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聲的世界》作業設計(含答案)2023-2024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聲的世界》作業設計(含答案)2023-2024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冊

資源簡介

《聲的世界》單元作業設計
第一課時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 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實踐活動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摸一摸家里正在發聲的電視機的喇叭或音箱,你可以感覺到喇叭 在_______。 使用一張紙,試試你有哪些方法能讓它發出聲音,并記錄下來。
答案 振動,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 秀 □ 良 好 □ 合 格
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 秀 □ 良 好 □ 合 格
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 秀 □ 良 好 □ 合 格
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聲音是 怎樣產生的”。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8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在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準備在課堂上當“小老師”, 建議分別從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兩個方面進行說明,舉出生活中生 動有趣的實例,能更好地吸引同學,得到加分哦。
答案 合理即可
作業評價 “小老師”講解評分表
知識點講解 (62 分) 信息正確,要點明確 16
條理清晰,詳略得當 16
通俗易懂,有感染力 15
語言儀態 (38 分) 發音清晰,語速適中 15
表達流暢,生動有趣 14
衣著整潔,舉止大方 14
表情豐富,手勢適度 10
5
設計意圖 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由老師、同學 共同充當評價實施主體。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通過課本活動1.2,你可以得出,聲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中傳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傳播。 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____________,在水中 傳播要比空氣中要______,在鋼鐵中傳播比水中還要_________。
答案 氣體、液體、固體、真空;340m/s、快、快;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獨立思考,對相關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
通過對現象分析,歸納出物理規律。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認識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及聲音在不同介質 中傳播的快慢不同。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4 作業性質 實踐活動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手持鉛筆,將這只手的手指堵住耳朵,敲擊鉛筆聽聲音,并將它 與手指不堵住耳朵時聽到的聲音相比較,兩種情況下聽到的聲音有 什么不同?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答案 手指堵住耳朵時通過固體傳聲,聽到的聲音要響一些,說明固體可 以傳聲且傳聲效果比空氣好。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獨立思考,對相關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
通過對現象分析,歸納出物理規律。 □優秀 □良好 □合格
6
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操作、切身體會,認識不僅空氣可以傳聲,固體也可以傳 聲且一般情況下傳聲效果更好。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
題目 1.“雨打芭蕉”發出聲音,這里主要發聲振動的物體是 ( ) A.雨點 B.空氣 C.芭蕉 D以上都是 2.聲音在空氣中以 的方式傳播,當它傳入人耳,使鼓膜振 動,就產生聲音的感覺,所以我們把它叫 。 3.我國古書《夢溪筆談》中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成的 箭 筒 睡 在 地 上 , 能 及 早 聽 到 夜 襲 敵 人 的 馬 蹄 聲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能夠傳聲,且比空氣傳聲的速度__________。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物體不振動,仍然可能發聲 B. 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 能聽到聲音 C.聲音靠介質傳播,固體、液體、氣體都是傳播聲音的 介質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答案 1.C; 2.波、聲波; 3.固體、快;4.C
作業評價 能 將 所 學 物 理 知 識 與 實 際 情 境 聯 系 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聲音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聲音產生的理解。知道辨別聲 源,傳播方式及聲音的作用。第4題是綜合應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2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
7
