B 中相等
答案 D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獨立思考,對相關壓強現象提出自 己的 優秀 □良好 □合格
通過對壓強現象分析,歸納液體壓強 的特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大小相等。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討論如何計算出液柱的體積、質量、液柱重、對底面的壓力、底面受到 的壓強,每步的計算結果同時用字母表示出來,最后得出計算液體壓強 的公式。
答案 液柱體積:V=S h 液柱質量:m= ρv 液柱重:G=mg 液柱對它底面的壓力:F=液柱對它地面的壓強:P=F/S= mg/S=ρgS h/S=ρ gh。
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已學知識進行推導,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
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用一截橡皮管和兩根粗細合適的吸管做個簡易的連通器,研究其特點, 并比照教室內的噴水壺來說明連通器在生活中的應用;
答案 連通器內裝入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船閘
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親自感受連通器的特點。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
(三)課后作業(A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
題目 1.兩位同學值日時用的圓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 兩桶質量相同, 上口 面積相同, 裝相同質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 關于水桶對地面的壓強和水桶 底受到水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水桶對地面壓強大 B.乙水桶對地面壓強小 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大 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大 2.在公園平靜的湖水中,經常能看到從湖底產生的氣泡向上升(如右圖)。 則氣泡在水中向上升的過程中, 體積會越來越_____,因為氣泡所受到的液 體壓強在逐漸 _____ 。
題目 3.長頸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 個子高了, 血壓也要高, 所以, 長頸鹿又是 世界上血壓最高的動物, 雌長頸鹿平均高度約為 4. 3 m,血液密度約為 1.05 ×103kg/m',當長頸鹿的心臟收縮把血液壓到比心臟高 3.4 m 的腦子里去 時,壓強至少是 . (g=1ON/kg) 4.如圖所示, 暖水袋與敞口塑料盒子都充滿水并用膠皮管緊密相連, 塑料盒 子被舉高時,暖水袋上的書被微微抬起,這是因為液體深度增加,壓強 ___________;如果書的總重為 9N,書與暖水袋的接觸面積為 0.015m2,則 書對暖水袋的壓強為__________Pa.
答案: 1. C; 2. 大 減小; 3. 3.57×104 ;4. .增大 600;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關 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相互作用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4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液體壓強概念的理解。 引導 學生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對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實例進行討論分析。
作 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 引用 √ 改編 原創
6
(三)課后作業(B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
題目 1.如圖所示的容器中裝有水,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F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F2,若容器的質量忽略不計,則 ( ) A. F1<F2, B. F1>F2 C. F1=F2 D.無法比較 2. 如圖1.試管內裝一定量的水,當試管豎直放置時,水對管底的壓強為P1; 當管傾斜放置時,水對管底的壓強為P2,比較P1、P2的大小,則 ( ) A.P1>P2 B.P1=P2 C.P1< P2 D.不能確定 3.所示,一開口的杯子,裝上8 cm深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 底面積為60 cm2;杯子裝上水后的總質量為0.6 kg。則水對杯底的壓強為 ___Pa。杯子對桌面的壓強為________ Pa。(g取10N/kg) 4.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積為 0.01m2,它對 桌面的壓強為 200Pa。 ⑴ 求玻璃杯的質量。 ⑵ 在玻璃杯中裝入 1kg 水后,水對杯底的壓強為 900Pa,求水的深度。 ⑶ 通過計算推測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狀是圖中 a 、b、c 的哪一種? (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7
答案 1. B 2. A 3. 800 1000; 4. 0.2kg 0.09m 圖 a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 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學以致用。
作 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 中等 √ 較難
來源 √ 引用 √ 改編 原創
(四)實踐作業----制作: 連通器
材料 礦泉水瓶子、吸管、水
步驟 1.準備 3 個礦泉水瓶子,在中間的瓶子打兩個不同高度的洞,另 2 個 瓶子各打 1 個洞與中間瓶子的洞對齊; 剪兩個 5 厘米長的吸管,用吸管把 3 個瓶子連接起來; 3.左右兩瓶裝滿水,蓋上瓶蓋,觀察現象
