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選擇性必修3 第2章 第4節 教學設計第2章 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第4節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與國家安全目錄一、課程標準二、素養目標三、任務設定四、必備知識五、情景探究探究一: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與國家安全探究二:維護國家海洋空間資源安全與國家海洋權益第2章 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第4節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與國家安全一、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二、素養目標1.列舉實例,了解海洋空間的構成、開發利用的領域及主要方式。(區域認知)2.通過具體案例,分析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資源安全的影響。(綜合思維)3.通過對海洋空間開發利用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海洋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第二空間的意識觀念。(人地協調觀)三、任務設定1.海洋空間資源的類型及主要的開發利用方式分別是什么?2.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對國家安全有何影響?3.我國的海洋國土主要組成有哪些?4.開發海洋資源的措施有哪些?如何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四、必備知識一、海洋空間資源開發1.概述: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隨著人類開發利用技術的日漸成熟,海洋空間將成為人類活動的重要舞臺。2.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發展(1)最初的開發利用主要為海岸和近海的漁鹽之利和舟楫之便。(2)灘涂是海洋空間資源中人類開發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可為人類提供鹽田、耕地、水產養殖、旅游等多種服務。(3)現代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范圍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務于工業、農業、軍事、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3. 人類對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的認識(1)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技術難度大,資金投入大,風險大。(2)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緩解沿海地區人地矛盾、開發海洋資源、擴展人類生存空間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3)隨著技術的發展,海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全球的熱點。[教材思考] 1.按照海岸、海面、水體、海底的劃分,將圖中各項空間利用方式進行歸類?提示:海岸空間利用:海水淡化工廠、海洋開發中心。海面空間利用:人工島城、海底石油鉆井平臺、海運輪船、海上飛機場、海底錳礦采集船。水體空間利用:海藻田、網箱養魚、波浪能發電站、拖網漁船。海底空間利用:石油儲存罐、海底作業基地、海底村莊、海洋調查潛艇。2.這些海洋空間利用方式中,哪些屬于已廣泛采用的,哪些屬于設想中的?提示:海水淡化工廠、海藻田、網箱養魚、人工島城、海底石油鉆井平臺、拖網漁船、海運輪船、海洋資源衛星、海洋資源調查飛機是已經廣泛采用的,其余的均為設想中的。二、對國家資源安全的影響1.圍海造地、填海造陸、建造人工島嶼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空間,緩解陸上特別是沿海地區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2.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橋梁、隧道、機場、港口和管線等設施,可以改善島嶼與陸地的通達性。3.海洋空間是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產資源等海洋資源賦存的場所,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意義重大。4.海底可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資源提供儲藏場所。[特別提醒]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海洋空間開發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力不斷提高,其開發利用的范圍不斷擴展,涉及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廣。5.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灘涂是海洋空間資源中人類開發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可為人類提供鹽田、耕地、水產養殖、旅游等多種服務。 (√)(2)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技術難度大,資金投入大,風險小。 (×)(3)海洋空間是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產資源等海洋資源賦存的場所。 (√)三、對國家海洋國土安全的影響1.海洋國土的概念:指在國家主權管轄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僅包括一國的內水和領海,而且還包括該國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是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所有管轄海域的總稱。2.海洋國土的權益3.中國海洋國土組成4.開發和利用海洋空間資源對國家海洋國土安全的影響(1)宣示海洋國土主權、體現和行使海洋權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2)提高國家對海洋國土的管控能力。(3)保障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確保海上通道安全、擴展戰略縱深、維護國家海洋權益。5.海洋權益爭端及解決方式(1)在爭議海域進行的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活動,可能會導致國家間的沖突和摩擦,進而影響相關各國的國家安全。(2)如何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相關法律的框架下,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和平處理海洋空間資源爭端,保障國家安全,需要相關國家的共同努力。[特別提醒] 填海造陸改變了原有的海洋環境和海岸環境,使一些生物失去了棲息地,因此瀕臨滅絕,使生物的多樣性受到威脅;填海造陸發展農業的地區出現次生鹽漬化現象,土地退化嚴重;填海造陸使下墊面性質發生改變等。