實踐作業: 操作、觀察、 思考 1.玻璃魚缸中盛有金魚,用細棍輕輕敲擊桌子時,金魚立即 受驚,使金魚立即作出反應的傳聲途徑是 ( ) A、桌子—空氣—水—金魚 B、細棍—空氣—水—金魚 C、桌子—魚缸—水—金魚 D、細棍—魚缸—水—金魚 2.找2個一次性紙杯,在杯底穿一個小 孔,將細線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繃緊細線, 這樣就制成了“土電話2,如右圖: ①用“土電話”實現10m間的通話,這 表明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捏住棉線的某一部分,則 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固體可以傳聲; 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作業評價 能 將 所 學 物 理 知 識 與 實 際 情 境 聯 系 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聲音的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2道操作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聲音產生與傳播的理解。培養 動手、觀察與思考的習慣。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 引用 團改編 □原創
本節總體評價設計:
依照自主學習評分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診斷, 由老師和同學 共同充當實施主體。
課前預習作業評價標準不是要求全部學生都要做正確,而是讓學生能夠通過看 書能夠提出問題,反過來又帶著問題去看書。
課后鞏固作業評價標準是 80%的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獨立正確解答,20%有困難 學生通過反饋,再進一步補缺補差。
學生自主學習評分表
評價指標 分值 自評 互評 教師評價 總分
進行預習,完成課前預習作業,知 道當天所學知識內容 10
認真收集查閱資料,并以書面或電 子文檔的方式呈現 10
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對所學知識能 用自己的語言提出適當的問題 10
8
第二課時 聲音的特性
(一) 課前作業
題量 5 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
題目 1.聲音的_________叫響度,聲音的響度與________有關, _______越大,響度越大。 2 . 聲音 的________ 叫音調 , 聲音 的音調 與聲源振動 的 ________有關,_______越高,音調越高。通常女子說話的聲 音的音調比男子要_______。 3.我們能很容易地聽出親人說話的聲音,是由于每個發出 聲音的 不同。 4.從環保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 的聲音都屬 于噪聲。 5 . 減 少 噪 聲 的 主 要 途 徑 有 在 _________ 處 控 制 、 在 _____________中控制和在___________減弱噪聲。
答案 1.大小、聲源的振幅、振幅; 2.高低、快慢 (頻率) 、頻率、 高; 3.音色;4.學習休息工作;噪聲的產生、傳播過程、人 耳接收處。
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 實 際情境聯 系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從物理學視角和生活視角了解噪 聲,知道防治噪聲的基本途徑; □優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區別和了解聲音的特性。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5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聲音特性的理解。知道辨 別噪聲,防治噪聲。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10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對本節知識進行梳理,自主完成思維導圖,根據評價標準(表3), 小組內互評、交流后,選出一份最佳作品進行修改、完善,并在課 堂上借助“班班通”投屏設備進行班級展示與交流。
答案 合理即可。
10
作業評價 思維導圖評價表
評價 維度 評價 指標 各項 分值 自評 互評 教師 評價 總分
內容 (60 分) 正確 15
完整 15
簡潔 15
清晰 15
形式 (40 分) 布局合理 10
線條流暢 10
符號形象 10
書寫整潔 10
設計意圖 采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由老師、同學共同充當評價 實施主體。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
題目 1.日常所說的“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是指 ( ) A.聲音的響度 B. 聲音的音調 C.聲音的音色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聲音的多普勒效應指出,當聲源和測試者的相對位置靠近時, 測試者聽到的聲音的頻率增大。據此可知,當救護車鳴笛離我們越 來越近時,我們聽到的鳴笛聲的音調會 (選填“變高”或 “變低 ”) 。 3.聲紋鎖是基于聲音的模式識別,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 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能識別 聲音,主要是根據聲音的 來辨別。 4.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感到外面萬籟俱寂。究其原因,你認為正 確的是 ( ) A.可能是大雪后,行使的車輛減小,噪聲減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D.可能是大雪后蓬松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答案 1.A; 2.變高; 3.音色;4.D
作業評價 能 將 所 學 物 理 知 識 與 實 際 情 境 聯 系 起來;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
11
知道利用影響聲音特性的有關因素來改 變聲音。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通過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聲音特性的理解。知道辨別辨 別噪聲和控制噪聲。第4題有所提升和拓展,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量 2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
實踐活動: 操作、觀察 和思考 (
水杯樂器 .