觀察分析 1.最終3個瓶的水面高度怎樣? 2.通過這個現象說明: 。 3.思考連通器的原理,并查閱資料說說連通器的應用。
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
作業分析及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制作類作業。通過小制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激發學習欲望;同時,通過自己制作連通器,更加深入的 理解連通器的原理。
第三課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一)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拿出兩瓶飲料,分別請兩位同學上來嘗嘗它們的味道。現象:一個吸的輕松 自如,一個用力吸卻一滴也沒有吸到。為什么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
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大氣壓”的存在。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 改編 √ 原創
(二)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
題目 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得大氣壓值比真實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得不豎直 B.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空氣 C.汞液槽內的汞太多 D.玻璃管粗細不均勻
答案 B
(
作業評價
) (


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

能獨立思考, 對大氣壓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


過對大氣壓現象分析, 歸納出大氣壓概念。
優秀 □良好 □合

)
設計意圖 通過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了大氣壓強在數值上等于玻璃管內水銀柱(在與管外 水銀面平齊的平面上) 產生的壓強, 和管的粗細、形狀以及傾斜度等因素無關。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在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區, 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水容易沸騰, 是因為高原地 區氣壓__________一個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________100℃。
答案 小于;低于
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樂于思考; 優秀 良好合格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練習,加深并總結氣壓與海拔高度有關, 海拔越高, 氣壓越低; 沸點 與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
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利用容積為 10 mL 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可粗略測出大氣壓的值
答案 實驗的原理是 P=FS
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親自感受力,認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業 分析 難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 原創
(三)課后作業(A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
題目 1. 下列器材或現象中不是與大氣壓強無關的是: ( ) A.高山上的水容易沸騰 B.注射器吸藥液 C.用吸管喝飲料 D.鍋爐水位計 2.關于托里拆利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璃管的內徑越大,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銀槽內多倒些水銀,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傾斜,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不變,水銀柱變長 D.玻璃管頂部打開小孔后,水銀柱會噴出 3. 鋼筆吸取墨水時,按幾下筆管外的彈簧片,是為了使橡皮管內氣體壓強 ________,松開手后墨水在__________的的作用下吸入橡皮管。 4.某同學為觀察大氣壓的隨高度的變化,特作出如圖裝置,當他 拿著它從樓下到樓上,觀察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會發現水柱的高 度_______,這是因為從樓下到樓上時,大氣壓強______。
答案: 1. D; 2. c; 3. 減小 大氣壓;4. 上升 減小;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關現 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大氣壓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大氣壓概念的理解。 引導學生觀察跟 大氣壓有關的現象,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
作業 分析 難 度 √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 源 √ 引用 √ 改編 原創
(三)課后作業(B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