總之,填海造陸使局部地區整體環境發生根本改變,有可能使整體環境出現退化,影響人類的生存發展。[微思考] 在南海設立三沙市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有哪些重要意義?提示:設立三沙市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要意義包括國土資源價值、安全戰略意義等。有利于鞏固國土安全,有利于加強我國對南海島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等。五、情景探究探究一: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與國家安全2021年1月5日,農業農村部為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推動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促進海洋生物資源養護與生態環境修復,根據《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國務院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管理工作規范》有關要求,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審和農業農村部審核,河北省秦皇島香溪河海域海之洋等26個海洋牧場符合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創建條件,批準為第六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現代海洋牧場是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生態工程建設,修復或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和增殖漁業資源,并對生態、生物及漁業生產進行科學管理,實現海洋空間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圖1為國家級海洋牧場近期建設規劃分布圖(2016~2020年),圖2為某海洋牧場景觀圖。圖1 圖2問題1 (區域認知)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所在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推測江蘇省國家級海洋牧場少的原因。提示:大陸架。江蘇省沿海多淤泥質海岸;水質較差(或水污染嚴重);海水比較淺。問題2 (綜合思維)我國正積極推進現代海洋牧場的建設,闡述其意義。提示:修復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優質漁業資源;增加漁業產值;增加就業。問題3 (人地協調觀)列舉我國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可采取的措施。提示: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合理規劃管理;發展海洋科技。歸納提升1.海洋可利用空間及其特點可利用空間 特點 原因海面 不穩定,受外界影響大 海洋氣象狀況多變,海水的運動水體 對工程設備材料和結構有嚴格要求 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性大深海 活動受限 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境2.海洋空間開發利用的方式及意義類型 用途 優點 缺點 開發利用的意義生產 空間 海水養殖、海上發電等 海上生產項目建設的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約土地,空間利用代價低;交通運輸便利,運費低,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少 資金投入大,技術難度大,風險大 現代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范圍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務于工業、農業、軍事、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在以下方面有重要價值:①緩解沿海地區人地矛盾;②開發海洋資源;③擴展人類生存空間儲藏 空間 海上油庫、海底倉庫等 安全性高、隱蔽性好、交通便利、節約土地等 資金投入大,技術難度大,風險大交通 空間 建設港口、航道、機場、跨海橋隧等 海洋交通運輸的優點是連續性強、成本低廉,適宜各種笨重的大宗貨物的遠距離運輸,如糧食、礦產資源等 速度慢,航行受天氣影響較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生活 空間 觀光休閑、建設海上城市等 風景秀麗、海底世界奇妙等 容易造成海洋污染軍事 空間 潛艇活動、建設海底基地等 安全性高、隱蔽性好、節約土地等 建設難度大、資金投入大通信 空間 海底電纜等 隱蔽性好、安全性高 海水腐蝕性強、技術要求高方法技巧灘涂鹽場形成條件分析(1)海鹽生產的影響因素及其與產鹽量之間的關系海鹽生產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發量及海水的鹽度等是影響產鹽量的重要因素,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2)鹽場區位分析①地形:地勢平坦開闊,便于海鹽曬制。②氣候: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發旺盛;山地背風坡降水少。③淤泥質海岸有利于提高產量。探究二: 維護國家海洋空間資源安全與國家海洋權益2020年4月19日,國家自然資源部、民政部低調地發布了一條公告,公告中將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的標準名稱進行了公布。這是我國自1983年以來再一次對南海區域進行名稱規范,而且首次對南海海底地理實體進行了名稱規范,這對我國加強南海規范化管理的意義十分重大。而在前一天國務院剛剛頒布在海南省三沙市設立西沙區、南沙區的通知,這一連串的動作是對越南最近聲稱擁有南沙、西沙群島主權的一次有力回應,從法理和實際控制的角度,中國開始真正的掌控南海。問題1 (綜合思維)我國公告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的標準名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宣示我國的國家主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問題2 (綜合思維)海洋權益主要體現在哪些海域?提示: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和公海。問題3 (區域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陸地領土范圍是什么?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歸納提升加強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我國可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我國還擁有總長約1.8萬千米的大陸岸線和總長約1.4萬千米的海島岸線,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島11 000多個。這些海域、海岸線和島嶼等一起構成了我國廣闊的海洋空間資源。對其有效管控,積極進行開發利用,對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極其重要。方法技巧圖解我國海洋國情及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