wmv
)1.請進行如下實驗: (1) 把一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10cm,用一定的力撥 動鋼尺,聽它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 使一鋼尺一端伸出桌邊15cm,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聽它 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3) 使鋼尺一端伸出桌邊15cm,用較大的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 時發出的聲音。 請將實驗有關現象及感受填入下表中: 鋼尺伸出桌 邊長度/cm振動幅度 (大小)振動頻率 (高/低)響度 (大/小)音調 (高/低)101515
(
2
.如視頻所示
)(溫馨提示:右鍵—對象-激 活內容來播放) ,制作一個水杯樂器。 (有音樂基礎的同學可演奏 一小段音樂)
答案 1.符合實驗現象即可; 2.可錄視頻或帶到班級展示。
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 秀 □ 良 好 □ 合 格
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 秀 □ 良 好 □ 合 格
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 秀 □ 良 好 □ 合 格
設計意圖 通過2道操作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聲音特性的理解。培養動手、 觀察與思考的習慣,進行跨學科學習嘗試。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團原創
12
第三課時 超聲與次聲
(一) 課前作業
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
題目 1.人耳所能聽到的聲波的頻率范圍通常在________之間。 2.我們把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做__________,把頻率高于 20000Hz的聲波叫做_________。 3.閱讀課本,填出下列常見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 蝙 蝠 __________ 海 豚 __________ 貓 __________ 人 類 _________狗________大象_____________ 4.超聲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特點 。它的主要應用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20Hz-20000Hz; 2.次聲波、超聲波; 3.見課本;
作業評價 能自主學習和閱讀教材,了解聲音的 頻率分類;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了解常見動物的聽覺和發聲頻率范 圍;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查閱教材和網絡,了解超聲和次聲 的特點及相應的應用。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本節內容比較簡單,主要是讓學生自行閱讀和查閱資料來了 解超聲和次聲的基本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科 技發展,參透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二) 課堂作業
題量 2 題 完成時間 2 分鐘
題目 1.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水聲學探測器,安裝了包括導航、水 聲通信測速、圖象信號傳輸等多部不同功能的聲吶,由此可以 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聲吶使用時發出的是______,((填 “超聲波”或“次聲波”)),這種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______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 速度。 2. 2022年1月15日,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島國湯加海底發生 火山爆發,火山噴發會產生高能量的 (選填“超聲波” 和“次聲波”) ,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14
答案 1.信息、超聲、大于; 2.次聲波;
作業評價 能自主學習和閱讀教材,了解聲音的 頻率分類;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了解常見動物的聽覺和發聲頻率范 圍;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查閱教材和網絡,了解超聲和次聲 的特點及相應的應用。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了解聲音的頻率分類;了解超聲和次聲的特點及相應的應用。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三) 課后作業 (A 組)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波頻率范圍在_________________之間。有 些動物能運用超聲波進行交流。例如,有的訓狗人常吹一種哨子, 發出頻率在_______Hz以上的超聲波,人雖聽不見,但狗卻向訓狗 人跑來。大象睡覺醒來時,會用腳踏擊地面,從而產生頻率在 _______以下的次聲波。這種聲波傳得很遠,可以被其他大象聽到。
答案 20Hz-20000Hz、20000Hz、20Hz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獨立思考,對相關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
通過對現象分析,歸納出物理規律。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情境問題明確聲音的頻率分類,知道不同的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是 不同的。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原創
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開放性作業 完成時長 5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除了歌唱家、音樂家之外,還有哪些人的工作與聲音有關?請你 列出這些工作,并嘗試找出一些給這些工作 (聲音方面) 分類的方 法 (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多種分類哦) 。