題目 1. 如圖所示,勻速向上提起活塞時,水也跟著向上移動,在此過 程中( ) A.活塞下表面受到的壓強增大 B. 活塞下表面受到的壓強減小 C. 活塞下表面受到的壓強不變 D. 上提活塞的力不變 2.如圖,小試管在直徑略小于大試管的直徑。現在大試管內裝滿 水,然后套入小試管(無水),然后裝置倒立,這時我們觀察到的現 象是: ( ) A.小試管被流水帶出大試管 B.小試管在大試管內上升 C.小試管內會有部分水進入 D.小試管內也會充滿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作用的是( ) A.用吸管吸飲料 B.吸盤 C.用注射器往人體里注射藥液 D.活塞式抽水機 4.將一個具有橡皮吸盤的掛鉤和玻璃板緊緊壓在一起,掛鉤就可以 把玻璃板吊起,這是由于 的作用。現在把它放人一個玻璃瓶內, 蓋上瓶蓋,抽出瓶中的空氣(如圖所示),我們會看到的現象 。
答案 1. B 2. B 3. C; 4. 大氣壓力 玻璃會掉下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 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學以致用。
作 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 中等 √ 較難
來源 √ 引用 √ 改編 原創
(四)實踐作業----制作: 氣壓計
材料 一個盛紅色水的玻璃瓶,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橡皮塞
步驟 將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手插入紅色水中; 2.從管子口向瓶內吹氣, 使瓶內氣體壓強大于大氣壓水會沿玻璃 上升到瓶中上做好標記; 3.將氣壓計從一樓拿到十樓,觀察現象;
觀察分析 1. 氣壓計從一樓拿到十樓,玻璃管中的水柱____ (填“上升”或 “下降”); 2.通過這個現象說明: 。 3.思考氣壓計原理,并查閱資料驗證自己的想法。
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
作業分析及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制作類作業。通過小制作, 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激發學習欲望; 同時,通過自己制作氣壓計,更加深入的理解大氣壓會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7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檢測內容 神奇的壓強 題量 21 題 完成時間 60 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
1.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
A.在鐵軌下面鋪枕木 B.大型載重車裝有很多車輪
C.書包背帶做得較寬 D.切熟雞蛋的鋼絲很細
2.縉云燒餅名揚海外,如圖是燒餅制作從揉√到壓扁的過程,則面√變成 面餅后對桌面的( )
A.壓力變小 B.壓力變大 C.壓強變小 D.壓強變大
(第 2 題圖) (第 3 題圖)(第 4 題圖)
3.使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用手按橡皮膜,兩管出現高度差,說明此時橡皮膜的氣密性很差
B.該實驗裝置中的 U 形管是一個連通器
C .U 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穩定后,右管中的液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橡皮膜伸入液體越深,兩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則液體壓強越大
4.如圖所示,小明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處,記下 U 形管
中兩液面的高度差 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 h 增大的是( )
A .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B.將探頭水平向左移動一段距離
C.將探頭放在酒精中的同樣深度處
D.將探頭在原深度處向其他方向任意轉動一個角度
5.為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用隔板將一容器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 部有一圓孔用橡皮膜封閉(如圖所示),當左右兩側各注入適量的液體后,圖中 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第 5 題圖)
6.不久前,水下考古隊員從“南澳 1 號”沉船上將明代瓷碗打撈出水面。 碗在海里上升的過程中( )
A.水只對碗的外壁有壓強 B.水只對碗的內壁有壓強
C.水對碗的壓強逐漸變大 D.水對碗的壓強逐漸變小
7.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與大氣壓作用無關的是( )
8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于 2016 年 9 月 15 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成功,空間實驗室內適宜宇航員工作生活的氣壓約為( )
A .100 Pa B .1 000 Pa C .10 000 Pa D .100 000 Pa
9.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 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 h。不考慮溫度的影響,把這個自制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上后( )
(第 9 題圖)
A .h 增大,瓶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B .h 減小,瓶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C .h 增大,瓶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D .h 減小,瓶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10 甲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測得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 76 cm,乙同學采取
下面哪個措施可以改變這個高度差( )