15
答案 合理即可,有的工作需用聲音傳遞信息 (如老師、警察、醫生等), 而有的是傳遞能量,有的需要控制噪聲,有的需要放大聲音,有 的利用可聽聲,有的與次聲、超聲有關。
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獨立思考,對相關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
通過對現象分析,歸納出物理規律。 □優秀 □良好 □合格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分類歸納有關信息的能力,讓學生 綜合使用聲音知識去理解社會現象,體驗科學和社會的相互關系。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三) 課后作業 (B 組)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12 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在了解本節內容的基礎上,自主制作一頁圖文并茂的“聲音筆 記”手抄報,根據評價標準,小組內互評、交流后,選出一份最佳 作品進行修改、完善,并在課堂上借助“班班通”投屏設備進行班 級展示與交流。
答案 合理即可,沒有明顯的科學錯誤。
作業評價 手抄報評分表
評價 維度 評價指標 分值 自評 互評 家長 評價 教師 評價
內容 (60 分) 切合主題 20
內容豐富 20
可讀性強 20
形式 (40 分) 圖文相符 14
書寫規范 14
結構合理 12
設計意圖 采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由老師、同學共同充當評價 實施主體。
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中等 團較難
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
16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檢測內容 聲的世界 題量 25 題 完成時間 60 分鐘 總分 100分
一、單選題 (本大題共 12 小題,共 36 分) 1.演奏同一樂曲時,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 ( ) A. 響度不同 B. 音調不同 C. 音色不同 D. 節奏不同 2.針對以下四幅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圖中,演湊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發聲的響度 B.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所發聲音的音調越高 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手機鈴聲越來越大 D.丁圖中,小汽車越走越遠我們聽到的聲音會越來越弱 3.昆蟲飛行時翅膀都要振動,蝴蝶每秒振翅 5~6 次,蜜蜂每秒振翅 300~400 次, 當它們都從你身后飛過時,憑你的聽覺 ( ) A. 能感到蝴蝶從你身后飛過 B. 能感到蜜蜂從你身后飛過 C. 都能感到它們從你身后飛過 D. 都不能感到它們從你身后飛過 4.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 A. 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 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 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D. 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5.圖中,老師用同樣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將它不斷剪短, 他在研究聲音的 ( ) A. 響度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B. 音調與吸管材料的關系 C. 音調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D. 音色與吸管材料的關系 6.在醫院里,我們常看到醫生用聽診器診病,這是因為 ( ) A. 聽診器能使振動的幅度增大,使響度增大 B. 聽診器能改變發聲體的頻率,使音調變高 C. 聽診器能縮短聽者距發聲體間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 D. 聽診器能減小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聲音響度更大些 7.關于聲音的發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只要物體振動,一定能聽到聲音
20
B. 發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振動停止,聲音不會消失 C. 振動的音叉激起的聲波看不見,因而不存在 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8.下列有關聲音的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 ) A. 彈撥的鋼尺振動得越快,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頻率越低 B. 我們能夠通過聲音區分鑼和鼓是利用了它們的音色不同 C.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且傳播速度與環境溫度無關 D. 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但若聽到聲音并不一定有物體在振動 9.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 超聲波和次聲波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相同 C. 人耳聽不到次聲波,是因為響度太小 D. “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音調來辨別的 10.百米賽跑的終點計時員如果依據發令槍的聲音而不是看發令槍的白煙按下秒 表,則記錄的成績跟運動員的真實成績相比 ( ) A. 會提高 B. 會降低 C. 準確 D. 看不看白煙對記錄成績無影響 11.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B.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高 C. 中考期間學校周圍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12.在使用小提琴前,樂師常旋動琴弦軸以調節琴弦的松緊,俗稱“定弦” 。這主 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振幅 二、填空題 (每空 2 分,共 32 分) 13.我們平常經常提到的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是______,教室里,老師 在大聲講課,有的同學在竊竊私語,老師和這些同學聲音的______ 不同。 14.在一個兩端開口的紙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緊。對著火焰敲橡 皮膜,火焰會______。這說明了______。 15.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 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輕撥與重撥鋼尺,則鋼尺發出 聲音的_________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則鋼尺發 出聲音的_________不同。 16.上課時,老師的講話是通過__________傳入學生耳中 的;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于_____________而產生的。 17.響度不僅與發聲體的__________有關,還與 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18.如圖所示,四支相同的試管內裝有不同深度的水.用 嘴貼著管口吹氣,________振動發聲,且發出的聲音的音調由 低到高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 19.城市主要道口設有噪聲監測設備,某時刻設備的顯示 屏上顯示 41. 10 的數字,這個數字的單位是______ ;若有大卡車路過,顯示屏上 顯示的數據將______(選填“增大” 、“不變”或“減小”) 20 當別人嚼脆餅干時,你聽到的聲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樣的餅干時,你會
21
聽到較大的咀嚼聲,這是因為前者的聲音是靠_______傳播的,后者的聲音是靠 _______傳播的,后者傳聲效果比前者好。 三、實驗探究題 (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20 分) 21.如圖所示是探究“聲音的傳播”實驗裝置: (1)交流討論: 在玻璃鐘罩內的木塞上,放一個正在發聲的音樂鬧鈴, 此時我們能聽到音樂。 用抽氣設備抽鐘罩內空氣,在抽氣的過程中,你聽到 音樂聲將會_____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如果把鐘罩內空氣完全抽出我們將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聲音。 (2)實驗推理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 ,聲音在______ 中不能傳播。 22.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 實驗:如上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 觀察到______,它說明了______。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 用是______。 23.在學習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發現弦樂器的琴 弦發出的聲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探 究,經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 (每空 1 分) 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格的琴弦,如表: (1) 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試驗。 (2) 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試驗。 (3) 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 1 、2 的琴弦進行試驗,請填寫表格中 缺少的部分:______、______。 編號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Cm琴 弦 的 橫 截 面 積 /mm21鋼200.320.53鋼400.54尼龍絲300.55尼龍絲400.5
四、計算題 (第 1 題 4 分,第 2 題每小題各 4 分,共 12 分) 24.為了測定某處海底深度,船上工作人員從海面處向海底發出聲波 4S后,接 收儀上收到反射回來的聲波。已知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 1500m/S ,求:該 處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 25.一輛轎車在平直公路上以 72km/h的速度向前勻速行駛,行駛時發現前方 有一山崖,當司機發現前方有個山崖時開始鳴笛,過了 3S司機剛好聽到鳴笛的回 聲,求:(氣溫約為 15℃)
22
(1)聽到回聲時,汽車行駛的距離; (2)剛開始鳴笛時轎車與山崖的距離。
答案 一、單選題 1.C;2.D;3.B;4.C;5.C;6.D;7.B;8.B;9.B;10.A;11.A; 12.B; 二、填空題 13.音調;響度 14.搖動;聲波能夠傳遞能量 15.響度;音調 16.空氣;物體的振動 17.振幅;距離聲源的遠近 18.試管內空氣柱;ABCD 19.dB;增大 20.氣體 (空氣;固體 (骨骼) 三、實驗探究題 21.變小;不能;介質;真空 22.乒乓球被彈開;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將音叉微小的振 動放大 23.③;⑤;④;⑤;鋼;20 四、計算題 24. 解:由 v=可知,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路程:s=vt=1500m/s ×4s=6000m; 海底的深度:h=s=×6000m=3000m。 答:海底的深度為 3000m。 25. 解: (1) 汽車行駛的速度為 v=72km/h=20m/s, 由 v=得,汽車行駛的距離 S=vt=20m/s×3s=60m; (2) 司機在距山崖距離為 SAC 時鳴笛,聽到回聲時距離山崖為 SBC, 可畫出下圖: 由題意可知,笛聲通過的路程為 SAC+SBC=340m/s×3s=1020m 60+SBC=, 解得 SBC=480m。 由圖可知,汽車鳴笛時離山崖的距離為 sAC=sAB+sBC=60m+480m=540m。 答: (1) 聽到回聲時,汽車行駛的距離為 60m; (2) 剛開始鳴笛時轎車與山崖的距離為 540m。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抚顺县| 云阳县| 柳河县| 文昌市| 普洱| 郯城县| 深州市| 苍南县| 玉环县| 兰坪| 县级市| 石林| 江永县| 大方县| 泰州市| 罗山县| 金川县| 和静县| 卢龙县| 普陀区| 无极县| 新营市| 云林县| 遂宁市| 滕州市| 从江县| 郸城县| 吉安县| 淮北市| 华池县| 施甸县| 泌阳县| 桃园市| 邵阳县| 丰都县| 揭西县| 英山县| 新宁县| 修武县| 响水县|