A.往水銀槽內加少量水銀 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實驗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銀面 D.把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 二、填空題(每空 2 分,共 28 分)
11.某同學測得 8 張同樣報紙的總重為 1.6 N,則平均每張報紙重 ________N。把 1 張報紙平鋪在水平地面上,測得它的長為 66 cm,寬為 55 cm,則這張報紙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__Pa(結果精確到 0.01)。
12.在開口的礦泉水瓶上扎個小孔,水從小孔噴出的情況如圖所示,隨著 瓶內水面的降低,水噴出的距離越來越短,是因為小孔處水的壓強逐漸變 ________ 。用手堵住瓶口,水逐漸停止流出,此時瓶內水面上方的氣壓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氣壓。
(第 12 題圖)
(第 13 題圖)
13.如圖所示的茶壺嘴與壺身相通,構成一個__________ ;水對壺底的壓 強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對壺壁的壓強;茶壺的蓋子上 有一個小孔, __________通過這個小孔作用到壺內的液面上,壺中的水便容易 倒出來。
14.一根有刻度的細玻璃管兩端開口,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溶液的玻 璃瓶,制成一個簡易氣壓計,如圖所示,細玻璃管內的液柱是由于瓶內的氣壓 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氣壓而形成的。把氣 壓計從山上拿到山下,細玻璃管內的液柱高度會__________。
(第 14 題圖) (第 15 題圖)
15.如圖所示,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 U 形“反水彎”是一個 ____________,請你再舉一個與此原理相同的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_。
16.汽車安全氣囊是一種能有效減小駕駛員身體受到傷害的裝置。行駛的 汽車在受到猛烈碰撞時,啟動氣囊的電路接通,導線發熱,電能轉化為內能, 從而引爆囊袋中的壓縮氣體,氣囊充氣彈出。駕駛員雖然由于__________會撞 到氣囊上,但與直接撞到方向盤上相比,受到的作用力較小,受力面積較 ________,人受到的壓強較________(后兩空填“大”或“小”)。
三、實驗與探究題(每題 8 分,共 24 分)
17 .姍姍用礦泉水瓶做如下實驗:
(1)取一礦泉水瓶,用力捏,瓶子變癟,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
(2)將礦泉水瓶裝滿水, 用硬紙片蓋住瓶口,按住紙片將瓶口朝下,移開
手,瓶內的水不會流出,證明了________ 的存在。
(3)甲、乙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裝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結 冰后取出,如圖所示,讓甲、乙兩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開始轉 動, ________瓶會先停下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7 題圖)
(第 18 題圖)
18.某同學在研究液體壓強的實驗中,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
(1)實驗前,應調整 U 形管壓強計,使左右兩邊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
(2)甲、乙兩圖是探究液體壓強與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關系。
(3)要探究液體壓強與盛液體的容器形狀是否有關,應選擇________兩圖進
行對比,結論是:液體壓強與盛液體的容器形狀________。
(4)要探究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應選用________兩個圖進行對比。
(5)在圖丙中,固定 U 形管壓強計金屬盒的橡皮膜在鹽水中的深度,使金屬 盒處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這是為了探究同一深度處,液體向 ________________ 的壓強大小關系。
19.洋洋同學家的衛生間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盤很快就將下水道 疏通了,如圖所示,為此他突然聯想到所學過的大氣壓知識,于是,洋洋和瑞 瑞同學合作利用吸盤設計了一個估測大氣壓強的實驗方案。
(第 19 題圖)
【方案設計】
(1)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D;
(2)將吸盤四周沾上水, 擠出里面的空氣壓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豎直往上拉吸盤柄,直到吸盤脫離地面,根據經驗估測拉脫吸盤所 需拉力的大小 F;
(4)計算出當地大氣壓強。
【評估交流】
洋洋同學說:我們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 ,操作過程規范,較方便地估測 出了大氣壓強。瑞瑞同學說: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問題, 盡管我們的操作規范,但估測的結果誤差較大,洋洋認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 的意見,然后,他們繼續一起探討如何改進方案,盡量減小測量誤差。
根據洋洋和瑞瑞同學的實驗記錄及自我評估情況可知,測出的大氣壓強 p =________(用字母表示);實驗時洋洋同學將吸盤四周沾上水,這樣做的目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綜合運用題(20 題 8 分, 21 題 10 分,共 18 分)
20.如圖甲所示是南京市的新景點——江面上的步行橋,人稱“南京 眼”,該橋總長約 800 m,是人們觀光旅游的好去處。圖乙所示是一輛四輪觀 光游覽車。
(1)若游覽車以 10 km/h 的速度勻速行駛,則它通過該橋約需多少小時?
(2)已知游覽車的質量為 1 200 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g 取 10 N/kg)
(3)游客乘坐游覽車在水平橋面上觀光時,車輪與橋面的總接觸面積為 800
cm2 ,人的總重為 8 000 N,則游覽車對橋面的壓強是多少帕?
(第 20 題圖)
2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積為 0.01 m2 ,在玻璃杯中裝入
1 kg 水后,水對杯底的壓強為 900 Pa,求水的深度;并通過計算推測出玻璃杯 的大致形狀是圖中(a) 、(b) 、(c)的哪一種? (水的密度 ρ=1.0×103 kg/m3 ,g 取
10 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第 21 題圖)
第八章達標檢測卷
一、 1.D 2.C
3 .D 點撥: 用手按橡皮膜,兩管出現高度差,且 U 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 升降,說明此時橡皮膜的氣密性很好,故 A 錯誤; U 形管一端開口,一端封 閉,所以它不是一個連通器,故 B 錯誤; U 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穩定后,即液 體靜止時,右管中的液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 C 錯誤;壓強計的測量原理 是:壓強的變化引起 U 形管兩管液面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高度差越大。
4 .A 點撥: 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深度變大,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
大,U 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 A 正確;將探頭水平向左移動一段距離, 深度不變,橡皮膜受到的壓強不變, U 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不變, B 錯誤; 將探頭放在酒精中的同樣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變小,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小, U 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小, C 錯誤;液體內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壓強 是相等的,將壓強計的探頭在原深度處向其他方向任意轉動一個角度,不會影 響壓強的大小, D 錯誤。
5 .B 點撥: 運用公式 p= ρgh 進行分析。
6 .D 點撥: 水的深度越小,壓強越小。
7 .D 8.D
9 .A 點撥: 設題中玻璃瓶內液面上方液體的壓強為 p 液 ,有 p 液 + p 外=
p 內 ,可見瓶內氣壓 p 內 比外界大氣壓 p 外大。把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上, p 外減 小, p 內不變,故 p 液變大,故液柱會升高。
10 .D 點撥: 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二、 11.0.2;0.55 點撥: 每張報紙重 G=1.6 N/8=0.2 N,壓強 p=F/S= 0.2 N/(66 cm×55 cm)≈0.55 Pa。
12.小;小于 點撥: 用手堵住瓶口水逐漸停止流出時,設小孔上方水的 壓強為 p 水 ,水上方氣體的壓強為 p 內 ,大氣壓強為 p0 ,則 p 水 + p 內 = p0。
13.連通器;大于;大氣壓
14.大于;降低 點撥: 設題中玻璃瓶內液面上方液體的壓強為 p 液 ,有 p
液 + p 外 = p 內 ,可見瓶內氣壓 p 內 比外界大氣壓 p 外大。把氣壓計從山上拿到山 下, p 外增大, p 內不變,故 p 液變小,故液柱高度會降低。
15.連通器;茶壺 16.慣性;大;小
三、 17.(1)形狀 (2)大氣壓 (3)乙;乙瓶內的水與瓶壁產生阻力,阻礙了
瓶子的轉動
18. (1)相平 (2)液體深度 (3)丙、丁;無關
(4)乙、丙 (5)各個方向
19 .p=F/S;吸盤中的氣體擠不干凈(不是真空);拉脫吸盤所需力的大小估
測不準; 4F/πD2 ;防止外面的氣體進入吸盤
四、 20.解: (1)t ===0.08 h。
(2)G1 =mg=1 200 kg×10 N/kg=12 000 N。
F G總 G1 +G2 12 000 N+8 000 N
(3)p =S = S = S = 0.08 m2 =2.5×105 Pa。
21 .解: 水的深度 h ===0.09 m,
(

設杯壁是豎直的,裝入
1 kg
的水后杯中水的深度
h′
= =
)m
ρS
1 kg
1.0×103 kg/m3 ×0.01 m2=0.1 m,
因為 h′>h ,所以玻璃杯是底小、 口大,
大致形狀是圖(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东至县| 喀喇沁旗| 潞西市| 永福县| 宣恩县| 大方县| 安塞县| 浏阳市| 交城县| 华坪县| 将乐县| 林芝县| 滕州市| 固原市| 平阳县| 华亭县| 莆田市| 苍溪县| 廉江市| 顺义区| 黄浦区| 安仁县| 石首市| 固始县| 宁津县| 阜阳市| 庐江县| 寻乌县| 普兰店市| 通许县| 大安市| 雷波县| 天长市| 昭通市| 临城县| 安泽县| 新宁县| 凤山市| 鄂托克旗|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